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3、 会认“闸、翱、颠、簸、哆、嗦”等6个生字。
重、难点:
1、学会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明白课文经风雨,风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课文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在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一个暴风之夜的有趣故事。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留心。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弄懂意思:翱翔、婉转、蒙胧、湿润、温馨、摇撼、驱赶。
三、检查初读情况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 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五、细读课文,体会大海的特点和强强心情的变化
1、 找出描写海浪、海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大海的特点。
2、 读读描写强强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强强的心情的变化。
3、 讨论:强强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为什么变得勇敢起来?
六、指导学生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1、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
2、 说说读了课文后自己的受到的启示。
七、巩固生字
八、小结
爷爷的笛声想要告诉大家:平静的大海,练不出熟练的水手!不经历风雨,怎能风彩虹!让我们一起永远记住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
九、作业布置
悠扬的芦笛声又飘起来了,他告诉我们很多很多,他让强强变得勇敢来!如果几天后,强强又独自一个人在小闸屋面临暴风雨的洗礼,他会有什么反应呢?请你展开想像,以《又是一个风雨之夜》为题写一篇短文。
十、板书设计
婉转 悠扬 清脆 奇特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爷爷的芦笛》教学反思
《爷爷的芦笛》是鄂教版11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行文优美、饱含哲理的短篇小说。主要写少年强强在海边爷爷的小闸屋里,独自一人经历狂风巨浪之夜的恐惧,最后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
前段时间上完《爷爷的芦笛》,在如释重负的同时,也对本课进行了反思。
一、紧扣课题,整体设计
一直以来,我认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的设计,这个“主线”可能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这个主问题要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全课,以利于全课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也可能是贯穿全课的一根红线;也可能是整节课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等。
这篇课文的课题——《爷爷的芦笛》既是文眼,又是全文的主线索。基于文本这个特点和六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我决定紧扣课题,围绕“每次强强听到的芦笛声是怎样的?这样的芦笛声给强强带来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受爷爷的笛声给强强带来了想象与回味,带来了惊喜与欢乐,带来了坚强与勇敢,从而感受到爷爷对强强的那种独特的关爱与期盼。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上完课,我感觉本课的重点落实了,难点也突破了(自我感觉)。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爷爷良苦用心的爱。最后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也是爷爷说的一句话,学生理解并不难,关键是要反扣文中前面的内容了解“爷爷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知道爷爷把强强一人留在家中,让他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让他承受紧张恐惧的煎熬,从而变得勇敢、坚强,来体会爷爷对强强的关爱。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领悟这样交叉描写的关系及其作用,为六年级学生习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了突破难点,我变以往的依段落顺序学习为归类学习,就是将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分类、集中学习。采用的方法是找句子——感悟——品读。分三步进行:
1、读7——13自然段,用“————”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恶劣;
2、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强强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大家再读这部分,用波浪线找出描写强强的句子,感受强强内心极度紧张,万分恐惧的心理;
3、师生合作读8、9、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一边描述环境的恶劣,一边描述强强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这三部曲,学生非常清楚地体会到环境的恶劣,使强强“恐惧”心理变得真实可信;又能反衬强强的坚强,使文章“人”与“景”自然相融,互相映衬。从中也学到了描写的方法。 总结这节课的得失,感觉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改进:
1、这堂课结束前让学生诵一诵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类似的名人名言,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让我反思到教学第三自然段花的时间多了,只让学生感悟风和日丽的白天大海的迷人之处就够了,作者的描写顺序不必讲解,注意一课一得。
2、板书是依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的,这个非常贴切,但还可以更完美一些。在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时,紧扣本单元的话题——爱在人间,提炼这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关爱与期盼,并板书。
3、这篇文章虽然饱含哲理,但也蕴涵着浓浓的亲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蕴涵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经历了入情、动情、抒情的历程,语言、思维、情感同构共生,这样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爷爷的芦笛》教学设计05-17
语文教学设计:爷爷的芦笛04-03
爷爷的芦笛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2篇)04-20
爷爷的芦笛的教案(精选11篇)09-03
《爷爷和小树》的教学设计及反思04-03
《山爷爷》的教学设计04-03
爷爷的地球教学设计04-03
地球爷爷教学设计04-03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