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1
设计理念:
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要求: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主识字,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第六组课文我们随作者领略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次走进古代诗人范成大为我们描绘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2.介绍作者
⑴ 范成大你们了解多少?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 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课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去声,即兴。《现代汉语词典》“即兴”解释道: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之作/即兴表演。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 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有什么要求?
⑵ 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 听范读
⑷ 个人自由朗读。
⑸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一学种瓜。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交流学法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2、学生自学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傍、绩、各当家”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师:“绩”,在这儿是指一个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各当家”,指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事做,“村庄儿女各当家”就是——“傍”,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师: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2)教师随机点拨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师: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4、质疑:还有哪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过渡)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诗,想象)
2、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⑵ 交流:(劳动的辛劳、繁忙及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能力……)心里有什么感受?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⑶ 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那好,请你来读一、二两行诗。(指名读)
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谁再来读?你的感受呢?
预设:
a、辛苦(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读)
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了。
b、忙碌:(各当家,男的——,女的——,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指名说)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你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场面了)
c、和谐:怎样和谐的画面?(看插图里人们的表情,再读读句子,还有什么感受?)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3、师归结
刚才大家的感受真丰富,从短短的诗句里读出了那么多!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将换来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感受送进诗句,你再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
4、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师: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指名3个学生,读诗句三、四行),
从小孩一个小小的学种瓜这个动作,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的吗?(交流)
懂事: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读)
快乐:是呀,他们学种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呀……(读)
可爱:瞧,他的神情、动作,一手——,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读)
师: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听出来了,劳动着也是快乐的。我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吧。
来,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指名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升华
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读)(配乐读)
4、你们也来读。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5、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背诵)
六、拓展品读——心境之读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1.拓展《四时田园杂兴》之二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从描写那一幅幅劳动场面,让我们感受到忙碌的乡村生活。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随机: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而这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3)虽然只字不提劳动场面,但景物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那农村的勃勃生机,劳动的喜悦。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两首首诗吧!
七、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
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下来。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却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题目)
2、释题:
⑴齐读题目,读准字音“兴”(xìnɡ),读出诗题的节奏。
⑵“兴”是什么意思?“四时”又指什么?
杂兴:各种兴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四季。《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3、介绍作者:
⑴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我们对他比较陌生。因此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指名学生介绍作者。
过渡: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课件展示全诗。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个人自由朗读。
⑷听范读。
⑸练习模仿读。
⑹指名试读,评议展示读。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2、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泛指耕种。
⑶绩麻:把麻搓成线。在这里泛指纺线织布。
⑷儿女:男儿和女子,指成年的青年男女。『拓展:古代汉语“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现代汉语“妻子”是个专有名词。』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不明白。
⑺供(ɡōnɡ作动词用,如:供给、供应):参加。(ɡònɡ与祭祀有关,如:供品;与案情有关,如:口供、供认)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荫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根据插图,用自己的话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村里的孩子们不懂耕田织布,也学着大人的样儿,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过渡:
同学们,我们不仅读通了整首诗,而且还读懂了诗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诗歌当中,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
齐读古诗。
想一想,你觉得诗里那一句写得最有趣味?
2、相机赏析诗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讲什么?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3
文本分析:
这首诗是《九年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田园诗。该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四时田园杂兴》是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田园意趣图,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是陶冶情操的很好教材。
教学难点:
流传至今的田园诗真实地描写了乡村的质朴生活,充满恬适,也充满辛劳。要让身处水泥钢筋怀抱中的城市人体会乡村生活,有着时空的隔阂和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
教学策略:
提起乡村,其实很多学生都有话说,每个人心目中的乡村都不一样。通过文本的朗读,乡村生活中村民们的繁忙和小孩的意趣跃然纸上;再通过图画的补充使画面变得具象;接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讨论摆脱图画带来的局限,使乡村印象变得丰满、灵动。让学生充分的被这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所吸引,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设计:
一、初读诗歌。
1、写课题。
2、齐读课题,解题。
3、说说你印象中的田园生活,背诵学过的描写农村的诗。
4、自读诗。要求读正确了,读通顺了,读懂了。
二、品读诗歌。
1、结合插图说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哪一句?
2、你觉得诗的'哪一句写得有意思?
『预设』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抓住“学”交流:小孩是真的正儿巴经的“学”吗?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学着大人的样儿玩过?你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心情如何?其他小孩都在“学种瓜”吗?
得出结论:原来他们自娱自乐,学着大人的样各自玩啊!
你们想不想也来学着做诗玩玩?(实践的体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抓住“各”交流:童孙们各自在玩,大人们则各自……?农民们都只是耘田、绩麻吗?大人们可能还当家做些什么事?你读了这两行诗之后有什么感受?
得出结论:“昼”、“夜”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但“当家”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耕耘的喜悦。
把前两行诗也来改改。(实践的体验)
三、写一写。
请同学们默读整首诗,把你刚才想到、看到的情景理理顺,挑你喜欢的情景写一段话。也可以把你刚才写的片段诗整理成一首诗。
交流展示、评价学生短文。
了解作者,背诵古诗。
四、拓展。
欣赏其它几首田园诗歌,感受田园诗歌的魅力。
五、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当家勤劳朴实。
各学(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自由自在。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4
设计理念: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本课中我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情、爱、味。
预设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乡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学流程:
一、课题的导入
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你想外出旅游吗?老师带你去一个地方(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你们觉得这里怎样?(美)乡村的景色确实美,但乡村四月更美,今天我们就跟翁卷一起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四月》,感悟农家生活吧!板书并朗读课题
解题:四月指农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感音韵
(过渡)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等)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请这位同学浪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教师根据时机进行指导。(他读得真……….)(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遍)
3、全班齐读。
三、潜心会文──明诗意
(过渡)听,你们读得多好啊,在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回答。(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或老师)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1、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我们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先说自己读懂的句子,再向对方请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己读懂那些句子?还有那些不理解的。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交流,我读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
我们自己读懂的句子是我还没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导归纳1、2句写景,3、4句人)
(瞧,我们的孩子多能干啊,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呢?)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
(我们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真不错,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诵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5、全班根据对诗大意的理解,齐诵古诗并想象画面。
四、别出心裁──悟意境
1、(过渡)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如果请你们给本诗1、2句配一副画,请你说一说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准备用(色)画,因为)
引导学生从“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绿和白体会到乡村四月的清新明丽。随机板书:清新明丽。
2、(过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如果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田园交响乐,你能听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仿佛听到的声音)
学生从诗中找对声音描述的意象来回答。
(布谷鸟的叫声、下雨的滴答声:联想到四月的播种最佳时节;采摘桑叶的唰唰声、蚕吃桑叶簌簌声,水田插秧哗哗声用“才”和“又”交织在一起,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乡村四月”劳动的确实紧张、繁忙,
⑴他们的忙的为了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⑵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高兴、喜悦)可见人民生活是怎样呢?(幸福)人民喜欢劳动,对生活充满希望可见农家人勤劳(随机板书:幸福勤劳)
⑶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呢?他主要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五、浓缩乡村四月图,提升情感
(过渡)一幅田园画,一曲交响乐,把我们带进世外桃源,闭上你的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乡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望江南》,渲染气氛,(教师诵读)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2、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睁开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么?你能读出一份向往与感动吗?学生看画面一起朗诵(生读)
3、瞧,同学们被田园风光迷住了,此时此刻,你能看着画面,把《乡村四月》背诵出来吗?(学生看画面,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过渡)乡村的四月是繁忙、紧张的,但是繁忙、紧张的背后隐藏着农家人民的幸福与喜悦;其实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样写着农家人的幸福,请看李万年先生的这幅作品,他真实的反映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一段话吗?如果你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孩子,还可以一两句诗,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画面)
1、学生独立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2、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总结
四月的田园是美丽的,农家的生活无论是繁忙、紧张,还是恬静幽雅的,都写满了农家儿女的幸福与追求,本课下一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和词《渔歌子》也是与田园生活有关的,请你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更深的感悟农家生活。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当家”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
诵读成诵并理解诗意
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诗,激趣导入
学习语文,离不开古诗词,大家的古诗词积累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先来对对诗,检测一下大家的记忆力!
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簿鸣蝉,忽然闭口立。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对的诗都是描写哪里生活的?农村还是城市?
像这样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我们叫做田园诗。今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古诗,他就是田园诗集大成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中的一首。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1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正音兴,兴致的意思,还有个音,兴旺兴盛。)
知作者解课题
出示诗人简介
范成大(1123~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为官34年后因病辞官。此后十年隐居在石湖。(江苏苏州城南18里)写下了六十首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园:农村生活;杂兴:各种兴致)你怎么知道杂兴是各种兴致的意思?看注释。真会学习,看注释是理解诗文词句最重要的方法。)
三、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1.初读,正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读出节奏。给诗试着划出节奏,并按划出的节奏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后齐读!
3.三读,读出诗韵。我们都知道,古诗要押韵,你知道本诗中押韵的是那个韵吗(a),那几个字押韵吗?怎么才能读出这个韵味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试着读一读。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学习古诗,光会读还不行,还要明白诗句的含义。谁知道以前我们理解古诗文的方法都有哪些?
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别人,查字典,看插图。
2.现在就让我们用上这些方法,和同桌两个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这首诗的诗句的意思吧!
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也可以做上记号,一会一块交流。
3.质疑:谁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4.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两个同时汇报,一人一句。
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理解是:白天在田地里除草,夜里还在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你从哪里知道白天,晚上,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第二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不懂的耕田织布的方法,也在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未解,你的理解是——桑阴指——童孙指的是——
五、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思考.当我们理解了诗句含义后,老师想考考大家了:要用诗中的词语来说。
①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儿女,童孙这两个词语中,相信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是什么年龄的人才可以称成年的男人和女人为儿女,称小孩子为孙子?(上了年龄的老翁)正是如此,写这首诗的范成大已经六十多了人,确实是一位老翁了。那诗中的人物真是范成大的儿女子孙吗?他这样称呼,可以看出一种什么感情来。(亲人,亲切,赞扬,称赞)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遍诗句。
②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耘田织布。什么时候耘田?什么时候织布?农庄生活,不光光是耘田织布,还有很多的活计,结合你生活中看到的,电视上看到的,书中读到的,想象一下,他们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看看插图,这些儿女的表情是怎样的?这么辛苦的生活,为什么一天还乐呵呵的呢?一种愉快的心情,为家庭付出很值得,很幸福。真好,孩子们,你们是真正理解了“各当家”的内涵了!那么,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这两句。
童孙——在哪里干什么?桑阴种瓜。从桑阴一词,你知道是哪个季节吗?
诗中有一个字,写出了幼童的可爱?你知道是哪个字吗?你从这个字中,还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对这位儿童的喜爱。将这份喜爱带入诗句中,读读最后两句吧!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八、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辛劳
赞扬
童孙——桑阴种瓜可爱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6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3个生字,会读”耘田/绩麻/未解/耕织”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山水田园风光的:幻灯片、轻松舒缓音乐、卡片、(、1。词语、昼、耘田、绩麻、未解、耕织、傍、桑阴、2、古诗、<。山居秋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____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想)如果想去,就请闭上眼,做好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2、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师简介图片内容)
3、欣赏后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导入本课: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么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怎能不让人喜爱?怎能不让人陶醉?其实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大诗人。___范成大(板书)。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搜集到关于范成大和<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
5、检查课前搜集请情况。
6、师小结。(多媒体出示:范成大,宋代诗人,字智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自幼聪明,官至参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晚年退居苏州石湖,写下了颇具影响力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它包括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共60首。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多媒体出示整首古诗)
二、初步感知,了解古诗内容。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出示3个生字:昼、耘、绩、(指名读,正音,指名分析字型记忆生字。)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全班齐读。
3.指名读古诗,师正音。(多音字:“兴、供”、都读四声、)
2、再读古诗,读准节奏。
1、放录音,生听并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3、师生分句读
4、男女比赛读
3、三读古诗了解诗歌内容。
1、默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感知诗歌大意,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交流汇报a。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解释
四时:一年四季、杂兴:各种兴致、昼:白天、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未解:不懂得、供:从事、傍:靠近、桑阴:桑树下面
b、诗句:指名汇报后,师小结。(多媒体出示)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要除去田里的杂草,夜晚还要在灯下把麻搓成线。
村庄儿女各当家: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各有各的拿手本领,各自都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田织布的事(却并不闲着
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在靠近桑树的地方学大人的样子种瓜。
3、同桌交流:一人说诗句一人说意思然后交换。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人的心声。
1、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同学们静静的读这首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看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哪些画面?
2、生默读并思考。(播放舒缓音乐)
3、交流汇报。A。昼耘田、b。、夜绩麻、c。学种瓜(板书)师: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
4、小组交流。
5、全班汇报。生:我最喜欢“夜绩麻”的画面,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生:我喜欢“昼耘田”和“夜绩麻”,因为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们不分白天黑夜的辛勤劳动。(板书:辛勤劳动)生:我最喜欢“学种瓜”的画面,因为从这个画面里我能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爱劳动。(板书:爱劳动)生:我也喜欢“学种瓜”,因为从这里能看到那些孩子们很天真有趣呀,自己不会,还去学别人得样子,真有趣。(板书:天真有趣)
6、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聪明,说的非常好。请大家再想想面对这么辛苦的农民伯伯,这么天真可爱又热爱劳动的孩子,范老先生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你们很棒!你们值得我们敬重!你们很了不起。)非常不错。诗人正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敬重和赞美,同时也赞美了农村儿童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四.指导朗读和背诵。
1、指导朗读。A。师:对这些勤劳的人们,你们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赞美、敬重、尊敬、。)请大家带着赞美和敬重的感情来读第一句,好吗?(指名读、)
b、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大家又是什么样的感情?(赞美、喜爱)好,我请个同学来读第二句,要读出赞美和喜爱的感情。
c、分组朗诵,全班朗诵(防轻松舒缓音乐)
2、背诵。)a。看板书背诵、b。、同桌比赛背、c。、指名背、d。、全班闭眼在音乐中背。
五.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田园诗美不美?还想欣赏别的田园诗吗?多媒体出示:王维的《山居秋鸣》及相关注释。
2、生自读古诗并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3、比赛读,比赛背(对于读的好的同学和能背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奖品)
六、作业布置。
师: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它体现了我国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下来多去积累,多去阅读。下节课我们接着比赛,看谁能夺得冠军?有信心夺冠吗?(好,下课)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耘田、辛勤劳动
(赞美)
夜绩麻
学种瓜、天真可爱
(喜爱)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三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意。背诵古诗。
3、感受田园劳动生活,体会村民劳作的辛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昼、耘、绩三个生字,掌教握1个多音字。“杂兴”一词的理解。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师准备: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让学生齐读古诗《乡村四月》。
2、这首诗描写了农村什么景象?<学生讲述>
设计意图:《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农村景象。学习方法相似,有利学习本课。
二、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也是描写农村风光的。
2、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3、学生自由读题。
4、师释题义:“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是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指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杂兴,指随兴写来。“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三、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2、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请同学们看资料对作者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读者只有对作者生平深入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四、朗诵诗,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整体感知诵读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读法及“兴”字读第四声。
3、请看挂图,哪些诗句描写了画面。
4、指名朗读、分组读、互相学习欣赏。
5、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懂诗句。
6、全班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农村生活经历及自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诗意思。<教师要用鼓励赞美的话给学生肯定,并随机点拨>
设计意图:以自读、自悟为主,培养学古诗的能力。
五、品评朗读,感悟诗情、诗境。
1、学生闭上自己的双眼,教师朗诵诗,让学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自由诵诗,边读边想象诗歌中所描写的画面。
3、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描写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间除草,夜里还忙于织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干。写出了劳动人民昼夜不停劳作的辛苦,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第二句描写了村里儿童不懂得除草和织布。但他们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童趣,同时看出了当时儿童生活的单调。也看出了农村安静,祥和,具有浓弄的乡土气息。
设计意图:感受田园诗歌的美。
六、拓展视野。
1、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在农村的父母或爷爷奶奶,他们每天在干什么活?辛苦吗?你们在家玩什么?能帮大人干什么?
2、背诵默写这首诗。
设计意图:
古代村民与现代村民相比,有什么异同。
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生活的实际,借鉴《乡村四月》学习方法。学生以自读、自悟,自学。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学生容易理解内容,诗意。生活在农村的学生诗中的意境也易想象。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8
设计理念:
通过多层次地诵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领悟祖国古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古诗,运用学生已有的画画认识基础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同感受地心领神会进入诗中的意境中去。
教学目标:
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画好乡村田园风景画,学生收集诗人介绍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师导语: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你们都画好了自己眼中的乡村风光画吗?展示出来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一下你的大作吧!
生汇报自己的画,师作适当评价。(预设:多么优美,多么自然啊,真想到你的画中去生活)
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一(《乡村四月》插图画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画)
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师指名几位说一说。
师: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板书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师: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
生:我发现“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师:你真聪明,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资料中找到的。
师:从课外资料中学习是个好办法。我们要向你学习。
二、初读古诗,走进诗屋。
1、自由读这两首诗一遍,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读,指明“了(liao)、蚕(can)、桑(sang)、昼(zhou)、耘(yun)、供(gong)、傍(bang)”的正确读音。“昼”字写法:太阳升出一尺,白昼开始了。
3、男女生相互读二诗,相互评价。
4、齐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撞击诗心。
a、叩响古诗《乡村四月》
1、乡村四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人们在做什么呢?请全班女生来读一读。
2、读得多好啊!同桌之间借助注释,插图合作弄清诗意。
3、交流汇报。
师:读着诗句,看着插图,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原野的水面映着天空的光辉。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到注释再看插图就明白了。
师相机多媒体展示课件二(“白满川“的乡村画)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副画,天空的.光辉是——
生:白白的、亮亮的。
师:原野水面的颜色是——
生:白亮亮的。
师:用诗中的词回答,真是——
生:“白满川”。
生:我仿佛看到了绿的山陵、绿的原野。
师:是啊,还绿了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三“绿遍山原”乡村画)
生:绿了树木。
生:绿了小草。
生:绿了竹叶。
师:绿了这么多,真是——
生:绿遍山原。
师:我们来齐读这一句诗吧!再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绿、遍、白、满”四字读得特别有味,为什么啊?
生:我觉得这四个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师:你真聪明,我们跟她样读出韵味来。
(生读诗句)
师:好,还听到了什么,继续交流汇报。
生:我仿佛听到了杜鹃鸟在叫。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注释上写了子规就是杜鹃鸟,“子规声里”就是杜鹃鸟在叫。
师:你真会读诗!
生:我看到了雨下得像烟一样。
师:那是什么样的雨?
生:蒙蒙细雨。
师:说得多好啊!我们再来看一看图画吧!(相机出示课件四:乡村四月风光图)学生看图。
师:谁能用诗中两句诗来赞美这幅画?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带着赞美的感情读这两句。(练读)
师:这么美的画面里乡村人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来读读三四句。
(生诵读)
师:你读完后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们感受到他们好忙。
师:对,你从哪些词读出来的?
生:才……又,“闲人少”。
师:好,来展示读一读。
(生读诗句)
师:读到这,我们的诗心也唤醒了,也来作两句诗吧!下课了,同学们会在操场上玩什么游戏呢?
(生自由回答)
师:好,可以作诗了,我说上一句,你来接下一句。
师:校园课间同学乐,
生:才了爬杆又跳绳。
生:才了跑步又打球。
……
师:我们都诗兴大发了,我们课间是忙着出去玩,而诗中的人们忙着是为了什么呢?
生:为了得到丰收。
生:为了吃、穿、用。
生:为了幸福生活。
师:是的,他们的心情怎样?
生:是快乐的。
师:是的,尽管累但是快乐的,勤劳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得到了自己的收获,得到了自己的快乐,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诵读全诗吧!
(生诵读)
师:多么好的一首诗啊,诗人是谁啊?谁来为我们介绍。
(生介绍)
师:把快乐送进诗里,告诉诗人翁卷,我们配乐再诵读一遍。
(生配乐诵读一遍)
师:太美了!我都陶醉了,让我再美美地陶醉一回吧!
(生再配乐诵读一遍)
4、过渡:《乡村四月》村民在优美的乡村画卷中,忙着劳动,得到自己的快乐。《四时田园杂兴》诗中又有哪几种人物,他们又在忙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下一首古诗。
b、叩响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1、齐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谁来帮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
(生介绍诗人范成大)
3、学生合作探究诗中写了哪几种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4、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五《四时杂兴》插图画)
生:我读懂了写了村庄儿女和童孙。
生:我读懂了村庄儿女白天耕田,晚上织麻。
生:我读懂了童孙学种瓜。
师: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读一遍诗,读出意思来。
师:谁能告诉老师三、四句诗的意思。
(生回答,生补充)
5、拓展
师:村庄儿女还做了哪些农活?
生:养猪。
生:种菜。
师:真是应了题目中的哪个字?
生:杂。
师:再读题及全诗,要读出情趣来。
6、悟诗情
师:诗中写的是夏日农忙时节农户一家繁忙的景象,也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忙景象,你从哪些词可以读出来。
生:我知道了,难怪叫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管小孩叫童孙。
师:你真机灵!诗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以老农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爱怜地看忙碌的农户,有播种就有收获,让他对农事活动饶有兴致。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读)
(诵读一、二句)
师:和种瓜的孩子说什么呢?(师扮老人,学生扮童孙)
情景再现
师:孩子,你还不懂怎样耕织啊!
生:老爷爷,我可以在桑树旁学习种瓜啊!
师:多懂事的孩子,多聪明的孩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师:我们来以老爷爷的口吻来诵读这首诗。
(生练习表情诵读)
师:多么纯朴的劳动人民,多么朴素的田园生活,忙忙碌碌却开开心心,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热爱之情来。
(生练习感情诵读)(配乐)
四、巩固延伸,触摸诗情。
1、比较两首诗,发现共同点。
2、生自由汇报。
3、齐诵两首诗。
4、延伸。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迷人世界,用心灵触摸田园风光,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象的清新朴实。课后把这两首古诗默写在自己的田园风景画上,积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白居易的《池上》。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古诗文灿若星辰,用我们的心灵叩开古诗文大门,你会感悟到许多许多。最后,我送一句诗给大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设计意图: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的诗”,我设计让学生从自己的画中入手,再到诗中画,切入诗句学习,让学生学习中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诵读中自然进入诗境中,用幼小的心灵感受诗句的清新朴实。在学习任务设计上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要知道学生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如:说出景物特点,用“才……又”来作诗,读懂了什么?发现称图中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等。通过多层次地诵读让学生的心与诗心撞击情与诗情融合。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农村风光。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中描绘的农村风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其他的田园诗。
2.师生提前预习,搜集了解古诗以及诗人的相关资料,自读古诗,把不懂得知识圈画出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ppt1)
孩子们,这是一次特殊的开学,我们将用另一种方式一起开始新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出门感受大自然的怀抱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奔向大自然吧。(ppt2—11田园风光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广阔的田野,五彩缤纷的花朵,蓝天白云,金色的麦田,伸向远方的小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还有在那田间忙作的人们。这些景色,我们在哪儿能看到呢?对,江南。
二、解题得法,了解诗人
1.在江南,这样的田园景色如此美丽,深深吸引着我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南宋大诗人范成大走进农村,感受他眼中的美好的'田园生活。(ppt12)
读读课题。孩子们,“兴”在这里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ppt13)
对于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它所在句子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ppt13)再读读课题,把字音读准!(ppt14)孩子们,看看题目中的“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ppt15)
2.我们把目光聚焦诗题。“四时”指一年四季,“田园”指农村,“杂兴”指有感而发的兴致。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ppt16)
孩子们,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题目。(ppt17)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只是其中的一首。(ppt18)
3.关于诗人范成大和这首古诗,你们一定在课前预习时搜集到不少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看看我们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ppt19)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首古诗,老师要在识字,写字和字词理解三方面强调一下易错知识。(ppt20)
2.识字方面——要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ppt21)
写字方面——本首古诗有三个要写的生字“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练习时要注意。(ppt21)
字词理解方面:(ppt22)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孩子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请教老师同学,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ppt23)
2.借助注释,结合画面,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再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3.先来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二句描写的画面你读懂了吗?试着说说吧!(ppt24)
金黄的梅子,大大的杏子,雪白荞麦花,稀稀落落的菜花地。孩子们,这就是江南初夏时节的景色。借助注释,我们能把意思说完整。如果在说的时候加上自己合理的想法,那会更好。(ppt25)
可以这样说: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ppt26)还可以这样说: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ppt27)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色——有花有果,有形有色的(ppt28),此时的你面对这样的美景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想必此时此刻的你已经对夏季田园美景充满喜爱之情,那里形美,色美,怎能不让人喜爱。(ppt29)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ppt30)
4.刚才的美景让我们意犹未尽,再来读读“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话又让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美景呢?(ppt31)
孩子们,“日长”“惟有”的意思你知道吗?日长就是天长了。惟有就是只有。(ppt31)
夏季一到天会越来越长,江南的夏季村民不在家,会去干什么呢?一定有孩子通过课前预习已经知道了。夏季之时,农民伯伯们已经开始忙碌了,忙碌的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那蜻蜓和蝴蝶飞舞着。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就是这两句诗句的意思。(ppt32)
5.此时,你眼前浮现着怎样的景色,试着说说吧!
夏天白天变(长)了,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除草)……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悠闲)地飞舞着。(ppt33)
6.再读读三四句,读懂诗人在写法上的妙笔了吗?一句“日长篱落无人过”让我们看到正午时分幽静的景象,这是静景描写。而那“蜻蜓蛱蝶飞”更显得田野静悄悄的,这是动景描写。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静中有动,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ppt34)
7.孩子们,诗中的初夏农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园生活多美啊,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来齐读这幅独特的风景图吧!(ppt35)配乐
六、总结交流,拓展阅读
1.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我们从中体会到了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两首诗,这两首诗是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ppt36)
2.拓展古诗一《夏日田园杂兴——其九》宋代范成大(ppt37)
3.拓展古诗二《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ppt38)
4.古代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用自己的笔墨记录着美丽的大自然。(ppt39)
5.课后,让我们一起去可以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借助注释,插图,发挥想象读懂了古诗。课后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完成课后练习。(ppt40)
6.古诗文化是我国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吟诵,更能吟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听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结束我们的课堂。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农忙时节
动静相衬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田园景色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10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背诵两首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一)
一、谈话导入
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古诗《夏日》吗?那就是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背一下吧!(学生齐背古诗)
2、教师范读古诗
同学们背的真好,下面我们来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请同学们把书捧起来,听老师读古诗,注意听清本课生字的字音,听清古诗的重音和节拍。
二、介绍作者释题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他的忧国恤民的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杂兴就是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相当于平常我们读到的诗歌中的:无题。只是诗人们有感而发,即兴记下。)
2.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学生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昼:白天。耘:除草。耘田:在田里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未解:不懂。
供:参加。耕织:耕田织布。傍:靠近。桑阴:桑树下。
【小学四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己亥杂诗的教学设计12-24
《己亥杂诗》的教学设计12-25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模板12-25
小学教学设计08-12
小学的教学设计01-0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27
小学投掷教学设计07-15
小学教学设计教案09-30
《村居》小学教学设计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