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03 11:42: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信念,经过38小时的挖掘与种种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接下来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 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唐山大地震》电影的预告片展示。

  师:天灾无情人有情,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顷刻间使无数人流离失所,失去家园和亲人。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并不是我们头上说说而已,大家纷纷伸出“爱”的手,为灾区的人们献上自己的一份心。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其中那个一对父子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的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生齐读课题(要求度的干脆、利落)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结合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扫除生字障碍,做到准确朗读。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新词

  洛杉矶、阿曼达

  昔日(近义词:从前)、混乱、废墟、瓦砾(砾字的读音)

  疾步、爆炸、挖掘、颤抖、砸、拥抱

  3、你能用上几个刚学过的生字词,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吗?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在一片废墟中不停地挖掘,经过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4位同学。

  概括主要内容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默读课文,品味感动。

  灾难的无情却击垮不了我们的意志,打败不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划找出父亲让你感动地画面,想一想,你为什么感动?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

  问:文中哪些有关父亲的画面让你感动?

  预设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时,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伤心,表现出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2、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

  指名读,评议,齐读。

  预设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了解时间36小时,体现时间长,救人困难。

  2、没有人再来阻挡他,理解“再”的意义: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生读,体会各个人物的语气。

  3、解读父亲的外貌。

  生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总结:是的,一位历经艰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父亲已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四、师总结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9-27

人教版《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6-20

关于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7-19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5篇10-06

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9-2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08-28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09-13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师教学设计11-01

公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7-0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