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及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的实际,力求复习做到科学有效,特此对剩余三周时间作以下复习安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2.在复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本期的基本知识,基础题型,再次强化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双基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1.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及综合运用。
2.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础知识。
3.第三章:三角形的.基本证明题。
4.第四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5.第五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6.第六章:概率初步
三、复习方式
1.总体思想:先分单元复习,再综合测试两次。
2.单元复习方法:学生先做单元试卷,第二天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辅导课中查漏补缺,个别辅导。
3.综合测试: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第16周分单元复习第一、二、三章,第17周分单元复习第四、五、六章。
第二阶段:第18周综合测试
五、复习过程和措施
(一)分单元复习阶段的措施:
1.复习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
2.重视双基训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题后出现的大量问题进行讲解。
3.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往年的统考试卷,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想,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5)班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有5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找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对坐标方法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能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计算。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消元法,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3.1—3.7
5.1相交线
2
3.10—3.14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3
3.17—3.21
5.3平行线的性质5.4平移
4
3.24—3.28
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5
3.31—4.4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
4.7—4.11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7
4.14—4.18
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4.21—4.25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8
4.28—4.30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9
5.1---5.7
5.1黄金周
10
5.8—5.16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
5.19—5.23
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12
5.26—5.30
半期考试
13
6.2—6.6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4
6.9—6.13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15
6.16—6.20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6
6.23—6.27
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17
6.30—7.4
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8
7.7—7.11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9
7.14—7.18
小结复习与单元测试
20
总复习与学期测试
四、奋斗目标
本学期末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进入本校同年级同学科前五分之三。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男生30人,女生26人,共有学生5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第二章有理数
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近似值。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
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3.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理解频数、频率、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必然发生的概念。借助频率,正确区分“不太可能”、“很有可能”、“必然发生”在数学中与日常语言中的不同用法。借助频数或频率的大小,初步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
1.1与数学交朋友3课时
1.2让我们来做数学3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2.1正数和负数2课时
2.2数轴2课时
2.3相反数1课时
2.4绝对值1课时
2.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2.6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
2.7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
2.8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2.9有理数的乘法3课时
2.10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2.11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
2.12科学记数法1课时
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课时
2.14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课时
2.15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便运算1课时
小结与复习2课时
3.1列代数式3课时
3.2代数式的值1课时
3.3整式3课时
3.4整式的加减5课时
小结与复习2课时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课时
4.2画立体图形2课时
4.3立体图形与表面展开图2课时
4.4平面图形1课时
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2课时
4.6角3课时
4.7相交线2课时
4.8平行线3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5.1数据的收集3课时
5.2数据的表示2课时
5.3可能还是确定2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四、奋斗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有理数”这个重点内容;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的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07-22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锦05-26
七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优秀07-20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06-26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10-28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06-17
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8-02
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优秀05-17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的教学计划06-19
最新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