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6-05 18:11:2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美术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1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小老虎的艺术形态,让学生体会制作纸质老虎的乐趣,从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制作过程中的.缝合过程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在旁指导。缝合完成后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添加、装饰小老虎,比一比谁的小老虎更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制作纸质小老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制作老虎,让学生注意掌握老虎的形态和大小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根据老虎的形状剪出老虎外形。

  四、教学难点

  缝合老虎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准备

  音乐、课件、卡纸、剪刀、针线、胶水。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听歌曲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两只老虎》,导入揭示课题。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及一些老虎图片和卡通形象,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老虎的形态。

  3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刚才观察到的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形象特征,教师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总结。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2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

  2、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3、感受树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纪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棵树》歌曲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先来做一个变色游戏。

  教师将示范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黄色分别画两组不同方向的并列线(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色彩变化。教师在左边一组并列黄线之间用红色笔画相间的并列红线(或点),要求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注意整体象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橙色或桔黄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学生概括出:黄色与红色配在一起就是橙色。板书:红+黄=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用蓝色在另一组黄线并列线之间加同一方向的蓝色相间的并列线(或点),再让学生眯起眼睛观察,看看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绿色)学生会感到色彩变化游戏很有兴趣。教师概括:黄色与蓝色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板书:黄+蓝绿。然后教师在两组色线处分别用三种原色笔重叠添画上粗重的树干和几枝大树枝

  学生马上看出这是两查树,导出课题:会变色的树(板书)。教师指出,树上方枝叶部分叫作树冠,下面直立与地面相通的部分叫树干,扎入土地部分叫根。

  三、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例图

  左上图是公园花圃的照片,黄、红、橙、绿各色的花、叶平行排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右上图是色彩变化例图。指导学生观看,教师加以讲解:左边一纵列,上边是黄色色块,中间是黄白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就成了淡黄色,如下边的淡黄色块;中间一纵列,上边是红色色块,中间是红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为橙色,如下边的橙色色块;右边一纵列,上边是蓝色色块,中间是蓝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则成了绿色,如同下边的绿色色块。可让学生稍远观察,整体感受,体会这种色彩的变化现象。

  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过的各种树概括出:春天的.树长出了新树叶,呈现嫩绿色;秋天的树叶变成了橙色或黄色,并阅读(可稍加讲解)左上图下面的说明。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举例说明画树冠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线、点或近似枝叶走向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树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如图3)。

  让学生用红蓝色笔画出并列相间的线或点并放远观察,认识红、蓝两种原色配成紫色的色彩变化现象,并板书:红+蓝=紫。

  四、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吸用红、黄、蓝三色笔练习画树,以两种颜色相是的点、线画树冠,用三种色重叠画树的树干,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树的形态、色彩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放远观察,领会色彩变化的不同情趣。

  五、课堂小结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

  执教者:张斌执教时间:第九周

  教学后记:欣赏中学生对蒙德里安的《灰色的树》感到不美,于是我从油画的笔触、肌理等方面介绍了油画的特殊美。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书上的作品作了铺垫。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3

  教材分析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学情分析

  1、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3、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尝试后一部分学生能通过摸索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互相学习。通过体验自学的收获带来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4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2、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3、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4、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指出在这节课上,要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构成形式,并进行设计练习。五、导学达标

  1、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重复渐变发射非规律性排列式特异对比

  六、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5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橡皮泥中镶嵌豆豆,制作简单的图案。

  2、与父母一起体验动手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照片,橡皮泥。

  2、各种各样的豆豆。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豆豆相框作品。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镶着相框的照片,你们看看这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幼儿欣赏豆豆相框。

  二、讨论豆豆相框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们知道豆豆相框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先将橡皮泥做成相片的大小,然后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豆豆镶嵌在橡皮泥上,组成简单的图案,最后将做好的橡皮泥相框放在照片上。

  三、幼儿制作

  幼儿尝试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

  幼儿制作的豆豆相框,请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反思

  在提供的材料上没有兼顾到能力差的幼儿,所以在粘贴时豆豆是挤在一起,看不出所贴的物体形象;黄豆太大,粘上去后,当作品拿起来时,却掉了下去,而重新设计、组织的活动,有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醒我们所提供的材料的难度要与孩子日常经验相结合,对幼儿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确的'评估。观察、了解孩子的需要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材料,让他们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足幼儿的创作愿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9-01

美术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10-21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集合03-15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通用09-01

美术教案优秀01-14

美术教案范文04-18

美术教案模板07-25

小班美术教案08-18

中班美术教案08-19

小学美术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