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2 10:25:19 晓丽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l.教师准备10的主题图和练习九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等。

  2.学生准备10朵花(模型)、10根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l~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l~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l)在屏幕上出示第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

  教师:画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我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一个老师,一共数出10人。

  教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提问:画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

  (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么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我又数了几遍,还是10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

  (4)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5)让学生观察第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个数。

  (7)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l)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页上面的直尺;②让学生在直尺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 10比9大。

  (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①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中小圆点的个数。

  ②先让学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数“10”,然后在○里填“<”、“>”。

  ③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想”的过程。

  3.学习10的组成。

  (l)学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并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摆小棒后,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

  (3)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

  教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举例说明。

  学生: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马上就想到了。

  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

  (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

  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4.学习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的结构:10是由“l”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l”,右边是“0”,合起来读10。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l”,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

  (3)学生在节上格子里练习写10,教师作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数数。

  (1)数实物(数10根小棒、10个小圆片等)。

  (2)抽象数数:从l数到10;从10数到1。

  2.完成第65页“做一做”的练习,先让学生根据10的组成连线,然后交流连线的过程和想法。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九第1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2.完成第2题。在屏幕上出示卫星发射情景的画面,并由学生模拟发射台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我国卫星发射时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完成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在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 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3.教师对全课作小结。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6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整十数的产生与发展。

  2.使学生能一十一十地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整十数,会读、会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个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好吗?

  课件出示商店卖东西的情境。

  1.小鸭买1捆铅笔: 你知道小鸭买了多少枝铅笔吗?

  怎么知道这一捆铅笔是十枝的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投影出示十枝铅笔图)

  2.小山羊买2捆铅笔: 你知道小羊买了几捆?是多少枝铅笔呢?

  3.小兔买4捆铅笔: 猜一猜这样的4捆铅笔是几十枝?

  小朋友猜得真准!当物体的数量比较多时,就要用比较大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这样的数,好吗?(揭示课题:认识整十数)

  [说明: 通过创设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猜买的铅笔是几捆,就是多少枝,学生在猜的过程中能很自然地将已有的认数经验与所学新知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教学例1,感知整十

  1.小朋友桌上的篮子里都有许多小棒,我们来做一个捆小棒的比赛,好不好?

  请小朋友每数出10根小棒就捆成一捆,比一比在1分钟时间内谁捆的捆数多。小朋友准备好了没有?现在开始!

  2.教师计时,学生活动。

  3.反馈: 时间到!请放下手中的小棒。

  (1) 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捆了几捆,是多少根。

  (2) 还有比他捆得多的吗?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上台前展示)

  (3) 请跟他捆得一样多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刚才捆小棒比赛的优胜者,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庆祝一下。

  [说明: 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个体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数学学习潜力。比赛捆小棒的过程,既顾及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融入了竞争意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1) 现在请同桌小朋友把两人捆的小棒合在一起,数一数、说一说,你们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几十根。

  (2) 学生活动。

  (3) 反馈: 请两个小朋友到台前来说一说,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5.(1) 像刚才那样,请靠在一起的三位小朋友将你们的小棒合起来,说一说你们三个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是多少根。

  (2) 学生活动。

  (3) 反馈: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实物投影展示结果。

  6.刚才,萝卜、青椒、番茄也和小朋友们一起比赛捆小棒了,想知道他们三人一共捆了多少捆,多少根吗?

  投影出示三个人合在一起的小棒(9捆,90根),我们一起帮他们数一数。青椒还有一个问题呢,你能帮它解决吗?

  青椒提问: 我们三人捆了9捆是90根,再添上一捆是多少根?

  你能从十起,十根十根地数,数到一百吗?

  请小朋友想一想,多少个十是一百?(板书: 10个十是一百)

  7.刚才小朋友们三个人一共捆多少根小棒?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一下,你们捆的小棒再添几捆就是100根?想办法把你们三个人的小棒变成100根。

  [说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对象,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

  三、 练习巩固,明确认识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老师真想买点礼品奖励给大家。我们再到刚才的商店去看看。(再现商店场景,货架上放着珠子、方块、玻璃球)瞧,商店里真的有好多的'东西呢!

  1. “想想做做”第1题。

  (1) 小朋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珠子?(让学生自由数)

  (2) 交流: 怎么数出来的?(每串10颗,一共4串,一共40颗,强调10个10个地数)

  2. “想想做做”第2题。

  3. “想想做做”第3题。

  (1) 让学生猜猜有几十颗。

  (2) 提出要求,学生圈、数。

  (3) 组织交流。

  四、 教学例2,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教师归纳,并在屏幕上出示: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3.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四十。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4.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80,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是几十。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5.还想在计数器上拨数吗?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几十的数,再说一说、写一写。

  6.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写一写。

  [说明: 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再一次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自主领悟读数、写数的方法。]

  五、 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小朋友真是棒极了!这里还有一些题想让小朋友试一试,你们愿意吗?

  1. “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口答,及时进行评点。

  2. “想想做做”第6题。

  (1) 一个一个从0数到10,再十个十个从0数到100。

  (2) 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 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 “想想做做”第7题。

  先在小组里说说参加赛跑的各是几号运动员,再在全班交流。

  [说明: 练习的设计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知识,体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 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七、 猜数游戏

  1.下面我想和小朋友做一个猜数游戏。我在这张纸上写了一个整十数,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写的是几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提示: 大了或小了)

  2.刚才是我写数让小朋友猜的,下面请一位小朋友写一个整十数让我来猜猜看。

  3.小朋友,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那好,请同桌的小朋友来玩这个猜数游戏,看谁猜得快,而且猜的次数少。

  [说明: 猜数游戏中,教师要求一方能以最少的提示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数。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注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理解几百几十的数的组成,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会计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

  2.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学习内容使学生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会计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资源

  计数器、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读出下面各数。

  200 300 500 900 1000 40 8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 六百 一百 八百 一千

  3.出示例题挂图。

  (1)引导学生说说图意。

  (2)你知道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吗?

  4.揭示课题:认识几百几十。

  二、认识几百几十的数

  1.深入学习例题。

  (1)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是450个小方块,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小朋友互相说说。

  (2)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板有100个小方块,左边有4板,是4个百,也就是400个小方块;每一条有10个小方块,右边有5条,共5个十,即50个小方块,所以左右两边合起来一共有450个小方块。

  (3)怎样把四百五十表示出来呢?试试看。

  (4)反馈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全体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用阿拉伯数字写一写。

  2.拨一拨,数一数。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70,然后一边拨算珠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

  老师巡视,注意学生从390数到400是如何操作的。

  (2)指名交流、演示,着重说说从390数到400自己是怎样拨的,怎样想的。体会“满十进一”的必要性。

  (3)一十一十地数,试着从890数到1000。数的'过程中如果有困难,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再数。

  (4)数给同桌小朋友听。

  (5)交流,着重说说从990数到1000时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写一写,读一读。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根据图填空后反馈交流。着重说说“13个十是130”是怎么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图独立写数,注意指导学生对齐计数器上的数位写,反馈时再要求学生读一读自己所写的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可指名学生读一读后再组织全体学生齐读一下。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再根据板演反馈交流。

  (5)从刚才的交流中,你有什么想法?

  三、学习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

  1.初步认识“一图四式。

  (1)老师出示 “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学生尝试根据图写一道加法算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由300+20=320联想出另一道加法算式。

  (4)尝试根据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5)反馈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巩固对“一图四式”的认识。

  (1)出示 “想想做做”第6题的插图,组织学生理解图意后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题组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7题。

  四、布置作业

  做“想想做做”第8、9题。

  板书设计

  认识几百几十

  教学插图

  4个百和5个十合起来是四百五十。

  “想想做做”第5题教学插图

  300+20=320 20+300=320

  320-20=300 320-300=20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1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会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法,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计数器、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想一想:我们昨天学习了哪个新的计数单位?

  2、算一算:8000-0=10000-7000=

  0+1000=0+5000=6000+0=

  二、学习新知

  1、拿出计数器,在个位上拨”2“,想一想”2“表示什么?

  2、继续在十位上拨”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个位上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

  3、继续在百位上拨”6“,表示什么?与个位、十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

  4、在千位上拨”3“,表示什么?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又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

  5、师出示”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的题目,请一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其他同学思考:这个数是多少?怎么读?

  6、请学生来报一个数,请另一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要求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及读法。

  7、再出示”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读一读。

  8、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的?

  9、谁能来读一读“3002”这个数?学生先进行试读,在请学生来读。能不能读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况下两个“0”,只要读一个零?

  10、读一读:300430403400(体会:如果0出现在数的`末尾是不用读出来的。)

  三、练习

  1、做“试一试”

  先说出数的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

  学生先独立完成,做完后进行交流,比较。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先在书上写一写,再读一读。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出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3745516060308002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写出下面商品的价钱。

  三千五百五十元九千零二十元二千八百零八元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四、: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二)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19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

  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0的读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0+0=4000+1000=

  3000+4000=10000-0=0+3000=

  2、读一读:217630989001203023003

  3、6782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3004里面有3个()和4个()。

  5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5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二、练习: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世界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宽一千二百四十米。

  3、做“想想做做”的第7题。

  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每组3道题之间的联系。

  4、找规律: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题,

  然后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找规律,看哪个组先找到规律。

  5、组数活动:

  老师3、7、0、0这四个数字,请学生进行组数活动。

  看谁组成的数最多?

  6、连一连:

  书上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7、课外小知识:

  学生自学“你知道吗?”的课外读物。自

  学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四、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的第9题。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有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学生学习了10的分解组成,知道9、8、7和几凑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两个基础,将9加几(8加几,7加几等)利用凑十法转化成10加几,从而解决新问题。学生分析:学生百分之六十已经会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只是熟练程度不够,方法不当,例如还有很多数手指头的,少部分孩子完全不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打算利用交流通过演示、操作,叙述,让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设计:

  凑十法不仅是进位加法的重要计算方法,更是数学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所以,凑十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从多样化中感受到它的优越性并掌握凑的方法。只有当他们发现凑十法可以解决不同的进位加问题,才会从内心欣然接受;只有从不同的分解当中才能归纳出凑十法关键:根据要凑十的对象从另一个数中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本课时是对凑十法的整体感受。下一课时进行熟练化和抽象思考任务。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三、小动物们的问题。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6

  [教材简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知道,10根小棒捆成1捆表示1个十,2个十是20,这节课在此基础上,认识整十数和一百。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以后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认识几十几打基础。教材分成两段。第一段直观认识整十数和一百,教学计数单位“十”与“百”。通过2捆铅笔是二十枝,3捆三十枝,6捆是六十枝,认识整十数,巩固并发展学生对“十”的认识。然后通过一十一十地从十数到一百,引进计数单位“百”,并揭示计数单位“十”与“百”之间的进率。第二段教学写、读整十数和一百。先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再对照计数器上的珠写数,教学这些数的组成,并认读写出的整十数,还教学了个位、十位和百位及数位顺序。

  “想想做做”第1~3题,通过十个十个地数珠、方块和圆圈的个数,帮助学生巩固对几个十是几十的认识;第4、5题通过画算珠、填空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十数的含义;第6、7题练习整十数的写、读;第8题是猜数游戏,帮助学生感受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1.导入。

  谈话:新学期来了,爸爸、妈妈一定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新的学习用品,那么,爸爸妈妈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呢?当然,铅笔是不能少的,谁愿意来说一说妈妈给你买了多少枝铅笔?

  2.复习十和二十。

  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数完后,提问:数满10根小棒可以怎样呢?)数满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那么一捆小棒是几根?

  教师再摆一捆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小棒?有多少根?

  3.认识整十数。

  谈话:蘑菇宝宝看到小朋友数小棒数得又对又快,就拿出了许多铅笔奖给小朋友。(出示2捆铅笔)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蘑菇宝宝带来了多少枝铅笔?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小辣椒也带来了许多铅笔,(出示3捆铅笔)你知道这是多少枝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小蕃茄也带来了几捆铅笔,(出示6捆铅笔)你知道是多少枝吗?小萝卜带来的铅笔更多,(出示10捆铅笔)请同学们十枝十枝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枝。

  请小朋友围成小小组,先在小组里数一数。

  数完后,提问:小萝卜有几个十枝铅笔?10个十枝是多少枝呢?

  组织学生交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贴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

  4.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二、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1.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

  介绍计数器:上学期,我们曾经见到过一位朋友,(出示计数器)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

  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有些什么呢?这些数位,从右边起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讨论后,指名说一说。

  揭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齐读。

  2.整十数和一百的读和写。

  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教师边拨珠边说)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多少呢?百位上拨一个珠子又表示多少呢?

  提问: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计数器,那么如果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上4个珠子,表示几个十呢?4个十是多少?40怎么写?如果在十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8个什么?是多少?怎样写?

  小结:几个十就是几十,只要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个位上写0。?提问:在计数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什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那么一百怎么写呢?

  小结:一个百就在百位上写1,十位和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写0。

  3.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第一张图,组织学生讨论:图中哪一位上拨了几颗珠子?为什么这样拨?出示后面3张图,让学生独立画一画。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2)“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一人报答案,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方框里填数,填好后,指名读一读。再讨论:两条直线上的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近的地方?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你是怎样想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想想做做”第7题。?

  指图说给同桌同学听。?

  (5)“想想做做”第8题。

  先看看插图,指名把图的意思说给同学听。再找两个学生示范做猜数游戏。最后同桌同学合作猜数。

  (6)游戏:找朋友(图略)。

  出示小动物摘果子的图,说一说每个小动物采了多少个果子。再把这些数写出来,写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份小动物送的`礼物。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识了哪些数?

  小结:今天我们已经认识了整十数(指黑板)和一百,学会了如何读、如何写,还知道了10个十是一百,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知道了它们的排列顺序。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一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的产生和发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对教材适当作了变形处理,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不仅捕捉实际“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同时还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如让学生说说爸爸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买了多少枝

  铅笔?1捆铅笔是多少枝?有趣的猜数游戏及看运动员赛跑的场景图说说他们各是几号运动员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培养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数的含义。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想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本课我努力通过组织一系列有趣、有序、有效的活动,如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在算珠上拨一拨,画一画珠子等,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巩固对几个十和几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整十数的含义,使学生感受数之间的联系。

  3.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我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因为学生已知道10个一是十,2个十是二十,所以在教学三十、六十的时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教学一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十枝十枝地数,10个十枝是多少枝?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0个十是多少?让学生踊跃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学整十数和一百的读、写时,我大胆尝试,鼓励学生自己写40、80、100,并让学生说说四十怎么写,八十怎么写,一百怎么写。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读法和写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始终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的翅膀永远张开,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智慧。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和“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从数小棒的具体情境中认识百以内的.整十数,体验数量与物体的对应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整十数和一百。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十数,会正确读写整十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十”、“百”,理解“十”“百”的含义。

  学习准备:

  小棒10捆、计数器、数位表。

  学习教程:

  一、复习旧知。

  读出下面各数:12、18、9、20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两捆是多少根?是几个十?

  (2)3捆是几个十根?试着摆出30根。6捆是几个十根?摆出60根。

  (3)拿出10捆,十根十根地数一数,一共多少根?数了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

  (4)同桌相互十个十个地数一数,说一说,10个十是多少?100里面有几个十?

  2、学习例2。

  (1)认识计数器。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个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十位上是几表示什么?

  (2)40是几个十?在计数器上试着表示。小组交流。

  (3)40怎样来写?独立在数位表上表示。全班交流。

  (4)40该怎么读?小组讨论。

  (5)试一试:在计数器上分别拨80、50、10、90,读出并写出来。

  (6)100是几个百?在计数器上该如何表示呢?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计数器上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十位、个位上有没有?写数时,应该怎么样来写?怎么读?小组计论。

  (7)理清顺序。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

  2、“想想做做”第2题

  看图,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每数10颗圈一圈,再数一共圈了几圈,就是几十颗。

  四、课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画一画后用集体反馈。

  2、“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填写后反馈。

  3、“想想做做”第6题

  (1)独立填空格

  (2)反馈交流,说说“80是接近100,还是接近30?”

  (3)看着这两排数,还可以说些什么?

  五、总结反思

  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六、作业

  1、“想想做做”第7、8题。

  2、练习册相关内容。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熟记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十(1)]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1)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十1。

  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十2。

  (1)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2)

  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5、练习十(3)。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练习十(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作业:

  1、口算:3×6=6×4=2×6=5×6=4×5=1×6=5×3=

  6×2=6×6=4×4=3×4=5×2=2、

  在○里填上+、-或×。

  2○3=52○5=75○4=205○6=305○2=105○4=1

  3、不计算,你能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3×2□5×6□2×5□3×3□6×4□4×5□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练习十5~9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教学难点

  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板书课题:练习十(2))

  二、综合练习。

  1、练习乘法计算:

  (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

  (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算一遍。

  2、练习应用题。

  (1)练习十5。

  A、出示第5题图,数一数搭这样一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6)

  B、搭5个这样的长方体,是几个几?求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怎样算?

  C、学生列式计算,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6。

  A、出示第6题,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B、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C、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3)练习十7。

  A、出示第7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辆小汽车可以坐5人,一辆面包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4倍,求一辆面包车坐多少人?)

  B、面包车坐的人数是小汽车的4倍,是几个几人,求一辆面包车坐多少人用什么方法算?

  C、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订正时指名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

  (4)练习十8。

  A、出示第8题,读题。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一共有几个问题,哪3个?

  B、不计算你怎么知道小军和小红、小明谁用的钱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军用的钱是小明的3倍,是3个5元;小红用的钱是小明的2倍,是2个5元;小明是1个5元;3个5元最多,所以小军用的钱最多。)

  C、学生独立求出小军、小红各用多少元?

  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

  (5)练习十9。

  A、出示第9题,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

  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D、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口答。

  三、作业

  1、不计算,在○填上>、<、或=。

  2×6○2×42×6○5×26×6○6×32、

  应用题。

  (1)做一套校服用2米步,做2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

  (3)小明做了3颗五角星,小新做的是小明的6倍,小刚做的是小明的4倍,他们谁做得多些?小新和小刚各做了多少颗?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凑十法。

  2、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 、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 10+1=( ) 10+7=( ) 10+3=( ) 10+8=( ) 10+5=( ) 10+6=( ) 10+2=( ) 10+4=( ) 10+9=( )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小猴要送大家一个礼物,(出示空盒子)这个盒子非常神奇,能帮助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想知道它的秘密吗?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 12个。

  (4) 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 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活动反思:

  凑十法题型是我们大大班数学活动的一项附加内容,要上这一节活动也是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应我们家长的要求而添加的。刚开始我们年级组要上这堂课时也经过了研讨,可是我们并没有决定要设计哪个游戏。

  数学课是比较抽象也比较深奥的,于是在决定上这一节活动课时我也是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得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输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书,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再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这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天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的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在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教学后记:学生的合作能力不够强,时间安排不够。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的:

  1、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

  2、使学生能用学具表示千以内的数,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会识别各个数位的实际意义,并能灵活地解决相关问题。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几百几十的认识基本相同。例题教学中使学生想到“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四百五十三”,利用他们己有的知识经验,也用到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试一试教学安排数数活动,涉及到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读、写法,而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是一难点,因此调到前面来教学,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指导。在练习中要增强学生对千以内数实际含义的把握能力,体会千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几的读法、写法。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认识几百几十的基础上继续教学的。让学生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读法、写法。

  利用教材及配套教学光盘、计数器,让学生积极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教给学生读数写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数时,通过复习导入,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追问:453中的“4”表示什么?“5”呢?“3”呢?453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领悟认、读、写几百几十几的方法,了解三位数的组成。

  在教学数数时,还是先要求学生借助计算器数数,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然后离开计数器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教学练习,第4题,让学生明白,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从而进一步理解数的含义。第5题,让学生知道数的读法,“302”,数中间的“0”要读的;“610“,数末尾的“0”不要读;如果在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我们要用“0“来占位等等。又如:第5、6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数、写数,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建构新知,获得发展,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有更广泛地参加活动,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口说

  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的数,并说说他们的组成,并写下来。 250、850、970、190 问:写数你们是怎样写的?

  板书:写数:几百写在百位上,几十写在十位上, 问: 末尾为什么写0?(个位上没有数)

  (复习几百几十的认识过程,利于学生新授知识的接受。)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认识千以内的数。

  (板书:认识几百几十几)

  二、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

  1.教学光盘出示例题方块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1)指名学生完整的说图意。(理解题目的意图) (要把三个百 五个十 三个一 合起来是多少。)

  (2)独立思考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再交流。

  (3)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问:为什么3要放在个位上?(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4个百、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指名完整的说四百五十三的组成。

  (4)四百五十三应该怎样写呢?(写在书上14页上面的计数器上,教师巡视。)指名生说:你是怎么写的.?

  有几个百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板书:几个一写在个位上。(用红笔出示)

  (5)练习:指名学生上台拨珠,其他人根据拨的情况写出这个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6)完成想想做做1(做在书上)

  实物投影展示差生作业:进行纠错,说一说错在哪里?为什么?

  (7)完成想想做做4(做在书上)

  问: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再用线连一连。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8)拨出一个十位是空位的数。509

  挑战性地问:这个数跟前面的数有什么不同?你会写吗? 问:这个数的中间为什么要写0? 板书:中间或末尾没有数要写零。:

  (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写法与读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有必要在新授部分进行教学。)

  (9)完成想想做做2、3(做在书上)

  (10)第二题的数中为什么要写0?(十位上没有数用零来占位)

  (11)问:前几节课学和今天学的写数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总结写数的方法:有几个百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中间和末尾某一个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就写零。

  2.教学试一试。

  (1)在计数器上拨出598。

  (2)一个一个的数,从598数到611。 (学生自己边拨边读,遇到问题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的。

  (4)小结: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出来。 板书:当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

  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

  (5)要求把数的数字写下,指名板演。

  (6)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八数到一千。

  (7)看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指名读每张照片中的数字。

  (2)指名结合照片说一句话。

  (3)在身边找一找,说说类似的带有数字的一句话。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生独立完成,说说在写数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指名读每组中已经写出的三个数,再想想每组有什么规律。

  (2)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读一个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写一个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补充习题的配套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几百几十几

  写数:几百写在百位上,几十写在十位上,几个一写在个位上。 中间或末尾没有数要写零。 注意:读数时一个数末尾有零时,不读一个数中间出现零时,要读出来。

【一年级《十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十的认识》教学设计03-16

《认识角》优秀教学设计10-12

《认识photoshop》优秀教学设计04-04

倒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07-03

一年级数学《十的认识》教学设计08-29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05-08

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10-06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11-30

认识教学设计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