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范文(通用11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1
一、指导思想
为组织开展好我校今年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活动,营造全校共同关注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根据省公安厅、文明办、教育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安监局《福建省20xx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30日至20xx年12月4日
三、活动主题
守规则保安全
四、活动目的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全校师生法制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师生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交通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五、活动内容及安排(具体是八个一活动)
1、在校园内外利用LED、宣传栏、广播台、校讯通等进行一次广泛的宣传活动,围绕“守规则保安全”营造氛围、(负责人:保卫科)
2、进行一次“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知识讲座、(12月2日上午课间操,负责人:保卫科)
3、部分班级出一期手抄报、主题是:“守规则保安全”交通安全内容、(负责人:保卫科)
4、组织学生观看一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
5、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五、六年级为“守规则保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一至四年级为“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主题班队会活动、(12月4日下午班队会,负责人:各班主任)
6、进行一次公益活动,部分学生上街发宣传单、(12月2日上午写字课,负责人:保卫科)
7、与每一个学生签订一次交通安全承诺书、(负责人:各班主任、保卫科)
8、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交通安全展板活动、(负责人:保卫科)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好交通安全和法制宣传活动、
2、做好动员,营造氛围
要调动全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营造“遵纪守法、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3、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紧紧围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主题,突出活动重点,注重实际效果,防止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2
一、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原则: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
对自己的侵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指出:“教育孩子们从小学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要学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无罪,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要做到:一克服“害怕对方报复,干脆自认倒霉”的错误思想;二克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私下找人报复”的错误做法。总之,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我保护,而不能用个人感情代替政策、法律。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其中有的街道,区县还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加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由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治安和人员活动等情况熟悉,这些组织就会依据法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及时妥善地处理解决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问题。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包括中小学生家长在内的广大群众,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盼望通过综合治理和“严打”使社会稳定,中小学生受到保护而健康成长。群众的眼睛雪亮,智慧丰富,威力无穷,不断涌现出保护少年儿童,见义勇为的好市民,好青年,好干部。所以当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付坏人。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勇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能怯弱,不能束手待毙,不能让坏人为所欲为,这是中小学生预防侵害的必要前提。但是,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违法犯罪分子时,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存自己。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说:“要想抓住狐狸,就得比狐狸狡猾。”《鸡毛信》中的海娃就是把鸡毛信藏在羊群头羊的尾巴下,躲过日本鬼子的搜查,胜利地完成了送重要情报的任务;小兵张嘎也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出招数中,战胜愚蠢的敌人。前不久,某市一小学生一人在家做功课,忽听有人撬家门,立即悄悄拨通了公安局的电话,几分钟后,警察迅速赶来,当场抓住正在撬门企图入室盗窃的坏人。可见,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坏人,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勇敢加机智才能保平安。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3
一、教学目的:
针对初二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情况,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用法维护自己权益的好习惯;以身作则,不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和谐召口中学。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过程:
产生背景:
同学们,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好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初中生因为种种原因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是小偷小摸,有的则是抢劫打架,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初二的大学生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现实,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主要做法:
(一)向同学们介绍法律的基本知识: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事:
旷课,夜不归宿,赌博,偷窃,敲诈勒索,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我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但是有些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做法不理解,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这样的学生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同学们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呢?请大家看下面的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同学们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谁对谁错?)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四)、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预防侵害
1、依靠法律,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小学生要明确,依靠法律是预防侵害的首要原则,是自我保护的必备武器。
依靠法律,必须学法,知法。要学习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要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自己的义务,权利和合法权益,什么是受到侵害。还要弄清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和法律责任。
依靠法律,必须用法。要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行使权利,并在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形成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2、依靠组织,预防违法犯罪对自己的侵害
这里所说的组织,一般是指侵害发生地或自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等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加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3、依靠群众,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对破坏社会治安,危及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所以当我们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侵害时,要千方百计地求助身边的群众,共同来对付坏人。当群众勇敢而义无反顾地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违法犯罪分子将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遭灭顶之灾。
4、依靠智慧,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侵害
同学们,我们毕竟年龄较小,社会经历少,在面对违法犯罪分子时,要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前不久,张店一初一学生一人在家做功课,忽听有人撬家门,立即悄悄拨打110,警察迅速赶来,当场抓住正在撬门企图入室盗窃的坏人。可见,面对坏人,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勇敢加机智才能保平安。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侵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方法。
总之,同学们,虽然我们社会对我们时刻关注,但是我们不能放松了自己对法治的学习,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违法犯罪,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4
一、标题:
主标题:呼唤法制
二、组织程序:
1、酝酿→查找资料与分工落实→设计过程→排练→正式上课→教育影响
2、辅助法制教育活动:看电影【少年犯】,谈感受;印发法制手册,学习法制;
三、班会课节目设计:
1、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周淑敏、柯小健)
2、法在我们身边:
法在我们身边(一):请各小组依次派一名代表例举在我们身边密切相关的`法制事例
法在我们身边(二):看网络资料和VCD剪辑等。
3、普法系列活动:
普法问答(一):以抢答形式进行,每对一题给一件小礼品
普法问答(二):风险题抽签回答形式。一级冒险:一件小礼品;二级冒险:二件小礼品
4、小品:曲折人生表演负责:郑鹏荣、周志强、…→自编自排
5、朗诵:呼唤法制写稿:通讯组;朗诵表演:袁良彬
6、歌曲:心声表演:冯杏珍等
7、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一):由各组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并谈谈感受。
现身说法(二):看VCD一小段
8、观点表白:由各小组做本法制学堂的最后精彩陈述。
9、班会小结:班主任→学校德育领导
四、其它:
1、由团支部负责组织全过程,班主任进行指导;
2、各位同学积极准备,能力上、思想上、知识上,都要有所提高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5
活动目的
通过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活动要点
1.学会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活动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知法守法”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
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的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投影字幕)
①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6
知识目标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人的故事: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板书: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
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故事: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会生存的技能,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狼孩儿故事详见PPT)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
从狼孩的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堂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书本,你知道普普通通的一本书,要经过怎样的流程才能到达我们手中吗?
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二)亲社会行为
情景材料展示: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分享两个同学的学农日记,思考问题。
思考: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PPT内的教学素材或者找寻本校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出示材料: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不想参加这次研学活动。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拓展空间
研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设计一个研学方案。
如果设计巧妙且富有创意,可以把你们的创意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争取让你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三、课堂总结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2课,第1框。
板书设计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题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勤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只要抓住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线展开。
在教学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校园铃声,懂得铃声的不同含义。
2.学会根据铃声、广播等提示开展学校生活。
3.知道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做到遵守学校作息时间。
教学重难点
认识校园铃声,学会遵守作息时间,形成规则意识。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谜语,找铃声
1.出示教科书第24页中间的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也可以出示另一则谜语,“小小一个指挥官,校园生活由它管;上课、下课它定,若不服从秩序乱”,让学生猜一猜。
2.请猜对的同学说一说他们这样猜的理由。
3.请学生找一找,铃声藏在校园里的哪些地方? 小结:校园里的铃声到处都有,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伙伴。
活动二:小小铃声作用大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校园生活想一想,铃声响起时,其他人都是怎么做的?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不遵守铃声会怎样?
2.组织学生表演。一人模拟某种铃声,其他同学听到这个铃声后怎样做。
3.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哪些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要注意哪些问题。
4.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听铃声的话?
小结:铃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每天我们都离不开它。
活动三:读儿歌,学规则
1.出示“铃声儿歌”,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个儿歌提示我们应该怎样做?校园铃声叮铃铃,各种命令能听清。听到上课铃想起,迅速有序课堂等。书本文具放整齐,心神安定把课上。若有伙伴分不清,赶快提示来说明。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听到铃声后的正确做法以及铃声的重要作用。 小结:小小铃声学问可真大呀!小学生要学会分辨铃声。 活动四:听铃声,守规则 1.准备本校上课、下课铃声的录音,准备上课和课间活动的照片、视频等。 2.边播放铃声录音边出示学生正在从事活动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听到这个铃声,应该怎么做。
3.出示情景,上课了、下课了,上操了……学生表演听到不同铃声的做法,教师实时进行小结提升。(也可以安排学生表演教材四幅小图呈现的场景,请同学辨析正确做法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第四幅图要特别提示学生撤离的正确姿势) 小结:校园铃声代表不同的意思,我们要学会遵守铃声。这样才能有序地进行学校生活。
总结:铃声引导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形成规则意识,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们要遵守校园铃声的号令,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8
知识与技能:
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
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
互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汇报)
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
教师领读: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23分钟)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二)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
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
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展示一下你们假期里最好的照片,给大家讲讲你们一家的假期故事。
(三)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
是什么时候写的?
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
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
如果你是他呢?
三、教师总结(2分钟)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
请你为下一个暑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一个暑假你会怎么安排?
板书:
假期有收获
用心过 有收获
有打算 不忙乱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9
【活动目标】
1.回顾交流校园生活中各种吵闹声,及对他人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逐步形成说话、做事小点儿声的意识。
2.通过观察分析、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活动,知道养成不喧哗、保持安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3.针对自己和同学的吵闹声提出解决的办法,学会在校园里小点儿声,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知道校园吵闹声的不良后果,能找到正确解决的办法,学会小点儿声。
【活动难点】
学会小点儿声的方法,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去。
【活动流程】
一、听声音,激趣导入
1.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鸟鸣、海浪声、电话铃、呼噜声……
2.揭示课题:
12.我们小点儿声
二、寻声音,感知害处
1.过渡:小点儿声,不仅让人身心愉快,也是文明的'体现。
2.交流课前调查表:教室声音大搜索。
3.小组交流: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让你讨厌的声音。
4.集体交流。
5.小结: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说话、做事的音量,就会打扰到别人,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如果超过50分贝的话就可能对我们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观看视频:《噪音小屋》。
三、消声音,文明践行
1.过渡:招聘小小调音师。
2.出示图片:找一找,噪音都藏在哪里?
3.小组讨论:该怎么消除这些讨厌的声音。
出示活动单:
先请四人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来说一说,然后推荐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时间:3分钟。
4.随机交流,分享策略:
第一个场景:小组讨论
(1)交流:小组交流时该怎么做?
(2)辨析:是不是该用更大的声音去制止?
小结:更大的声音,并不一定会让别人听得更清楚。有时,越小声,越遵守规则,越能让人听清我们的话。
(3)学习儿歌: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时,守纪律;轮流说,声要轻。
(随机板书:轻轻说话把话说清)
第二个场景:课间活动
(1)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课间活动更有序、更文明?
(2)出示儿歌:
课间休息吵又闹,影响他人不可要。还有危险藏其中,小朋友们要牢记!
第三个场景:搬动椅子
(1)交流:怎样做才能不发出声音打扰别人呢?
(2)请小朋友到前边做示范。
(3)学习儿歌:
搬椅子,先起身;双手搬,轻轻放;慢慢坐,无杂声。
(3)全班小朋友一起演练。
第四个场景:关门
(1)分享交流关门的经验;
(2)现场演示;
(3)出示儿歌,总结策略:
要进门,先敲门。要关门,先转身。开关时,慢又轻,文明礼仪记我心。
(随机板书:动作轻轻,举止文明)
5.在我们的校园里,人更多了,如果不注意管好我们的小手、小脚、小嘴,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嘈杂的声音,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小点儿声呢?
(饭堂、图书馆、厕所、楼梯间、教室、活动室……)
6.交流: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音量?
预设:写纸条,就近借东西,设置监督员,打手势,做警示贴......
警示贴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课后,请小朋友们去找一找,哪些公共场所有它们的身影呢?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7.现场颁奖:小小调音师。
四、学经典,升华延伸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重视礼仪,有很多优良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习三字经: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2.三国名臣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他提醒儿子要用宁静来修养身性。如果一个人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把“静”字送给大家。
3.拓展延伸:
发课后实践表——“小点儿声”我们在行动。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10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浓浓乡土情》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三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方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都各不相同,都各具特色。
通过考察和探索家乡文化生活、老房子和饮食习俗等,学生逐步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家乡的热情。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能够参与活动,对家乡已经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且对于家乡的认识还不能从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家乡的文化生活、饮食习俗等是受地理环境影响,不能很好的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所以,本次课程我将通过让学生考察和探究,以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历史的、地理的视角去了解和认识家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能力与方法目标】
考察和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难点】
考察和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法、情景体验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环节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谈话导入法,具体做法如下: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都是由各个地方的人用智慧创造出来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发现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发现家乡的足迹《浓浓的乡土情》。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家乡文化采风
在上课之初,我将组织学生举办家乡文化节,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文化风采。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跟大家问好;其次,组织学生用家乡话介绍家乡的民俗活动并翻译成普通话;然后,表演或展示家乡的歌舞、戏曲或手工艺术品等;最后,比较自己家乡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异同,并归纳特点,用竞猜的形式初步感受家乡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通过网上或文献查阅资料、采访家人或一些老人收集家乡文化,如家乡话、歌曲或戏曲、手工艺品、民俗活动等。
第一轮:学生用家乡话问好。学生可能会用东北话、粤语、客家话、闽南语等向同学问好,由于地方特色,可能也会产生一些笑话,这时我会适时引导学生,家乡话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有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要尊重文化特色。
第二轮:介绍民俗活动。我会预设学生作如下介绍,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介绍并结合学生的介绍做相应的补充。
A:我是云南彝族人,我的家乡每年都会过火把节(又叫东方的狂欢节),每年到这一天晚上,村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每年七、八月份牲畜肥壮的季节都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来庆祝一年的丰收。
……
第三轮:介绍著名的文艺节目或手工艺品。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能举的例子可能并不多,我会结合学生所在的家乡做相应的补充,比如:
A: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哈尔滨,所以,我想给大家展示冰雕艺术的图片,……
B:我家在东北,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二人转《小拜年》。
C:我家是天津的,我给大家带来了杨柳青年画。
……
(如:皮影戏、杂技、安塞腰鼓、脸谱、刺绣、雕刻、陶瓷、戏剧、山歌等;剪纸、泥塑、中国结等)
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家乡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萌发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和好奇心。
2.家乡的老街和老屋
活动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气候和文化,在居住上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房屋和院子都是对称的。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口字形,中间是一个中心庭院。
客家土楼:福建西部客家人住的土楼别有一番风趣。它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多呈圆形。当地人称之为远楼或圆寨。这种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既有利于家庭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自卫式居住样式。它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吊脚楼:贵州等地的苗家人住的吊脚楼,它通常依山而建。一般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最下层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中间一层是人们起居之处。竹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江南水乡的民居:这里的民居沿河而建。为了涮洗方便,家家户户都在临水的一面建成石阶,作为水河桥,既简单,又实用。
陕西窑洞:大多数窑洞依山而建,它们是直接在黄土陡壁或山腰上挖土而成的。窑洞里冬暖夏凉,别有一番感受。
我将组织学生5人为一组,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与组内同学交流,如家乡老屋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介绍自己家乡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形成原因;根据同学的介绍,自己比较不同地区房屋建筑的不同特点以及家乡老房子与现在房屋建筑的不同特点,并在小组和班上交流。学生考察和探究的过程可能会局限于家乡某个省,甚至是某个小地方的老房子的介绍,可能缺乏地域代表性,如江南一带地方的学生。因此,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注意归纳该学生所在地域的住房建筑特点。
学生通过对家乡老房子的了解以及其他同学对家乡老房子的介绍,明白家乡人的过去以及过去与现在人们生活的联系,理解它与家乡的地形、气候、历史以及人们的愿望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懂得爱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活动二:
通过刚刚的介绍,学生已经知道家乡的老房子都代表当地的特色,都记载着一代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故事;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老屋外面的老街它又向我们述说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将组织和引导学生从当地标志物、语言、历史三个侧面,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趣的地名、街名。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选取自己最喜欢或最有趣的地名、街名进行调查,寻找这些地名或街名的名字来源。
如:
A:我要介绍的是重庆,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B:我介绍的是北京的南锣鼓巷,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名南锣鼓巷。
C:我想介绍张自忠路,为纪念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天津曾把沿海河西岸的马路定名为“张自忠路”。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班级介绍自己家乡的具有特色的地名或街名,也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有趣的地名和街名,使其产生探索家乡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亲近感。
3.家乡的美食佳肴
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当地的文化生活和当地的民居风格,还影响着当地的饮食习惯,所以,我会提问学生:在你的家乡,人们喜欢吃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舌尖上的家乡”,我将学生所在家乡分为东部沿海、南方、西北、北方四个小组,每组轮流排除代表去采访其他小组的家乡特色饮食,留在组内的同学负责给前来采访的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饮食。
A:我们四川人爱吃酸辣粉。
B:这是我们云南的过桥米线
C:我们南京盐水鸭
D:东北人喜欢吃小炖蘑菇
E:沿海地区的人喜欢吃海鲜。
F:我们重庆喜欢吃火锅,人们常年在水边操作,潮湿侵骨,所以好食辣椒、花椒、胡椒,借以祛风除湿。
我从学生对美食的追求的心理出发,设置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舌尖上的家乡”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充满趣味的活动,在采访中发现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不同,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自己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对其他家乡的饮食特色也有所认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概括自己家乡文化特色,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条宣传语,并写在一张卡片上,制作成一张城市名片。
如:
A:爽爽的贵阳(贵阳)
B:东方古都,长城故乡(北京)
C: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桂林)
D:七彩云南,梦幻丽江(云南丽江)
E:人间仙境,梦幻烟台(山东烟台市)
……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为促进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制作成一张城市宣传海报,并在全班举办宣传家乡的海报展。
七、板书设计
一副漂亮的板书,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给人没的陶冶、美的享受。所以,我的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课文内容与对家乡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中秋节、重阳节、老人节的常识;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观察、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到老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愿意尊敬老人、关心老人;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中秋节、重阳节、老人节的常识以及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懂得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教师准备:
收集调查社会上尊老敬老的活动,以及老人节这一天自己家周围(社区)开展哪些敬老活动。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和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五、学生准备:
收集内容同上。观察月亮,并做好记录,绘制“月亮变化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2、学生:中秋节。
(二)团团圆圆过中秋:
1、老师: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吗?
2、学生:农历八月十五。
3、老师:下面我们来讲讲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传说:一是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二是古人有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由此延伸为中秋节;三是由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相承而来。
4、谈话: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5、思考:每家每户过中秋节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组交流讨论)
6、小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月亮都很亮,人们把圆圆的月亮看作团圆的象征,在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亮,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吃月饼赏月就成为了传统的.习俗。
7、交流: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中秋或月亮的传说故事,或朗诵有关描写中秋节或月亮的诗歌。
8、提问:同学们在晚上经常看到月亮,你们看到的月亮什么样子啊?
9、学生根据课前观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绘制的观察到的月亮的形状,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讲一讲这些形状的月亮大概是在农历什么时间看到的。
10、思考:大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想想月亮的形状,看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
11、教师提供范例:
初一一根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十五十六圆又圆。 ──江西儿歌
初一看,一条线。初二三,眉毛弯。初五六,挂银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 ──李先轶《看月亮》
(三)敬老尊老过重阳:
1、老师:你们知道重阳节在哪一天吗? 重阳节有那些习俗呢?
2、学生思考后回答。
3、教师总结: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孝敬老人,多为老人做些事。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吃重阳糕、赏菊、饮菊花酒。
4、提问:你家里有哪些老人呢?他们为家庭和社会做了哪些贡献呢?
5、提问:在你的家庭里,大家是怎样尊敬老人的?
6、过渡:不仅是在同学们的家中,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一样尊敬、敬爱老人,为老人提供便利。
7、提问:你们知道社会上有哪些尊老敬老的活动吗?
8、提问:在老人节这一天自己家周围(社会)开展了哪些敬老活动?
9、小组讨论: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准备为家中老人做些什么?
10、全班交流。
11、提问: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为他们庆祝节日,那么是不是只在这一天尊敬老人就行了呢?
12、小结: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我们每天尊老敬老,让老人的生活幸福美满。
13、老师:尊敬老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14、讨论:尊敬老人,平时我们怎样做?特别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根据老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考虑老人需要哪些帮助等。切实感受到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重要性。
15、小调查:你了解家中的老人吗?
16、老师:交流并回答三个问题。
(1)爷爷奶奶从事什么工作?
(2)爷爷奶奶的生日是哪天?
(3)爱好是什么?
【六年级道德法制课教案】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制教学总结03-25
二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优秀范文10-27
中班教案法制教育班会课10-27
优秀小学法制课教案范文(精选10篇)10-29
三年上册道德法制教案范文(通用16篇)10-29
中学生法制课教案范文(通用16篇)03-21
一年级法制课教案范文(精选8篇)10-29
六年级安全与法制教案范文(精选10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