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百分网手机站

辽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时间:2017-05-18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2017年辽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2017年辽宁特岗教师考试进入强化阶段,考生需抓紧时间备考,下面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2017年辽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教育法规

  B.教育法

  C.教育法律规范

  D.教育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某校学生小明(15岁)依仗身体强壮经常强行索要他校赵某的财物,父母无力管教,希望将其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收教育,应当由(  )提出申请,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A.小明父母

  B.赵某父母

  C.公安机关

  D.赵某所在学校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身心健康

  D.生命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  )。

  A.履行法律规定义务

  B.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8.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9.(  )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A.教师

  B.校长

  C.教育行政官员

  D.教导主任

  10.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

  A.政治与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11.(  )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培养创新精神

  C.实施应试教育

  D.重视能力培养

  1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1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1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5.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师生关系

  B.上下级关系

  C.同事关系

  D.同学关系

  16.学生摄影小组举办摄影大赛属于学生课外活动中的(  )。

  A.体育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科技活动

  17.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18.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19.作为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并且是人格核心的是(  )。

  A.情绪

  B.心境

  C.思维方式

  D.性格

  20.智力超常儿童指的是智商在(  )以上的儿童。

  A.110

  B.120

  C.150

  D.140

  21.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2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3.以下不属于熟练操作特征的是(  )。

  A.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

  B.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

  C.各个局部动作独立性增强

  D.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24.同化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25.教师突然中断讲课,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26.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  )。

  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27.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2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29.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30.“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31.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32.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33.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某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34.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不包括(  )。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35.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  )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

  A.奥苏伯尔

  B.加涅

  C.布鲁纳

  D.赛伦

  37.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38.(  )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道德与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

  A.学科性德育课程

  B.活动性德育课程

  C.德育隐性课程

  D.德育显性课程

  39.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0.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  )

  42.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手段排除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  )

  43.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自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

  44.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

  45.进行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可以取代或脱离课堂。(  )

  46.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

  47.理解过程就是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  )

  48.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

  49.师德激励要坚持以惩罚为主,奖励为辅的原则。(  )

  50.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  )

  51.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

  52.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53.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54.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55.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简述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作用。

  57.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5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5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60.简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61.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在某乡村中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晚自习铃声响了,初二某班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班长多次大声叫唤:“开始自习了,大家不要吵,否则老师看到了又要发脾气的。”可是几乎没人理睬她。班长非常焦急并跑到门口查看,发现值班老师很快到教室门口,情急之下,对着教室大声喊了一句“×××来了。”这位男教师听到有学生直呼其名,走进教室,阴沉着脸问:“刚才谁叫我名字?”班长举起手,站起来刚想向老师解释时,只见这位男老师径直走过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抽了班长两耳光,然后叫她滚出教室。班长伤心地哭着跑出教室,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她周末回到家告诉了父母,但父母却责怪她“谁叫你直呼老师名字,打得好,下次就会长记性”。她心想也许自己真的错了,可又觉得委屈、悲愤。

  (1)请运用师德及教育法规相关理论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6分)

  (2)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履行班主任职责,以便更好地提升班级管理水平。(6分)

  6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6分)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5分)

  64.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困难。

  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也愿意向他倾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4分)

  (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8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答案】A。

  4.【答案】C。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由此可知,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四章“教师”第二十八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可知本题选A。

  6.【答案】D。

  7.【答案】D。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成为学习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8.【答案】B。解析: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9.【答案】B。解析:校长应成为学校中最有学问、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成为对教师最关心、最了解的人,成为更新教育观念的先行者、搞好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和终身学习的带头人。

  10.【答案】A。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11.【答案】A。

  12.【答案】B。解析:理解古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能了解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是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

  13.【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符合人的发展差异性的要求。

  14.【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15.【答案】A。

  16.【答案】C。解析:文学艺术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他们对美的鉴赏、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摄影是一种对美的发现与鉴赏,属于文学艺术活动。

  17.【答案】A。解析: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18.【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婴儿期: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因此。答案选C。

  19.【答案】D。

  20.【答案】D。

  21.【答案】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22.【答案】B。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23.【答案】C。解析:熟练操作具有五个特征:立即反应代替了多次的尝试;微弱的线索得到利用;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并受个体自主控制;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24.【答案】D。

  25.【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停顿,就是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26.【答案】A。解析: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可知。

  27.【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28.【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29.【答案】A。解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30.【答案】D。

  31.【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

  32.【答案】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三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题中只涉及到3000次的练习律,被试者被蒙上眼睛无法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没有形成联结,致使效果不好。故选C。

  33.【答案】A。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4.【答案】B。解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35.【答案】A。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36.【答案】D。解析:“学习风格”这一概念最早由赛伦在1954年提出,意思是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37.【答案】C。解析:题中所用的方法是精细加工策略里面的记忆术。故选C。

  38.【答案】A。

  39.【答案】C。解析:疏导原则就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拒绝用简单粗暴的做法来处理问题的原则。

  40.【答案】D。

  二、判断题

  41.【答案】√。解析:《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控制班额和班级数。小学每班不超过46人,初中不超过50人,普通高中不超过56人。

  42.【答案】×。解析:负强化是在某一目标行为之后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强化行为的过程。而惩罚是抑制或者减少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的方法或者过程。负强化不同于惩罚。

  43.【答案】×。解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是学生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

  44.【答案】√。解析: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其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45.【答案】×。解析:虽然各种直接的、专门的创造性训练是有效、可行的,但不应取代或脱离课堂教学。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排斥或脱离学科而孤立地训练创造力,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46.【答案】√。解析: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强化虽然有助于学习,但并非学习的必要条件,学习也可以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只不过其结果不甚明显,是“潜伏”着的。一旦受到强化,这种结果可通过操作明显地表现出来。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47.【答案】×。解析:理解过程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从感觉登记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单向的信息流程,而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48.【答案】×。解析: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这指的是内省。

  49.【答案】×。解析:师德激励要坚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50.【答案】×。解析: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语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的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方面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51.【答案】√。解析: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52.【答案】√。解析:略

  53.【答案】√。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54.【答案】×。解析:场依存和场依赖是不同的认知方式,只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55.【答案】×。解析: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不仅有教师的智力水平,而且包括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

  三、简答题

  56.【参考答案】

  (1)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即指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2)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源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3)两点认识: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57.【参考答案】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6)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58.【参考答案】

  我国新课改中课程评价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1)教育评价的多元性,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

  (2)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包括评价主体的发展性、评价范畴的发展性、评价空间的发展性。

  (3)教育评价的即时性,包括即时反馈教学信息、即时激发学习动机、即时提供行为向导。

  59.【参考答案】

  (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建构过程;(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60.【参考答案】

  高中生的心理明显地比初中生更为成熟,已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

  首先,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感知觉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增强,观察力有很大提高,并且趋向精确和细致:注意力更加稳定;记忆力由机械记忆为主过渡到以理解记忆为主;思维表现出更高的抽象概括水平,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明显发展;想象力也日益丰富和新异。高中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为其学习复杂的科学知识,完成较重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条件。

  其次,情感过程发展较快。高中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强烈而富有热情,相对于初中生尤为稳定和深刻,趋于内向和分化。他们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情感更为浓厚,与个人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他们的友谊感也增加了理智性与深刻程度,多从道德观念的一致,理想、志向的共同点上去寻求友谊。男女同学的友好表示逐渐增多,在正确教育引导下,一般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表现出道德上的成熟与情感的深刻性。

  再次,意志的自觉性提高。高中生的意志水平仍不是很高,但其自觉性比初中生有明显的提高,受暗示性减弱,克服困难的毅力也有所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逐步提高,但有时喜欢义气行事,需要教师给予适时地帮助。

  61.【参考答案】

  ①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②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③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④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⑤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

  62.【参考答案】

  (1)师德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题干中“男老师抽班长耳光”违背了师德中“关爱学生和为人师表”的内容,“班主任因不知情一直没有找她谈话”违背了师德内容中的“教书育人”,没有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变化。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案例中的男教师抽班长耳光属于对学生的体罚,是一种违法行为。

  (2)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应对全班所有学生负责,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采取下列方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①学习并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②与其他同事互相交流各自的班级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③深入思考育人真谛,将平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管理反思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促进自身成长。

  63.【参考答案】

  (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信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强自身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64.【参考答案】

  (1)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①要树立民主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材料中张老师开始没有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②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材料中张老师在老校长的帮助下,找学生谈心,有针对性地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③要善于提高自我修养,用学识、才能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材料中张老师身为一名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具有过硬的学识和才能,仍需坚持学习,提高自我修养。

  ④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心理相容。材料中张老师在与同学们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关系。

【2017年辽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相关文章:

1.2017年辽宁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知识》试题

2.关于2016年辽宁特岗教师报名条件

3.特岗教师考试试题

4.2017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5.2017年威宁自治县特岗教师考试安排

6.2017特岗教师考试综合预测试题

7.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知识题

8.2017年特岗教师考试真题(附参考解析)

9.201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