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美术教育知识与能力》检测卷
导语: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为了方便考生备考阶段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高中美术教育知识与能力》检测卷,大家可以参考练习,更多习题练习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的形式表现出来。
A.水彩画
B.工笔画
C.版画
D.油画
2.南宋时期在简笔人物画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是( )。
A.梁楷
B.陈居中
C.李嵩
D.苏汉臣
3.北魏后期龙门石窟的代表洞窟有( )。
A.宾阳洞
B.古阳洞
C.莲花洞
D.石窟寺洞
4.《高逸图》的作者是( )。
A.周昉
B.韩混
C.孙位
D.张萱
5.李思训的山水画作品格局宏伟、堂皇华丽,确立了“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面貌,但传说唯有( )是他的真迹。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明皇幸蜀图》
D.《江山霁雪图》
6.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版画在鲁迅先生的介绍和倡导下发展起来,以揭露社会黑暗、反对压迫、呼吁民主的主题著称。下列版画作品创作于那个年代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19世纪英国画家( )的风景画,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代表作有《弗莱福特的磨房》《德汉山谷:黎明》和《干草车》等。
A.康斯太勃尔
B.威尔逊
C.格尔丁
D.特纳
8.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 )被称为“农民的画家”。
A.丢勒
B.扬•凡•爱克
C.胡•凡•爱克
D.勃鲁盖尔
9.下图的绘画属于( )风格。
A.至上主义
B.表现主义
C.野兽派
D.抽象主义
10.下列选项不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的是( )。
A.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B.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C.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D.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11.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B.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C.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2.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称作( )。
A.美术表现
B.美术创作
C.美术批评
D.美术行为
13.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
A.美术课程标准
B.学生作业
C.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D.学生学习的兴趣
14.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艺术课程
D.美术课程
15.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 )原理为学生最创设优化环境的准备过程。
A.学习论和教学论
B.教学目标
C.教学实施
D.教学设计
16.美术教学备课的主要内容是( )。
A.明确定义与把握原则
B.熟悉课标与了解学生
C.编写教案与设计板书
D.钻研教科书与确定教法
17.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安排不同的学习模式及方法,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 )。
A.性格特点
B.理解能力
C.基础能力
D.实施能力
18.关于美术教学设计的标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教学目标多元化
B.教学流程清晰
C.教学步骤合理
D.教学内容丰富
19.美术教师设计课堂导入要注意( )。
A.针对性和趣味性
B.丰富性和广泛性
C.新颖性和社会性
D.启发性和科学性
20.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A.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1.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方法是( )。
A.直观演示法
B.温故知新法
C.分解组合法
D.重点启发法
22.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描述不对的是( )。
A.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B.学生学习的操作者
C.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D.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3.美术新课程评价建议指出要建立以下哪种评价制度?( )
A.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
B.以学生互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
C.以教师学生共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
D.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
24.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评价的目的是( )。
A.甄别与考核
B.选拔与考核
C.甄别与反思
D.发展与促进
25.各小组同学到台前介绍自己的设计构思和制作过程,然后进行相互评价,这是( )。
A.学生自评
B.同学互评
C.教师评价
D.家长评价
2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 )。
A.科学性
B.指导性
C.整体性
D.客观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简述民间剪纸及特征。
28.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的具体内容。
29.如何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综合.探索,,领域?
30.说出教学反思的内容和主要反思方法。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案例:
湖北某位老师根据美术教学工作的经验及现在学生的情况分析,对于现行湘教版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改动。由此教学内容得到优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请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美术教材的编写要求,说出自己的看法。
32.案例:
第一课时
在《关注当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一堂课中,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当地的民居建筑,或考察当地的文物古迹,或考察当地的民间艺术作坊以及民间工艺品。
考察前,可组织或引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或去图书馆查阅文献。
考察中,应指导学生利用摄像、摄影甚至录音来记录各种图像或音响.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记录、收集各种资料。
考察民居建筑,应从其柱头、屋顶、瓦当、檐头、门、台阶、结构和内部的空间分割、样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考察民间绘画,应从其内容、构图、表现形式、工具材料、造型特征、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考察民间工艺品,应从其种类、造型特征、装饰特征、材料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考察后,学生可分组或个人写一份考察报告。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
①利用多媒体演示与地区美术文化相关的图形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美术文化的成就和传统。体现当地具有代表性美术种类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和关系,进而鼓励学生继承当地优秀美术传统,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②适时引出地区美术种类实例,鼓励学生在继承地区美术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有创意的设计和制作。
(2)发展阶段
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确认地区美术品种的功用、审美特征。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表现方法和步骤,并组织学生对确定的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或局部的临摹和制作。练习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学习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②以对当地美术文化品种的继承及进一步开发为题进行讨论。鼓励同学们进行大胆的尝试,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将当地美术品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表现在自己的创意之中。
(3)巩固小结
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推举出代表进行交流,谈自己的做法和收获。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主动体验与交流。
结合案例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探索”学习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5)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作出设计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属于套色版画,正确答案为C。
2.【答案】A。解析:梁楷,南宋人,代表作《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故选A。
3.【答案】A。解析:北魏时期龙门石窟中最宏伟的是宾阳洞,故选A。
4.【答案】C。解析:孙位,初名位,后遇异人,得度世法,改名遇,号会稽山人,传世作品有《高逸图》卷,为《竹林七贤图》残卷,是晚唐人物画开五代画法先路之珍品,故选C。
5.【答案】B。解析: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有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传世作品是《江帆楼阁图》。故选B。
6.【答案】A。解析:《初踏黄金路》是李焕民的作品,表现的是新社会人民的精神状态。《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是赵延年60年代的作品。故选A。
7.【答案】A。
8.【答案】D。解析:勃鲁盖尔是著名的素描家、铜版画家、油画家,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画家和荷兰画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以寓意画为主。他并没有局限于对前人艺术构思的简单重复,而是进一步吸收尼德兰民间美术中的现实因素,出色地描绘了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被称为“农民的画家”。勃鲁盖尔对农民的生活怀有深厚的感情,《农民的舞蹈》及《农民的婚礼》就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感情。故选D。
9.【答案】D。解析:图示为抽象主义代表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
10.【答案】D。解析:D选项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故选D。
11.【答案】C。解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故选C。
12.【答案】C。解析:美术批评是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故选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解析: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化环境的准备过程。故选A。
16.【答案】D。
17.【答案】B。解析: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设计安排不同的学习模式及方法。故选B。
18.【答案】C。解析:美术教学设计的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姿态平等。故选C。
19.【答案】A。解析:美术教师设计课堂导入要注意:针对性、简明性、新颖性、启发性、趣味性,故选A。
20.【答案】D。
21.【答案】A。解析:直观演示解决难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学难点往往在学生对技法的掌握上,因此教师的演示就非常重要。演示,加强了直观性,排除了学生的茫然和畏难情绪。故选A。
22.【答案】B。
23.【答案】A。解析:美术新课程评价建议指出要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24.【答案】D。
25.【答案】B。
26.【答案】D。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题材内容和造型表现,均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剪纸常常表现群众自己熟悉的形象,如鱼虫鸟兽、花草树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根据不同的用途.剪纸主要分为窗花、绣花样稿、喜花、墙花、礼花等。剪纸制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剪子剪,另一种是用刻刀刻,虽然使用的工具不同,但都具有“刀剪位”和“线线相连”的剪纸艺术语言。剪纸是镂空的艺术,它的内容形象都要由线去表现、去连接,线是构成剪纸的基本“语言”之一。剪纸分阳刻和阴刻,由实线构成画面的,即“阳刻”;由镂空的线构成画面的是“阴刻”。
28.【参考答案】
视觉性是美术存在、表现和发生作用的.基本特征.因而美术又被称为视觉艺术。所以,美术课程应该充分体现视觉性,让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较强的视觉意识,用眼睛感受事物的整体和细节,对视觉现象感兴趣。美术课程弥补了现行中小学课程的局限,拓展了儿童的另外一种感受知识、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途径和方法。
29.【参考答案】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间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30.【参考答案】
教学反思应该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角色等方面。
教学反思的方法分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主要反思方法有四种: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美术教材的编写,应力求向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教材编写的原则。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32.【参考答案】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综合•探索”学习提供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新课标中关于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美术“综合•探索”课程不只是内容的综合,也是形式的综合。本堂课教师在同一个主题内容下设计的两个课时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第一课时教师组织教学时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并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家乡文化的认识会有更深的印象。为第二课时奠定基础,在第二课时很好地利用了第一课时中学生的实践。使课程能够更深入地进行。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课题】《校园的春天——校徽设计》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校徽设计的意义及设计要求,并可以独立进行校徽设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设计出简洁且体现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设计热情,养成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熟知校徽设计意义及要求,完成校徽的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学生领悟校徽设计如何才能简洁而富有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制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故事导人
为大家介绍外国朋友麦克在中国旅游的一段经历,通过电话标志打通电话找到朋友,通过餐饮标志找到餐厅的故事。由此引导学生知道标志的重要性,我们学校的标志就是校徽,引出课题——校徽设计。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的心,故事引入教学)
二、讲授新知识
1.欣赏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并提出问题:你都能读懂它传递出的信息吗?如何读懂的?现在就考考大家。(出示标志图片)
2.欣赏各个学校的校徽如:清华、北大(文字为主);实验小学(图形为主)。
3.讲授校徽设计的元素:主题思想(文字)、图形、色彩。
4.探讨校徽设计的要求:无论文字或是图形,都要很简洁,体现学校的特色。
(设计意图:设计标识的重点是其艺术特征,各个学校的校徽的设计上体现出标识的特征)
三、交流讨论、创作实践(巩固提高)
1.出示图片.并提问:校徽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哪些象征意义?
2.学生讨论交流。
3.实践练习,做一次小设计师,为我们的学校设计出更棒的校徽。(教师在学生创作期间进行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增强动手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学生更大程度的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作业展评、总结小结
1.小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说明自己的作品,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教师小结设计的要素和学生作品的亮点。
评价学生作业要点:作品设计是否符合标志的特点?是否有独特之处?如果我们选出一个作为我们学校的校徼。你要选哪个?为什么?
2.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设计意识和态度(情感升华),并布置口头作业:课后浏览更多感兴趣的校徽设计,扩大生活视野。
(设计意图:充分展示自我,学生能够明确改进的方向)
【板书设计】
校徽设计
设计元素:文字、图形、色彩
设计要求:简洁、体现学校特色
【《高中美术教育知识与能力》检测卷】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卷10-17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卷08-19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题08-09
小升初数学检测卷与答案201708-13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测验卷07-06
2015年幼师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卷及答案10-28
2023初二英语下册期中检测卷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