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深山访兰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1 11:12: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深山访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深山访兰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9《访兰》

  教材简析:

  课文写了父亲养兰、赏兰,“我”随父亲放山中之兰的一段亲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文章或写景,或抒情,或问答,丝丝入扣,娓娓叙来。作者把“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的空谷之兰的底蕴和神采,和盘托出。这些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原因在于“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作者借父亲之口,赞美了兰花的不俗,直透人生的真谛,切入生活的本质,让人读来可思,思之有悟。

  课文以兰喻人,探寻做人处事之理,行文如风行水上,极为自然。全文以“访兰”为线索,结构谨严,层次清晰。以“我”和父亲访兰过程中的对话为重点,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对比,揭示了父亲约“我”赏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尤其通过“家兰”和“野兰”的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文中写野兰的生存环境,尤见功力,只觉扑朔迷离,别有洞天,风光旖旎,极为感人,为下文议论铺了有力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家兰”的“甜、媚、俗”与“野兰”的“清爽、纯朴、有灵性”比较,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中悟出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型:精讲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兰花图片

  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幽静韵高,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生交流搜集到的写兰的诗句。

  如: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板书课题:访兰)

  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师作补充)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美丽的图片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期待,随后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诗句进行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扫清字词障碍。

  2、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读书及预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

  4、默读课文,要求:理清条理。

  提示: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

  (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环节,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探究质疑

  1、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看有什么疑问?

  2、生交流。

  问题预设: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2)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段落,主要问题展开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自读与交流中,把握重点、加深理解,为后面的研读文本做好铺垫。)

  四、快乐温故。

  1、抄写生字词。

  2、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家长听,并请家长提提意见。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及时的复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新知,还可以在复习中有新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设疑激趣

  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兰花很美,家兰虽然很美丽,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钟情于野兰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吧。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让学生对阅读充满了期待,激起了探究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读课文,看“我”随父亲去山中访兰,我们交谈些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体现语文教学中由整体到部分的教学原则。)

  三、品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看从“我”和父亲的对话中,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问题预设

  问题一: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野兰:清妙、清爽,“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家兰:叶更嫩、花更繁更大,美,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重点研读句子:(出示)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1、指导学生读出源自自然的美。

  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

  (出示)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1、野兰的不俗还表现在哪里?(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只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2、相对而言,我们可以推测作者认为家兰的俗是什么?(为别人的欣赏而生长,丢失了自己的本色,丧失了自我。)

  问题二:“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从兰的香味和品格引导)

  问题三:“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作者要挖到不敢挖,可以看我由对兰赏玩的初衷发展到了敬仰的情感。)

  问题四: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和父亲去深山访兰,然后就野生的兰草与家养的兰草的区别发生对话,自然引出父亲希望儿子达到的一种做人的境界:保持真性,不媚俗。)

  4、作者从自己和父亲的谈话中,更进一步认识了野兰,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请自读最后一段。读后反馈: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喜爱、敬佩野兰;人生态度:做人要不失自己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低头。)

  5、再读课题,知道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了吗?(“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父亲与“我”对兰草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字,把兰草人格化,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一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升华情感。

  同学们,作者笔下的野兰“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它不俗,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有灵性,因为“它不为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从野兰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是呀,作者赞美野兰的不俗,更赞美具有野兰秉性的人们,尤其是父亲的话更令我们深思。

  (设计意图:在学生逐层深入情感的铺垫下,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水到渠成,可谓是情动而辞发,学生倾吐的欲望从心底涌出,内化为语文素养,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五、拓展延伸

  1、孩子们,贾平凹先生作为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作品《秦腔》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很多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课下我们可以走进贾平凹先生的其它作品,跟这位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

  2、搜集赞美兰花的诗篇,并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环节,通过向课外延伸,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厚了文化底蕴,打下了文学功底,可谓是一举多得。)

  板书设计:

  访兰

  得天地自然原气

  空谷幽物

  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长山野水畔趣姿

【深山访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2-11

单词教学教学设计11-27

设计校园课程教学设计04-03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9-29

《燕子》教学设计12-12

草原教学设计12-12

《咏柳》教学设计12-12

短跑教学设计03-29

教学设计范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