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中的学唱歌曲,这首音乐作品是1955年,是中国青年代表团为参加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而创作的,歌曲表现了和平、友谊、团结的主题思想。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但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用各种打击乐器为《青年友谊圆舞曲》配伴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并参与音乐表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先感受,学生感受音乐的流畅优美、热情,对音乐旋律有所感知;然后学唱歌曲,学会之后尝试加进身体律动和打击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友谊。
教学重点:能够用圆润饱满的声音完整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学难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能用这个规律表现歌曲;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及加入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舞曲风格的'音乐,他们对舞曲音乐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望强烈。因此进行舞曲音乐的教学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提供的问题情景,配合着优美的旋律,完成聆听、感受、学唱、实践的过程。
三、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采用的是情境导入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即“聆听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编”来引导学生本堂课的学习,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启发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圆舞曲的特点。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将这一规律运用于音乐表现的过程中。
四、学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1)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圆舞曲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能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合作探究法:学生采用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完成简单的演唱练习后,会进一步想把音乐表现的更完美。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合作交流的学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进而自主的进行解决、实现创编,所以更加便于学生完美的表现音乐。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
多媒体播放《春之声》圆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
提问:同学们,听着这段音乐,你联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做些什么?
同时适时引入本课的问题----圆舞曲,然后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圆舞曲。
设计意图:采用情境导入法,让学生感受音乐,使他们自然的走进圆舞曲的音乐世界。然后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2.学唱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聆听《青年友谊圆舞曲》的范唱录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诱导法,让学生完整感受音乐,体会圆舞曲的音乐特点。
(2)学习三拍子的划拍图示,用右手为《青年友谊圆舞曲》划拍。
设计意图:采用示范法,一方面让学生学会三拍子的指挥,另一方面感受音乐旋律,为填唱歌词做准备。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随唱。
在这一环节提出歌唱及坐姿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
3.深入拓展
(1)加身体动作表现三拍子强弱规律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歌曲,以便让他们对歌曲理解的更深刻、透彻。
(2)分小组讨论:用哪种表演形式能更好的展现歌曲。然后分组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表现能力,同时也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课堂小结: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5.布置作业:用圆润饱满的声音背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通用7篇)11-05
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教学设计10-01
《蜜蜂》教学设计06-23
劝学教学设计06-08
《论语》 教学设计05-08
枣儿教学设计05-05
争吵教学设计05-05
《金子》教学设计05-03
台阶教学设计04-30
功教学设计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