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试卷一

时间:2024-09-05 01:01:48 教师资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16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试卷(一)

  1、下面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片段教学设计。阅读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师:请你们默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动作。(老师点示“扑”)母亲“扑”下去的会是什么?

  生:因为儿子不想活了,所以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信念。

  师:啊?信念?把其中的一个字换一下意义完全不同了。

  生:是念头。

  师:好。其实,你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那就把你理解的“扑”带进句子里,读给我们听。(生读。很有力量)

  师:那么,我还要问,“母亲抓住我的手”,“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

  生:母亲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我,怕我轻生。

  师:就把你的体会送进去,再读一遍吧。

  生: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活。(生读。掌声)

  生:我想补充,母亲抓住我,也是让我必须具有好好儿活下去的信念。(再读)

  师:请再默读这句话,看看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小组讨论)

  以下有关这段教学片段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品味“扑”“抓”“忍”三个动词,意在使学生体会三个动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B.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三个动词,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课程性质

  C.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动词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在阅读中体会,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引导中出现了越俎代庖的嫌疑

  D.语文课堂上,值得反复体察、推敲、品味的语言点比比皆是,教师能够恰当地抓住这句中的三个动词,引导学生准确认知深层含义,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语文意识”

  2、学习《背影》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文中一再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段落,读给父母听;模仿本文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尝试写你熟悉的一个人。根据兴趣选做其中一项。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

  A.体现该教师追求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B.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C.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D.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出民主的学习氛围

  3、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把作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直接提出,由学生来回答,会使学生对写作的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

  B.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指导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C.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也同样运用

  D.打破以往由教师先做讲解提示,由学生自由作文的做法,改为由学生分组讨论

  4、在讲授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时候,老师让大家举出几个与该诗所表达的感情相同的诗句,下列诗句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学习了布封的《马》这篇文章,老师布置了以下作业:

  ①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②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题进行回答。

  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业体现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理念

  B.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语文学习方式

  C.第二题的设置.可以从侧面来了解学生,可以作为写作课的素材

  D.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营造了民主的学习氛围

  6、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啊,来聊一聊小说,大家喜欢看小说吗?

  生:喜欢!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啊,能告诉我一下理由吗?这位同学来。

  生:我喜欢看长篇小说,喜欢看巴金的长篇小说。

  师:喜欢看巴金的理由是什么?

  (A)生:我觉得他的故事情节曲折,而且非常有韵味。

  师:情节曲折。你为什么呢?(指着另外一位同学)

  生:我喜欢看鲁迅的小说。

  (B)师:你喜欢的理由呢?

  生:他的小说文学性非常高,我觉得他的小说情节非常好,曲折。

  师:也是因为情节。老师也很喜欢看小说,你们猜是为什么呢?你猜猜看。(指另一学生)

  生:看小说能使我们感到舒服,也能增长知识,了解名人。

  (C)师:你认为呢?(看向另一位学生)

  生:我觉得老师喜欢看小说,也许是因为你使自己放松,并且理解作者的心情。

  (D)师:恩,大家有很多想法啊,那么先卖个关子吧,也许学完这堂课你们就能猜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小说.叫什么题目呢?

  生(全体):《我的叔叔于勒》。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学生的回答说明他并不自信,此时教师应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

  B.学生没有注意听老师提问的问题,所以出现了教师反复强调说出理由的现象

  C.教师一直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教师设置疑问.成功地将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上

  7、阅读一堂作文课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师:上次作文为大家布置的是写一篇事物说明文,我发现大家对说明文的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掌握得还算可以。有一个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它和修辞学上的比喻类似,如何在文章中恰如其分的运用出来,那一定基于我们对其深刻理解,弄清二者区别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弄清二者的区别,学会使用打比方和比喻,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B)师:(幻灯片展示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因所要说明的事物和选取的打比方的事物之间存在共性,故此用来做比。它的目的是为说明服务,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某种特征,它只适用于说明文文体。而修辞学上的比喻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它的目的多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增强文采服务。它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C)师:大家应该能大致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详细解释一下,翻开《看云识天气》看第一段内容:……它们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

  (老师通过举例对照课件的内容详细解释了起来。学生们不时地在记笔记)

  (D)师:同学们不要只顾记知识点,要理解消化。记好后大家开始自己检查作文,看你们的文章中有没有使用打比方或者比喻,使用是否正确。没有使用的同学,看能不能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加入到作文中。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单刀直入直奔教学主题是简洁且有针对性的导人方式

  B.说明教师讲课准备充分,且恰当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C.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节奏跳跃性大

  D.体现出教师重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8、教师在教学“伯牙善鼓琴”时,说此句中“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并欲举其他相同用法为例,下列可以作为例子的是(  )。

  A.他为人善

  B.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C.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D.京中有善口技者

  9、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蚝,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学生理解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时,进行了如下解释:

  学生甲:一般开头是文章的重点,所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是这段文字表达的重点。

  同学乙:对,一般开头是重点,但是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也不必说呜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因为“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中“也不必”后的内容才是重点。”

  同学丙:不对,文段的第一句话是为了引出“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所以,这才是文章的重点。

  同学丁:不对,老师说过,一段的中心句或者在首句,或者在尾句,所以丙肯定不对,而首句也不是重点,所以肯定是末句“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针对上述回答,老师的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看书应该仔细、灵活,再好好读读这段话。

  B.甲、乙、丁应该向丙同学学习,丙同学找的很正确。

  C.丙同学说得很对,本段的重点就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

  D.丙同学找对了本段的重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这句话才是这段的中心句.而不是首尾句好吗?

  10、教师在讲授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后,根据学到的“对联知识”。老师给学生出了以下几道试题:

  (1)从以下三个对联中选择一个送给一位即将过生目的朋友。

  甲: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乙:回回故往。逐吉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2)试着给春节写一副简单的春联。

  (3)试着从日常生活中搜集表达新婚、生日、春节、中秋等祝福的对联。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导学生养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素养

  B.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C.考查学生对文本学习掌握的水平

  D.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1、阅读教师在执教《桃花源记》时的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师:初一下学期,我们曾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投影显示《饮酒》诗。学生齐读)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生1:表达了陶渊明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生2: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师:说得很好。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请同学们推荐两位同学,一位帮老师把课题、作者写在黑板上。(学生推荐,一位学生上台板书)再推荐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着大屏幕,听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推荐,一位学生配乐读书。投影显示课文及图片)

  师:这位同学已经写好了课题、作者,字写得很漂亮、很工整,谢谢你。读书的同学果然不负众望,课文读得很流畅,声音也很清脆。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教师以陶渊明的《饮酒》导入新课,新旧知识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B.教师用学生推荐的形式让学生书写和朗读,说明课堂上要完全听从学生的意愿

  C.教师随文教授字词的读音,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D.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朗读做出恰当的、适时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12、以下教师对语文教学实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B.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C.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外在的附加任务

  D.选择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13、阅读下面初中七年级《短文两篇》中第二篇《第一次真好》的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

  生1:作者看到柚子树,为什么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生2: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生3:为什么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生4:为什么作者觉得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

  生5: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生6:作者为什么看到刚孵出的雏鸟吃不下饭?

  ……

  共有15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重复的),在所有学生不再举手提问时。教师问:

  “谁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回答:

  生1:因为作者生长在都市,第一次看到柚子树,所以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生2:因为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所以吃不下饭。

  在教师“好”“很好”的赞扬声中,有10多名学生对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有些回答是重复的)。下课铃响后,教师小结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后,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

  以下是对上面教学实录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

  B.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存在,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C.学生“问答式”教学,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D.这节课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提出的多是虚假的问题,教学重点不突出

  14、以下是课文《散步》的教学过程片断,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二读.感知文本内容

  师:[A]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师:[B]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

  (学生答案丰富,甚至穿插出了感人情节)

  师:像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去反映一个大的主题,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

  生:以小见大。

  师:[C]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发掘出深厚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师:[D]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事。然后推荐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

  (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生纷纷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

  对以上划线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和学生情感的初次对话,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呈递进性由浅人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入

  B.设定的情景中评价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融自己的情感于学习过程中。将会超越简单的静态的对人物实施归纳,使教学效果精彩纷呈

  C.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分歧”的解决说明的道理后,非常自然的上升到写法,为写作打下了一个基础。“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发掘和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

  D.从文本走向生活,学生的学习富有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但是和上述材料中“以小男孩的身份说故事”这个教学环节重复

  15、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修辞手法的分析,以下几位同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同时“千树万树”是夸张的手法.极尽渲染雪的大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夸张的手法,同时和下文欢乐场面形成对比,且第二句中的“愁”和“惨”两字语带双关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象征“将士威武不屈”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了互文见义手法

  二、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18题25分。共65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18题。

  《那树》课文原文:

  那树

  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柱香呢。

  ②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④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⑤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⑥不久,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儿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有问题。

  ⑦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那在枝丫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功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

  ⑧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与树为邻的老太太偏说她听见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

  ⑨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的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缓缓的,路面染上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一个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的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毫不紊乱。对着几个睁大眼睛了的同伴,她表现出乡村女子特有的丰富见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

  ⑩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课后练习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那棵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最后遭到怎样的命运;对那树,作者和交通专家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你是怎么看的?请就此展开讨论。

  二、品味下列语句,探讨括号里的问题。

  1.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了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咬”“骨粉”“呻吟”这几个词语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类似的词语进行品味。)

  三、大地上最悦目的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被逐渐吞噬……假如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地倒下,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

  单元导语

  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安慰。但在急速奔驰的人类文明车轮的碾压下,它倒下了……这一切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考。

  学生情况

  九年级.48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回答上述材料中的“课后练习”。

  17、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8、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5分。第21题15 分。其40分)

  19、 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的习作,阅读并完成第19-21题。

  孝敬

  ①放假回到家,爸爸正坐在矮凳上编背篓。见我回来,立刻放下背篓,打量着我,疲倦的眼神里闪烁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②我扶爸爸坐下后就立即向他汇报我的成绩:“爸爸,这学期我的总成绩排在全年级第一。”爸爸原本木芮的脸上,似乎现出一丝兴奋:“嗯,行!不错……”“爸爸,过几天就是您的生日了,预祝您生日快乐。”说着,我从包里取出一瓶酒,恭恭敬敬地呈上:“这是我孝敬您的生日礼物。用奖学金买的。”

  ③爸爸最大的嗜好是爱喝酒。爸爸在千活之前,总要先喝上一口。休息的时候,爸爸从矮凳移到纱发上,再品上几口,然后眯着双眼,进入梦乡,过几分钟后便醒来,疲劳感似乎全部消失了。这时,爸爸就会站起来伸伸胳膊,接着又操起家伙,继续编他的背篓。

  ④突然,爸爸把伸出的手缩了回去,脸上的表情复杂起来,嘴唇也开始哆嗦,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⑤“三十几块钱一瓶的好酒呢!”过了好一会,爸爸才迟缓地伸过手来,小心翼翼地把酒接了过去。

  ⑥见到那双青筋暴突的手。我的眼泪悄悄地掉了下来。妈妈走了十多年,爸爸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不苟言笑的他越发显得苍老了。我曾经请求退学,以减轻他的负担,可是他坚决反对。一年前,我考上重点中学,他送我去上学时,再三叮嘱:“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时不时买瓶酒给爸爸喝,爸爸就知足了。”分别时,爸爸又叮嘱道:“没钱了就给爸打电话!”我点着头,眼泪犹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不断地往下掉……

  ⑦此时,我巴望着爸爸揭开瓶盖,喝上一口,咂咂嘴,眯上眼睛,躺上一阵子。可是爸爸只是将酒瓶放在桌上,眼里盈着泪花。过了好一阵,他才舒展眉头,平静地说:“酒,我戒了,我还想好好地活……”

  ⑧“爸爸……”我一头扑在爸爸怀里,大声地哭了起来……

  ⑨“傻孩子,哭什么呢?你用奖学金买酒孝敬爸爸,这是多么好的礼物啊!”

  ⑩我停止了哭泣,躺在爸爸怀里,我感到无比温暖和幸福,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问题: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20、请指出这篇学生习作的亮点。

  21、 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第16题。

  某教师在执教《相信未来》一课时,教师按照教学参考及有关参考资料的分析,分析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作者那种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执著信念,树立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此时一学生在下面接嘴道:食指其实根本不相信未来。此言一出。班里顿时一片哗然。慢慢地,教室里形成了争议。这是教师课前准备时根本没想到的。但当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热情时,马上决定改变教学内容与步骤,临时安排了一个小辩论,辩题是《食指相信未来》(正方)和《食指不相信未来》(反方),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讨论,最后通过自荐,正反双方各有三名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辩论时间虽然只有五分钟,但同学们从诗歌的意象、情感基调、总体风格、历史背景及食指其他诗作如《我不知道》《热爱生命》《疯狗》以及深受其影响的北岛的诗作《回答》等进行比较,展开激辩。最后教师总结道,当年“四人帮”之首的江青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下了如此批语:“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毫无疑问食指确实是否定当时的现实的,但当时的黑暗也会令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青年对未来产生疑问,这可以从他选择的那些易化易逝的意象中体会到。然而食指的可贵正在于此,虽然他对当时四人帮倒行逆施及中国的未来深感忧虑和担心,但仍然执著地坚持着中国文人的良知,因为只有让国人特别是深受摧残的知识分子相信未来,才能帮助他们顽强地生活下去,迎接光明的到来。

  问题:

  该教师让学生讨论食指是否相信未来有无价值?你对教师的课堂处理有什么看法?你对该教师的总结有什么看法?

【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试卷一】相关文章:

2022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押题试卷(一)11-14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押题试卷09-25

教师资格证《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11-18

教师资格证《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二)10-24

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检测题03-24

2015年银行从业考试《公司信贷》押题试卷(一)03-29

2015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试卷带答案(一)03-28

2015年gmat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二)11-16

教师资格证《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真题(通用5套)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