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102页—109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微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 笔算减法 笔算加减混合 估算
2、教师: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3、练习: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36 54、29
4、教师:笔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练习:计算。
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
5、教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方法?
练习:一本80页的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他大约看了( )页,大约还剩( )页没有看。
二、综合练习。
1、计算比赛:105页第1题。
2、先估算,再笔算:105页第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质量简单的化聚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建立吨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提问: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
板书:吨、千克、克
(1)谁能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说说?
(2)这三个单位从小到大的进率分别是怎样的?从大到小相邻间的进率是多少?
(3)练习p91 t2
2、举例:说说1克、1吨、1千克的重量相当于哪些物体的重量?
3、在下面的()里天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1)一支牙膏重( ) 一提桶水重10( )
一支钢笔重150( ) 一艘轮船重50( )
一袋水泥重50( ) 一台拖拉机重2( )
(2)练习书p91 t3
4、重量单位间的化聚。
练一练,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6500千克=( )吨( )千克, 3吨45千克=( )千克
3000千克=( )吨, 7千克430克=( )克
7500克=( )千克( )克, 2吨=( )千
二、综合练习
1、判断题
(1)一瓶墨水重150克。 ( )
(2)一扇门高2米。 ( )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 )
(4)一桶水重10厘米。 ( )
(5)杭州到北京长1360米。 ( )
(6)一架飞机重15吨。 ( )
2、单位间的化聚。
7060千克=( )吨( )千克, 1吨340千克=( )千克
2395米=( )千米( )米, 6千克254克=( )克
8040千克=( )吨( )千克, 5千米60米=( )米
3、下面的'○里填上〈、〉或=
980千克○1吨 3千克120克○3120克
7吨○6980千克 4千米50米○4500米
6300米○6千米90米 3米5厘米○350厘米
4、应用题
(1)一个煤矿去年日产煤782吨,今年的日产量是去年的4倍。今年每日产煤多少吨?
(2)西瓜专业有8个暖棚,收西瓜7吨600千克。平均每个暖棚收西瓜多少千克?
三、提高练习
有一个台秤,只能称40千克以上的质量。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的体重都在20—39千克之间。你能用这台秤称出他们各自的体重吗?
四、课堂
五、课堂作业
1、《作业本》p55
2、课本p92 t8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就随之增强,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片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听一支歌,大家可以随歌曲做喜欢的动作,同时想这支歌的名字是什么?
生:健康歌。
师:那么要想身体健康,应该怎样做呢?
师: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得很好,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调查,统计我们二(3)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师:要统计同学们的睡眠情况,应先知道什么呢?
生:睡眠时间。
师:老师每天晚上9:00睡觉,早晨5:00起床,那么老师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长呢?你能算出来吗?
(以教师的睡眠时间为例,小组讨论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自己每天睡眠的时间,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二)统计分析二(3)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师:每个人的睡眠时间知道了,那么,要统计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怎样统计呢?请你们帮老师出个主意好吗?
生:先在小组内统计本组成员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分时间段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分时间段统计,并进行记录。
生:用画的方法统计4个大组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合理的方案,那谁的方法最好呢?
经过讨论,选用全班同学到前面画正字记号的方法进行统计。
师:(出示二(3)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表)在开始统计前,请同学们看统计表,假如你睡眠时间是11时,你认为它是在10~11时这个时段,还是在11时这个时间段?那么,按照这种算法9~10时里含不含9时呢?(对时间段做统一规定。)
全班同学到前面在睡眠统计表空格的下面(用正字记录)每人写一画,然后汇总,把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
〖教学反思
由于班级有学生70多人,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用又好又快的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睡眠的时间呢?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想办法。我发现学生想出的办法很多,最后从学生提出的方法中,选出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画正字的方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加强了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点评
《标准》中指出,学生在本学段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案例中,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时,首先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的谈话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充足的睡眠,说出了统计的必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其次是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统计的过程,从中学会收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促进迁移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你能列竖式计算下面的题吗?
出示:144 5 44 15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
提问:上面这两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144 5用5和144每一位上的数相乘;44 15先要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5去乘44,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44,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追问:为什么用十位上的1去乘44,乘得的数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表示44个十)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 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1. 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笔算乘法,出示例题的场景图,读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可以怎样列式?(板书:144 15)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就是求15个144是多少)
提问:144 15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2. 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
3. 尝试笔算。
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144 15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练习,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4. 交流总结。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个10,1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引导:用两位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5幢楼共有720户)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 440,在题目中实际就是求出了什么?(10幢楼共有1 440户)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得2 160,就是求出了15幢楼共有多少户。
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都是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三位数比两位数多了一个百位,乘的时候还要乘百位)
提问:谁能概括地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1) 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 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 拓展练习,深化理解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把第二题309 26改成302 26)
学生独立练习,并指名板演,校对。
提问:这三道题中,哪道题的乘数比较特殊?为什么?(乘数中间有零)
再问: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为什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没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有零?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做了三道题,做得非常好,小马虎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找错改错,再说说错在哪里。
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不过,为了不让小马虎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小马虎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要注意每次相乘积的末位与乘数的那一位对齐;二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三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下面我们来个比赛,看谁都能算对。
学生独立练习。
提问:这三道乘法算式,哪道乘法算式比较特殊?(25 112)
再问:你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
指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
4.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当回小会计,帮水果批发部算一算每种水果各卖了多少元。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每种水果的总价,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学生汇报后,提问:计算梨、苹果、橘子和橙子的总价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价 数量 = 总价。
五、 全课总结,知情共融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获得并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祝贺你们!谁能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评析
1. 在比较中建构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的设计,没有孤立地看待三位数乘两位数,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而是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教学时,先通过两道不同复习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4415,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上,而是让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充实与完善。
2. 在比较中完善认识。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中,主要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乘数中间有零,二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在教学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时,先让学生比较哪道题目的乘数比较特殊,再让学生比较为什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6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没有零,而用十位上的2去乘302,乘得的数中间有零?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时,先让学生比较哪道乘法算式比较特殊,再让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比较中得出:用竖式计算类似的题目时,通过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能使笔算方便一些。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 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教学 重难点
不遗漏的列出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准备
3个转盘、若干个纸杯纸箱、4个红色乒乓球、3个黄色乒乓球、3个黑色乒乓球。学生自制转盘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游戏引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他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录音)同学们好,我是淘气!我来玩个游戏,看谁猜的又对又快!
师:(出示转盘)如果转动指针,指针可能停在什么颜色的地方?
有生说指向紫色,有生说也可能指向黄色。
师动手转动指针,进行验证。
(录音)小朋友猜对了吗?两种颜色都有可能指到。那么谁的可能性大一些,谁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生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有道理,在这个活动中,两种颜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今天我们就通过猜一猜的活动,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游戏的延续
1、(录音)淘气:我还带来了一个转盘,这次还要请大家来猜猜指针会指向哪种颜色?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些?
师:(出示转盘)谁愿意来猜?
生:可能转向紫色。
生:也可能转向黄色。
生: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一样。
师:为什么说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一样?
生:因为两种颜色的面积一样大。
师:小朋友说的很好,两种颜色的.面积一样时,转动指针,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请学生到黑板前动手拨一拨,进行验证。
2、师:昨天小朋友在家也制作了一个转盘,拿出来让大家猜一猜,然后动手转一转,看看你猜对了吗?生出示自制的转盘,在小组内活动。
教师下到各组参与活动,对同学的错误判断及时纠正。
3、(录音)淘气:刚才你们活动的好热闹!我也很想参与。我准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转盘,你们帮我想想指针指向各种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况,好吗?
师出示转盘。让学生说一说看法,以及理由。
生:转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转向黄色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面积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积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师:在玩转盘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道理?
生答。(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游戏二(抛纸杯)
1、宣布规则。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抛纸杯”的试验,
每个同学抛5次纸杯,每次的结果都要记录在试验单上。4人都抛完5次,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结果,组长并将出现各种结果的次数进行汇总,最后得出结论。
2、小组活动。(师下到各组参与活动。)
3、交流结果。尽量请每个小组都汇报他们的试验结果及结论。
师将各组的试验结果进行汇总,这样累计的次数多了,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4、形成结论。
纸杯抛出,落地后侧放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侧面的面积最大,正放的可能性最小,因为底部的面积最小。
游戏三(摸球)
1、师:刚才的游戏同学们都玩的不错,我们再来玩一个“摸球”游戏。(出示纸箱,并放入2个黄球和1个白球)
师: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结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请一生到讲台前摸球验证。
2、师:(在箱内再放入3个红球)现在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结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师:有可能摸到黑球吗?
生答。
3、(在箱内放入2个白球和2个黄球)师:一次摸出2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结果?
生在小组内讨论。
汇报结论。
: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延伸作业
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
板书设计
猜一猜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练习三3—6题。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3题:
分一分,说一说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梨,动手分一分,
然后说说分的过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 )个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
每盘放( )个。
第4题:
圈一圈,说一说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样圈的,圈的结果怎样。
问: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想乘法
(4)、除法初步认识(一)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平、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刘元平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5-1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2
小学数学教案08-02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07-23
小学数学教案【必备】08-22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08-30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