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西风胡杨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7 04:01:4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风胡杨的教学设计

  教学

西风胡杨的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或挂图;搜集到的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的相关资料。

  课文重点句投影。

  一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作者笔下的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出示句子:

  (1)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

  (2)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3)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4)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归纳:胡杨是秋天最美、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

  二 深入学习,聚焦胡杨的特点

  1.整体感知胡杨的特点。

  2.从第2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1)引导学生抓住“耸立、挺拔”两个重点词语,了解胡杨在沙漠中的生存状态。

  (2)抓住重点句子“它能在零上四十……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反复朗读,感悟胡杨“最坚韧”的特点。

  教师点拨:教师通过激情引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胡杨的“最坚韧”。

  (3)通过“胡杨为什么能在这样残酷的气候,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从第3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留给……”,体会作者反复用“让给”强调胡杨的“最无私”。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摧肝裂胆、芸芸众生、不在乎”,领悟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胡杨的“最无私”。

  4.从第4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最悲壮的树。

  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交流,音乐、图片渲染,引导学生感悟胡杨悲壮的特点,升华学生对胡杨的敬佩之情。

  三 深入思考,关注胡杨的命运

  1.默读课文,思考:胡杨为什么流泪?

  2.拓展教材,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3.创设情景,师生对话,训练说话能力。

  通过学习前面的内容,胡杨的品格已经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学生能感受到胡杨流泪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师生对话的环节,让学生对胡杨流泪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话,让学生体会胡杨的生存现状,体会作者为什么而担心,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增强环保意识。

  四 升华感情,祈盼胡杨永存

  1.范读课文片段,定下感情基调。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理解“祈求”是什么意思?(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2)思考:作者祈求的是什么?师生交流。

  (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深深的爱。)

  2.指导朗读,熏陶感染。

  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上面的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环保事业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类崇高理念和可贵品格的追怀。)

  3.师生对读,升华感情。

  通过师生对读,再次激发学生对胡杨的敬佩,升华学生对胡杨的情感,祈盼胡杨永存。

  五 课后拓展

  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西域的信息及其他类似情况的介绍,编辑手抄报。

  1.学生能通过朗读感受到胡杨的坚韧,但对于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和传递的情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耸立、挺拔”等感悟胡杨的生存状态,为体会胡杨的“最坚韧”埋下伏笔。

  2.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外查阅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触动,为下面的教学构建良好的氛围,从而体会人类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3.课后拓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掌握搜集整理有用信息的方法,培养忧患意识,从我做起,切实行动。

  1.看拼音,写词语。

  2.辨字组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挚爱—(热爱)  屹立—(耸立)  怜悯—(可怜)  干涸—(干枯)

  4.课文内容回放。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仿写一段话。

  一 作者资料库——潘岳

  潘岳,男,1960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原为新闻工作者,后任国家环保总局领导。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环保工作者的职责,使他关注胡杨命运,关注环保工作。对于祖国环保事业的忧患意识是贯穿《西风胡杨》全文的骨骼和精髓。

  二 西域的地理概念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及x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地区。

  三 丝绸之路

  西汉初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将大汉文明带到了西域,同时也将西域的葡萄、胡桃、西瓜、黄瓜和音乐、文化带回了长安,开拓了一条闻名世界的、从长安至古罗马的丝绸之路,将自古隔绝的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

  四 碱树

  在x疆塔克拉玛干盐碱沙漠上,有一种胡杨树,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盐分,而后从树皮裂缝中排出碳酸钠(碱面)。当地居民把它收集起来,供蒸馒头和加工肥皂用。

【西风胡杨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有关西风胡杨教案08-19

西风的话教案(通用12篇)06-08

西风的话音乐教案优秀09-19

教学设计07-13

单词教学教学设计09-17

设计校园课程教学设计09-02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9-29

写字教学设计10-14

《aoe》教学设计08-18

《丰碑》教学设计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