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考点:心理健康
下面yjbys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小学教育考点:心理健康,仅供大家参考。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1、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认为的心理健康者的十项标准是: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适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多动症
多动症也称“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多在7岁时就有异常表现。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
(1)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
(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不能坐定看一会儿电视。做作业做了一会儿又去干别的,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3)冲动行为。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比如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又如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
(4)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2、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的统考以及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等。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3、学习困难综合症
学习困难综合症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9%男童和3%的女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诵读困难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一种表现的症状。
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缺少某种学习技能,包括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在诊断学习困难综合症时,应当注意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儿童多动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好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和行为障碍所造成的。而患有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学生,则没有自述多动症的表现,他们在个性发展上是健康的,不存在多动症儿童所表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4、强迫症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强迫症的原因:(1)社会心理原因。包括学习过度紧张、家庭要求过于严格、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比如,成人禁止子女表达负面的情感,是子女产生强迫症状的十分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征。(2)个人原因。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强迫症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行为治疗;(3)建立支持性环境5、厌学症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儿童厌学症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_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
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第三,心l5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T作的配合与补充。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考点:心理健康】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考点归纳:教育研究方法06-22
中学教育知识考点: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03-28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点复习题03-24
201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