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钱学森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全文。
(2)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如“富裕”的“裕”读yu;“一艘”的“艘”是平舌音;“袒露”的“袒”读tan,不读dan;“魂牵梦绕”的“绕”读第四声rao。
2、二读课文。
(1)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二读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的“垠”字,可弄清它是“边”、“岸”的意思。再结合语境,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它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说说“艘、斩、魂、授”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魂、授”这两个字的书写。
3、“艘”中的“”,学生容易把笔画写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描红这4个字。
五、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艘巨轮(sou shou) 诚恳(keng ken)
隆隆的炮声(nong long) 劈波斩浪(pi bi)
2、把下列汉字换个偏旁,再分别组词。
艘( ) 掠( ) 眺( ) 绕( )
-( ) -( ) -( ) -( )
3、认真诵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钱学森说的话。
【钱学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钱学森》教学设计10-16
《钱学森》的教学总结(精选10篇)03-04
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及反思09-02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精选7篇)02-29
经典的教学设计08-23
教学设计07-13
教学设计07-08
单词教学教学设计09-17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01
《秋游》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