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课标教材:《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教材:《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在网上也查找了许多资料,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兵马俑,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兵马俑的感受吗?
2、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前同学们组成了研究小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作者是如何将这特点生动、准确地表达清楚的。
二、规模宏大
1、打开课本,仔细读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边读便联系已获取的信息资料认真体会,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做好评注。(评论)
2、学生汇报。
三、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下面就让我们的研究小组活动起来,走进课文体会文中不同类型的兵马俑那鲜明的个性。
2、填写表格
①填一填: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②说一说:从文中哪些词句你体会到这样的特点。(可重点选择一个俑分析研究)
③比一比: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进行前后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交流(朗读)
4、研读第十小节,细细品味、赏析,你觉得哪儿写得精彩。
四、结束
今天,我们学习了《兵马俑》这课后,你还想了解兵马俑的哪些知识呢?
[教学反思]
在接到上课任务伏案备课时,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样教”。这篇课文可分三课时教完,我准备上第二课时,因此教学目标就定为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品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接下来考虑的就该是如何教了。
这是一节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如何既能最大限度发挥网络的优越性,又要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我一直在思考、寻找两者间最佳的切合点。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要突破课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信息来丰富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填补教材“空白”,使信息成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和谐发展。于是,我将这节课定位为语文探究性阅读课。
语文的探究是否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呢?语文是一刻也离不开文本的。探究要从具体的文本而不是凭空出发,最后回归而不是远离文本。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要与课文联系起来。如果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语文学习无关,成了脱离教学、仅供参观的`展品。这样的语文教学就像放飞而断了线的风筝。因此,教师的讲授与学生间的互动相结合,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结合。
上完这节课的感受用赖配根老师的话作为总结:“回到文本,回到文本的细节,回到文本的血脉,回到文本的意义场,语文才能获得能量。”
【人教课标教材:《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画角》教学设计06-26
人教课标版汉语拼音复习四教学设计07-02
人教课标版有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案09-30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称赞》教案07-16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08-17
秦兵马俑的教学设计09-24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英语上册中考训练题09-09
秦兵马俑获奖教学设计09-20
苏教版《秦兵马俑》教学设计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