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质课

时间:2024-09-11 21:51: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质课

  导语:《落花生》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散文,今天,小编姜和你们分享落花生教学设计优质课,希望大家喜欢!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质课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质课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等一系列活动,十分自然地揭示了主题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设计理念: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始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本课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提出真问题,并教给方法帮助其解决问题,以此品析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行文的好处、妙处,使学生真学、真想、真收获、真提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4、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5、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3、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渗透质疑方法。

  教学准备:   1、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查资料了解花生果实形成的过程。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

  教学过程:

  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2、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解题

  师: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段资料,咱们一块来看一下。(出示课件: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2、读两组词语(多音字、轻声词),正音。

  3、读句子:“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考察“后园”、“茅亭”的读音、含义;检验是否掌握轻声的读法(吩咐),是否能读通本文中较长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2、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3、小结

  师:你看,在同学们的合作下,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真了不起!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指板书齐读)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生答略)

  师: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花生,那么课文哪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四、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学生谈收获。

  3、学生质疑预设:收获后为何用“居然”? (合作解疑)

  4、指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哪!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来。

  五、设置悬念,布置作业。

  1、师: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回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谈花生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种花生、收花生”,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花生的意外收获令我们惊喜万分,母亲是个有心人,高兴之余,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一起过一个收获节,一方面让我们品味到花生的香甜,另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一家如何边吃花生边谈花生,继而又如何谈论到了人生的.?

  二、质疑解疑,品读研析“吃花生、谈花生”。

  (一)发现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吃花生、谈花生”部分,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二)、质疑解疑

  (生默读课文后自由质疑)

  1、预设一:爹爹的到来为什么很难得?

  师:你问得多好,父亲跟孩子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对不对?可是作者却说父亲来了实在很难得。猜猜这是为什么?

  师:快速地翻一翻课后的资料袋,看你能不能猜出来他忙些什么?(师补充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许地山就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了大陆,那个时候许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而那天晚上父亲也来了,所以说——(生:实在难得)

  师:让我们带着对父亲的敬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2、预设二: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么?

  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知道父亲说花生的什么最可贵?问题提出来了,靠谁解决?(生:靠自己)

  师:我最欣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为了更好地读书思考,老师这儿有个友情提示,先围绕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再把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批注在旁边。写完了可以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听听别人的意见。

  (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

  交流:

  生:我觉得花生的品格最可贵,父亲就是要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

  师:有两个词我特别喜欢:朴实无华、默默无闻。谁能读读这段话?

  生:“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也想想:父亲说花生就说花生吧,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呀?

  3、预设三:也许有些同学这样认为: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好吃,又善于展示自己,也很有用处,也愿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对不同见解,也应肯定。

  师:大家想一想,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那儿,就是在炫耀吗?——摇头了。不是。那是它生长的特点呀,对不对?它就长在那儿!你说苹果要是长土里去那还叫苹果吗?

  师:刚才这个孩子的发言有一点我很欣赏,就是她发现了父亲其实是在拿花生跟和它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桃子、石榴、苹果比,干什么?(生:作比较)

  师:聪明!对比啊!对比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

  它像刚才那位孩子说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却能默默地给人带来好处,真的是更可贵,更让人钦佩。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花生的这份可贵。(练习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4、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我”对父亲的话,听懂了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或物?结合实例来说说。(如清洁工、老师、蜡烛、春蚕、太阳等)

  6、父亲的这次谈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7、许地山确实把父亲的话印在了心上,他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他曾经说过:(课件出示: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学生朗读。

  8、是的,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许地山的资料,让学生朗读体会许地山的成就。学到这里,你是不是对许地山油然产生敬佩之情?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重点写谈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他是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借物喻人”,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2、同学们,许地山在这个收获节上可以说收获颇丰,品尝到了花生的香甜,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谈话的教育,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同学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四、小练笔。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你想对落花生说些什么呢?是想再一次的赞美它?还是要给它一些另外的建议?请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种花生

  收花生       不图虚名

  落花生

  (借物喻人)             吃花生       默默奉献

  议花生

  教学反思: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四年级初是训练质疑的最佳时机,课堂伊始,我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发现问题,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练习题问题,再将解决问题的权力大胆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合作、交流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中间教师顺学而导,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想学、要学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但是,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提问,不是抓住主题,而是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偏题、离题,甚至与主题背道而驰。这时,我们应因势利导,及时指出毛病并恰当引导,对提问提得好的学生则及时表扬。同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老师要用语言、眼神、手势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

  总之,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等待老师发问的被动学习心态,能促进积极思考意识的形成。改变原有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才能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追求的。

【落花生教学设计优质课】相关文章:

《落花生》优质课教学设计范文09-19

《落花生》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3篇)09-08

《落花生》优质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09-17

《落花生》优质课教学设计模板(通用7篇)07-05

《落花生》教学设计07-14

落花生教学设计07-14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09-01

15落花生教学设计10-20

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06-08

《落花生》课程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