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分网手机站

《细柳营》教师教学设计

时间:2020-12-10 12:38: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细柳营》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细柳营》教师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顺畅朗读

  1、老师范读全文。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自读,同桌间互相矫正读音。

  4、齐读全文。

  二、对照注释默读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小组猜读

  对疑难字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部分字词的含义。

  四、翻译课文

  1、请一位同学口头翻译全文。其他学生注意他翻译过程中是否有不得的地方,做上记号,各自考虑怎样翻译比较恰当。

  2、学生和老师共同矫正。

  五、质疑解难

  针对各个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字句含义理解的典型性疑难问题,由学生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解答。

  如:军――军细柳(驻军)  上自劳军(军队)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营)

  使――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派)(使臣)

  为――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作为) 天子为动(被)

  结合以上环节,可以完成课后练习三。

  六、朗读课文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思考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针对上一课的教学重点,检查学生朗读理解的情况

  二、分析人物形象

  朗读课文后,学生畅谈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可适当补充关于人物史料的介绍)

  明确:周亚夫,西汉著名的军事家,绛侯周勃的儿子。先为河内守,因其兄绛侯胜之有罪,以贤封为条侯,续绛侯后。历仁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方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本文既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汉文帝亲自劳军,到了壩上和棘门军营,可以长驱直入,将军及官兵骑马相送。而到了细柳军营,军容威严,号令如山,即使是皇上驾到,也不准入营。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形象。周亚夫这种敬业精神是西汉朝廷之大幸,是安内攘外、拯救国家的精神支柱,的确值得敬佩。“细柳”也成了后人诗文中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常用典故。

  周亚夫虽然严谨有方,但营门挡驾,毕竟令当时的人们吃惊不小。有的认为周亚夫吃了豹子胆,太目无君主;也有人为周亚夫担忧。所幸文帝比较开明,深知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片苦心,不仅没有责罚他,反倒倍加称赞,誉为“真将军”,其后更“拜亚夫为中尉”,具体负责京师长安的卫戍事务,甚至在临终时还特意嘱咐太子:“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可见,文帝是一位圣明的君主,他对刘礼、徐厉两位将军在工作上玩忽职守,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对周亚夫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在表赞扬。

  三、理解对比的写法

  指导学生认识文中人物刻画个性鲜明,主要因为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具体运用对比手法的语句。

  明确:本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为:

  1、文中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与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对比。与霸上和棘门军的将士不同,细柳军中士卒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在军营中两次“不得入”,并被守营门的官兵告知“军中不得驱驰”。于是文帝按辔而行。由此可见,击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时,众将士受宠若惊,极力讨好文帝。而击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2、文中结尾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称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四、探究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例如: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新时期也不乏周亚夫式的人物。无论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孔繁森、郑培民、谷文昌,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李素丽、张秉贵、徐虎,以及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周亚夫”,他们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争取背诵全文。

  2、结合本课的学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