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4-07-11 08:55:43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渗透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多参加课外活动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收集数据。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参加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吗?我们二年级7班和8班决定在暑假组织一次夏令营活动,一共有四个地点供大家选择,一起来看看。(课件1)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城市的领航者。

  B、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刚刚开幕的世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C、海南三亚在我国的南方,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D、云南的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开。

  师:现在我想问问小朋友想去哪里举行夏令营呢?大家的想法现在不统一呀,可是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

  生:统计。

  师:统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板书:统计)

  2、初步统计。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统计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你们两个可别忘记自己呀,准备好了吗?开始。

  二、整理数据。

  1、观察统计结果。

  师: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个地方?

  生:XX。

  师:那咱们两个班就可以决定去XX举行夏令营了吗?

  师:为什么不是?谁来说说看?这只是我们班的情况,那还要怎么办呢?

  师:在课前老师已经把7班的情况调查统计过了,瞧(出示表2)从这两个统计表中你们能知道去哪个城市了吗?但是这样的两张表看起来方便吗?为了让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老师给大家想了个办法。把两个班的统计结果填在一个统计表中。(出示表3)

  2、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继续板书课题)

  师:复式统计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称,左边是班级。7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下面一排。

  师: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谁到前面来试试?(请一生上台)

  师:现在统计的结果出来了,我们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活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的,应该分类的汇总,把两个班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加起来。

  三、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是的,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1、导入。

  2、学生小组活动,小组长收集数据填在表格里。

  3、每组的组长汇报,全班汇总。

  4、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来安排比赛的时间?

  5、小结:大家下课后要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段时间老师就发现下课后再也没有追赶打闹的小朋友了,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发扬。

  五、独立自主学习填写复式统计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导入:老师还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挺爱运动的,多运动锻炼身体,能增强人的体质,老师带来了咱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二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请你打开书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间的复式统计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2、对于体重较轻和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2

  教学内容:教材P70—7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个十是( ),10个百是( )

  (2)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109 800 289 330 1000

  (3)写数

  999 345 870 106

  (4)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61○56 45○47 100○9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P70图

  小组讨论:怎么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汇报

  小结: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时,从高位比起,百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2.练习: (1)P70“做一做”

  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同桌互相说说

  第三题,先说说你是概括什么来判断的。

  3.数学游戏

  (1)每人请写出3个比230大,比250小的数。然后四人小组中找出所写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2)每人请写出3个比970大的数,汇报后全班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

  三、课堂练习:P72 4、5、6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教学流程

  复习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东面)

  你能指出教室里其他七个方向吗?师问,生答并用手指一指。

  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分别请坐在他东面、西面、南面、北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

  辨认教材呈现的场景里的方向

  小朋友们能辨认出各个方向,你能辨认出平面图中的方向吗?(能)

  出示场景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指名说。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按什么规定绘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看这幅图中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中的正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观察后,指名答。(正北方向指向平面图的左上方,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你能说说图中学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思考,指名交流。

  在校园里定方向

  平面图中的校园已经会测定方向了,你们想不想到我们的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想)

  师说要求: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每一组带一本书、一枝笔。每五人一小组,商量一下,那么这组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然后分工测定,把表填好。看哪一组测的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回班,整理表格。汇报测定结果,大家给予评价。

  全课总结

  请学生说一说测定方向的体会。

  教后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4

  设计说明

  1.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

  为使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记忆,本设计先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尝试把所学知识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并形成结构图,然后依据结构图进行复习,不仅起到了进一步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重视图形特点及图形运动特点的强化训练。

  本设计注重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多种形式地训练,使学生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理解。同时结合各种具体图形,让学生描述图形的运动,使表达与理解相互促进,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

  ⊙分工合作,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性地整理第三单元的内容,可以用文字、表格等方式表示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3.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全班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教师将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并结合知识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

  图形的'运动(一)

  5.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质疑:对以上的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复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回顾知识,讨论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整理所学知识并形成网络,经历“回顾—整理—提升”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强化提高

  1.复习轴对称图形。

  (1)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预设

  生: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课件出示教材117页9题,学生先独立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集体订正。

  2.复习平移。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的平移现象,举例说明平移的特点。

  预设

  生: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像拉风箱的运动就是平移现象。

  (2)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0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判断平移现象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汇报。

  预设

  生:平移时,图形的方向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移动,但是要沿着直线移动。

  3.复习旋转。

  (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115页2题中的旋转现象,举例说明旋转的特点。

  (2)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预设

  生:旋转就是物体的每个部分都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转动。像图中的竹蜻蜓,生活中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

  (3)课件出示练习题。

  (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5

  一、 教学内容:P2~P3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三、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 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20 ÷ 5 = 4

  4 ——商

  除数 被除数

  20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5)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 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6

  教学目标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

  3. 进一步发展同学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4. 培养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丈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纸尺,直尺,卷尺,一分硬币。

  公开课教案JIAOXUE SHEJI数学三年级培训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了!你现在有多高,知道吗?

  生1:我1米32厘米。

  生2:我1米37厘米。

  ……

  师:请大家估一估,××有多高?

  生1:××大约有1米30厘米吧!

  生2:××高1米35厘米。

  ……

  答:答案不统一,要想准确地知道他的身高怎么办呢?

  生:量一量。

  师:谁能帮他丈量一下?(指名3人用卷尺丈量,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丈量结果。)

  板书:1米39厘米

  师:刚才谁估测的比较接近1米39厘米?

  师:这里面有咱们学的'几个长度单位?

  生:两个,米和厘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米长的纸条)

  1厘米呢?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厘米长的纸条)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等于100厘米。

  [评析:本节课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由谈话引入,围绕着同学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亲切、自然,切合实际,同学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只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又巧妙地进行了旧知的复习,为后边的新知研讨打好了知识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7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起学生进一步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8

  教学内容:教材P68、P69。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教学过程:

  一、信息汇报

  汇报收集到的有关1000以内数的资料。

  二、探究新知

  1、数的认识。

  1000有多大?(估计说不清)

  大的数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咱们看看电脑演示。

  动态演示P68例题1。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2)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

  边演示边数。 怎么数的?

  (3)如果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

  边演示边数。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2、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板书)

  观察后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学习

  任务:

  [1]数数(100——1000以内)

  [2]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3]汇报。小结

  4、数数练习。

  [1]集体数,P68 做一做

  [2]数数接龙游戏

  5、猜数游戏

  三、生活中的数。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指名回答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二、初学新课探索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寻找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仔细观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考。

  6.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可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纸画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根据摆的图列出算式。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拓展学习

  (深入探究)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2.全班交流总结。

  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交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学习诊断) 完成练一练1,2,题

  第1题配合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经历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进1的过程:先弄懂题意在列式解决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109页例2,练习二十二第十二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并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3、能简单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用不着格表示几个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记记录单

  种 类轿 车面 包 车客 车货 车

  辆 数

  (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4、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5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1个■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三者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一~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辨认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贴或设计图形,将所设计的基本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会将相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3.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对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欣赏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妙,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能运用所学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图形运动的知识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剪刀、固体胶、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设疑自探

  (一)呈现素材,感受数学美

  1.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的图案,学生欣赏。

  2.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二)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设计师们正是将一个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解疑合探

  (一)观察想象,认识一个图形的运动

  1.找基本图形

  (1)这些美丽的图案分别由哪个图形运动而来的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找一找。

  (2)学生反馈,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基本图形。

  2.体验一个图形的运动

  (1)想象:这些基本图形通过怎样运动得到原来的图案?

  (2)操作:将课前剪下教材123页附页2中的图形,用一个基本图形模拟运动。

  (3)描述: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2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科书第67~84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教学要求:

  1、 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难点有三: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

  (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单元课时安排:约8教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观察和讨论,学生会整理简单的数据。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会填写。

  教学重点:

  数据在工农业生产及科技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学习用品(多种)、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进入角色

  1.先看我们学校的男、女生人数及全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投影出示)

  2.动手计算各段(指低、中、高三段)的学生总数,算出后填人表内。

  3.进行小组比赛,算出全校的学生总人数。 (每个小组以2人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总人数。不事先指定,由学生自发上来书写答案,快而对者为优胜者)。

  二、自学例1,指名解释

  1.仔细观察画面的意图并设问:

  (1)画面所呈示的事由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正”字来记数?

  (3)“正”字的数据转换用的乘法口诀是哪几句?

  2.依照要求,填人数据。

  (1)看仔细,填正确,把数字填上去以前应当先再次看一遍数据是否正确。

  (2)先请中等学生说出最多、最少的车属哪类车。

  (3)平均每分钟开过多少辆?

  三、设计活动,选出队长

  1.教师布置去林场帮助植树,分男、女生两个队;要选出男生和女生中各2名队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教室里当场投票) 男生面向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 女生背朝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 其余同学都作记录。

  2.选出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表示决心,其余同学拍手表示祝贺。并且教师在最后予以小结。类似这样的选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四、课内练习,独立完成

  1.做第“练一练”中的第一题。

  (1)先明事,再理数。 试问有几种学习用品?

  (2)先检查,再填数。

  2.补充本小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表。 (以小小组为宜)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是从生活中引人的好方法,必须掌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5

  教学内容:教材第95~97页时、分的认识例1、例2和“填填连连”,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并能正确地书写出来。

  3.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问:这是什么?说明: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问:你们平时见过哪些钟?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整时

  分别出示第一、二、三、四幅图,让学生说出几时,小华在干什么。指名学生把四幅图完整地说一遍。

  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就要学习时、分、秒。(板书:时、分、秒的认识)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时、分。(板书:时、分)

  2、认识时、分

  (1)认识钟面

  提问:这个钟面是什么形状的?大家说说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

  说明:钟面上用1~12把一圈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让学生数出12个大格。

  再用缺口的圆纸把钟面盖好,只露出一大格,教师指着这一大格告诉学生:这每一大格里又分成相等的5小格。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引导学生数出钟面一圈共有60个小格。

  (2)时和分的关系。

  钟面上的针各有各的任务。最短的针是时针,它走起来最慢,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比较长的'针是分针,走得较快一点,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1小分。(用教具钟演示)

  (3)提问:时针、分针是朝什么方向转动的?(结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时针、分针远动方向的箭头图,并告诉学生什么叫顺时针方向)

  现在我们来比较时针和分针转动的快慢,看看1时和1分有什么关系?教师用实物钟演示,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然后让学生每两人一组操作学具钟,并讨论1时和60分之间的关系。

  教师:时针走1大格,就是1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1小时和60分的时间相等。(板书:1时=60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时、分都是时间单位,那么1分时间究竟有多长呢?1分钟我们能做多少事呢?让学生数一数自己的脉搏1分钟跳多少次师掌握时间,请学生汇报数的结果,再填在书上。

  提问:一节课的时间多少分钟?(40)课间休息几分钟?(10)合起来是多少分钟?再加多少分钟,就是1小时了?为什么?

  3.教学例1。

  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1)出示第1个钟面图。提问:钟面上分针指着几?(12)时针指着几?(2)这是几时?(5时)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1)出示第2个和第3个钟面图。让学生先说再写。

  4.教学例2

  如果分针不是指着12,那么怎样看时间呢?就要看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这时就是几时几分。

  (1)演示教具钟:时针走过1,分针指着3。

  问:时针刚走过几?(刚走过1,就是1时多)分针从12起走到了几?(走到3)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15小格,是15分)那么这是的时刻就是1时15分。怎样写呢?教师书写。

  (1)继续演示,出示2时50分的钟面图。让学生说几时几分。

  (2)把钟面拨到10时45分,指名学生说出钟面上是几时几分。

  学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填填连连。

  第1、第2题让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2题。

  五、

  教学随笔: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11-23

二年级美术下册小泥人教案设计10-05

二年级下册《好事情》教案设计04-03

《用数学》教案设计09-07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案设计10-08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03-24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10-0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2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12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