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
通过教学计划可以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发现,本班学生兴趣保持的还是比较好,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反复练习。特别上学期,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成绩有较大的进步。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圆满完成了我期初制定的教学任务。优秀率突破了两位数,有 12 人,达到 20%,合格率也上升到 55%。但也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正在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进一步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实数,掌握实数有关的运算方法;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
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表示数学关系。
态度情感目标:从生活入手认识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并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
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20%;合格率:60%。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是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第十二章、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本章重点内容是轴对称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是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实数
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和实数。本章重点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是平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本章主要学习一次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包括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重点内容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本章重点内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与因式分解。教学难点是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五、方法措施
1、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生活入手,总结数学规律,立足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发展优等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巩固中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成绩,促进后进生的进步。
3、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六、课时安排
请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课时计划。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我校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不是很好,总体来看,成绩很低。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主要介绍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理解乘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3
一、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805班80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我是新接手这两个班级所以从上学年期末考试 的总体来看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已形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而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根据上学年学生学习的分析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作为老师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
二、努力目标:
对于805班和806班学生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优生不但要继续保持,而且要成为老师的助手,能帮助老师指导其他学生。对于差生,做到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做到人人都要学数学,人人都要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要学自己能够学会的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被动到主动到自觉。
三、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讲学稿的优势,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从讲学稿抓起,在上课前要求先预习并独自完成讲学稿上的部分内容,课后检查讲学稿的完成情况。
7、从课堂教学抓起,做到上课没人睡觉,没人开小差,能够专心认真听课。人人参与到课堂中来,人人都有能够回答的问题。
8、从作业抓起,作业分为必做和选作。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9、从考试抓起,做好每一次的小测验,让学生和老师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数学。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五章分别是:一、声现象,二、光现象,三、透镜及其应用,四、物态变化,五、电流和电路。具体章节又可分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数学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数学知识。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数学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数学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数学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要求
1、进一步了解当前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数学教育观念。要围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殊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突出应用数学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的观念。数学教学要“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留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朴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和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理论联系实际,还要留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本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重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博,懂得及时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拥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四、教学目标
(1)第一章声现象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2)第二章光现象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十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内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眼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
(4)第四章物态变化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解、凝固现象,理解这些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知道液化、汽化现象,知道蒸发与沸腾过程中吸热,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5)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通过让学生研究基本的串、并联电路和基本的测量,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电流和电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家庭电路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电流和电路知识应用的同时,受到了安全用电的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恰当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法中。
(2)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确定出优生与待努力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3)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重点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学生自主探究的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5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为了搞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二、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三、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初中八年级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四、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
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六、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
积极开展数学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6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学生在八年级学习抓得比较紧,到九年级时相对就会变得轻松,反之,到了九年级后就会完全放弃,数学尤其如此。事实上在七年级时,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厚,也会很努力,但如果效果不是很好时,相当部分学生就会放弃。因此在制定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进一步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实数,掌握实数有关的运算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几何图形的内在特点,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示数学关系。态度情感目标:从生活入手认识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并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有关的角以及延伸到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第十五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课后辅导: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有:
1、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并订正。
2、课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教学效果进行咨询,哪些知识点还需进一步巩固,哪些知识还没有讲解透彻,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3、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4、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难点,及时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7
1、思想状况
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部分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
2、知识水平
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够透彻。
3、智力非智力因素
我们知道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跟个人的爱好有关,有了兴趣学起数学就不会那么吃劲,成绩也较为客观、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和老师本身上课方式,其个人是否和蔼可亲,风趣幽默有关。他们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古者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同学们的兴趣明显提高,这位我们的提高了一种教学方法。
4、思想教育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知识传授
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6、能力培养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8
一、教学目标
初二数学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数学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数学,理解数学并应用数学。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初二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初二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数学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数学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不多,所以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将知识用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当中。
2、将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和分析,每讲完一章书都进行测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的内容。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
1、课堂实验演示
课前准备好实验用具,并先作实验演示,看检查实验的可行性,保证课堂上实验成功。
2、学生实验
课前将实验的要求同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并顺利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和观察等能力。实验后检查学生的实验册,看学生实验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理解所学知识。
(四)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首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要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尽管老师对重的内容细嚼慢咽,重点内容重点过关,但学生还是不回去消化,因而造成成绩的两极。要解除这种现象,应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国家要重视初中数学教学条件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来配合教材的改革,第二、教师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薄弱环节巧下功夫;第三、辅助后进生加强知识的巩固。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9
一、工作要点:
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尊重学生,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备课组建设
1、继续发扬数学备课组团结协作精神,组内同志要精诚团结,有事要多协商.
2、加强业务学习:加强业务进修,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法,学法,使教育教学经验升华到新的台阶.
(二)加强常规教学工作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时要坚持研究标准、教材、教法.各班力争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讲课内容,统一习题,统一作业,统一测试题.
2、强化课堂教学:
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教学环节.要研究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使数学组教师的课节节都是精品课,做到全天候.
3、坚持作业批改制度:
要结合本年级的实际,确定本年级的作业次数和每次的作业量.做到全批全改.
作业反馈的情况真实反映了学生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的给予辅导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4、坚持单元过关制度:
每学完一章,都要进行验收,试题要灵活,要符合学生实际.考后要及时进行批改和讲评.
5、坚持听课制度:
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8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组内教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课后要有说课和评课.逐步提升教学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三章勾股定理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勾股定理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
第四章本单元首先通过平方根、立方根的学习引入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给出了无理数的概念,实现了数系的第二次扩张,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第六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内容
课时
1
9.1-9.4
1.1-1.2全等三角形
2
2
9.7-9.12
1.3.1-1.3.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3
9.14-9.18
1.3.5-13..8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4
9.21-9.25
2.1-2.4线段的轴对称
5
5
9.28-10.2
国庆放假
6
10.5-10.10
2.4.2-2.5.2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
5
7
10.12-10.16
2.5.3-2.5.3复习测试
5
8
10.19-10.23
3.1-3.3
5
9
10.26-10.30
第三章复习测试
5
10
11.2-11.6
期中复习
5
11
11.9-11.13
期中考试
1
12
11.16-11.20
4.1-4.3实数
5
13
11.23-11.27
4.3.2-复习测试
5
14
11.30-12.4
5.1-5.2平面直角坐标系
5
15
12.7-12.11
6.1.1-6.2.2一次函数
5
16
12.14-12.18
5
17
12.21-12.25
6.5-复习测试
5
18
12.28-1.1
期末复习
4
19
1.4-1.8
期末复习
5
20
1.11-1.15
期末复习测试
5
21
1.18-1.22
期末考试
5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七(3)班61.06分、七(4)班58.69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 分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9月8日————9月14日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二周
9月15日————9月21日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三周
9月22日————9月28日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十一章复习
第四周
9月29日————10月5日
12.1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五周
10月6日————10月12日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六周
10月13日————10月19日
12.3角平分线的性质第六章复习
第七周
10月20日————10月26日
13.1轴对称13.2画轴对称图形
第八周
10月27日————11月2日
13.3等腰三角形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第九周
11月3日————11月9日
第十三章复习期中复习
第十周
11月10日————11月16日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1月17日————11月23日
14.1整式的乘法
第十二周
11月24日————11月30日
14.1整式的乘法14.2乘法公式
第十三周
12月1日————12月7日
14.2乘法公式14.3因式分解
第十四周
12月8日————12月14日
第十四章复习
第十五周
12月15日————12月21日
15.1分式15.2分式的运算
第十六周
12月22日————12月28日
15.2分式的运算
第十七周
20xx年——————20xx年
12月29日————1月4日
15.3分式方程
第十八周
1月5日————1月11日
第十五章复习
第十九周
1月12日————1月18日
期末复习预计期末考试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11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了尺规作图。其中包括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能完成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初步掌握了尺规作图。而对于三角形,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在本章的前4节中学生已经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相关结论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如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作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生的活动经验: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折纸、拼图、画图、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了空间观念,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及学习任务: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学生在本学段完成后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能结合三角形全等条件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经历尺规作图实践操作过程,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尺规作图的技能,能根据条件作出三角形。
2.能依据规范作图语言,作出相应的图形,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作图语言。
3.通过与同伴交流作图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体会对问题的说明要有理有据。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7个环节:情境引入、作三角形、合作分享、基础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首先提出“豆豆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你能帮他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的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作一个三角形与已有的三角形一样呢?”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以及学过的基本作图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思考后独立回答。对于两种基本尺规作图,找两名学生板演示范,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请学生试着叙述作法,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处理身边经历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善于观察生活,并能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对两个基本尺规作图的复习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呢?”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一开始在问题情境下进行积极思考,思考各种办法进行解决,如:用一张薄纸覆盖在三角形上,描出来未被污染的部分,将污染了一部分的两边延长,两边相交,即恢复成了原来的三角形。提出方案的同时,引导学生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此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及尺规的基本作图——作线段、作角。学生能熟练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用语言描述作图过程。而对于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有些学生作起来稍显困难,需教师重新示范,并说明作图过程。在这一复习过程中,教师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说明学习知识要扎实,基础打得好后续的学习才会比较容易。
第二环节 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师生共同探索、研究、交流、经历利用尺规作三角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作图的过程。本环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三个尺规作三角形的内容:
(1)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这个三角形;(豆豆所求助的三角形) (2)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 (3)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首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交流作三角形时作边与角的先后顺序,再作所求的三角形。第一个作图教师给出作法,并演示作图过程,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第二个作图只给出作法,不演示,让学生根据已知步骤独立作出图形;第三个作图让学生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学生在每个作图完成后,进一步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作法?”,思考后进行操作,尝试表述作图过程,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再提出“大家画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活动目的:本环节通过分析—操作—再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经历从模仿、独立完成作图、到探索作图的过程,巩固尺规作图的技能,循序渐进的会书写“已知、求作和作法”。在完成三个作图后,都鼓励学生比较各自所作的三角形,利用重合等直观方式观察所作出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在此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利用已经获得的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说明大家所作出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即说明作法的合理性。这实际上体现了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并从中也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实际教学效果:在教师示范第一个作图之后,学生能够学着模仿分析和操作下面的作图,并且在不断地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中,逐渐达到熟练。从而,学生可以自己探索作法,并独立作出图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画图要比表述作图过程(即写作法)显得自如,有信心。大多数学生对“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作图过程”感到有很大的困难。即使这样,也要鼓励学生亲自张嘴说一说,尽他的最大可能描述自己的作图顺序及过程,教师即时地加以引导、完善、规范作图所用的语言。使学生可以很快地自己独立完成作图和作法。本环节注意模仿与自主学习的相结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思维的平台。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作图后,都要思考“依据给出的条件作出的三角形会全等吗?”学生能够很好地根据刚刚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中的“ASA”、“SAS”和“SSS”来进行说明,从中体会做法的合理性以及直观操作与推理的相结合。
第三环节 合作分享
活动内容: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根据问题开展活动。
问题(1)你都知道有哪些常用的作图语言可以用于描述作图过程(即作法)?
问题(2)我们是如何分析作图题的?它的步骤是什么?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前一环节的实践操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作图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两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刚刚的作图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数学方法的能力,并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无论是对已完成的实践操作,还是下面的实战练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承上启下。
实际教学效果:各合作小组成员在已有的作图经验基础上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尽可能多的挖掘作图语言和详细的分析步骤,一派紊而不乱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与大家分享。在分享的同时全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语言更加规范、精练。达到集思广益、互帮互助的教学效果。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12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教材64页至66页(不含探究1)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章前对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2002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及“赵爽弦图”的简介,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教材正文中从毕达哥拉斯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事实引入对勾股定理的探究,用面积法得到勾股定理的结论,而后教材又重点从“赵爽弦图”的方法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课后习题18.1的第1、2、7、11、12等题目针对勾股定理的内容适当的加以巩固,特别是第11、12题侧重对面积法运用的巩固。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入,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领域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地应用,而说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工具。
学生接受勾股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事实从学习的角度不难,包括对它的应用也不成问题。但对勾股定理的论证,教材中介绍的面积证法即:依据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就不会改变。学生接受起来有障碍(是第一次接触面积法),因此从面积的“分割”“补全”两种方法进行演示同时学生动手亲自拼接图形构成“赵爽弦图”并亲自验证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得到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利的让学生经历了“感知、猜想、验证、概括、证明”的认知过程,感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以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本节的后续学习中,对勾股定理运用的探究和勾股定理逆命题的论证和应用,都是将图形与数量紧密的结合,将有利的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期学习四边形、圆中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物体面积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无论从知识的角度还是从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活动经验等层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论证
二、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①、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②、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③、通过观察课件探究拼图等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④、在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增强爱国情操,激发学习热情,养成关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2、目标解析
①、通过学生了解“赵爽弦图”、了解“毕达哥拉斯”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而猜想、验证勾股定理,自愿接受这一理论事实并能简单运用。
②、通过面积法探究勾股定理,让学生感触到直角三角形这一图形与a2+b2=c2 数量关系建立对应关系,同时不同图形从面积角度的论证得到面积的割补是形的变化而面积这一数量不变。更深层次的建立数形结合的方法。
③、通过观察、探究的活动让学生感触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从中学会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④、勾股定理知识是我国数学领域的璀璨明珠,代表着历代人民智慧和探索精神的结晶。通过学生亲身再次重温它的得来的过程从中感触我国数学知识源远流长和数学价值的伟大从中得到良好的思想的熏陶。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形式容易接受甚至利用结论进行有关的计算难度也不大,但究其缘由有难度,这正是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要具备的基本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技能。所以,在学习勾股定理由来的教学时,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图形形式的多样呈现,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接图形来揭示概念的由来及正确性。
对于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有基本的技能,但如何最合理的进行分割或补全一时是不易理解,这属于思想方法层面的问题,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能听懂,但不能内化的层面,需要我进行精心的设计,充分展示“分割、补全、拼凑”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探究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做好铺垫,为数学多渠道多方法的探究证明做好引导。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观察发现、动手操练、演算探究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我设计探究实验和带有启发性及思考性的问题串,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演算,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请同学们欣赏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情景的的图片,重点抽取会徽图案,你能发现它是有什么图形构成的?(材料附后)
教师展示ppt课件,介绍数学家大会及会徽“赵爽弦图”,学生观察、发表意见、聆听介绍。
【设计意图】以国际数学家大会------“赵爽弦图”为背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知识的伟大,进行爱国教育,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勾股定理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方案1: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则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方案2:如果学生有困难,则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再发表意见。
学生发言,教师倾听。视学生回答的重点 板书 :勾三股四弦五 等
【设计意图】教师获得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以后的教学定位。再次让学生感触勾股定理的存在、作用即勾股定理是研究直角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的定理,明确学习目标。
(二)观察演算,合作探究,初具概念
问题3:介绍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利用ppt课件展示毕达哥拉斯的发现和他的探究的过程。提问:这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转化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故事附后)
教师口述故事,ppt课件同步演示;学生借助直观的课件,学生个体或学生间观察交流探究得到结论。
【设计意图】首先,故事中代出问题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探究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可做,可得;其次得到三个正方形面积间的关系而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由特殊的图形为研究定理的一般性做好铺垫;再者学生初步具有了勾股定理的雏形,即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问题4:毕达哥拉斯想到:这一结论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备呢?于是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教师利用ppt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学生利用《学习案》中第1题自己进一步探究,交流;猜测验证。(学习案附后)
【设计意图】问题更深一层次,调动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同时有效的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问题5:你是怎样演算的?
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借助面积法探究问题的不同解法,选取代表性的方法演示。学生个体或小组探究、交流。
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下步的教学:
方案1:学生能够用面积分割法如图一或用面积补全法如图二的方法验证了结论,则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方案2:学生不能够得到,探究学习有困难,则教师借助ppt课件演示,精讲点拨面积的割补法,对命题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教无定法,视学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亲自画图,演算,利于对结论的理解。亲身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初步体会面积法;再次了解勾股定理。
问题6:通过我们大家一起的实验,你得到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试用语言描述。
学生描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加深对勾股定理内容的叙述、理解,达成目标。体会数学观察---探究---整理----归纳的数学方法,体验学习的成功。
(三)引导实验,探究论证,形成体系。
问题7:我们已经对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它的正确性需要数学理论做基础,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就对该命题进行了严谨的论证。我们刚才欣赏的会徽就是他的论证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进行论证。
教师用ppt课件演示拼凑过程,精讲强调面积的无缝、不重叠拼接得到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是从数字上的验证,本环节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加强数学学习的严谨性。让学生学懂面积法,再次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感受我国数学知识的悠久历史,唤起爱国精神,启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8:学生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新拼凑图形并根据排放 画出图形并用面积法进行论证。
学生或小组间进行合作实验,共同协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再次理解勾股定理,学会面积法论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学会交流,达到知识、方法共享,体验合作的乐趣、合作的成功。
问题9:教师选取代表性的拼接方法,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共享知识,拓展思路,体会一题多解,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勾股定理。
(四)归纳提高,巩固运用,形成能力。
问题10: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勾股定理是对什么的研究?它侧重是研究直角三角形的什么关系?以前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发言。教师强调: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也就是说其他的三角形是不具备的,但要解决其他三角形的计算问题,我们要借助辅助线(特别是高线)把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更新知识系统,逐渐完善知识脉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11:完成以下练习题
教材6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板书得数,介绍勾股数。
【设计意图】第1题针对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巩固目标。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问题1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直角三角形有一个整体全面认识,同时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最新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11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5-02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14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02-04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01-07
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2-02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2-17
最新版高一物理上册教学计划03-16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25篇)02-10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学计划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