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模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课时
1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竹筒,木片,毛笔杆,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竹筒,木片,毛笔杆小瓶罐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3.收拾与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2
设计意图:
前几天,双胞胎带两本海面宝宝的书,孩子们都抢着看,赵昱柯说:“我喜欢海绵宝宝,海绵宝宝喜欢帮助别人,”吴家濠说:“我来做海绵宝宝,因为海绵宝宝最勇敢了。”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讲的是津津有味。《海绵宝宝》这个动画片有孩子纯真的快乐加成人机智的幽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美术活动《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通过让幼儿回忆、认认、讲讲、看看、画画、讲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参与喜欢的动画人物的创作。
2、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绘画活动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观看《海绵宝宝》动画片。
2、记号笔,纸、油画棒、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示范图,小图片(海绵宝宝、派大星、珊迪、章鱼哥、蟹老板、痞老板、小蜗、珍珍)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过《海绵宝宝》的动画片吗?在这个动画片里都有谁呢?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出示动画人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把海绵宝宝里的'动画人物请到我们大三班来了,你们认识这里的动画人物吗?
师指随意指一个人物幼儿说出名字,并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海绵宝宝的好朋友是谁吗?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长的一样吗?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一段呢?你能学学他说话吗?你能学学他的动作吗?
师总结:这个动画片里的人物长的不一样,性格也不同,海绵宝宝他是无忧无虑的乐天派,身体是长方体的。海绵宝宝的好朋友派大星,经常犯迷糊,身体形状是五角星。珊迪是在海底的唯一的松鼠,他整天穿着潜水衣,喜欢和海绵宝宝练空手道。
3、展示三幅图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师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看,王老师画了三幅《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你知道哪一幅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干什么吗?
A、这一幅是在惹祸的花生里面,有人把大蚌惹怒了,派大星在找线索,海绵宝宝在问派大星有没有找到。
B、这个是罪犯的生活里面的,派大星想要一个气球,海绵宝宝说去借一个,到时再还给他们就可以了,海绵宝宝在借的时候并没有告诉气球的主人,气球被海绵宝宝小心弄炸了,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怕抓去坐牢,于是开始了逃亡。
c、这一幅是美人鱼战士和企鹅男孩准备去度假,谁来照顾他们的家呢?我!派大星,我!海绵宝宝,准备执行任务。
(2)、你们想不想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呢?现在我们先来学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吧!
海绵宝宝,先画一个长方体下面不封口,在长方体的上面画五官,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横线的下面画领子领带,再封口,最后画手和脚可以画不同姿势的手和脚。
请个别幼儿上来画。
(3)、海派大星,他的身体象五角星,先画像三角一样的头,在三角里画出五官,身体要画的胖一些,接着画胳膊、裤子和脚。请个别幼儿上来画。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师:今天我们就来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画以前先想想你准备画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干什么。
(2)师:在画以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音乐响起小朋友开始画,音乐关上就收起来,看哪个小朋友和别人画的故事不同,海底画些什么呢?想想你在动画片里或书上看到的海绵宝宝的故事,让我们画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更精彩吧!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将幼儿作品贴出,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在干什么,讲的好,画的好的给予肯定。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3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 它的主题是什么 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4
一、先让学生看利用多媒体图片结合轻松音乐来导入中国山水画的欣赏课题,了解画家创作激情。
二、带着问题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国画。
1、什么是中国画
2、中国画有那些类型
3、你了解中国山水画有多少
三、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四、了解中国画是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五、中国画有那些类型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透过画面的气氛,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作者的'身世、创作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六、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已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关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宽、许道宁、燕文贵、宋迪、王诜、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 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使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脉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明清及近代,续有发展,亦出新貌。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七、山水画的组成包括:
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八、19世纪以后
在政治、经济(特别是商业、文化发达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即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画家群,如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朱瞻、张大千、傅抱石、钱松 恰⒙劫采俚热 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陈师曾、金城、陈半丁、王雪涛、李苦禅、蒋兆和、李可染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何香凝、赵少昂、关山月、黄君璧等人。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迭,上述地区的画家亦有流动,如抗日战争时许多画家来到西南地区,1949年后又有许多画家如张大千、黄君璧、赵少昂等人移居国外和港台地区。今全国大多数省市成立了画院,在3个中心之外,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心 ,画家队伍空前扩大。
九、鉴赏中国画的角度:
1、画的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
2、画面的意象、色彩、意境。
3、表达的主题思想。
4、以及绘画技法。
十、以傅抱石、关山月合作作品为例,让学生来分析:
《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中国画;随后将本人曾经在太行山写生回来创作的作品《观景》谈一我在画画时的感受,这样有利于中国画的理解。1、画的作者介绍和时代背景。画面的意象、色彩、意境。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绘画技法,鉴赏中国画的各个角度。
十一、作业:
请回家后在报纸或杂志找一幅中国画,分析与理解你对中国画的认识。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上一节课《立线浮雕》的基础上选择厚纸条来进行浮雕造型,别有趣味。其创作方法、造型表现语言基本上与上节课相同的。可以运用有色的纸、废旧的画报、包装盒裁成纸条,以卷、折、贴的方法造型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立纸浮雕创作的乐趣,丰富学生的造型能力。
这一课可以用制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为小礼品互相赠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传递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用纸条进行浮雕造型的创作方法,理解立体构成的表现语言。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教具:范作、厚纸条、剪刀、白色乳胶等。
2、学具:彩色的厚纸条、剪刀、胶水等。
3、课时:1课时。
(二)设计
1、教学导入:
(1)以由上节课的立线浮雕作品欣赏延伸到本课的范作欣赏来导入。
(2)教师利用纸条当场进行立纸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课题。
2、教学新授:
(1)先让学生尝试一下一根纸条怎样能立稳在作业纸上,并体验一下卷、折、贴的立纸浮雕造型方法。
(2)让学生们欣赏书上的作品、感觉立纸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将准备好的彩色条状卡纸进行组合造型,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还可以让学生选择高低不一(即纸条宽度不一)的纸条进行浮雕造型,体验其线条的长短、曲直、深浅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学生结合书上的作品说说立纸浮雕的特点,小组交流自己的创意,寻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3、学生作业:
(1)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作业。
(2)可以采取几个人合作的形式,在刚才的创意基础上完成一张或两张作业。
4、作业展示:
(1)可以把作业作为礼物写上祝福语互相赠送。
(2)可以把学生作业加以展示,互相说说制作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对同学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学习建议:
1、能够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2、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性活动。
3、是否积极地动脑,在造型活动中表现己的创意。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2.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
3.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试着进行水墨画想象立意创作。
4.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水墨画艺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处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
2.指导学生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体验中变换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水墨游戏的画面进行想象勾画,使作品体现主题性完整性.
2.在水墨画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水墨画学习常规习惯,引导学生在乐学的同时,学会整理清洁好自己的材料与工具。
教学准备(媒体运用):教具准备:
水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课件、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
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大、中、小毛笔各一支(其中羊毫笔两支、狼毫/兼毫笔一支);墨盘/砚台一个;调色瓷碟一个;羊毛粘一块、吸笔纸若干、水桶/笔洗一个;每生两张四尺三开大小的宣纸各一份。
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第一次安排的中国画课堂教学课程,从以往的国画教学反馈来看,本课时课堂教学的策略从以下几点来设定:
1.课前指导学生把学习用具与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有规律的摆放,以保证上课时间的效率性。
2.上课初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传统中国画作品与儿童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墨色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自主发现水与墨之间的调色关系,认识“墨分五色”的道理。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范图中的用笔变化,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用笔方法与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变换用笔的体验。
5.通过组织学生观赏中外画家及优秀学生的水墨画创作,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主题性的水墨画创作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灵活的运用浓淡墨,合理的变化用笔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教师课前组织个别学生把学习用具与材料准备好,并放在画桌上相应的位置,如图1)。教师组织学生进画室就坐,使学生一进画室就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兴趣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2.讨论与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你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由于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国画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大多会出现“中国画”与“水墨画”、“水彩画”等其它绘画形式相混淆的现象。)
教师出示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图2~图7的欣赏,认识了解水墨画的艺术特点。
图1.工具材料摆放位置示意图 图2.学生作品 图3.米芾:《山水》
图4.齐白石《花鸟》 图5.学生作品 图6.学生作品 图7.梁楷《泼墨仙人图》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
A: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特点你知道那些?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历代绘画在不断演变中,从题材范围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在创作形式上又分为: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造型技法表现形式。)
B:什么是水墨画?
(中国水墨画的诞生,是中国绘画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文明时期,伴随着用纸、用笔、与用墨的创造与表现,产生了这种水墨畅神、写意的“水墨画”。水墨画起源于唐朝,创始者是唐朝大诗人、画家、王维。)
C:水墨画常用的工具是那些?你能正确的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吗?
(水墨画创作的主要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和水,辅助工具:调色瓷碟(盘)、笔洗、画毡、笔帘、镇纸、印章和印泥等。)
二、出示课题:
这节课,咱们就来运用这些“新朋友”――水墨画工具与材料,来做《水墨游戏》。
三、讲授新课:
1.墨与水的游戏:
“当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画一笔,快看,出现了什么?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神奇?”
A:教师引导学生用吸笔纸吸去笔中的水份,用羊毫毛笔的笔尖蘸一些浓墨,再瓷碟的边缘掭拭,直接在宣纸上点笔,画线,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B:教师再组织学生分别用刚才的墨笔笔尖蘸一滴、两滴、三滴、多滴清水后,分别在宣纸上随意的画点、画线条,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C: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游戏,观察自己的作品如图8~图10,总结出墨与水的变化关系:
图8.学生作品 图9.学生作品 图10.学生作品
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的认知理解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补充,加强学生对墨色的理解认识:
(随着水份的不断加入,墨的颜色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墨的浓淡深浅的美丽。……)
(古人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即焦、浓、重、淡、清。不加水的墨叫焦墨,黑而发光,加少许水就成为浓墨,比淡墨重的叫重墨,水分多成为灰色的叫淡墨,极为浅淡的叫清墨。)
2.变化多端的用笔游戏:
A:教师询问学生刚才在游戏中是怎样执笔的?
教师组织学生体会自己最佳的执笔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习惯、认知的`不同,进行实践性的体验说明:(执笔:常见的是五指执笔法,实际绘画可根据自己的握比笔习惯调整,关键是要让笔活用自如。……)
B:教师组织学生把笔垂直或侧倒(中锋与侧锋)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C:教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上、下、左、右)用笔,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D:教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快、慢速度,用不同的轻、重笔力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E: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体验练习,观察自己的作品如图11总结出用笔的变化与画出的痕迹之间的关系,并适时的出示课件如图12,补充、说明,引导学生加强认识:
(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因为用笔的方向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因为用笔的力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图11.学生作品 图12.用笔示意解说图(转自《儿童水墨画》)
四:提高与拓展:
1.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刚才游戏体验的画面,进行不同方向的观察,联想,进行大胆的变化、添画形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在水墨游戏中展现个人的独创性,更加尽兴的进行水墨游戏。
2.教师鼓励动作快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水墨游戏创作.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自己本课的游戏体验,说说自己对水墨画的认识:
A:你能谈谈运用宣纸绘画的感受吗?运用宣纸绘画与常用的普通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有关宣纸艺术文化的介绍与引深。
(宣纸有生、熟之分,写意画用生纸,生纸落墨上色容易渗化。上过胶矾的叫熟纸,不会渗化,用于画工笔画。纸的大小以长度尺寸来分,常见的是三尺、四尺、五尺、六尺,最长的有一丈二尺长,还有更长的。学画时可用四尺宣纸一裁三开使用,称为四尺三开大小……。)
B:你发现水墨画的创作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补充: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指纯用水墨所作的画,体现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的艺术特点,在创作中体现“墨既是色”的艺术创作特征……。)
C:你喜欢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进行绘画创作体验吗?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遇到了那些困惑?你觉得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收获最多的是什么?……
五、总结:
中国画数千年来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不断演变,提高,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绘画。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中国画这一鲜明特点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也影响了东南亚一些临近国家及近代欧洲画坛。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天我们开开心心地做了一次水墨游戏,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课后,我们不妨也试着运用水墨、彩墨来表现抒发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传统艺术来表现今天我们的五彩生活。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学生水墨画、彩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3-18
小学的美术教案06-15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集合03-15
小学美术教案【热】01-02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1-02
【精】小学美术教案01-02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1-02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02-25
小学美术房子教案精选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