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3 12:47: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能借助拼音正确认读11个生字,将课文读准确、流利。

  2、能抓住课文的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能抓住描写鲈鱼的句子及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感受我对鲈鱼的喜爱及不舍之情。为下文体会父亲的决定及本文所讲述的道理做好铺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抓住课文的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明确意图,直抒胸臆

  生活是一本大书,只要认真阅读这本大书就可以获得人生的'智慧,得到人生的启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个11岁少年阅读生活这本大书的收获,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个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智慧的故事,且由于学生生活体验与心智的成长与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头便点明文章意图,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降低学习难度)

  二、自主学习、理清脉络

  1、同学们将书翻到第58页,借助拼音将课文读准确、流利,并找到难读的字音划上标记,准备和同学分享。(自由朗读课文,并对难读字音做标记。)

  2、同桌交流你找到的难读字音。(同桌交流)

  3、投影出示难读的字音,生试着读一读,

  4、范读。

  5、同学们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什么《钓鱼的启示》,请齐读课题,那么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投影出示要求)

  6、默读课文,思考,并进行批注。(生汇报,教师引导围绕主线“钓鱼”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放鱼、钓鱼、启示)

  7、课文主要环节就是这三个词,谁能围绕这三个词完整地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呢?(生汇报。)

  (设计意图:“鱼”是全文的线索,引导学生围绕线索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概括写事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话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细读课文,走进内心

  1、是啊,我和父亲这次就是为了钓鱼,为什么父亲还让我把鱼放了呢?听到父亲让我放鱼我愿意吗?为什么?请你读一读书在文中找到依据进行批注。(投影出示要求)

  (默读课文进行批注。)

  2、谁来说说我愿意放鱼吗?你在课文中哪里得知的?

  (1)课文中第5自然段“‘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急切地说明我很不解爸爸为什么要放鱼,因此看出我不愿意放鱼。

  A(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内心的急切。)

  B将这句进行改动,探讨合理性,体会语言与内心的密切联系。投影出示:“爸爸!为什么呢?”大家对比着试着读一读,看看是否合理。

  (生汇报)

  (2)第8自然段,“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一句中“乞求”一词的理解。

  A他乞求的目光在对父亲说什么呢?

  B还在乞求什么呢?

  (3)课文的7自然段。生读这段,并分析:我在和父亲争辩,急得都哭了。

  A我在用这句中的哪个词和父亲争辩呢?

  B我为什么肯定自己就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呢?

  C有感情地读出这一句,和父亲进行争辩。

  (生齐读第7自然段)

  (3)“我慢慢地把鱼钩……一转眼便消失在湖里了。”

  A一起看看这一段话。你们也来读一读,除了依依不舍还从哪里看出了我对大鲈鱼的不舍?

  (引导学生抓住动作词语:慢慢的、依依不舍体会人物内心)

  B现在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句式,你可以用这个句式说说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投影出示:1.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真希望:2.我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真希望:)

  C是啊真希望爸爸能回心转意,真希望它能多陪我一会儿。师:让我们读出那份依依不舍。

  (4)“一转眼便消失在湖里。一转眼说明鱼走得太快了。而我的心希望它慢点走。”

  A我为什么希望它慢点走呢?

  B让我们读一读对它的不舍,大鲈鱼你慢点走,再陪我一会儿吧。

  3、那我为什么不愿意放大鱼呢?

  (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A为什么他说从没见过可以说明鱼很大?

  B朗读“啊,好大的鱼!”读出内心的的惊讶。(师生共同点评)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这是条漂亮的大鲈鱼。引导体会:我和父亲很得意,说明鱼很大,很漂亮。

  (生汇报)(板书:得意)

  (本文的主旨含意深刻与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理解“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的价值之前只有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对大鲈鱼的不舍,才能让学生体会选择之难,教育之深,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

  四、辨思总结,设疑铺垫。

  同学们这么大的,这么漂亮的鱼,我是这样的喜欢,为了留下鱼,我不惜和父亲争辩,我用乞求的目光,乞求着爸爸,可是父亲就是坚持让我放掉大鱼,难道是父亲不喜欢这鱼,还是父亲不够爱我?下节课让我们去继续学习。

  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 漪

  易错形:距(拒) 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

  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一、导入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我”做出了件难的抉择,这件事也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吧,我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本课。

  二、研读第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看题目,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请打开书,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

  三、研读第4──10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边听录音边默读边想。

  2.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4──9自然段。

  1.请学生画出描写作者言行的句子。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3.比赛读:你可以把“我”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4.讨论: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5.你同意父亲叫“我”把大鲈鱼放走吗?(学生表态后,进行辩论比赛。)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0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有没有能说服对方、赢得这次辩论比赛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画上一个小问号。

  2.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点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鱼指什么?

  3.讨论: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4.父亲怎样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导读父亲告诫“我”的话。)

  5.联系父亲的话,用“因为……所以……”说说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教师点拨: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悟:这“鱼”就是面临道德抉择的各种诱惑。

  7.听了父亲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联系课前搜集到的有些名人因为从小受到严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8.开展全班讨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总结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

  二、答疑:

  导:就从某的问题入手学课文。这个问题学懂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板书)时说出来的吗?作者直接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导: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2、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读书。(板书)

  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法吗?(讨论)

  尽管作者“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所以当你为自己具备的某些优点骄傲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你的师长,是他们对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使你如此优秀!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谁跟他的意见一样?你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③我的心情怎样呢?

  语言:

  ①小组合作读对话。②引读。③表演

  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二)再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看谁还能提出问题?

  1、“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惑?作者会怎样抉择?举例说。

  2、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板书)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34年前,我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那严格的要求;34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是充满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因为每一滴清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必将成为有道德的人,必将走向成功!

  三、总结:

  1、本文的主要内容。

  2、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3、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扩展:

  1、作者把34年前钓鱼的故事写给我们,希望我们勇敢的挑战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禁不住哪些诱惑?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敢否也像作者一样真诚的与大家共享?打算怎样写具体?

  2、童心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让老师和你们共同努力,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好吗?

  3、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人教版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读思画结合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直入启示,初步感知

  1、配乐朗读:那是一个月光明媚,四周静悄悄的夜晚,离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样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我偏巧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太喜欢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亲坚决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儿子最后依然遵照爸爸的话,放了那条来之不易的大鲈鱼,儿子当时才11岁,当然也就充满了对父亲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过去了,那个捕捞鲈鱼的夜晚却让作者终生难忘。他就是现在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设计意图】:以口述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融入课题导入,直入启示环节,使学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对作者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的同时,更对这个钓鱼的启示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

  (二)围绕启示,品味感悟。

  1.细品课题,课文的那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学习第11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读并且体会。

  4.渗透写作方法。

  5.出示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探究学习。

  6.资料引入:鲈鱼体长(可达60多厘米),口大,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又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鲜美,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美国政府规定,在开放日之前不允许捕捞捕捞正在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这是每一个渔民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来渗透“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同时以第一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钓鱼的启示”来揭示学生思考的点,同时还通过适当的资料引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探究启示,深入感悟。

  1.体会作者经历钓鱼时的情感变化?

  2.出示课件: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

  3.指名读3至10自然段。

  4.学生填空: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得意     ),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  委屈  )和(沮丧      ),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感激   )

  5.渗透课文表达特点。

  6.深入学习父子对话内容。

  7.师生合作读书感悟。

  8.指导读书。

  【设计意图】这一训练,既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父亲的心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能力。语文味就在这品词品句中升腾、飘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9.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3至9自然段。

  思考:我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的理由?

  (1)理由一: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2)理由二:这条鱼又大又美“我”舍不得放掉。

  (3)理由三:当他钓到鱼的时候没有人看见。

  10.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具有整合教学内容、深化理解的作用,学生的角色表演中自然引用文中语言,从而达到将文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语言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四)强化启示,明理做人。

  1.学习第9自然段的内容

  2.感悟启示。

  3.学习第10自然段内容。

  4.教师小结。

  5.读句子,体会“鱼”和“渔”

  出示句子1:那晚以后,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那样的鱼。

  出示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父亲告诫“我”的话,并从中进一步了解“我”的父亲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到的教育是非常的严格的,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父亲送给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这就是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童心是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首先是想在文章的结尾分析完后,给学生一个强化主题的思想意识,其次是想做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心中牢记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以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拓展主题,做好积累。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推荐文章:读一读同步阅读中的《位置》和《挫折中的教育》两篇文章,相信你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书本中汲取做人做事道理的重要阶段,老师通过学习典型的文章,然后适当做到拓展延伸,既为学生很好的提供了读书的素材又让学生读后所获,真正的让语文课做到活学活用,老师的受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思想就完全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了。

【五年级《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0-09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10-02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09-21

钓鱼的启示经典教学设计10-29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设计10-10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0-17

教学设计《钓鱼的启示》10-21

《钓鱼的启示》精品教学设计10-04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说明10-05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与反思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