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5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试卷带答案(一)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分,共30分)
1.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A.听觉控制
B.视觉控制
C.触觉控制
D.动觉控制
2.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问题解决方式是()。
A.研究式
B.探索式
C.启发式
D.算法式
4.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都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伦理的
D.行为的
5.小刘老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地洗手,这属于()。
A.强迫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考虑
D.强迫焦虑
6.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7.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
B.松散群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8.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大多数资料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9.针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1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1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一’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2.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
A.放纵型
B.专制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
13.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A.无关系
B.有负相关
C.有利有弊
D.有显著的相关
1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桑代克
C.苛勒
D.华生
15.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第6页:答案:判断题;情景题
1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7.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18.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9.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2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2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
A.有结构
B.无结构
C.一般性
D.认知性
23.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
A.情感
B.意志
C.个性
D.伦理
24.“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邓克尔
B.陆钦斯
C.托兰斯
D.西蒙
25.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26.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压力
C.群体规范
D.群体舆论
27.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的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8.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29.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A.民主式
B.专制式
C.监督式
D.参与式
30.用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
A.评价
B.测量
C.测验
D.评估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与新手比,专家具有的特征有()。
A.专家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说明其记忆容量大
C.专家善于运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2.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A.低级动机
B.高级动机
C.外在的学习动机
D.内部的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A.清晰性
B.稳定性
C.包容性
D.概括性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4.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
E.知识提取
5.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A.示范者的身份
B.示范的速度
C.示范的准确性
D.示范的过程
E.示范的时机
6.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列提纲
E.画关系图
7.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A.获得与消退
B.正强化与负强化
C.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D.惩罚
E.刺激泛化与分化
8.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A.强迫
B.依从
C.反抗
D.认同
E.内化
9.睡眠障碍包括()。
A.失眠
B.过度嗜睡
C.睡行症
D.夜惊
E.梦魇
10.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11.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
B.师生关系
C.教学设施
D.上下级关系
E.空间布置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A.认知失调
B.家庭教养方式
C.定势
D.社会风气
E.同伴群体
1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E.可比性
14.焦虑症的表现是()。
A.紧张不安
B.忧心忡忡
C.集中注意困难
D.极端敏感
E.难以做决定
15.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A.观察
B.谈话
C.测验
D.问卷
E.案卷分析
16.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方面进行。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社会特征
E.性格的意志特征
17.教学中可以借助()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A.转换
B.记忆
C.解释
D.分析
E.推断
18.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有()。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E.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
19.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道德品质的培养
E.健康心理的培养
20.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
B.选择功能
C.指向功能
D.控制功能
E.强化功能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l分,共20分)
1.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
3.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无关。()
4.漫无目的地幻想也可以看作问题解决。()
5.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6.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为依据的。()
7.优秀学生没有问题行为。()
8.课堂练习时,专家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9.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
10.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11.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12.特殊迁移的范围往往比一般迁移广。()
13.实物直观一般比模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15.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地工作的。()
16.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17.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18.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
19.对于不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20.教师可用相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一)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18名学磐班级,心理学家对这l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内。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以后,这l8名同学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1.维纳归因理论中,可控的因素是()。
A.运气
B.工作难度
C.努力程度
D.能力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是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
A.期望
B.最近发展区
C.思维发展
D.心理需要
3.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了()学习理论。
A.观察
B.强化
C.需要层次
D.成就目标
4.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影响巨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B.罗森塔尔效应
C.榜样效应
D.高原现象
(二)
初二一班的张小强不爱数学,他讨厌数学,甚至对数学恨之入骨。张小强为何如此讨厌数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经常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1.你赞成数学老师在张小强试卷上的评语吗?()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D.老师也是为小强好
2.张小强因为数学考试总是不及格而放弃学数学,我们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之为()。
A.情绪失调
B.意志力薄弱
C.习得性无助
D.思维混乱
3.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属于()。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4.结合案例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小强,离开学校,数学也没什么用处,不用学。”
B.“小强,数学本身就比较难,学不会就不学。”
C.“小强,数学要较高的思维水平,你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D.“小强,你数学学得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投入足够的时间,需要继续努力。”
第6页:答案:判断题;情景题
1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17.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习期待
18.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19.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2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2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的记忆策略。
A.感知性
B.理解性
C.计划性
D.调节性
2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
A.有结构
B.无结构
C.一般性
D.认知性
23.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
A.情感
B.意志
C.个性
D.伦理
24.“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邓克尔
B.陆钦斯
C.托兰斯
D.西蒙
25.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26.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压力
C.群体规范
D.群体舆论
27.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的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28.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29.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A.民主式
B.专制式
C.监督式
D.参与式
30.用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
A.评价
B.测量
C.测验
D.评估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与新手比,专家具有的特征有()。
A.专家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说明其记忆容量大
C.专家善于运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2.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A.低级动机
B.高级动机
C.外在的学习动机
D.内部的学习动机
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A.清晰性
B.稳定性
C.包容性
D.概括性
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
4.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
E.知识提取
5.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
A.示范者的身份
B.示范的速度
C.示范的准确性
D.示范的过程
E.示范的时机
6.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A.记忆术
B.做笔记
C.提问
D.列提纲
E.画关系图
7.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A.获得与消退
B.正强化与负强化
C.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D.惩罚
E.刺激泛化与分化
8.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A.强迫
B.依从
C.反抗
D.认同
E.内化
9.睡眠障碍包括()。
A.失眠
B.过度嗜睡
C.睡行症
D.夜惊
E.梦魇
10.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11.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
B.师生关系
C.教学设施
D.上下级关系
E.空间布置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A.认知失调
B.家庭教养方式
C.定势
D.社会风气
E.同伴群体
1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E.可比性
14.焦虑症的表现是()。
A.紧张不安
B.忧心忡忡
C.集中注意困难
D.极端敏感
E.难以做决定
15.下列属于非正式测验的是()。
A.观察
B.谈话
C.测验
D.问卷
E.案卷分析
16.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方面进行。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社会特征
E.性格的意志特征
17.教学中可以借助()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A.转换
B.记忆
C.解释
D.分析
E.推断
18.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有()。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D.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
E.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
19.学生学习的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道德品质的培养
E.健康心理的培养
20.动机的功能有()。
A.激活功能
B.选择功能
C.指向功能
D.控制功能
E.强化功能
第6页:答案:判断题;情景题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l分,共20分)
1.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是相同的。()
3.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无关。()
4.漫无目的地幻想也可以看作问题解决。()
5.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6.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为依据的。()
7.优秀学生没有问题行为。()
8.课堂练习时,专家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9.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
10.中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11.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12.特殊迁移的范围往往比一般迁移广。()
13.实物直观一般比模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15.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是相对独立地工作的。()
16.自动化的操作如穿衣,也可称得上是问题解决。()
17.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18.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旨在了解健康状态下的心智能力及自我实现的倾向。()
19.对于不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20.教师可用相同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一)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3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6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
个18名学磐班级,心理学家对这l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名学生的智商都在正常范围内。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
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
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半年以后,这l8名同学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
1.维纳归因理论中,可控的因素是()。
A.运气
B.工作难度
C.努力程度
D.能力
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是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
A.期望
B.最近发展区
C.思维发展
D.心理需要
3.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鼓励,运用了()学习理论。
A.观察
B.强化
C.需要层次
D.成就目标
4.教师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影响巨大,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A.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B.罗森塔尔效应
C.榜样效应
D.高原现象
(二)
初二一班的张小强不爱数学,他讨厌数学,甚至对数学恨之入骨。张小强为何如此讨厌数学?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而且数学老师经常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1.你赞成数学老师在张小强试卷上的评语吗?()
A.赞成
B.不赞成
C.无所谓
D.老师也是为小强好
2.张小强因为数学考试总是不及格而放弃学数学,我们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之为()。
A.情绪失调
B.意志力薄弱
C.习得性无助
D.思维混乱
3.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属于()。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4.结合案例及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小强,离开学校,数学也没什么用处,不用学。”
B.“小强,数学本身就比较难,学不会就不学。”
C.“小强,数学要较高的思维水平,你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D.“小强,你数学学得不好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投入足够的时间,需要继续努力。”
第6页:答案:判断题;情景题
一、单选题
1.B【解析】这一阶段主体对动作还很生疏,所以还达不到动觉控制水平。
2.A【解析】记忆术是精细加工策略使用的方法。
3.D【解析】题干是对算法式的具体解释。
4.C【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5.B【解析】不停地做某一件事是一种强迫行为。
6.A【解析】模仿是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
7.D【解析】题于是对非正式群体的解释。
8.D【解析】题干是对非正式评价的解释。
9.A【解析】这一目标只是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因此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0.C【解析】课堂管理的两大功能为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
11.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低级的动机。
12.B【解析】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经常会有不安全的体验,因此会形成题干所述特征。
13.D【解析】教师表达越清晰,学生的知识掌握越准确,学习效果越好。
14.B【解析】l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15.D【解析】他认为逻辑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所以,从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16.D【解析】题干所述为刺激的分化。
17.D【解析】题干是对学习期待的解释。
18.C【解析】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和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都可发生迁移,同一水平之间的是水平迁移,不同水平之间的是垂直迁移。
19.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20.D【解析】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和信息,所以具有观念性。
21.B【解析】若一个新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越多,回忆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22.B【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条件影响因素不确立,不易找出解答线索,这是无结构的问题。
23.D【解析】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概括。
24.A【解析】由心理学常识可知,“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来的。
25.A【解析】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因此宜选择发现学习。
26.A【解析】题于是对群体凝聚力的解释。
27.C【解析】题干是对正式评价的解释。
28.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29.C【解析】题干是监督式领导的课堂管理特征。
30.C【解析】题干是对测验的阐述。
二、多选题
1.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专家的特征。
2.AC【解析】为获得父母的奖励是低级动机,也是外在动机,同时还是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3.ABCDE【解析】这五个特性都影响着新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4.ACE【解析】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编码隶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5.ABCDE【解析】凡对示范结果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着示范的有效性。
6.ABC【解析】列提纲和画关系图属于组织策略。
7.AE【解析】BCD均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规律。
8.BDE【解析】道德形成过程经历了层次递进的三个阶段,依次是依从、认同和内化。
9.ABCDE【解析】这五个选项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
10.ABCD【解析】“怎样骑车”属于程序知识的学习。
11.ACE【解析】BID两项属社会环境的内容。
12.BDE【解析】认知失调与定势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3.ACE【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表现在客观性、计划性和可比性上。
14.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焦虑症的主要表现。
15.AB【解析】CD为正式评价的方式,E为非测验的一种评价技术。
16.ABCE【解析】D不属于性格的特征差异。
17.ACE【解析】领会的三种表现形式是转换、解释与推断。
18.ABCE【解析】D项为童年期的特征。
19.ABCDE【解析】此五项均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20.ACE【解析】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强化三个功能。
第6页:答案:判断题;情景题
三、判断题
1.×【解析】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2.×【解析】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解析】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所以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4.×【解析】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漫无目的地幻想是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5.√【解析】自我控制法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身行为改善,强调当事人个人责任感。
6.×【解析】采用这种方法,学生的成绩是以成功完成内容单元所需时间为依据的。
7.×【解析】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差生、后进生的专利,在优秀学生身上也可能会发生。
8.×【解析】题干所指是新教师在课堂练习中的具体做法。
9.×【解析】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都对学与教的活动有影响,所以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群差异,也研究个体差异。
10.√【解析】一方面同伴群体是学生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伴群体又为学生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
11.√【解析】学习动机能推动人很好地去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好的学习效果又会强化学习动机。
12.×【解析】特殊迁移仅适用于非常有限的范围,因此它的范围往往不如一般迁移广。
13.×【解析】实践证明模象直观的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14.×【解析】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而减少。
15.×【解析】三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学习者学习一般先认识自己的任务,然后监视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16.×【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穿衣服这样自动化的操作,不属于问题解决。
17.×【解析】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18.√【解析】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关注的是人的潜能、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19.×【解析】利用“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对于成熟的学习者才是有效的。
20.×【解析】不同性质的班级其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范不同,教师的课堂管理模式也不应相同。
四、情景题
(一)
1.c【解析】维纳归因理论中,努力程度是唯一可控的因素。
2.B【解析】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B【解析】表扬与鼓励属于正强化。
4.B【解析】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
1.B【解析】不赞成,这样的评语会打击张小强的自信心。
2.C【解析】习得性无助是指持续的挫折而导致的无助感。
3.B【解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属于少年期。
4.D【解析】ABC项会让张小强继续自暴自弃,是不合理的。
【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试卷带答案一】相关文章:
2015年司法考试《民法》押题试卷带答案05-10
2015年银行从业《个人理财》押题试卷带答案(四)03-29
2015年银行从业资格《风险管理》押题试卷及答案(三)03-02
2017年高考生物押题专项训练「带答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