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精选14套)
亲爱的考生们,欢迎来到教师编制考试真题的世界。这里的每一道题都是对你们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考验。认真作答,展现你们的实力与风采。愿你们在这场考试中发挥出色,为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迈出坚实的一步,开启精彩的教育人生。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1
2022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
A.杨贤江
B.陶行知
D.李大钊
C.黄炎培
【答案】A
【解析】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巨人传》
B.《理想国》
C.《太阳城》
D.《爱弥儿》
【答案】D
【解析】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这种现象说明( )。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
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
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
【答案】D
【解析】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能够战胜不利的环境,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相反,则会错失良机,失去发展的可能。
4.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
A.实验研究
B.行动研究
C.调查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B
【解析】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科学性
B.阶段性
C.生产性
D.独立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越来越紧密,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标杆。
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具有(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
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
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
【答案】A
【解析】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
A.国家统一管理
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
C.学校自主管理
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
【答案】D
【解析】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 )。
A.范例教学
B.发现学习
C.暗示教学
D.非制导教学
【答案】C
【解析】暗示教学是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其潜在的心理能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医学博士洛扎诺夫所创立。
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合作学习
B.复式学习
C.小班教学
D.分层教学
【答案】B
【解析】复式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11.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B.实际锻炼法
A.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答案】C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强调的是学校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2.李红看到王强经常帮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她也愿意帮助同学,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哪种强化方式( )。
A.负向强化
B.间隔强化
C.自我强化
D.代替强化
【答案】D
【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王强被老师表扬对李红来说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13.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
A.负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B。本题是顺向正迁移。
【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之前学过的物理平衡对后续学习的化学平衡产生的影响就是顺向迁移。
14.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反映了哪种注意品质( )。
A.注意的稳定
B.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答案】B.注意的分配
【解析】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即同时将注意分配在不同的活动,属于注意的分配。
15.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弥散性
B.闭锁性
C.波动性
D.感染性
【答案】C.波动性
【解析】青少年情绪不仅兴奋性高,而且波动性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青少年往往会因一时成功,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又会因一点挫折,垂头丧气、懊恼不已,表现为情绪在两极间的明显跌宕。二是青少年还常出现莫明其妙的情绪波动、交替。
16.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错失良机。这主要反映了她意志品质的那一特点( )。
A.果断性
B.独立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答案】A.果断性
【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草率的人则相反,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做出决断,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17.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属于( )。
A.认真法
B.代币法
C.脱敏法
D.消退法
【答案】B.代币法
【解析】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18.陈亮一想到明天要在课堂上就坐立不安,感到心跳加快,脸红,出冷汗。这种表现属于( )。
A.抑郁
B.妄想
C.强迫
D.焦虑
【答案】D.焦虑
【解析】焦虑症是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焦虑症表现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作决定。在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19.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方式属于( )。
A.树立榜样
B.有效说服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答案】A.树立榜样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题目中视频中的某中学生就是老师树立的榜样。
20.语文课上,张老师非常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愤,鼓励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并建设性地吸引学生地观点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这种课堂管理方式属于( )。
A.民主式
B.权威式
C.放任式
D.专制式
【答案】A.民主式
【解析】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不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
21.决定一位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 )。
A.角色意志
B.角色体验
D.角色期待
C.角色认知
【答案】C.角色认知
【解析】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某种角色,取决于他对这一角色的认知程度。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答案】本题说法错误。
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教育包括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因此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总是积极的,题干说法错误。
23.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但是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要坚持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综上,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24.机动强度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参考答案】本题说法错误。
总体上说,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佳。但是对于具体的活动,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学习强度和学习效果并不是成正比关系。
25.情绪与认知是互不影响的。
【答案】本题说法错误。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响应的行为反应。认知过程是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信息加工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情绪产生的前提与基础。情绪对人的认识产生动力或阻力性作用。
因此情绪和认知是相互影响的,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答案】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包括:
(1)社会需求。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等。
(2)学科知识水平。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4)课程理论。建立在不同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
27.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贯彻要求如下:
第一,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教师的讲授应该强调重点、难点、关键点;
第三,设置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参考答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其主要的思维特点:“客体永久性”。
第二,前运算阶段(2-7岁),其主要的思维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缺乏守恒性等等。
第三,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其主要的思维特点:去自我中心性、守恒、可逆性等等。
第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其主要的思维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等等。
29.简述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如下:
第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同时能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
第二,掌握自我调节策略。教师一方面可以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行为,采取合理手段疏导情绪。
第三,加强锻炼,保持健康。教师要妥善安排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合理分配精力,科学安排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材料:在我担任初二(5)班班主任的时候,有次家校联系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到我的办公室找我谈话。期间,家长不停数落孩子,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孩子一直低着头。由于我在班上对这个学生也比较关注,尽管他成绩靠后,但是有一些长处,所以待家长说完后,我马上说道∶这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应还不错,学习的劲头也有,也能认真听课,我想以后成绩肯是会有进步的""。说完,那孩子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
在那以前,我很少正面表扬过他。这个孩子平时挺踏实。乐于帮助同学,也有一定上进心。经过这次当着家长面表扬他,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学习成绩提高到了班级的中上游。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还是个孩子,需要鼓励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夸一夸学生,能给他们打不少气。为学习增加动力。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这位老师的做法贯彻哪一德育原则
(2)阐述贯彻该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第一,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家长眼中的孩子是一无是处的,但是在老师眼中尽管该生成绩靠后,但是其身上也存在一些优点,如有学习劲头,认真听课,乐于助人等等,因此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该生的积极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从而促进了成绩的提升。
第二,贯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要“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材料中老师并没有和家长的立场一致,全盘否定学生,而是既看到了学生成绩靠后的一面,又注意到了其拥有的优点,做到了辩证地看待学生。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材料中老师针对该生乐于帮助同学,也有一定上进心的优点,有意识地在其家长面表扬他,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他的学习成绩提高到了班级的中上游。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因势利导。材料中老师认为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还是个孩子,需要鼓励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夸一夸学生,能给他们打不少气,为学习增加动力,老师的这种做法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了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使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1.材料∶王老师是一名新入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刚刚上了一周多课,就发现班上学生对她的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有些学生一脸困意。她原以为是这些学生对学习不积极,经深入解,发现她讲的知识很多学生都已经在课下学习中掌握了,所以对自己目前讲的教学内容感到太容易,觉得无聊。于是王老师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的程度,以为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结果这回学生们却反映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王老师苦思冥想,为什么自己教学效果不好?
随后她向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请教,如何才能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张老师跟王老师说:“你要让学生,跳一跳,摘个桃。”
问题:
(1)请用维果斯基的理论,分析王老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案例,指出如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参考答案】
第一,王老师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没有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边。其意义在于:指导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
的状态。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材料中的王老师,在没有了解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前提下,选择了内容简单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导致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太容易,太过无聊”;而后又在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毫无理由的将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的难度“大幅提升”,又导致了学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的结果。教学没有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可以从以前几个方面做起:
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知识水平,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阶段性要求教学要有针对性。材料中,王老师作为一个新手老师,没有先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
②教学要遵循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材料中,王老师设置的难度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
③采用支架式教学。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应该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在材料里,王老师在学生掌握不了时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指导。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2
2015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中学)解析
一、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
A.开拓创新的理念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D.因材施教的意识
答案:B
2.【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这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 )。
A.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
C.善于引导学生D.缺乏问题意识
答案:A
3.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答案:D
4.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利用现有的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明李老师具有( )
A.全面发展理念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D.课程开发意识
答案:D
5.教师王某认为自己是师范毕业生,而且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就能终身从教了,王某的想法( )
A.不符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的准备要求B.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的规定
C.不符合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条例的规定D.不符合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的要求
答案:B
6.被学校行政处分后,张老师认为学校对自己很不公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张老师可以( )
A.向当地党委提出申诉B.向当地纪检委部门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申诉D.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答案:D
7.为了添置教育教学设备,某初级中学通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学校的这种做法( )
A.能促进自身发展,合情合理B.能解决自己困难,情有可原
C.违反法律法规,应当追究责任D.违反法律法规,但可免予处理
答案:C
8.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中学和实验中学,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 )
A.重点发展B.均衡发展C.协调发展D.优先发展
答案:B
9.某教师对学校管理提出改进意见,被校长打击报复,校长所侵犯的教师权利是( )
A.学术研究权B.教育教学权C.指导评价权D.民主管理权
答案:D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以解聘教师的法定事由的是( )
A.体罚学生,屡教不改的B.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C.连续两年教学业绩排在末位的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
答案:C
11.初二学生小华染上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以对他依法采取的措施是( )
A.勒令退学B.开除学籍C.批评教育D.单独禁闭
答案:C
12.放学后,12名学生到教师王某私自开设的学校附近的商店里,购买了过期食品,导致王某食物中毒,对这起事故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A.王某B.学校C.政府D.家长
答案:A
13.下列选项中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做法是( )
A.教师节接受学生自绘贺卡B.出于爱心对学生严厉责骂
C.规定学生买大量辅导资料D.家有喜事时接受家长贺礼
答案:A
14.在编选校本教材时,尚老师一丝不苟地审查每一篇文章,即使插图的一点小瑕疵,都会改过来,这表明尚来师( )
A.诲人不倦B.公正待生C.勤恳敬业D.廉洁奉公
答案:C
15.学校邀请专家来做教育理念辅导报告,李老师拒绝参加,他说:“学那些理论没有用,把自己的课上好才是教师的看家本领。”李老师的说法( )
A.错,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理论素养B.对,能把课上好就是优秀的中学教师
C.错,教师应该把自我提升作为首要目标D.对,教育理念报告对实践教学没有任何帮助
答案:A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3
2023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小学)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董老师认为,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一认识忽视了学生( )。
A.发展的独立性 B.发展的主体性 C.发展的全面性 D.发展的主动性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的内涵。题干中董老师的行为只关注了学生的成绩,没有关注其他方面,忽视了发展的全面性。C项正确。
A项:发展的独立性表现为学生不仅具有自觉性,而且能自行确定或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特点和条件的目标和行动方式,并能在实现目标的行动中自我监督和调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发展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必须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读书、去感知、去思考,只能由学生自己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感受,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才能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获得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发展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的强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数学课上,李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讲解例题,小雨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想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李老师眼一瞪,说:“就你聪明!赶紧坐好,认真听课!”
下列关于李老师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B.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C.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材料中小雨有新的想法,李老师对其批评,没有提到实践能力。C项不属于关于李老师做法的表述,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题干中针对小雨想到的更简便的新方法,李老师的做法是否定批评的,不利于对其创新精神的培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是班级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内容。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题干中老师的行为否定了小雨的新想法,不利于小雨的身心发展。从而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必须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必须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读书、去感知、去思考只能由学生自己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感受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才能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获得知识。题干中老师的行为否定了小雨的新想法,没有尊重小雨作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3.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唐老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设计了矫正方案并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唐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行动研究 B.校本教研 C.专业引领 D.进修培训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行动研究是行动和研究相结合,由教师自己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将其作为研究的课题,自己设计实践方案,边实践边记录情况,了解实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修正方案,以期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行动研究具有一个不断展开的螺旋过程。题干中,唐老师是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符合行动研究法。A项正确。
B项::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是开展校本研修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 专业引领主要指骨干教师、专家教师、教研人员以及理论工作者的专业引领专家引领的形式主要有学术专题系列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专业咨询 (座谈)、合作课题研究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进修培训权是指教师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李老师在交流经验时说:“尽管我课前已经准备好了教学设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灵活地调整了教学策略。”李老师的.做法表明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 )。
A.阶段性 B.情境性 C.长期性 D.发展性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实践的特点。教师专业实践知识的特点包括内隐性、情境性、工具性以及超越性。其中情境性指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即此时此地此人此事。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教育过程是不能复制的,情境性要求教师必须以实践知识来应对教育过程。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无法照搬的。同时,情境性也强调教师的实践知识是一种即时性的智慧。题干中李老师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是在随着教育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可见,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未加思索的,是即时的,是在瞬间反思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实践的情境性。B项正确,
A、C、D三项: 均不属于教师专业实践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 )。
A.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B.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C.公平的受教育条件 D.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某小学规定,没有完成暑假作业的学生,一律不准到校上课。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B.合法,学校有惩罚学生的权力
C.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
D.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主要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资助权、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加教育教学权”。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题干中,学校对于未完成暑假作业的学生,不允许到校上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D项正确。
A、B两项:题干中,教师的行为不合法,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未成年人享有休息娱乐权,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并利用休息和闲暇时间从事与其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或参加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小学生孙某经常与同学打架,班主任以此为由再也不让他参加学校、班级的各种文体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班级管理 B.正确,有利于警示学生
C.不正确,教师不得歧视学生 D.不正确,教师应征得家长同意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主要权利。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加教育教学权”。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并且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对于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班主任不让其参加班级活动的做法是错误的,不仅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是歧视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表现。C项正确。
A、B、D三项: 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8.为保障学生安全,某校要求所有学生购买学校统一采购的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该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
B.正确,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信息
C.不正确,购买智能手环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D.不正确,是否购买智能手环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本)》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题干中,学校要求学生购买学校统一采购的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这一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D项正确。
A、B、C三项: 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教师王某向学校提出辞职,当天便离开学校,所任课程教学受到影响。王某的做法( )。
A.正确,教师有辞职的权利
B.正确,教师有教学的自由
C.不正确,教师在聘期内不能辞职
D.不正确,辞职应提前向学校申请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二例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题干中,教师王某向学校提出辞职,当天便离开学校,所任课程教学受到影响,这一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的相关规定。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吸烟、饮酒
B.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教材发布商业广告
D.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D选项中说,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该说法不正确,符合题干,D项当选。
A、B、C三项: 均说法正确。与题千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1.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一小学生小红跟祖父母一起生活。他在放学自行回家途中将同学打伤。应对该事件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A.小红 B.小红祖父母 C.小红父母 D.学校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九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题干中,小学生小红在放学自行回家途中将同学打伤,小红的父母没有履行到监护职责,应由监护人小红父母承担主要赔偿责任。C项正确。
A、B、D三项: 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是( )。
A.6年 B.5年 C.4年 D.3年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在非常情况结束后一年内,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B项正确
A、C、D三项: 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有几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些偏颇,甚至与吴老师的相悖,影响了教育效果。吴老师感到很无奈。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吴老师还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这些家长沟通,以求形成教育合力。这表明( )。
A.家校矛盾具有非对抗性 B.家校协作关系具有选择性
C.家校地位具有非对等性 D.家校根本利益具有相异性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家长虽然与吴老师的教育理念偏差,但是仍旧花时间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说明家校的矛盾不是根本对立的,故A选项。
B、C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关系的选择性与地位的相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家校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某小学一(3)班的宁宁数学运算经常出错,于是段老师经常和宁宁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以提高他的运算能力。下列选项与该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合的是( )。
A.“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B.“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
C.“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D.“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干中,段老师为提高宁宁的运算能力,和他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B项中,“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此话出自《春秋繁露》,晓他的行动,然后才能成就他的形体;知晓他的事情,然后才能辨别他的情感。强调教师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因此,B项正确。
A项: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应该懂得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多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与其追求统一,不如发展个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墨子非常强调言行一致和言行中的功利效果。他明确提出:“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墨子·兼爱下》)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朱熹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第一条强调循序渐进。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正所谓:“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蹴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赵老师在班里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将同学们的作品在教室陈列,并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参考。下列对赵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育重点
B.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C.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D.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15.【答案】A
解析:题干中,赵老师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作品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参考,体现了教育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A项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题干中,赵老师开设创新实践活动,体现了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其基本内容有六条,其中,教书育人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千中,赵老师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作品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参考,没有以分数作头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说法正确,与题干不
D项:题干中,赵老师的做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
故正确答案为A。
16.某中学在配备班主任时作出了下列规定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为1学期以上
B.要求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
C.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聘任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D.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五条规定: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A项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B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六条规定: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二+条规定: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十五条规定: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7.下列关于常见医学检测技术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B超检查利用了超声波能产生回声的原理
B.CT检查利用了γ射线所具有的超强穿透性
C.核磁共振检查利用了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共振的原理
D.X光检查利用了X射线穿过不同组织后衰减程度不同的特性
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科学。CT检查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描,将所取得的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获得重建图像。B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C、D三项: 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
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8.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是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主要材料。下列选项中。属于半导体的是( )。
A.铜 B.硅 C.石墨 D.塑料
1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半导体材料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嫁和化合物半导体等。B项正确。
A项: 铜是常见的金属元素。铜的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多种合金。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石墨属于非金属材料,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由于每个碳原子均会放出一个电子,那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石墨属于导电体。可用作抗磨剂、润滑剂,还可用于制造换热器、冷却器、电弧炉、弧光灯、铅笔的笔芯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塑料的化学名称叫高分子聚合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9.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断于法”。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 )。
A.韩非 B.李斯 C.苏秦 D.李悝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大多是战国时期各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初期的李悝
、吴起,中期的商鞅、申不害,末期的韩非、李斯。
C项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而非法家的代表人物。与题干相符,当选A、B、D三项: 均属于法家代表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0.下列选项中,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土地法令》——俄国十月革命
B.《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
C.《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权利法案》——美国南北战争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俄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 (俄历10月25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在将革命由彼得格勒推向全国的同时,刚刚诞生的工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巩固.发展胜利成果的措施。其中包括颁发《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历史性文献。A项正确。
B项:《独立宣言》是美国在1776年7月4日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文件。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不匹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统治,通过的文件。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不匹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不匹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1.“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哀悼的现代作家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沈从文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内容。鲁迅逝世后,正在担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好友孙伏园,撰写了一副挽联:“踏莽原,刘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A项正确。
B项:郭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新诗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蔡文姬》《卓文君》《棠棣之花》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惶惑》《偷生》《饥荒》)剧本《龙须沟》《茶馆》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代表作《边《湘西》《从文自传》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2.哥特式是一种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下列对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交叉肋拱、高扶壁和飞拱
B.有窗花格以及彩绘玻璃隔屏
C.整体造型高耸、削瘦且带尖
D.外形厚重、敦实、色彩强烈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的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等。D项不属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属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3.右边这幅画的作者自称自号“梅花屋主”,以画墨梅闻名,这位画家是( )。
A.陶立本 B.王冕 C.文徵明 D.石涛
2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绘画作家及其代表作。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浙江诸暨人,是元代诗人、书法家、画家。著有《竹斋诗集》四卷。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书法亦工。他的传世代表作为《墨梅图》B项正确。
A项:阎立本,唐代画家,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与题干不符,排排除。
C项:文徽明,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文书画皆有所长。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起被称为“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文徽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代表作有《古木寒泉图》《山市晴岚图》《湘君夫人图》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 石涛,清代画家。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石涛的绘画,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等沽秋图》传世。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4.与“洛阳纸贵”这一成语故事相关的作品及作者是( )。
A.《西京赋》张衡 B.《甘泉赋》杨雄
C.《三都赋》左思 D.《长门赋》司马相如
2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典故。“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讲的是左思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写成了文学巨著《三都赋》并受到广泛好评。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C项正确。
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能够在越来越小的长度上利用、控制或改造物质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是( )。
A.纳米 B.毫米 C.微米 D.厘米
2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计量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为: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等。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其中,目前最小的长度单位为纳米,简写 (符号) 为: nm。有时在原子物理学中称为毫微米。1纳米相当于10亿分之一米。A项正确。
26.在 Excel 中,如果 B2 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5,B3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0(如下图),则B4 单元格中公式“=$B$2+B3*2”的值为( )。
A.5 B.25 C.35 D.40
2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Excel公式的应用。题干所述公式涉及求乘积以及求和的计算。在Excel中如果B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5,B3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0,则根据B4单元格中公式列出的算式是“15+10*2”,结果是35。C项正确。
27.在PowerPoint中,要使幻灯片按规定时间连续自动插放,应选择的设置是( )。
A.排练计时 B.打包操作 C.切换效果选项 D.设置放映方式
2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Powerpoint的播放设置。为了使演讲者的讲述与幻灯片的切换保持同步,除了将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单击鼠标时”外,还可以使用“排练计时”功能,预先排练好每张幻灯片的播放时间,也就是说这样可以使幻灯片按规定时间连续自动播放。A项正确。
28.下列选项中,与“蔬莱——圆白菜”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
A.“大豆”和“农作物” B.“菠菜”和“绿叶菜”
C.“香燕”和“美人蕉” D.“水果”和“青苹果”
2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题干中,“蔬菜”“圆白菜”是包含里面的种属关系,“青苹果”也是“水果”的一种,因此D项正确。
A、B两项:属于包含于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属于全异关系,与题千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29.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5=72”“4=18”“3=6”“2=( ) ”“1=3”的规律,下列选项中,应填入“( )”中的是( )。
A.2 B.3 C.4 D.5
2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逻辑推理中的数字推理。题干中,5=72、4=18、3=6、2= ( ) 、1=3得到如下规律:5=72=4x18,4=18-3x6,根据规律3=6=2x3,带入验证,2=3=1x3。前一组数列的后一项等于后一组的两项数字相乘因此,“2=3”。B项正确
C、D三项: 与题干中规律不同,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日常教学中,我不仅关注反应快、学习好的学生也关注不爱发言的学生。一次课上,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就把奖励同学们卡片中最漂亮的一张奖给了他。对于小胜提出的问题,比较内向的文文看了我一眼,我从她眼神中看到了期待,又看到了一些犹豫,我便叫她起来回答问题。由于过度紧张,文文说话结结巴巴,我鼓励她:“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因为紧张而想不起来了,你坐下来再想想。”文文感激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文文和小胜都发生了改变,文文比以前自信了,小胜听课也认真多了,小胜妈妈跟我说:“自从您奖给小胜卡片后,小胜学习努力多了。”经了解,小胜得了卡片后非常开心,回家后对妈妈说,“老师说我善问,所以把最漂亮的卡片送给了我。”现在卡片还贴在小胜的床头,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教育观。
第一,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是只注重少数人,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材料中,“我” 不仅关注哪些反应快,学得好的学生,也关注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说明“我”做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在教育中要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材料中,“我” 鼓励性格内向的文文起来回答问题,文文比以前更自信了,鼓励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善于提问,小胜听课比以前更认真了,说明“我”做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位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育中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我”针对性格特点不一 样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第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材料中,“我”送给小胜精美的卡片作为他积极提问的奖励,并且对于内向的文文以安抚和鼓励,使学生们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值得学习。
31.材料:
三年级时,晓良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不太适应。到了新学校以后,虽然很刻苦,但学习还是跟不上。晓良十分苦恼,自信心也不足。对此,沈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课上,有意识地多给晓良回答问题的机会,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和晓良“结对子”。沈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慢慢地,晓良学习有了起色,也活泼多了。在一次班会上,沈老师表扬他:“虽然晓良同学现在成绩不太理想,但他非常努力,相信他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沈老师还设立了进步T台秀”“学习积分银行”等,只要学生有进步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晓良信心大大增强了,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天,晓良的爸爸从工地匆匆来到学校,向沈老师了解情况,沈老师一边让座倒水,一边跟他详细交流晓良的在校情况,对晓良的学习生活提出了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建议,晓良的爸爸很感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沈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参考答案】
材料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正确,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体现了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沈老师为了帮助小良适应城市生活,跟上学习,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课上多提问小良,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同学与晓良“结对子”等等,做到了关爱学生。
第二,体现了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沈老师通过设立“进步T台秀”“学习积分银行”等教育措施,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绩,关注到了学生在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体现了教书育人。
第三,体现了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不得敷行塞责。材料中,沈老师采取了各种办法鼓励学生你追我赶,互帮互学,对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做到了爱岗敬业。
第四,体现了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材料中,沈老师给晓良的爸爸让座,倒水的细节,体现了对晓良爸爸的尊重,给晓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做到了为人师表。
综上,沈老师的教学行为值得学习。
32.材料: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体育比赛之所以吸引人,是需要若干前提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竞争(fair play)。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体育比赛的价值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底线。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复杂而详尽的规则,使体育比赛成为社会中规则最为完备的一种活动。然而,体育比赛的规则,不同于其他领域,它不仅要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更要使其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体育规则总是留给运动员大量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则,比赛就了无生气,成了工厂的生产线。体育的这种特点,大大突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如果运动员不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裁判员不以道德的标准执法,就会造成体育的灾难。这就是为什么体育规则对场地、器械、运动员、裁判员、比赛时间、比赛过程、违规行为、得分方式等的规定详尽有加。
在各国的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因此,法与体育道德在价值取向上相同,但其作用却有实质的区别。用法来维持的公平竞争,是外在的、强制的。运动员由于害怕违法被罚而勉强遵守的,因而.人是被动的、消极的,处于服从的地位。用道德来维持的公平竞争,运动员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因此,闪耀着善的光辉。一个是我不得不公正竞争,另一个则是我要公平竞争。一个考虑的是“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而另一个考虑的则是“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前者在体育本身固有的“效益原则”指导下,常会将“不能做的事”偷偷地转化为“能做的事”;而后者则在能为“不能之事时,依然固守自己的道德原则。
在体育比赛中,没有法,比赛缺乏必要的客观规范性,无法进行;没有道德,体育行为失去了主体的规范性,也无法进行。在传统的体育形态中,体育的“法”主要针对的是比赛本身,界定比赛时空,确定比赛用具、规定胜负标准,提供一个公平的条件。至于这种条件下的比赛是否真正公平,则依靠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道德自律。于是,规则的他律和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自律,各司其职,使比赛既有公平的舞台,又有公平的行为。然而,近数十年来,在商业或其他利益的驱使下,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行为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似乎对道德的力量失去信心和耐心,而沿着“法治”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力图将运动员的行为规范统统纳入“法治”麾下于是我们看到强制性的“法”层出不穷,仅就兴奋剂一端就引出了多少“法”,国际体育组织的禁药清单也越来越长,然而,国际体坛的兴奋剂非但没有被遏制,却如野火一样蔓延开来。
在应当让“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一味地强调道德是迂腐的。同样,在道德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只是简单地高祭“法器”,也是无效的。法与道德,一刚一柔,一外一内,一头治标,一为治本。两者分离,则顾此失彼越治越乱。两者结合,则刚柔相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法治”与“德治”相依相存,共同支撑着绿茵场上的一片蓝天
(摘编自任海《体育“法治”与“德治”辩》)
问题:
(1)体育“法治”与“德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4分)
(2)体育“法治”与“德治”应该保持什么关系?为什么? 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10分)
32.【参考答案】
(1)体育“法治”与“德治”的本质区别在于法是外在且强制的,用法来维持公平竞争,运动员是被动的、消极的,处于服从的地位;道德是内在且自发的,用道德来维持的公平竞争,闪耀着善的光辉。
(2) 体育“法治”与“德治”二者应该保持相依相存的关系,理由如下:
一方面,在体育中,没有法,比赛缺乏必要的客观规范性,无法进行,因此,需要用法来确定比赛用具,规定胜负标准,没有道德,体育行为失去了主体的规范性,也无法进行,因此,需要依靠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道德自律。所以,规则的他律和运动员和裁判的自律,各司其职,使比赛既有公平的舞台,又有公平的行为。
另一方面,法与道德,一刚一柔,一外一内,一为治标,一为治本。两者分离,则顾此失彼,越治越乱。两者结合,则刚柔相济、内外兼顾、标本兼治。因此,只有二者结合使用,才能减少体育界行为失范的现象。
三、写作题(50分)
33.材料: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3.【参考立意】
尊重(自然、学生成长、教育)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命运共同体;保护环保,势在必行;不能竭泽而渔应适度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4
2014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小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突然决定将音体美课程提前考查,将课时留给语数外科目。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错误,不利于校际公平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答案:D
2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的是( )
A教育公平
B因材施教
C因势利导
D循循善诱
答案:A
3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
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识D、校本培训的意识
答案:B
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答案:B
5某公立小学为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兴办了一所校办工厂。该小学的做法( )。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盈利活动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兴办校办产业
C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D不台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勤工俭学和社会营利服务的规定
答案:B
6小学教师王某劝退了两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王某的做法( )。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力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C合法,教师有劝退学生的权利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答案:D
7某小学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学校工作3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该规定( )。
A合法,体现了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利B合法,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C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权D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
答案:C
8成年人杨某对7岁的小明说:“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小明听后,拿起一块石头就砸破了小刚家的玻璃。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B小明的监护人
C小明D杨某
答案:D
9小学生小光放学回家被妈妈责骂了一顿,一气之下跑到好朋友家里要求借宿一晚,小亮的父母答应了。关于小亮的父母对小光的留宿行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小亮的父母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B小亮的`父母可以留宿小光以保护小光的人身安全
C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的父母
D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所在学校
答案:B
10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嘴巴。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答案:C
11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某小学规定语文教师不得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文。该校的做法( )
A正确,学校有权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
B正确,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专业权利
D不正确,学校限制了教师的言论自由
答案:C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利明确的教育管理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加强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B规范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
C建立依法办学的学校制度D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
答案:D
13一个学生正在画漫画,漫画上的卢老师奇丑无比。卢老师笑着说:“希望你有马良神笔,让老师美起来。”这体现了卢老师能( )。
A宽容学生B公正待生C严于律己D严慈相济
答案:A
14下列关于教师家访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忌指导:对家教问题不要给家长提议
B忌独白:与家长交流不要唱独角戏
C忌教训:不要居高临下苛责教训家长
D忌揭短:不要当着学生面向家长告状
答案:A
15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张老师的做法( )。
A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B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答案:A
16刚参加完培训的张老师自费将培训资料复印发给同事,并将自己的心得打印出来与同事分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富有团结协作精神B张老师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
C张老师具有循循善诱的品德D张老师重视专业素质的提升
答案:C
17下列选项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芍药B荷花C菊花D紫荆
答案:D
18如果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消失了,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江河中的水不再流动B羽毛和石块皆悬浮在空中
C成熟的果实不会落地D所有物体的质量都会消失
答案:D
19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后灭亡的诸侯国是( )。
A赵B燕C韩D齐
答案:D
20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福楼拜《羊脂球》B巴尔扎克《高老头》
C莫泊桑《悲惨世界》D狄更斯《包法利夫人》
答案:D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5
2013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幼儿园)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答案:A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答案:D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答案:C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答案:D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答案:D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答案:B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答案:B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答案:A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答案:A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答案:D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答案:B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
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答案:A
1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答案:B
15、下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
答案:B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6
2024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幼儿注意稳定性差表现在( )。
A.注意的选择性差
B.有意注意时间短
C.注意范围小
D.注意分配的能力差
1.【答案】B.有意注意时间短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在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题干中幼儿注意稳定性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有意注意时间短。B项正确。
2.下列不属于新生儿本能的是( )。
A.宽食行为
B.抓握反射
C.踏步反射
D.膝跳反射
2.【答案】D.膝跳反射
解析:本题考查无条件反射。新生儿主要以无条件反射(先天本能)的方式来适应新环境。膝跳反射是指当膝关节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时,轻快地叩击膝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应。因此,膝跳反射不属于新生儿本能。D项正确。
3.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B.获得读写能力
C.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D.扩大识字量
3.【答案】A.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解析:本题考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内容。《指南》语言领域的概述中提到: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因此,幼儿阅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A项正确。
4.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是( )。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社会性
4.【答案】C.个性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的含义。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题干中的描述体现的是个性内涵。
A项: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由生物遗传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性(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维生素的缺乏容易导致婴幼儿患佝偻症。
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
5.【答案】A.维生素D
解析:本题考查缺乏维生素引起的病症。维生素 D 能够促进小肠吸收钙和磷,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维生素 D 缺乏可以引起佝偻病和手足抽搐。因此,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婴幼儿患佝偻症。A项正确。
6.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B.提高动作技能
C.增强幼儿体质
D.丰富健康知识
6.【答案】A.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目标指出:①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③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目标内容说明健康教育是全面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同时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A项正确。
7.幼儿在受到过度表扬,或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自己时,会明显感到不好意思,这反映了幼儿( )。
A.自我意识的发展
B.自我控制的发展
C.积极情绪体验的发展
D.合作行为的发展
7.【答案】A.自我意识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三方面。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自卑、自责、羞愧感等。题干中由于过度表扬等表现出的不好意思体现了这一特点。A项正确。
8.现场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依据是( )。
A.教具的丰富性
B.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C.幼儿的表现
D.教育过程的有序性
8.【答案】C.幼儿的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评价部分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C项正确。
A、B、D三项:均属于教育工作评价考察的方面,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9.《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五大领域目标及其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老师( )。
A.评价目标的达成度
B.掌握训练标准
C.了解发展规律,建立合理期望
D.分领域落实教育目标
9.【答案】C.了解发展规律,建立合理期望
解析:本题考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部分第二条:《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C项正确。
10.福禄贝尔强调( )。
A.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B.游戏的重要性
C.作业的重要性
D.感觉教育的重要性
10.【答案】B.游戏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的教育家,认为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游戏是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生活,并在幼儿园的教育方案中把游戏作为主要活动,B项正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户外活动时,幼儿玩得很高兴。部分幼儿已满头大汗,脸色通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该怎么做?
11.【参考答案】
(1)户外活动要遵循适量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是指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调节幼儿的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量,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提高身体运动的机能,保证身心和谐发展。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的特点是:强度较小、密度较大、时间较短、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2)要根据身体锻炼的内容、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幼儿年龄的差异,合理地确定身体锻炼时的“量”。户外活动时,学前儿童要承担一定的生理负担,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在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活动中,小班的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25~30分钟。
(3)要利用测心率和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方法,了解运动负荷是否合理,以便灵活地调节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4)在运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关注个别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活动中满头大汗,脸色通红,出现一副很疲劳的样子,表明活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个别体弱幼儿,可实行间断活动的方式。对出汗量大的学前儿童和体弱幼儿,活动时可在他们背后垫一块干毛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活动后着凉。
(5)活动后,教师应该组织学前儿童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做好器械的整理工作,保育员要及时擦拭学前儿童身上的汗液。根据需要调节空调温度,给学前儿童增减衣服。
12.幼儿观察力初步形成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2.【参考答案】
幼儿观察力初步形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的目的性加强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随年龄增长和教育影响而逐渐发展,培养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要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
学前儿童,特别是小班孩子的观察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别是大班,幼儿的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
(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
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观察的特点和突出问题。学习活动要求观察精细,经过系统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升。
(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
观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幼儿的观察是以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13.什么是续编故事?如何评价幼儿续编故事的能力?
13.【参考答案】
(1)续编故事是语言领域讲述活动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原有的故事情节基础上,继续创作新的故事内容的过程,以延续原故事的发展。或者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的条件出发,去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展开想象,构思适当情节,把原有故事接续下去,形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续编故事可分三种类型:①编结尾。教师将故事内容基本讲完,由儿童编结尾。②编中段。教师讲开端和结尾,由儿童编出故事的发展。③编中段和结尾。教师只讲故事开端,由儿童续编至结尾。故事开头的内容应是儿童熟悉的生活题材,一般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件,并有伏笔,以提供多方面发展情节的线索。
(2)在评价幼儿续编故事的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续编故事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评价不同年龄班活动时的侧重点不同”。
a.小班活动的重点为编结局,即幼儿根据个人对故事情节、人物、主题的理解,在故事即将结束时为故事想象编构出一个结局。b.中班活动的重点为编高潮和结局,即编“有趣情节”。教师在讲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时突然停止,并提示幼儿发挥想象,编构接下来的部分。c.大班活动的重点为编完整故事。到了大班,幼儿编构故事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大班幼儿尝试编构完整的故事。
②对幼儿编构的故事要求不必过高,只要具有人物、情节、对话和主题等基本构成要素即可。
③在评价时还应注意幼儿故事续编的完整性、流畅性等。
④另外,在《指南》语言领域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教育建议中指出:
a.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b.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c.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因此在评价幼儿续编故事的能力时,应注意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对故事内容进行续编。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桌子上放了一个三座山的模型,工作人员从各个方向给模型拍了照片,请幼儿坐在桌子一边,在他对面放一个布娃娃(见下图),让幼儿从所有照片中找出帮布娃娃看到的模型照片,结果幼儿选出的是自己位置上看到的模型照片。
问题:
(1)请问这个实验反应了幼儿思维怎么样的特点?
(2)请列举2个日常生活中反映幼儿这种思维特点的事例。
14.【参考答案】
(1)实验中儿童选出的是自己位置上看到的模型照片,这说明儿童认为玩偶看到的东西应该和自己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也就是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能“采择他人的观点”。
该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前运算阶段”,由于没有真正掌握物体的要领,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进行思考,因而是自我中心的。该阶段主要的特点为:自我中心性、思维不守恒、思维不可逆、泛灵论、集中化思维。
(2)自我中心性的生活中的事例如下:
例子1:幼儿在晚上跟妈妈走路的时候会跟妈妈说“我走,月亮就走,我停下来,月亮也跟我停下来”。
例子2:幼儿在妈妈生日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他认为“我喜欢,那么妈妈也会喜欢”。
其他的表现比如经常使用代词、自我中心性的认知性别角色也能体现出2~7岁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15.午睡起床时,大部分幼儿已穿好衣服陆续进入活动室,刘老师发现平时起床速度较快的莉莉还躺在床上,就轻轻走到莉莉床边,亲切地抚摸她的头说:“你不舒服吗?”,莉莉紧张地摇摇头。刘老师悄悄伸手摸莉莉床上的褥子,发现湿湿的,便凑近莉莉的耳边轻声说“没事的,尿湿了,擦擦身体,换一套衣服,把褥子晒晒就好了”,刘老师边帮莉莉擦洗,换衣服,边对旁观的幼儿说:“莉莉出了好多汗”,离园前,刘老师将晾干的睡衣递给莉莉,莉莉开心地笑了。
问题:请评析刘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优点?
15.【参考答案】
刘老师的做法保护了幼儿的人格尊严,进行了保教结合,建立了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
(1)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幼儿园一般教育原则中的尊重儿童人格尊严。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幼儿会羞怯也会懊恼,教师不能伤害幼儿自尊。材料中,刘老师看到莉莉的紧张的反应后便悄悄地摸床,凑近轻声地说,并对旁观的幼儿说:“莉莉出了好多汗”,维护了莉莉的自尊。
(2)刘教师做法体现了幼儿园特殊教育原则中保教结合的原则。保育和教育工作应该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材料中,老师发现莉莉尿床后,没有交给保育老师,而是自己亲自帮助莉莉擦身子换衣服,照料了幼儿的生活,体现了保教合一。
(3)刘老师的做法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和安全感。幼儿可以体验到来自幼儿教师的关爱,从中获得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安全感。材料中,刘老师面对有异常行为的莉莉亲切地抚摸头进行询问,耐心安慰,换衣服,晒被子等行为使幼儿感受到了教师的关爱,让莉莉感受到了安全,有了依靠。
(4)刘老师的做法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材料中,旁边幼儿观看的时候,老师说了善意的谎言,维护了莉莉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不会引起其他幼儿的嘲笑。有利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5)刘老师能够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到幼儿的需要。材料中刘老师发现平时起床速度较快的莉莉还躺在床上便过去询问,体现了老师对幼儿的关注。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30分)
16.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教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
要求:写出活动的方案,包括活动名、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16.【参考答案】
大班科学领域数学活动《比一比》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探索生活中各种有趣的数学活动,体会量的相对性的有趣。
2.技能目标:能用目测、比较等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大小,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能力和推断能力得到提高。
3.认知目标:初步感知长短、大小的相对性,了解量的相对性的特性。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长短、大小的相对性,了解量的相对性的特性。
2.活动难点:能用目测、比较等方法区别物体的长短、大小,提升观察能力和推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物资准备:黄豆、苹果、柚子各一个;长短不同的绳子若干;硬纸板、剪刀、彩色装饰纸、胶水(胶带)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比较过物体的大小、多少。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谜语导入
教师说谜语,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谜底。
谜语:身穿黄衣裳,体圆像珍珠,房间像小刀,又像弯月亮,兄弟姐妹多。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它是什么?没错!就是黄豆,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呢?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黄豆、苹果、柚子各一个,幼儿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1)教师先后出示黄豆、苹果,请幼儿比一比谁大谁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他们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他们是黄豆宝宝、苹果宝宝,请大家迅速告诉老师谁大谁小?
(2)教师再次出示苹果、柚子,请幼儿比一比谁大谁小。
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位好朋友迫不及待跟大家见面,他是柚子宝宝,请大家迅速告诉老师谁大谁小?
小结:苹果比黄豆宝宝大,但是和柚子宝宝相比,苹果宝宝就小了,这就是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2.幼儿进行实验,探究物体长短的相对性。
(1)教师将幼儿分组,分成了汽车组、火车组、飞机组,给每组小朋友分发长短不同的绳子若干幼儿探索操作,发现物体长短相对性的有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长短不同的绳子若干,大家比较一下,谁比较长?
谁比较短?
(2)幼儿互相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告诉同伴、老师。
师:有没有比较出来谁短谁长?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小结:物体长短具有相对性,绳子长短的比较也需要看跟谁进行比较。
3.排排队
(1)教师出示四个长短不同的跷跷板,请幼儿按照从长到短、从短到长进行(2)幼儿通过观察说出找出最短和最长的跷跷板。
(三)活动结束——教师总结结束
教师总结:量的相对性是比较的两两对象的不同,量的特征也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我们常见的物体多少、高矮、宽窄、长短、薄厚等都具有量的相对性。例如,小明与小红比,小明高小红矮;但小明与老师比,他又成为矮的了。小朋友们可以在生活中多多发现,多多探索。
五、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至家庭,请幼儿回到家与爸爸妈妈一起探讨生活中量的相对性。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7
2020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
1.参考答案:A
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素质B.环境 C.教育D.个体
2.参考答案:C
解析: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 D.人口
3.参考答案:A
解析: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4.学制发展进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收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
4.参考答案:D
解析:分支型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题干所述符合分支型学制。
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自然本位论
5.参考答案:B
解析:卢梭属于个人本位论。
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
A.从幼儿园到初中B.从小学到初中C.从初中到高中D.从小学到高中
6.参考答案:D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是从小学到高中。
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的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7.参考答案:B
解析:三项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8.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到上课,小到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特朗普B.道尔顿C.文纳特D.贝尔兰卡
8.参考答案:A
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特朗普制的内涵。
9.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吧“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
9.参考答案:B
解析:档案袋评价强调过程,属于形成性评价。
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
10.参考答案:C
解析:“每月一星” 活动的开展属于品德评价法。
11.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的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为孔门的学生。孔子做法体现哪一德育原则( )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D.疏导原则
11.参考答案:D
解析:孔子针对子路对教育作用的不以为然,提出经过加工后的竹子能够射的更远,意为经过教育的人能取得更好的成就,由此改变子路的观点。这符合疏导原则的内涵。
12.建华在听课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玩手机或做小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集中 B.注意分心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2.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相关内容。注意分心是指离开了当前任务,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13.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用奖励来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符合( )
A.人本主义学观B.行为主义学观C.认知主义学观D.建构主义学观
13.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主义的理论应用。用“奖励”激发学习动机,是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4.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晓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
14.参考答案:C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为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体现的是附属内驱力,故选C。
15.梦佳理解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涵义。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梦佳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5.参考答案:D
解析:能理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体现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的出现,符合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
16.晓军上中学后,自尊心越来越强,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全面,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反应的是晓军自我意识哪一方面的发展( )
A.生理自我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D.物质自我
16.参考答案:B
解析:心理自我阶段是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处于该阶段的青年,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且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题干的描述符合该阶段的特点,故选B。
17.高三学生志强认为,做事应达到尽善尽美,因此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因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来调整他的情绪,该教师采用的合理辅导方法是( )
A.理性情绪疗法B.系统脱敏法C.阳强化反应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7.参考答案:A
解析:理性情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所以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调整自己的情绪。题干中老师所用的方法正是理性情绪疗法,故选A。
1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玩儿游戏来强化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理的安排应该是该孩子( )
A.玩儿完游戏后做作业 B.自己规定游戏时间C.边玩游戏边做作业 D.完成作业后玩游戏
18.参考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正确的做法是用玩游戏这个高频活动来强化作业这一低频活动,因此正确选项为D。
19.小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它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许,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A.社会契约阶段B.相对功利阶段C.寻求认可阶段D.遵守法规阶段
19.参考答案:C
解析:寻求认可取向,又叫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题干的描述符合阶段,故选C。
20.教学课上,学生由于惧怕教师而出现紧张拘谨、反应被动、心不在焉等现象,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 D.失控型
20.参考答案:C
解析:消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教师的状态;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情绪压抑等。
21.王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善于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反应了王老师的哪一方面能力突出( )
A.教学操作B.教学归因 C.教学迁移D.教学反思
21.参考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教学操作能力的概念。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22.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地社会活动,教育与其他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教育具有育人性,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现象只存在人与人之间,动物界之间不存在教育现象,所以题干说老猴带小猴爬树是教育说法是错误的。
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23.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多重种途径,比如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活动、劳动等,而且任何学科都应具有教育性,所以进行德育教育不仅靠思想品德课老师,还需要各种其他学科老师的努力。
所以题干说思想工作仅靠德育老师说法是错误的。
24.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24.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顺向迁移和正迁移是不同的概念。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而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因此款干说法错误。
25.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5.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它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26.参考答案: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2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27.参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5)组织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活动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等
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28.参考答案:
(1)智力类型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4)特殊能力的差异
(5)智力的性别差异
29.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有那些?
29.参考答案:
(1)情绪耗竭,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个性化,刻意与工作对象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3)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周老师教高一五班数学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他决定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任务和要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六位学生,周老师特别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和阅读相关书籍。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作业,还选做了一些难度更大的习题,对于其他学生,周老师分别给他们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通过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周老师耐心地加以辅导,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们通过解决问题获取了知识,很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问题:
(1)周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8)
(2)请结合材料对这些教学原则加以分析。(10)
30.参考答案:
(1)周老师贯彻了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直观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
(2)分析如下:
①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周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思考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踊跃参与课堂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②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别性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要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材料中周老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任务和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掌握知识。材料中周老师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属于模象直观,使学生对于知识理解更加全面深刻,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④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进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材料中周老师对于不同程度学生设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稍作拔高,学生完成状况良好体现了量力性原则。
31.下面是一位学生给老师的求助信。
许老师,您好!我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上高中以来学习成绩却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近几次考试都没考好,这让我很沮丧,越来越不自信,现在一提到考试,我就浑身不自在,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把成绩提高?在平时学习中,我都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们也认为我的能力较强,常常推荐我参加一些学习竞赛,但我都推辞了,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有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想我能行吗?我能考好吗?我是不是再也考不出好成绩了?
老师,我特别希望改变我目前的状态,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因此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
学生:海波
3月31日
问题:
(1)请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这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0)
(2)如果你是许老师应该如何帮助这位学生。(8)
31.参考答案:
(1)
①存在问题: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做成某件事情的主观判断。该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近几次考试的连续失败,对于自己能力产生怀疑,自我效能感减低。
②产生原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有个体自身成败经验、言语暗示、替代经验、情绪 唤醒。该生主要原因为成败经验和言语暗示。首先该生近几次考试没有考好,由于连续的失败经验是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减低,这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其次该生多次认为考试失败是自身能力不行,多次消极的言语暗示减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
①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成功性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②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这几次考试进行正确的归因,并据此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③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促进学生学习,材料中对于学生的消极的学习动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和引导学生进步,从而提高学生成绩。
④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需要老师对该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指导。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8
2015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中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中”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答案]:C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答案]:C
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 )
A.教学反馈B.教学反思C.教学创新D.情境创设
[答案]:B
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B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下列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 )
A.提高教师地位待遇B.提高教师业务水平C.健全教师管理制度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答案]:D
6、关于图1种教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
B.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答案]:C
7、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当学徒,下面正确的是( )
A.张某父母的做法合法,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成长
B.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
C.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年满14岁
D.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衣服教育法》的规定,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 )
A.应当引咎辞职B.应被就地免职C.应承担刑事责任D.应受行政训诫
[答案]:A
9、放学后,15岁的李某与同学王某在酒店和朋友聚餐,在喝完从酒店买的白酒后,李某与王某发生了争执,李某拿起酒瓶击中王某的头部,致使王某成为植物人,此次伤害事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应承担刑事责任
B.未满16岁的李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C.酒店应当承担王某的全部刑事责任
D.李某的学校应承担王某的部分赔偿责任
[答案]:A
10、15岁学生张某的父王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
B.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
C.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自生活
D.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进行单独居住生活
[答案]:D
11、初中生小王犯罪被判一年缓二年执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王不可以回学校继续学习
B.学校可以取消小王学籍
C.小王只能去工读学校学习;
D.政府依法收容小王
[答案]:D
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说明未成年人受到( )
A.学校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家庭保护
[答案]:C
13、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担任一个班主任,时间一般是连续一学期以上
B.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
C.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D.合理安排班主任课时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入。
[答案]:A
14、学习一直不好的张同学这次考试考了“59分”。老师给他评分“59+1”,并在发试卷时悄悄说“这一分是预支给你的,希望你下次考好些,再把这一分还给老师,好吗?”该老师作法( )
A.虽未按常规处理,但有利于激励学生
B.虽缺乏教育技巧,但有利于学生发展
C.虽有违教育原则,但有利于保护学生
D虽有失教育公正,但有利于教育学生
[答案]:A
15、家境困难的马老师辅导经验丰富,为了补贴家用,每周有4个晚上在家辅导“学生”但所收费用不高,由于精力不济,只能推脱学校安排学校的活动课。马老师的做法( )
A.可以理解,因为学校的安排不合理
B.无可厚非,因为生活所迫而且收费不高
C.应于制止,这已影响了师生关系和谐
D.应于处理,违规违纪且影响了正常教学
[答案]:D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9
2014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幼儿园)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了准备六一儿童节全园体操表演,刘老师提前一个月组织幼儿反复训练,甚至缩短幼儿午睡及游戏时间。刘老师的做法( )。
A错误,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B错误,不利于儿童个性发展
C正确,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D正确,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答案:A
2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做着手工,忽然停电了,教室里光线不足。此时教师应该( )。
A继续组织幼儿手工活动B让幼儿自行选择是否继续
C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D让幼儿在教室内自由活动
答案:C
3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同事。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
A课程研发的意识B园本教研的意识
C课程评价的意识D园本培训的意识
答案:A
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求异能力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答案:B
5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B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C幼儿入园前须进行简单测试,通过者方可入园
D幼儿入园前须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入园
答案:C
6下图中某幼儿园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常规工作
B体现了幼儿园对幼儿健康的关心
C教师应承担喂药事件的全部责任
D随意喂药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答案:D
7某幼儿园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园工作3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该规定( )。
A合法,体现了幼儿园的自主办园权利
B合法,保障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C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
D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权
答案:D
8成年人杨某对5岁的小明说:“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小明听后,拿起一块石头就砸破了小刚家的玻璃。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小明B杨某
C小明的监护人D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
答案:B
9某医院擅自将幼儿吴某的照片及病例刊登在宣传材料上广为散发,用以宣扬本院的医治水平,该医院的行为( )。
A侵犯了吴某的名誉权B侵犯了吴某的姓名权
C侵犯了吴某的健康权D侵犯了吴某的隐私权
答案:D
10某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幼儿的嘴巴,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批评教育幼儿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幼儿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幼儿言论自由权利
答案:C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
管理体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加强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B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
C建立依法办学的学校制度D规范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
答案:B
12教师李某因盗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李某服刑满可以从事教师职业B李某可在民办幼儿园从事教师职业
C李某5年内不得从事教师职业D李某终身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答案:D
13涂鸦活动中,贝贝笔下的卢老师奇丑无比有同伴讥笑贝贝,卢老师对有些不高兴的贝贝笑着说:“宝贝,你把我的头发画得卷卷的挺好看的。”卢老师的行为体现了( )。
A公正待生B正面激励C严于律己D严慈相济
答案:B
14下列关于教师家访的的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忌指导,对家教问题不要给家长建议
B忌独自,与家长交流不要唱独角戏
C忌教训,不要居高临下苛责教训家长
D忌揭短,不要当着幼儿的面向家长告状
答案:A
15汪老师平时对幼儿的大声喧哗、随地乱扔果皮的行为忽视无睹不予理睬,有人参观或检查时才提出要求,该教师的做法( )。
A体现了宽容待生的教育要求B体现了严慈相济的教育原则
C忽视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D影响了幼儿学习成绩的提高
答案:C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10
2012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小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
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
C.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
D.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
答案:B
2、孔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做人应当笃实宽厚
B.做人应当修己慎独
C.做人应当仁爱孝悌
D.做人应当勇毅力行
答案:A
3、( )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关心集体
答案:C
4、( )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关心集体
答案:A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 )处罚。
A.免除
B.从轻、免除
C.从轻、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答案:D
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答案:A
7、《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与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是“情形之一”的(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不关心集体的
答案:D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 )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A.教育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答案:A
9、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其确定依据是( )。
A.相关当事人的经济条件、责任的承担能力
B.相关当事人的过错性质、程度和悔过态度
C.相关当事人的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D.相关当事人的态度与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答案:C
10、“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 )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史记》《论语》《汉书》《诗经》
D.《论语》《春秋》《中庸》《诗经》
答案:B
11.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 )为人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A.《双城记》
B.《人间喜剧》
C.《寒灰集》
D.《悲惨世界》
答案:B
12、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 )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不愧为划时代的光辉著作。
A.《母亲》
B.《人间喜剧》
C.《寒灰集》
D.《悲惨世界》
答案:A
13、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著作( )中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景岳全书》
B.《脉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答案:C
1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正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答案:C
15、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答案:D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11
2013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A.负向迁B.原型启发C.思维定势D.功能固着
答案:B
2.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
A.投射效应B.首因效应C.晕论效应D.刻板效应
答案:D
3.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B.安置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答案:B
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 )
A.裴期泰洛奇B.洛克C.卢梭D.杜威
答案:C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 )
A.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6.某寄宿制小学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C.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D.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
答案:A
7.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形成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
答案:D
8.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 )
A.社会活动B.技能活动C.科技活动D.学科活动
答案:C
9.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法
答案:B
10.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培养能力B.依法执教C.教书育人D.传授知识
答案:C
11.我国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
A小学和初中分别设置
B.十二年一贯整体设置
C.九年一贯的.整体设置
D.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
答案:C
12.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习作业法B.实践探究法C.实物演示法D.实验教学法
答案:A
1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成绩
答案:A
1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B.伦理本位C.科学本位D.个人本位
答案:A
15.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
A.知、情、意、行B.导、学、习、行C.闻、行、忠、信D.学、思、习、行
答案:D
16.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辩,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
A.连续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
答案:D
17.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 )
A综合分组B.外部分组C.内部分组D.交叉分组
答案:C
18.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性要素是( )
A道德情感B.道德认识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
答案:C
19.我国小学低年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
A活动型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D.校本课程
答案:A
20.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A制约与促进B.共性与个性C.影响与干涉D.培养与推动
答案:A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12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统考)
1.平时嗓门大的小张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么?”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自主 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尊重 C、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
2.孙老师给小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很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简便识记,等级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某校组织同一学科教师观摩教学,课后针对教学过程展开研讨,提出完善教学建议,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德结对 D、自我研修
4.焦老师积极参加教师培训,返校后致力与同事交流学习的心得,并用于实践教学,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提现了终身学习的 B、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 C、推动了学校的校本研究 D、有助于增进学校合作
6.某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
A、人身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7.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
A、收容教养 B、强制劝退 C、开除学籍 D、批评教育
8.8岁的亮亮是一名孤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对其履行收留抚养责任的主体是( )
A、教育行政部门 B、学校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C、社区居民委员会
9.12岁的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依法可以免于处罚 B、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C、可由公安机关予以收容教养 C、可由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
10.校外人员孔某趁学校门卫疏忽之际,骑摩托车闯入校园,将学生刘某撞伤,对刘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A.门卫 B.孔某 C.学校 D.刘某的监护人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B.加强教辅市场管理,取缔补习机构 C.依据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D.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1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陈某因参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被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处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当地人民政府作出这一处分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3.宋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常将“鸟”和“乌”混淆,就编了首儿歌:“小鸟小鸟有眼睛,没有眼睛看不见。”他创编了很多类似的儿歌,对学生识字有很大帮助。宋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师德规范是( )
A.廉洁从教 B.公正待生 C.探索创新 D.举止文明
14.汪老师在班上设立“坏学生”榜,那些爱打闹、不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
A.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B.不合理,没有尊重学生人格 C.合理,体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D.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15.晓光多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但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方老师全说道:“特长需要保持,可是只有打好文化基础,你才能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方老师的做法( )
A.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B.不合理,违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C.合理,学生必须在各个学科领域平均发展 D.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13
2019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1.答案:A。学记。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
2.答案:B。环境。
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
3.答案:C。人口变化。
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 )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
4.答案: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 )
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
5.答案:B。等级性。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6.答案:A。学科课程
7.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明确规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 )
A.国家一级管理B.国家、地方二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教研室四级管理
7.答案: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8.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论争,其根本分歧是( )
A.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以理论教学为主还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C.以学科教学为主还是以活动教学为主
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
8.答案:D。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
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规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王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
9.答案:A。形成性评价
10.某中学在“每月一星” 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快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种做法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救育B.情感陶冶C.实际锻炼D.榜样示范
10.答案:D。榜样示范
1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过程规律?( )
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1.答案: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2.课堂上,同学们的注意被突然飞进教室的一只小鸟所吸引。这种注意属于( )
A.无意注意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2.答案:A。无意注意
13.晓斌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全是刻苦努力的结果。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晓斌的归因属于( )
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D.可控的外部归因
13.答案:C。可控的内部归因
14.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生解决困难和复杂的任务时,哪种动机水平最有利?( )
A.中等偏下水平B.中等水平
C.中等偏上水平D.高水平
14.答案:A。中等偏下水平
15.林菁擅长记忆物理定律、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这表明他的哪种记忆好?( )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
15.答案:C。逻辑记忆
16.张丽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能够超越某种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
A.社会契约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普遍伦理
16.答案:D。普遍伦理
17.韩老师常常说方琼勤奋努力,孙彤细致严谨,李冰诚实可信。韩老师描述的这些心理特征属于( )
A.能力B.性格C.气质D.情绪
17.答案:B。性格
18.刚进入高一,赵峰就总想“我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他明知离高考还远着呢,这么早想这个事根本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学习,他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
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恐惧观念D.恐惧行为
18.答案:A。强迫观念
19.谢晶在全校大会上受到表扬,兴奋不已;会议结束后,当听到几个同学议论“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长得那个样”时,她又很快陷入极度苦恼之中。谢晶的表现典型地反映了中学生情绪的哪种特点?( )
A.两极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爆发性
19.答案:A。两极性
20.根据富勒等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够自觉关注( )
A.生存B.情境C.未来D.学生
20.答案:D。学生
21.王健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没有直接提出批评,而是表扬了认真听讲的冯军,王健看了看冯军,也开始认真听讲了。该老师使用的课堂管理方法是( )
A.直接干预B.替代强化C.团体警觉D.处理转换
21.答案:B。替代强化
二、辩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
2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因此,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程计划,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2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但并不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是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具体地讲: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的大小不同,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
(5)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同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说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
24.问题解决不受情绪影响。
24.【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问题的特征、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迁移、原型启发、动机强度以及情绪等等。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往往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定、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所以说,情绪影响着问题解决,故题干这种说法错误。
25.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
25.【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健康与疾病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并不是某种固定、永恒不变的状态,它会因为社会、生物等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所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26.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清楚、抑扬顿挫等。
(6)气氛热烈:是指课堂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
(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
27.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27.参考答案:
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8.简述元认知策略的种类。
28.参考答案: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3)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9.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29.参考答案: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1)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就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王晓是我班一名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当其他同学在课堂上求知若渴地学习时,他却经常开小差,时而做出古怪的动作,发出干扰的声音,时而在教材上临摹插图,毫不在乎老师的批评。在多次苦口婆心劝说无效后,我决定换个思路。
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谁也不爱理他。课间,他四处溜达无所事事,偶尔趁人不备拍打一个同学的背后迅速逃离。透过这一幕,我看到了他自暴自弃的背后对友情的渴望。
为了转变他在同学心中的不良形象,我创造时机对他表扬。这种积极的评价果然有效。他的书写从“狂草”变“潦草”,作文从数行到一页,学习有了较明显的进步。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一篇作文有些新意,就帮他输入电脑并加以润色,在班级网页上展示,结果被同学们热烈“点赞”;他绘画有基础,我请美术老师私下指点,他的画也上了学校的展板。同学们开始对他另眼相看,他也找回了一些自信。
在此基础上,我策划开展“伸出手、不抛弃”的班级活动,先在班干部中讨论了与王晓交友的行动计划。班干部动起来了,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关注他、帮助他、跟他交流、找他玩的同学渐渐多起来了,被他欺负而打小报告的同学逐渐少了,他为引发他人关注的恶作剧也逐渐没有了,他终于融入了这个班集体,成为班上积极的一员,我们班也因此获得了“包容友善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问题:
材料中这位老师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30.【参考答案:】
第一问:
材料中的“我”贯彻了疏导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问:
(1)疏导原则,要求教师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材料中,“我”在面对王晓经常开小差、捣乱等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发现他的优点,对他进行表扬鼓励,体现了疏导原则。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优点,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缺点和不足。材料中,“我”创造时机对他表扬,对创新性作文进行鼓励,发扬他绘画的优势,帮助他找回自信,正是在依靠王晓的优势开展德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转变。
(3)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材料中,“我”对王晓的教育从最开始苦口婆心劝说却无效果到通过观察了解王晓的内心需求,再到根据王晓的特点用各种方式对王晓进行教育逐渐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是因为所有的教育方式都具有针对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这要求教师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间接地影响个人,同时利用个人力量影响集体的发展。材料中,“我”通过班干部开展“伸出手、不抛弃”的活动,号召全班同学积极帮助王晓,这正是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个别人的体现。在帮助王晓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积极努力,班级凝集力得到提升,最终获得“包容友善先进班集体”的称号,这是通过个人影响集体的体现。
总之,材料中的“我”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坚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方法,促进全班同学的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也应该向材料中的老师学习,灵活、合理的运用各种德育原则。
31.材料:
晓宁平时没有复习的习惯,还有一周就要期末考试了,他开始着急起来,并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他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反复背诵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就去背——背外语单词,背课文,背语法,背数学、物理公式和化学方程式等,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连课间休息也不放过,从晚上背到深夜,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接着背,以致到了头昏脑胀的地步。他从没有哪次考试像这次考试下这么大的功夫,自以为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然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各门功课成绩都很不理想。他很失望,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问题:
(1)简述学生应该如何有效进行复习。(12分)
(2)请指出晓宁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分)
31.【参考答案:】
(1)学生有效复习的方法如下:
第一,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当天学过的内容要在当天之内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利用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减少抑制干扰。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可以采取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其中综合识记效果最佳。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更好。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避免单一的机械识记,可以有效结合意义复习。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第七,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时,效果最佳。
(2)晓宁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做到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及时复习是指学完知识之后马上进行复习。材料中,临近考试前一周,晓宁才开始着急复习,表明他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
第二,未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计划。材料中,晓宁只要有时间就开始背诵,而且各种内容都背诵,表明其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都未合理安排。
第三,复习方法单一,机械背诵。材料中,晓宁认为只要反复背诵就能取得好成绩,而且仅使用这一种方法,说明他复习方法单一,只是机械背诵。
第四,没有做到将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材料中,晓宁从早上背到深夜,而且只要有时间就去背诵,连课间都不放过。
第五,未排除抑制干扰。材料中,晓宁背诵内容时,是将所有学科的内容都放在一起背诵,容易造成学科之间以及相似内容的干扰,所以导致背诵和复习的效果不佳。
第六,学习动机过高。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材料中,离考试只有一周,晓宁又发誓要取得优异成绩,动机过强,造成头昏脑胀,复习效果不佳。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 14
2015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真题《综合素质》(幼儿园)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声音却很低,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幼儿的生理缺陷
答案:C
2.老师组织集体游戏时,发现嘉嘉独自一人专注地看着落在地上的小水珠,老师走过对嘉嘉说:“还是先跟大家一起玩吧,游戏后再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该教师的做法( )。
A.保护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
B.保护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目标
C.忽视了幼儿仔细观察的需求
D.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答案:A
3.某幼儿园经常组织老师们相互观摩保教活动,针对活动过程展开研讨,提成完善活动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
A.进修培训
B.同伴互助
C.师徒结对
D.自我研修
答案:B
4.焦老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师培训活动,返园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将其运用于保教实践。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B.有理于幼师的共同发展
C.推动了幼儿园的园本教研
D.有利于增进家园合作
答案:D
5.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
A.给予行政处分
B.给予行政拘留
C.责令其限期悔过
D.责令其赔礼道歉
答案:A
6.某幼儿园为增强家园协作决定设立家长委员会协助开展工作。根据《幼儿园工作流程》的规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
A.负费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B.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经验
C.管理园舍、设备和经费
D.监督指导幼儿园管理工作
答案:B
7.小学生李某多次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对于李某,学校可以采取的管教方式是( )。
A.强制劝退
B.批评教育
C.开除学籍
D.收容教育
答案:B
8.因为父母双亡,5岁的亮亮成了孤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对其实行收留抚养责任的主体是( )。
A.教育行政部门
B.幼儿教育机构
C.儿童福利机构
D.社区居民委员会
答案:C
9.校外人员孔某趁幼儿园门卫疏忽之际,骑摩托车闯入幼儿园,将幼儿刘某撞伤,对刘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费用的是( )。
A.孔某
B.门卫
C.幼儿园
D.刘某的监护人
答案:A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B.加强教辅市场管理,取缔补习机构
C.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D.依据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
答案:C
11.某幼儿园在其教学计划中大量增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B.错误,背离了幼儿教育的的基本目标
C.正确,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D.错误,只能适量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
答案:B
12.下列选顼中,不属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确认和保护的儿童权利的是( )。
A.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
B.益于社会保障的权利
C.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
D.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答案:D
13.宋老师发现很多幼儿的生活习惯不好,就创编了一些关于习惯培养的儿歌,这些儿歌很受幼儿欢迎,对他们的习惯养成产生了积扱作用,宋老师的做法体现的师德规范是( )。
A.廉洁从教
B.公正待生
C.举止文明
D.探索创新
答案:D
14.王老师在教室里贴了一个“坏孩子”榜,哪些爱讲话爱打闹的小朋友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B.合理,体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
C.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D.不合理,没有尊重幼儿人格
答案:D
15.晓光很有舞蹈天赋,小小年纪已经参加过很多大型比赛,但他不愿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科学活动,方老师劝说道:“老师很喜欢会跳舞的晓光,可是如果你在其它方面很能干的话,大家会更加欢你”方老师的做法( )。
A.不合理,不利于幼儿发展特长
B.不合理,不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
C.合理,教师应该关注幼的全面发展
D.合理,幼儿必须在各个学习领域平均发展
答案:C
【教师编制考试真题】相关文章: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09-26
企业培训考试真题08-06
科目一考试真题精选05-31
雅思阅读考试真题10-06
科目四考试真题10-12
执业医师考试真题09-24
司法考试真题演练09-26
2017法语考试真题训练09-19
职称英语考试真题09-30
BEC高级考试真题演练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