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导语:班级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在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非常容易出材料分析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清楚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是什么以及需要遵循哪些处理原则和有哪些注意事项。
【知识点解析】
(一)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
1、成员间的分歧
班内学生思想、见解上的不一致,意见或建议的差异,在班级活动中随时都可能表现出来,这都会导致成员间的分歧。
2、打架斗殴
主要指在校学生间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打斗事件。
3、顶撞
学生顶撞教师的表现主要有学生公开反对教师的建议,对教师的批评持对抗态度,当面指责教师的错误等。
4、恶作剧
恶作剧是指不但始料未及,而且使人非常难堪的突发事件。例如学生千方百计找难题,试图难倒老师,当堂要老师的好看。
(二)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
3、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定要考虑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
4、可接受原则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心悦诚服地接受,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
(三)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沉着冷静面对事实,教师要豁达大度,要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
2、机智果断应对
要尽地可能平息事端,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
3、公平民主处理
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处理,要有民主意识。
4、善于总结引导
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备考指导】
一般这类题包含两小题,第一题问评价案例中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做法。第二题问班级突发事件时的注意事项。因此,在对这两问作答时,首先,大家需要先判断材料中的事件是否属于班级突发事件的四大类型,然后评价用突发事件处理的五大原则来作答,符合哪几个原则就写哪几个原则。第二问注意事项用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来作答。下面就以2015年上半年的真题来讲解下如何利用以上知识作答。
【真题解析】
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
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
(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
(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
解析:(1)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符合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富有教育机智,值得肯定。
首先,沈老师的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材料中,沈老师的处理方式感化了化漫画的学生,不但使他主动擦掉黑板,改正错误,还对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沈老师的做法符合可接受性原则。材料中,沈老师没有公开寻找化漫画的学生,也没有惩罚批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最后,沈老师的做法符合冷处理原则。材料中,沈老师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保持了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也保证了教学的顺利实施。
(2)教师在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沉着冷静面对。沉着冷静面对事实,教师要豁达大度,要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
其次,要机智果断应对。充分发挥教育机智。
然后,要公平民主处理。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处理,要有民主意识。
最后,要善于总结引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扩展:幼儿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难点讲解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一般的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的进一步的具体应用和升华。
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任务、对象、成果、手段、工具不同于其他职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专门适用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发展显示出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关于教育领域是非善恶的专门性道德。因为它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教师职业展开的。它不仅告诉人们教师职业何以为善的道理,而且指出了教师职业如何为善的途径。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古今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始终贯穿着教书育人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育人被视为教书的根本目的。教师职业道德的教书与育人要求的双重性也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把人类世代创造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认真负责地传授给年轻一代,能从德、智、体等方面培养和塑造学生,使之成才。高尚的职业道德能指引教师积极努力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品德。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情操、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
在教师职业理想上,它向人们揭示了教师所从事的是人类的伟大事业,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在教师职业素质上,它强调教书育人是根本;在教师职业态度上,它提倡爱岗敬业,以育人为乐;在教师职业形象上,它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师职业情感上,它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教师职业行为品质上,要求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善于协作,要民主、平等、公正自律;在教师职业情操上,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廉洁从教,不慕虚荣;在教师职业业务上,提倡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敷衍塞责;在教师职业作风上,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尽心指导,循循善诱……总之,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这一行业特有的思想、情感、态度、素质、操守。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相适应的,其功能具有多样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这一行业所特有的伦理现象和精神文化,构成了教师这一行业特有的精神风貌,成为教师职业发展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观念意识,不仅是衡量教师职业行为及其水平的重要依据,对教师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而且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各种关系和矛盾加以调节或解决的重要依据,它能提高教师对其职业道德的评价能力,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都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功能具有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严格的标准性
教师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为教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铺路石,是人梯,这种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职业决定着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要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用高尚的思想品德育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以自己的品格去陶冶品格,即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去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我们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行为标准也进行了相应的约束和规范。
6.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手段,而且也对社会成员具有教育价值。
7.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师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联系越来越广,他们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也将越来越多地直接作用于社会。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牵动千家万户并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练习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答案】B。解析: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该信条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2.体现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根本不同的是(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奉献性
D.长久性
【答案】A。解析: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根本不同在于,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无生命的物质,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职责是不但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即所谓教书育人。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文化常识08-15
201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07-19
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评常识考点汇总05-27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传统思想文化09-30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频考点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