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06 21:32:4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3、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地进行简便计算,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相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温故案

  一、知识要点:分数乘除法、倒数、比。

  1、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 的 的 运算。

  (2)一个数(整数或分数)乘分数,就是求 的 是多少。

  2、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 和其中一个 ,求另一个 的运算。

  3、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分数乘分数)。

  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用 相乘的积作 ,用

  相乘的积作 ,能约分的要先 ,然后再计算。

  4、分数除法的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

  在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

  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法中进行分数的简便运算时经常要用到的运算定律有 。

  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乘除混合运算的,遇到除以一个数,就转化成 这个数的

  然后采用一次约分的方法计算。(2)四则混合运算的,按先 后 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的,先算 ,再算 。

  7、倒数的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 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注意:1的倒数是 ,0有倒数吗?

  8、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 ,两者相除多得的商叫做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或 相同的数, 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9、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

  分数

  巩固案

  二、跟踪练习

  (一)填空题:

  1、40分=( )小时 3/5千米=( )米 23×( )=1 1.5和( )互为倒数。

  2、 ( )∶8=1.2∶( )=0.75=( )÷6=( )折=( )成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4、把盐和水按1∶19的比例配成盐水,盐占盐水的( )(填分数)

  5、一根钢材长6米,若用去1/2米,还剩( )米;若用去它的1/2,还剩( )米。

  6、甲数是乙数的1.6倍,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

  7、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4小时,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 )∶( )。

  8、一个数的2/3是24,这个数的5/6是( )。

  (二)判断题:

  1、1米的1/2 和3米的1/2 一样长。(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3、如果a÷b=4 ,b就是a的4倍.( )

  4、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10%。( )

  5、王芳看一本200页的童话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应从40页看起。( )

  (三)计算:

  2×3/4= 3/8×6= 3/10×2/3= 7/25×15/14= 6/13÷4= 5/7÷5/2=

  30-1.6÷4/15= 3/5×1/2+3/5÷1/2= 1/5÷6/25-7/2×2/8= (0.75-3/16) ÷(2/9+1/3)=

  (四)列式计算:

  1、8的2/7与5/7的8倍的和是多少? 2、18的5/27减去3/7是多少?

  3、2/3与5/12的和的6/7是多少? 4、42的6/7与21的1/3的和是多少?

  (五)简单应用:

  1、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3/4米,宽是长的2/3,这个花坛的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2、李叔叔录入论文,3小时录了这篇论文的1/3,照这样的速度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

  3、一共有240千克水果糖,每袋装1/4千克,才装完了3/4,他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

  知新案

  1、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 15 ,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38 。

  ⑴两周一共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⑵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⑶还剩多少双?

  2、六年级同学给灾区的小朋友捐款。六一班捐了500元,六二班捐的是六一班的45 ,六三班捐的是六二班的 98 。六三班捐款多少元?

  3、一件西服原价18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15 ,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

  4、希望小学三年级有学生216人,四年级的人数比三年级多 29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同学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是坐汽车到学校来的,平时你们是怎么到学校来上学的呢?(走、乘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成它们在运动。

  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

  小结: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在运动。今天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运动时的录像。请你看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你也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做动作。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6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缆车、钟外表指针的运动)。

  (2)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

  (3)前后4人为一小组,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交流。

  (5)小结:像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它们这样的运动叫旋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呢?。

  小结: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是很多的。

  2.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现象。

  (1)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体运动时拍下来的照片,请你先跟着模仿做照片上的动作,一边做,一边想一想这个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依次出示9个平移或旋转运动的'照片)

  (2)现在老师把刚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举掌);你认为是旋转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握拳)

  (3)(放课件)生做动作。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旋转。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读简单的统计图表,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表示1个单位)及统计表。

  3、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开课。

  二、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那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那老师调查一下都谁喜欢看卡通片呢?还有别的节目吗?呀!老师忘了刚才调查的情况了?怎么办哪?好!我们就来看看这张统计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也就是怎样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板书:读统计图表

  三、探索新知

  1、读统计图

  (1)读纵向统计图。

  课件显示“二(1)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小组内交流

  这幅统计图告诉你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

  a、“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是这幅统计图的名称。

  b、横着看:新闻、卡通片、体育、电视剧、歌舞等词表示节目名称。

  c、竖着看:左边从下往上依次有0、1、2、3、、、、、、13,这些数代表具体的'人数。

  (或每行都有13个格子,1个代表1个单位)

  左上角“人数”一词还告诉我们这里使用“人”做单位名称。

  d、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最喜欢某种电视节目人数的多少。它的特点是能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e、直条用不同颜色表示,相邻节目之间的空格是为了更直观、更鲜明地表示各个数量,同时也起了美观作用。

  举例说明怎样根据直条的高矮读各个节目的最喜欢的人数。(配合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考虑一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卡通片的同学们还会这么多吗?你是怎么想的?

  (2)读横向统计图。

  (介绍横向统计图。

  (获取信息。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再与同伴交流,看谁从图中了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讨论。

  如果班上要组织单项体育赛,你认为组织哪项比赛会最受欢迎?为什么?

  2、读统计表

  课件显示课本第88页“某地199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

  (1)指导观察,获取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再在小组内讨论: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么?

  (2)全班集体交流。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a、“某地1985~20xx年安装电话情况统计表”是这张统计表的名称,它告诉我们本表的统计内容。

  b、统计表的第一行是年份,从1985年开始,每隔5年统计一次。

  c、统计表的第二行是这个地区安装电话的部数。

  d、从表中看1985年安装电话很少,只有18部,以后每5年统计一次,电话数量逐年增加。

  (分别解释其数量)

  (提出问题

  现在这个地区可能有多少部电话?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3、认识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四、小调查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统计图表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地体会一下。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要进行调查的一些简单要求。(大屏幕显示)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你们小组同学的睡眠时间。

  2、用你喜欢的方法作记录。

  3、根据你的记录制作统计表、统计图。

  4、组内交流你的统计图表。并选出代表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

  五、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课本第50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2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单的整数比,会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自主迁移、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201:1:1.5:2.5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⑴=()()=():()

  ⑵====

  (第1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2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3、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完成上堂课的表格)

  二、教学新课:

  1、引入。

  分数基本性质是怎样的?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又怎么说?根据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你能猜出比的基本性质应该是怎样的呢?

  (1)学生试着叙述。

  (2)反馈小结。

  分数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中的都有0除外,为什么?比的基本性质要不要也加上这个条件?应该怎么说才最完整呢?

  2、看书验证自己的猜想。P50页。

  3、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1)下面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整数比最简单?为什么?

  6:1012:210.3:0.40.25:1

  3:54:73:4:

  (2)教师小结:

  像3:5、4:7、3:4等这些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这两个数是互质数,,我们称这样的比为最简整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简称化简比。

  4、教学例2。化简比。

  (1)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整数比。

  自学课本P50、51例2、例3)

  (2)小结:

  ①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是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是先把前、后项同时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3)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四、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比和比值的区别怎样?(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来表示;而比必须清楚的看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只能用比的形式表示。)

  五、《作业本》第22页。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 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 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 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 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 创造情境。

  3、 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 --------------------- 5课时

  2、乘法口诀(一)--------------------- 10课时

  3、观察物体--------------------------- 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 ------------------------ 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 ----------------------- 4课时

  6、乘法口诀(二) ------------------- 7课时

  7、除法 ---------------------------- 8课时

  教学进度表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

  周

  次 起 止

  月 日 计 划 进 度 课时数 备

  注

  单元(课) 节 教学内容

  1 9、1~ 5 第一单元 1-4 数一数与乘法 4

  2 8 ~ 12 一、二单元 5、1-3 乘法口诀 4

  3 15 ~ 19 第二单元 4-7 乘法口诀 4

  4 22 ~ 26 二、三单元 8-10-1 口诀、观察物体 4

  5 29~10、3 三、四单元 2-4-1 观察物体、除法 4

  6 6 ~ 10 第四单元 2-5 分一分与除法 4

  7 13 ~ 17 第四单元 6-9 分一分与除法 4

  8 20 ~ 24 第四单元 10-13 分一分与除法 4

  9 27 ~ 31 第五单元 1-4 方向与位置 4

  10 11、3~7 第六单元 1-4 时、分、秒 4

  11 10 ~ 14 六、七单元 5-1-3 乘法口诀(二) 4

  12 17 ~ 21 第七单元 4-7 乘法口诀(二) 4

  13 24 ~ 28 第八单元 1-4 除法 4

  14 12、1~5 第八单元 5-8 除法 4

  15 8 ~ 12 第九单元 1-4 统计与猜测 4

  16 15 ~ 19 总复习 4

  17 22 ~ 26 复习 4

  18 29~1、2 复习 4

  19 5 ~ 9 复习 4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6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元去买学习用品。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随身听,标价为187元;一件是复读机,标价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①随身听和复读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②张强有326元,如果买1台随身听大约还剩多少元?

  ③如果买1台复读机,大约还差多少元?

  (3)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

  (4)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

  (5)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好?

  (6)学生汇报。

  ①学生1: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0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100。估算525-326时把525看作500,把326看作300,结果大约是200。

  ②学生2:我们组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5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150。525-326中把525看作530,把326看作320,结果大约是210。

  (7)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

  (8)学生:因为买东西的时候要带足够的钱才能买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带的钱不够,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的时候都把被减数看大一点,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去买东西。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9)总结: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或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0)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11)初步练习:6页“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什么遗憾?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5-1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2

小学数学教案08-02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07-23

小学数学教案【必备】08-22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08-30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