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7-31 16:11:07 教案 我要投稿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        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          20×0.2=          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  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02-28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3-06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20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小数乘法04-1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05-26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28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1-25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1-06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教案优质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