-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课快乐教学设计模板
篇一:心理健康课《寻找快乐》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及理念:
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
活动目的:
了解掌握学生现有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快乐。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寻找和体验身边的快乐,找到快乐的真谛;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活动形式及准备:
情境游戏、讨论沟通等;多媒体课件、心情地雷、七色花、小红旗、快乐魔瓶、心情雷区、气球、玩具等。
活动过程:略
篇二:心理健康课教案 做快乐的自己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书写快乐、诉说快乐、分享快乐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增强对快乐情绪的体验。
2。进一步学会更多的寻找快乐的方法,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
3。 培养乐观的情绪和生活态度,学会在生活中找“乐”,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二、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除烦恼的方法, 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做个快乐的人。
三、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方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写烦恼事的小纸片
3、故事录音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让学生感觉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本节课的课题——快乐伴我成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学生全体起立,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时间3分钟)
今天老师将与我们同学一起上一堂心理健康课——《做快乐的自己》。(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形成共识
(一)快乐一瞬间
(设计理念:通过交流各自快乐的事,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无处不在。)
1、 同学们,人生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来写写自己快乐的事情吧。让快乐伴我们同行!(放轻音乐)(时间3分钟)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
2、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每个人的快乐?
生:预设假设:(1)我考试考了第一名,老师表扬了我
(2)周末爸妈带我出去旅游
3、 师小结:原来我们同学有这么多的快乐,快乐无处不在。以愉悦的心情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二)快乐不快乐。
(设计理念:通过讲解一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快乐不快乐的情绪,让学生了解快乐魔棒的神奇力量。)
可是,有一位老爷爷却整天为一件事烦恼,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经历吧。(录音播放《卖伞和晒盐》故事)
老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晒盐的,这天一开晴天,他就担心啊,大儿子的伞怎么卖得出去啊,这天一下雨,
他又着急了,小儿子盐生意糟糕了。所以,他每天都愁眉苦脸,身体也越来越差,这时候他碰上一个智者,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从此,他就天天很开心!
同学们,你们猜猜智者给老爷爷出了什么主意消除烦恼吗?
生预设假设:天晴,小儿子晒盐方便,下雨,大儿子伞生意好,所以她应该天天开心。
师:同学们,原来对于老爷爷来说快乐的秘笈:换位思考,就会得到意外的快乐。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碰到一些像老爷爷一样的事情,瞧,这里有一位同学,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们去看看怎么回事?
小组合作讨论,心理体验(课件出示)
媛媛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杨杨说:“太难看了!” 媛媛这样想:( )。她觉得特别伤心。
媛媛这样想:( )。她觉得还可以。
媛媛这样想:( )。她觉得很快乐了。
是啊,世界上有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想法
师小结:因此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我们变得乐观,让我们用快乐魔棒打开快乐之门。快乐与否就看我们自己怎样想,你往积极的方面想,你就快乐,你总是有许多消极的想法,你当然不快乐了。
(三)烦恼滚一边
(设计理念: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快乐心理,体会不快乐的'负面影响,将烦恼拒之门外)
1、同学们,生活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会遇到坎坷,会经历风雨。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心里一些令你烦恼的事,互相讨论一下怎么对付“烦恼”这个坏家伙。(时间3分钟)
2、小组交流讨论。
话题:不快乐给你的学习、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生预设假设:紧张、担心、愤怒、烦躁等等不愉快的心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3、不快乐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要寻找不快乐的药方,对症下药,尽量使自己在生活中保持健康快乐!比如下列这些小窍门都可以让我们将烦恼拒之门外!
牐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读有趣的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 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4、现在让我们拿出自己近来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或者还未解决的烦恼,在音乐的伴奏下,静静地打开自己心灵的大门,结合今天学到的方法,
试着解决它,然后放在烦恼箱中,永久地封存,让我们在快乐中生活。
(四)快乐接着来
同学们,我这有一棵快乐树,每个快乐果都可以带给我们大家不同的快乐。同学们,摘下这些快乐果吧!(课件点击快乐果,一个果实一个快乐)
1、快乐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2、善于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自己更快乐。
3、一份快乐,两人分享,就是两份快乐。
4、如果快乐不能与人分享,这不算是真正的快乐了。
5、快乐是一种心境,跟财富、年龄与环境无关。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寻找快乐吧!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的同时,也把快乐带给身边每一个人。烦恼是个纸老虎,乐观面对快乐多。
记住我们的快乐宣言:和烦恼说BYEBYE,快乐伴我们成长!
篇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我为你高兴
一、辅导主题
欣赏同伴心理辅导
二、辅导目标
1.通过辅导,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成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
2.教给学生欣赏并鼓励他人的方法,会自我调节,从而解决内心冲突。
三、辅导重难点
本辅导课尝试通过辅导,孩子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铺设人际交往的桥梁。整堂课不但关注课堂辅导过程,也关注课前调查和课后效果,展现心理健康课的生成性和延伸性。
教学重点:利用观看小品、写心理烦恼卡、写成功卡、祝贺他人等辅导活动,引导学生融情思考、分析原因,进行心理疏导。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把懂得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解决内心冲突,学会欣赏并鼓励他人。
四、辅导对象
本辅导活动适宜小学三年级学生
五、辅导准备
调查问卷、小品视频、心理烦恼卡、心理烦恼解决卡、成功卡等
六、辅导预设与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赞美他人,引入本课主题
1.小游戏“我来夸夸你”: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夸一夸身边的同学,可赞美同学的任意一方面,如衣着、外貌、学习、动手能力等。
2.教师随机采访:你被别人赞美后的心情如何?你赞美别人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在平时与学生接触和课前调查中发现,孩子们对于赞扬他人虽是意在心中,却疏于行动。所以多次试教中,此环节都处于冷场状态,同学们看上去很茫然,不知道该夸谁?也不知该夸他什么?这是辅导前真实情况的展现,也体现了本次辅导的必要性。我们引导孩子们用关注的目光看待同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用真心的祝贺行动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鼓励。
(二)二看小品,联系学生实际,缓解心理烦恼
1.一看小品片段,讨论观后感受
①观看小品的前半部分,小品前半部分内容简介:王凯平时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但经过努力,这次语文单元考试终于取得了92分的好成绩。下课后,同学们在教室内讨论着,有的说:“这次王凯真不错,考了高分。”有的说:“他平时这么差,会不会是偷看别人的?”有的说:“我还考了94分呢,比他还高2分呢!老师竟然只表扬了他,没表扬我。”?? ②观看后讨论:
小品中的这三位同学对王凯的进步分别持什么态度?如果你是王凯的同学,他平时学习成绩
很差,这次突然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
③教师小结:当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会有不同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
2.联系实际,教师反馈课前所做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①出示课前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图表
②教师简单说明统计表:课前我们全班做了一张调查问卷,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统计结果图表。从统计结果图表上看,对于他人所取得的成功,咱们班的同学也有三种态度:A。鼓励;B。妒忌;C。不关注。
教师再次强调:当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产生不同态度都是很正常很普遍的反应。
设计意图:辅导从小品入手,先让孩子们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接着联系学生自身,出示课前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从旁观者进入到亲历者的状态。课堂辅导前让孩子们做了辅导前测,调查孩子们对于他人进步的不同态度,这样能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对本班同学进行心理辅导。这里有个特别值得注意之处,就是教师应强调:“当他人取得成功时,我们会有不同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这是奠定辅导氛围的基础,教师不能再一开场就把孩子们曾经的想法定位于“这是错误的”,心理辅导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完全是两回事,同时这样还会让孩子们处于紧张的情绪中,不利于后面内心矛盾的缓解。
3.二看小品片段,体验王凯内心感受。
①我们的这些态度对他人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来听听王凯的内心独白。继续看小品的后半部分:王凯的内心独白。(小品后半部分简介:王凯通过努力才获得好成绩,可听到同学们的议论后心里很难过,他的内心独白诉说了委屈、伤心之情。)
②体验王凯内心感受:你从王凯的话中听出他的心情了吗?你知道他为什么而难过吗?
4.联系学生实际,说出心理烦恼,讨论解决方案。
①联系学生实际,出示“心理烦恼卡”提示:
②书写并板贴“心理烦恼卡”:根据提示说说自己的心理烦恼,教师当场概括要点书写并在黑板上板贴“心理烦恼卡”。
③小组讨论解决方案:五个小组每一小组认领黑板上的一张 “心理烦恼卡”,通过小组讨论尝试帮助解决卡片上的心理烦恼,同时以简笔画、文字等形式把解决方案写在长条形“解决卡”上,最后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言讲述本组的解决方案并把“解决卡”板贴在烦恼卡上方。
5.运用方法解决小品中人物的心理烦恼:用刚才学到的方法鼓励小品中的王凯,并劝解议论他的同学。
设计意图:教师没有以教导者的状态出现,始终创设平和氛围,让孩子们放下心理包袱,更放松地进入辅导过程,辅导过程在平和、轻松地氛围下循序渐进。这个环节的辅导更进一步深入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心理烦恼。在解决这些心理烦恼时,教师没有指手画脚,而是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着来解决这些同学的心理烦恼。在这个小组讨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们又一次走进他人的心理世界,并在自己的内心中自觉完成了欣赏他人这一心理过程,在解决他人心理烦恼的同时也缓解了自己曾经漠视他人甚至嫉妒他人的内心矛盾冲突。
(三)课堂实践,学习祝贺方法,感受赞美的快乐。
1.书写并交流“我的成功卡”
首先请每位同学在“我的成功卡”上简单写写自己取得进步或成功的事例;接着自由交流并欣赏他人的成功卡,分享成功的喜悦。
2.学习祝贺方法,用学到的方法表达祝贺,感受快乐。
①学习祝贺方法:现在你看到了他人的成功和进步,你想怎么祝贺他?随机板贴词卡
②向同学表达祝贺:刚才我们看了别人的成功卡,也交流了这么多表达祝贺的方法,就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祝贺方式向他人表达祝贺吧。在同学们自由表达祝贺的同时,教师随机拍摄祝贺情景的照片。
③感受鼓励他人的快乐:教师当场把刚才拍摄的祝贺情景的照片配乐播放,感受那一份祝贺的快乐。并选择几张照片让当事学生说说感受:你为什么祝贺他?你祝贺他时你的心情如何?当你听到同学的祝贺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设计意图:经过辅导,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关注他人、鼓励他人的种子,但要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还有困难,因为之前大多数同学不关注他人,所以他们并不知应祝贺他人什么?教师设计通过每个学生书写并交流“成功卡”,孩子们看到了他人的成功,这样在祝贺时有话可说。教师还引导、交流让孩子们知道了很多表达祝贺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们有效地付诸于行动。在相互祝贺的过程中,整个课堂成了赞美的海洋,到处可听到夸奖的话语,可看到相互鼓励的场面,孩子们有的高兴地说着,有的激动地鼓掌,还有的快乐地拥抱??那场面真的很令人感动。特别是当教师把刚才当场拍摄的鼓励情景的照片播放出来时,可以看出,孩子们已经把原先的认知观念融进了自己的心中,表现在了行动中。孩子们的认知与行动不再矛盾,展现自我与肯定他人不再矛盾,人际交往的障碍在慢慢消除,彼此之间更多的是关注的目光、鼓励的态度。
(四)活动小结,巩固主题,引导课后延伸。
当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为他高兴,真心地祝贺他人。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带着这份快乐去祝贺他人!
七、辅导反思
孩子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伙伴经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不能和谐相处。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被宠爱有加,很容易导致唯我独尊的个性,很多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这次活动设计的对象是三年级孩子,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中年级阶段,在接触中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局限于自我感知,往往缺少对他人的关注。通过本次辅导,尝试解决困扰孩子们的心理矛盾。
1.解决孩子们认知与行动的矛盾: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之下,孩子们在认知上一直被灌输正确的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的表现却又常常没有与脑海中的正确观念一致。在人际交往的知识上,在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很多孩子们正确的讲述。但与此同时,孩子们之间也不断发生着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说得通俗点就是“说归说,做归做。”
2.解决孩子们展现自我与肯定他人的矛盾:一方面,孩子们愿意展现自我,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另一方面看待他人时又常常呈不关注状态,甚至只看到不足,或妒忌他人的成功,因而也很少肯定他人。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主角,是注目在聚光灯下的,希望得到他人的鲜花和掌声。而他人对孩子来说是聚光灯之外的,是被忽视的。
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孩子们彼此之间呈现出漠然的态度,从而也产生了人际交往的障碍。通过本次辅导,孩子们在心理上的认知与行动的矛盾、自我与他人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孩子们不仅学会用真诚的目光关注他人,而且学会用真诚的行动表示对他人的赞美,真正做到了“我为你高兴”。
八、辅导活动点评
1.这是一次轻松平和的辅导。教师营造了一个轻松而平和的氛围,这对于心理辅导来说非常重要。我来夸夸你、交流成功卡、祝贺他人、观看照片、感受祝贺他人的快乐等,都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特别是观看小品后和调查问卷后的两次小结评价:“当他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产生不同的态度是非常正常而又普遍的反应。”这样的评价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卸下了心理包袱,在辅导中愿意把自己真实的心态展现出来。
2.这是一次以生为本的辅导。无论是辅导之前的心理调查问卷,还是辅导过程中的自我成功卡、心理烦恼卡及解决方案等,都来源于学生,从学生原始的心理状况出发,重视学生的反馈与体验。在课堂的心理情境中,学生体验到了自我潜意识中的对于他人的妒忌和不关注等。学生之间有多次互动交流:小组交流心理烦恼卡的解决方案、自由交流成功卡、自由祝贺他人。这些互动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自主解决问题,以自己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获取了解决内心冲突的办法。
①漠视——关注,孩子懂得关注他人的成功。在课前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是知道要欣赏他人这一道理的,但一旦落实到行动上,问题就出现了,特别体现在两道简答题上,很多孩子平常生活中不关注他人,所以在写调查表时抓耳挠腮写不出他人成功的具体事例,只好在这两题写上“无”。那大片的空白真是晃得人刺眼,不正体现出孩子们对于他人关注的空白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在孩子们之间存在得很明显。这样,人际交往之间就会存在障碍了。
②妒忌——赞美,孩子尝试欣赏他人的成功。通过循序渐进的辅导活动,观看小品和写心理烦恼卡等,孩子们换位思考,真正从内心中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被人欣赏。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友好、积极的交往气氛。在成功卡的交流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他人的成功不再与自己无关,他人的成功不再令我妒忌。
③自我——他人,孩子实践赞美他人的方法。在辅导中,孩子们关注了他人,但就像“爱要怎么说”一样,孩子们还不太懂得怎么去表达对他人的赞美。通过辅导,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到原来赞美他人有那么多方法。孩子们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技巧,同时也在赞美他人和别人的赞美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当孩子们在课堂中快乐地相互祝贺相互赞美的时候,那一张张美丽的笑脸,将原先问卷调查表中的一片片刺眼的空白填补得那么充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完成了这次辅导的后测:“我学会赞美他人了,而且我正在用实际行动赞美他人。”他们走出了自我的圈子,走进他人的心灵,把懂得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行动。
【心理健康课快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学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02-24
初中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03-10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设计12-12
情绪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12-09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精选16篇)12-13
微课的教学设计08-30
微课教学设计04-1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03-31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设计03-01
太阳教学设计与评课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