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29 15:41:2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集锦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复习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和应用。

  教学重点:

  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商=被除数÷除数-余数

  1、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平均分一些物体,有时有剩余,就出现了余数。

  如: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3÷5=4(组)……3(盆)

  ()()()()

  其中,被除数23表示();除数5表示();商4表示();余数3表示()。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除数)

  如:23÷5=4……3,其中(余数3﹤除数4)

  3、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或被除数=商×除数

  如:()÷()=7……7,除数最小应是(),

  这时,被除数是()

  解决

  问题1、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列式:答:

  2、十二月有31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列式:答:

  一、计算题,要细心啊!

  1、口算。

  12×0=-174=80÷2=800-610=

  295×8≈52÷7=400×2=38×4≈

  2、用竖式计算。

  88÷9=30÷7=26÷3=33÷8=18÷4=27÷5=40÷5=39÷9=54÷7=67÷8=

  二、填空:

  1、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图:()÷()=()……1

  ☆☆☆☆☆☆☆☆☆☆☆☆☆☆☆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57()×8﹤464×()﹤36

  5×()﹤239×()﹤60()×6﹤32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一定要比()小。

  4、51天是()个星期零()天。

  5、÷5=8……▲,▲最大是(),那么被除数是()。

  6、有32盆花,5盆摆一组,可以摆()组,还剩()盆。

  三、:

  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第二课时:课堂练习

  练习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难点: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断对判错。

  1、28÷5=5……3()

  2、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二、选择题。

  1、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A、34B、24C、44

  2、有34个李子,每盘只能装5个,至少要()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

  A、5B、6C、7

  3、☆☆⊙⊙⊙※☆☆⊙⊙⊙※……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

  A、☆B、⊙C、

  4、☆÷○=8……5,○最小是()A、4B、5C、6

  5、下面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

  A、56÷6=8……8B、71÷9=8……1C、61÷7=8……5

  三、解决问题:

  1、有43人跳绳,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2、一根绳子长24米,剪7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几米?

  3、四年级一班有44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5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最少该租几条船?

  4、儿童读物每本5元,小红带了3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

  5、刘老师给每8位小朋友发苹果,每位小朋友分3个,最后还剩下2个,老师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6、李老师有60张邮票,最少要加上多少张,才可以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

  7、马小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将除数9错看成6,得到的商是5,余数是2。正确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8、幼儿园搞活动,发给每个小朋友4个小面包、2瓶饮料和3个苹果。现有39个小面包、17瓶饮料和26个苹果,能发给几个小朋友?

  9、用5枝康乃馨,3枝玫瑰,3枝水仙可以扎成一束花。31枝康乃馨,17枝玫瑰,8只水仙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这样的花束?

  10、○○○○●●○○○○●●○○○○●●……那么第21颗棋子是什么色的?第43颗棋子是什么色?

  四、: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P1617例6、例7

  要求:

  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学生独立练习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17005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中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手段,在小组合作中,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由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前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学习了展开与折叠,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特别是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于直观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具:长方体纸盒、长方体纸盒展开图,课件。

  2、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猜谜语”游戏,猜对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品,请听题

  (1)紫色树,紫色花,紫色花开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打一种蔬菜)

  (2)红公鸡,绿尾巴,脑袋埋在地底下。(打一种蔬菜)

  2、大家的表现真出色,我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大礼物,想将它送给这节课发言积极的同学,可是这个盒子不漂亮。现在我要用彩纸包装一下。(师动手包装)

  你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彩纸吗?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求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看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是那几个面?(学生找出后,标出上、下、前、后、左、右面)重新摆放长方体,它的前面在哪里?在长方体的这几个面中,那些面的大小是相等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大小也就叫做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始就设计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发奖品时,遇到的新问题引入新课。再现生活中的包装情景,使学生更能体会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使表面积概念更直观,形象化。】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具, 想想刚才包装的是长方体的哪几个面里?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标出“上”、“下”、“前”、“后”、“左”、“右”面。

  2、观察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后,汇报交流)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那么怎样计算你的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哪?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试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同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形式不限),看哪一小组想出的方法多。

  (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总结规律。

  (1)哪一个小组到前面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汇报算式,引导观察,用什么方法计算表面积的?(对表达流畅,思维敏捷的进行鼓励)

  (2)小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分析这几种计算表面积的方法,为什么这样算?在这几种算法中你喜欢用哪一种?与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构建知识。利用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合作,发现规律,获得新知。】

  3、即时反馈、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算一算,老师的这个礼品盒的表面积是多少?(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汇报)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你认为那种方法简便?

  【设计意图: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初步体验数学的有用性,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多样化算法中,引导学生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在解决问题中自觉实现化算法】

  (三)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讨论,指名反馈,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为什么要乘以6?

  1、给棱长为0.8米的正方体木箱表面涂上油漆,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独立探索,再交流计算方法。)

  如果正方体木箱没有盖,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正方体表面积,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含义。通过变式练习,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

  2、归纳小结。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0及与其他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0的含义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0。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摘苹果的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出示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摘苹果活动。

  师问:树上有几个苹果?

  谁能摘下数字最大的苹果?

  数字最小的苹果?

  比5大的苹果?

  比5小的苹果?

  问:5为什么不摘?

  现在还有几个苹果?

  用数字几来表示?(将苹果奖给回答正确的同学)

  树上还有苹果吗?怎样来表示?

  (1)小组讨论表示方法、符号。

  (2)展示符号和图案。

  (3)师讲授0(阿拉伯数字,世界通用)。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摘苹果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像刚才这样一个苹果也没有,都用0表示。

  活动二:教学写0

  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觉得0像什么?

  (2)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说明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收笔要相连,成椭圆形。

  (3)学生书空。

  (4)学生在课本的小方格写0。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完的同学在你认为写得好的0下面打,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欣赏他人和自己的意识。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欣赏对方。这样不仅认识到自己好的一面,同时也利于找出不足并进行弥补。]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的0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0?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0,从而加深对0的认识和理解。]

  (2)指导学生认识尺子上的0和0的作用,知道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位说一说。

  汇报发现的结果。

  师:(教师指着0度线)这条0度线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起点)

  [设计意图: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跑步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件出示练习:青蛙跳远。

  认识温度计上的0和0的作用。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猜测的情况。然后再填写,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提问题,既加深0表示起点的意思,又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对数序的理解。]

  活动四:练习:

  1、听数拿小棒:5、3、0

  2、听数伸手指:4、3、1、2、0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有意识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五:小结:你学了哪些知识?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习惯。]

  板书设计:

  快乐课堂

  0的认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同学们的兴趣很高,都争先恐后的要参加到游戏当中去,理解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很好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0的意义,同时找一找生活中的0,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字,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尺子上的0,温度计上的0的含义不理解,以后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

  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

  ③手指记忆法。

  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

  (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

  (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

  (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

  (三)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巩固学生对的口诀的应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

  2.提升练习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红色圈出来,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绿色圈出来。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5-1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2

小学数学教案08-02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07-23

小学数学教案【必备】08-22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08-30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