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2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标准》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二、课程编排思想: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计划把课程分成基础型和拓展型,并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主要是考虑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也考虑对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过程的系统性。在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中,不是简单的靠书本传授理论,而是首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收集、筛选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型课程中,关于信息科技基础的内容采用以知识、技能体系为主的编排原则,应用软件则采用以合适的任务或活动串连相关知识、技能的方式,要防止将应用软件操作指南作为课程内容的简单做法,要注意能力提高的有序性。拓展型课程内容的编排采用单列的专业领域(如初中的“word”)设计相应的模块结构,任务或活动案例的难度应适当,并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三、工作思路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1、认真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充分发挥速龙多媒体网络教室优势,利用网络考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尽量多创造上机时间,发挥特长,制作电脑作品。
四、进度安排:
周次 学习内容 课时
1——2第一课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3——4第二课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5——6第三课 计算机操作系统
7第四课 计算机互联网络
8第五课 访问因特网
9第六课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10第七课 图形图像
11第八课 声音
12第九课 动态图像
13第十课 图文处理
14第十一课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
15—17综合实践《电子小报制作》
一、加强专项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确保20xx年建设任务的完成
1、加强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我校打造科研特色、创建优势学科和专业提供的科研平台。
2、加强申报设备购置计划的时效性,根据经费计划,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及时制定和上报设备购置计划。
3、加强设备购置计划执行的严谨性,强化设备采购的过程管理,严格招投标制度。
4、加强设备购置过程中的后期管理,对购置的设备及时安装调试和合格验收,严格购置设备的质量标准,确保购置设备的质量。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一)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1、以基础、专业实验室合格评估要求为标准,创建示范性教学实验室建设,使我校实验室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通过2011年实验室建设,为增加实验项目中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创造条件。
3、为实验室开放创造硬件条件,丰富开放内容,积极探索研究性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研精神和探索精神,让更多的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和条件建设,创造文明整洁、安全健康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
5、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严谨、科学、探求知识和真理的实验室文化氛围。
6、加强实验室使用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工作档案和基本信息资料。
(二)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使实验室建设和各项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做好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3、制定、完善实验室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规范实验操作过程,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三)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布局结构,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
1、对各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发展规划,进一步论证和确定实验室设置和布局结构。对实验室设置和实验室名称的确立,力求科学,符合实验教学规律和要求,并且保持实验室设置的相对稳定。
2、规划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中长期建设目标,制定20xx、20xx年我校实验室建设规划。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大胆、深入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尽早普及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信息理念,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特制定本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七年级四个班的信息技术课,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信息技术学习,对电脑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开机关机,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及其使用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但在学习上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大多数学生学习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亲戚家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是贵州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主要学习第二单元—文件管理与文档设计。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件管理与文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为今后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3、让学生掌握文件管理与文档设计的有关知识和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方法与步骤。
4、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及用艺术字进行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
4、灵活运用教材,对于教材上的内容,如果完全按照其进程来实施教学,知识反而不能更好地连贯,而且在课时不多的客观条件上要对其有一定的筛选,选择实际应用比较多的知识作为重点来教。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各种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坐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而不至于闭门造车,总是学习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1课基本操作—“我的电脑”简介
第二周第2课用“我的电脑“—管理文件
第三周第3课熟悉资源管理器
第四周第4课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第五周第5课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第六周第6课文档的输入与保存
第七周第7课编辑修饰文档—设置字符格式
第八周第8课段落格式设置
第九周期中考试,机动
第十周第9课文本框的使用(编辑贺卡等)
第十一周第10课制作课程表—简单表格的制作
第十二周第11课表格的修饰(修饰课程表)
第十三周第12课页面设置和分栏(设置专栏)
第十四周第13课插入图片(编辑新年贺卡)
第十五周第14课艺术字和自选图形(设计刊头)第十六周第15课图文混排(编辑图文并茂作品)
第十七周第16课探索信息编码的秘密—简单的编码第十八周第17课计算机伦理与安全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3
一、教育辅导思想
根据校园工作计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辅导定见》以及学生的具体状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使命: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认识,让学生了解或把握信息技术基本常识和技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法的才能,形成杰出的信息技术素质,为他们习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日子打下必要的根底。
二、教材剖析
运用的教材是河南大学出书社出书的,初中共4册,每学期一册。七年级上册的首要内容为信息技术根底;计算机的体系组成;操作体系的运用。
三、学生状况剖析
本年级20个班,平均每班54人。学生状况特殊,首要有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起点纷歧。有的学生在小学有过一些根底,有的家里有环境,每天都有时机运用计算机,有的学生从未触摸计算机。所以进展要适中,同时兼顾落后和超前的两部分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活跃性比较高,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单调、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实际上学生感爱好的并不是计算机常识和技术的学习,而是打游戏和上网谈天。所以,本期有必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四、教育预定方针
1、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育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日子中的运用,培育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的爱好和认识。
3、开始学会盲打、并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术。
4、养成杰出的计算机运用习气。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把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育学生的学习活跃性和自觉性,鼓舞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进行某些立异规划。
6、对个别爱好爱好激烈的学生进行活跃引导,鼓舞他们参加著作比赛。
五、教育办法设想
本期首要采纳理论授课、教师提点、学生自主学习、演练操作等方法。理论会集的部分在教室讨论学习。其余课程均在机房,讲解5到15分钟,让学生自学和演练操作是首要的。
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课外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机也很少。所以每节新课前要充沛温习前节内容,反复提及和操练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教育。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4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为了完成本学期的任务,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六年级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程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里几乎没有电脑,学生只是在上课时间练习,课后根本就没有巩固练习的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所学知识遗忘性大,操作时发现有些操作比较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并不像语文、数学课程等那样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那样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感觉还是比较新鲜的,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学生感兴趣的不是学习而是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要更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系统,第一章主要内容有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结构和基本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主要任务:
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获取方法、工具
了解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方法
本教材的第二部分是windowsxp窗口的操作
学习目标:
认识windowsxp的窗口
会用windowsxp资源管理工具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主要任务:
认识windowsxp的操作界面
学习windowsxp窗口操作系统
学习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学习使用回收站
三、教学策略:
1、开拓学习理论活动,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和信息化水平。
2、改进教学方法,集体备课、教科研的实效性
3、抓好信息技术质量揣测。
4、做好学生上机考核,抓好竞赛活动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更多的上机机会。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学校教材采用的是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本学期学习1三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信息的整理与展示,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第三章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演示文稿的策划与准备、演示文稿的制作与放映、添加多媒体和设置效果、演示文稿的打包与发布。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电子表格的特点及应用、使用电子表格收集信息、电子表格的排版、数据处理、直观生动的图表。
第三单元中主要内容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论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用途。掌握策划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根据需要合理地应用动画和切换效果。综合使用文档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2、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编辑操作方法。合理调整电子表格的版面。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运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涵义。
3、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能够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周:第一章第一节演示文稿的`策划与准备。
第三周:第一章第二节掌握策划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
第四周:第一章第三节掌握设置演示文稿的动画和切换效果。
第五周:第一章第四节综合使用文档和演示文稿加工展示信息。
第六~七周:第二章第一节掌握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的编辑操作方法。
第八~九周:第二章第二节合理调整电子表格的版面。
第十~十一周:第二章第三节掌握查找和替换、排序和筛选以及常用的函数。
第十二~十三周:第二章第四节运用图表直观地表达数据的涵义。
第十四周:第三章第一节及第二节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
第十五周:第三章第三节及第四节能够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了解网络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并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期末总结与测评。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6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5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各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培优辅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材解析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改版了,编者们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并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中小学教学内容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每一单元知识都是以任务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通过多元化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写作、探究学习,强化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教材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跨度和突破。在注重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夯实之外,又注重了信息内容的应用性和时代性。例如教材“第三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学科技术为中心,又坚固社会时代气息,树立当代学生人生坐标。
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更多灵活设计主题的空间,拓展教材,超越学科教材的领域会更大,可以把各个学科的内容巧妙融合在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当中,完成学科间的知识的跨越,实现学科整合。
目的要求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关照全体,强调问题的解决,加强协作交流和探究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学措施
以网络环境为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实践,灵活设计主题。
快乐学习、激发情趣是学生学习创造之源。
课时安排 (16课时)
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世界(3课时)
第一课 无处不在的信息
第二课 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三课 信息安全
第二单元 神奇的计算机(8课时)
第四课 计算机系统
第五课 走进windows世界
第六课 留下美好的图片
第七课 在计算机上写字
第八课 让音乐随时随地伴你你左右
第九课 制作我的配乐诗朗诵
第十课 综合上机
第十一课 阶段检测
第三单元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课时)
第十二课 “荣耻”正气歌
第十三课 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四课 让我的作品跃然纸上
第十五课 中学生传统道德礼仪调查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面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了9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很积极,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上机上机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而有的学生基本上是一周一次的上机时间才能摸上电脑,所以所学知识遗忘性大,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娱乐,所以在信息课的学习上还要有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础知识,文本处理。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计算机基础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点:收集身边的信息,计算机与系统安全,文件管理,网络探秘。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常用的交流方式和载体。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内容
第一、二课时收集身边的的信息、讲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本学期课程计划
第三、四课时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第五、六课时综合实践
第七、八课时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第九、十课时使用资源管理器
第十一、十二课时初识因特网
第十三、十四课时网络基础知识简介
第十五、十六课时综合实践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8
一、指导思想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C135~C136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只能采用1~2人分小组上机。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
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
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
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针对上述不良习惯,在学习中会严格要求,对于本学期的学习,要使他们进一步入好门,并能学以致用。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
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
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实验教科书。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
1、收集身边的信息。
2、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3、计算机与系统安全。
4、规范文件管理。
5、随心所欲画图画。
6、初识因特网。
7、网络基础知识。
8、文本处理。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Out—look 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重点掌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一周时间计划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新年贺卡。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仔细讲授,进行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
3、耐心辅导,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信息素养。
4、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上机任务。
5、寓教于乐,在学中受教育,在玩中受教育。
6、分组教学,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课时安排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 3课时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课时
第三章 文本处理 10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9
一、 本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EXCEL、PPT软件,使学生善于使用软件,分析处理自己生活中的数据,如成绩表,利用PPT制作电子杂志,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
本学期使用的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课本。
教材内容有以下几章内容:
第一章:信息的整理与展示
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三、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适应初中生活的环境,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上已基本掌握Word基本知识,本学期主要学习PowerPoint、Excel软件的使用,重点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迁移学习的能力,但个别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玩心性比较强,需加强他们的学习。
四、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因材施教
(1) 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性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加强练习,多练习多操作实践。
2、利用课堂上“小老师”帮助后进生完成课堂练习。
(2) 培养优秀学生的具体措施
积极发挥学生的小老师作用,让有基础的学生参加兴趣班,筹备2012年电脑作品活动比赛。
(二)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范例进行讲授。
五、 本学期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目前初一年级推广的“自然分材理解教育的课改活动,以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一章:信息的整理与展示 6周
第二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8周
第三章: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4周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10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 windows 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 word 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 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本教材的特点是将知识要点与操作练习相结合,以项目活动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每个章节都设置了“实践与思考”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窗口操作等。
(3)熟练掌握 Word 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字输入、编辑、排版等。
(4)学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分享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树立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观念。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2)Word 软件的综合应用,如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图片插入等。
(3)网络的基本应用,如网页浏览、信息搜索和下载等。
教学难点
(1)Word 软件中复杂文档的排版和格式设置。
(2)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措施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实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和作品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六、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作品、考试成绩等。
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
2 Windows 操作系统入门 2
3 Windows 文件管理 2
4 Windows 系统设置 2
5 文字处理软件 Word 入门 2
6 Word 文字编辑 2
7 Word 段落排版 2
8 Word 页面设置 2
9 Word 表格制作 2
10 Word 图文混排 2
11 网络基础知识 2
12 网络信息搜索与下载 2
13 电子邮件与网络交流 2
14 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电子小报 4
15 复习与考试 2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11
一、教学背景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首次系统地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掌握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生活和未来工作的必备技能。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操作经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窗口操作等。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和排版。
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等操作。
能够运用文字处理软件完成一篇格式规范、内容完整的文档。
能够有效地搜索和筛选网络信息,并能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系统。
Windows 操作系统
桌面、窗口、菜单的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文字处理软件(以 Word 为例)
Word 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段落的排版和页面设置。
网络基础与应用
网络的概念和功能。
浏览器的使用和信息搜索。
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室。
相关教学软件和在线资源。
教材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评价方式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讲授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 课堂提问、小测验
2—3 Windows 操作系统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 操作练习、作业
4—6 文字处理软件(Word 基础) 讲授法、实践法 计算机、教材 作品展示、评价
7—9 文字处理软件(Word 高级应用) 小组合作法、实践法 计算机 小组项目、评价
10—12 网络基础与应用 讲授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 课堂提问、作业
13—14 综合实践与应用 实践法、小组合作法 网络资源 项目成果展示、评价
15 复习与总结 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 考试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网络应用等方面。教材注重实践操作,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但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同时,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等。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系统设置等。
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录入、编辑、排版等操作。
学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分享资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树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字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
网络的基本应用和信息安全。
教学难点
文字处理软件中复杂格式的设置和排版。
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课堂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七、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项目作品等方面的评价。
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共同进步。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1 信息技术概述 2 讲授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教材
2 计算机系统组成 2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计算机硬件设备
3 计算机操作系统 2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
4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2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
5 文字处理软件基础 2 讲授法、演示法 文字处理软件
6 文字录入与编辑 2 实践法 计算机、练习素材
7 文字格式设置 2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
8 段落格式设置 2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
9 页面设置与打印 2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
10 表格制作 2 讲授法、实践法 计算机
11 图文混排 2 演示法、实践法 计算机
12 网络基础知识 2 讲授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
13 网络信息搜索 2 实践法 计算机、网络
14 网络资源下载 2 实践法 计算机、网络
15 综合实践活动 2 小组合作法 计算机、网络
16 复习与总结 2 讲授法、练习法 教材、练习资料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七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英语上教学计划11-04
七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12-04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4-0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计划03-29
七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02-04
七年级上生物教学计划范文11-30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的教学计划04-01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