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时间:2022-11-23 12:01:09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优秀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优秀教案(精选7篇)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

  《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一致。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对联的分类:

  1、就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对联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这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如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连接。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根据对联的功用,又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类别:

  (1)名胜联:为装饰名胜古迹而题写的对联

  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喜庆联: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做的对联。

  如:幸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

  (3)哀挽联:为悼念死者而做的对联。如:人们为前不久去世的钱学森写的挽联,学脉播千古,十亿后学同心恸;

  功业耀九天,九万星辰失光辉。

  (4)谐讽类:这类对联以诙谐幽默为主题,以教育劝诫为宗旨,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创作的妙趣联。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年。

  (5)文艺类:文学类对联

  (6)集句类:从古今文人的诗词、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两句。

  三、阅读鉴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那么在对联中呢属于反对,所谓反对,是根据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关系来分类的,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其中有语言学家周祖谟的答案为“胡适之”,在当时得了满分。我们知道胡适先生在五四前后的戏剧性表现,之前提倡白话废文言,极力否定传统,抹杀历史,鼓吹全盘西化,后来又自称有历史癖,号召人们整理国故,研究国粹,走向新文学的反面,用其名字来与“孙行者”相对,讥讽戏谑之意不言而喻,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陈教授自己的对句是“祖冲之”,也不失为优秀之对。

  3、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传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将阮元当做一位普通游客,只说了一声“请”,又对下人说“茶”。随之交谈,觉出语不凡,便改了口气“请坐”,吩咐下人“泡茶”。后来当他知道是大学土阮元时又换成了“请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临走时,方丈恳求墨宝,阮即出此联,活脱脱描绘了一个前倨后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语入联,对仗十分工整,别开生面,确是一副很难得的佳联。

  1、上联:房价涨。地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横批:何邪社会)

  由此可见,对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旧影响很大,人们用传统的对联写作规则真实形象的反映了我们现实的生活。

  四、阅读评价:

  从课题来看,应该着重从对联的奇妙的特征来讲,所以应该多多举例,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从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写作。但由于时间问题,举的例子有限就要求学生课后注意积累。

  五、课堂小结: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今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欣赏了优秀、有趣的对联,还尝试着创作了对联,体会了对联的美妙之处。学习对联知识,能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和驾御文字的本领。因此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利用时间去探究这一中国特殊文学,去感受它独特无比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岳阳楼记》的第三四段具体表现迁客-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端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收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对联,了解我国各省的特色!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2

  【文本解读】

  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素养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寄予在诗歌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2.相关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3.解题

  ①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②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③初霁,刚刚放晴。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霁(jì)明朝(zhāo)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②京华:京城之美称。

  ③矮纸:短纸、小纸。

  ④斜行:倾斜的行列。

  ⑤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⑥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二)诵读感悟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三、文本研究

  【思考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明确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未眠,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思考2】这一联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试简要分析语言风格特点。

  明确语言清新隽永。本联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显得含蓄深蕴。

  【思考3】阅读颔联和颈联,简要回答这两联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陆游的何种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沉,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颈联中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思考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明确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他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思考5】请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明确

  ①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但作者意不在刻画春光明媚,而是借一夜听雨暗示自己正因报国之志不得伸而郁闷、惆怅,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

  ②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今在国家多事之秋,却落得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怨愤至极,于是写下“素农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激楚之言,以抒发愤闷之情。

  【思考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明确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思考7】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明确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思考8】阅读与思考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题: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明确表现重点:《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牢骚。诗歌风格:《书》严肃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富于情趣,含蓄婉深,轻松诙谐之中蕴含惆怅沉郁。

  四、明晰主旨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五、拓展阅读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六、素材积累—陆游名句

  1、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2、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3、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5、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6、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8、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9、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10、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1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

  四、人物介绍

  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五、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

  六、课文分析

  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

  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

  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七、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分绍陶渊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资料链接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三、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

  (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

  (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四、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集体朗读--自由朗读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明白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

  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另外还要五读六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五、疏通字词

  并完成练习三

  六、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

  一、检查练习

  二、研习课文

  (一)总体把握

  1、归家之因

  2、归家之乐

  3、综述情态

  (二)具体研习

  1、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两个:一是田园荒芜,二是心为形役(真正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2、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分三层。

  写归心似箭。以行动、心理表现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后二句: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更写出作者急盼归家之情。

  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满是浓郁的亲情和欢跃的气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然后写家人相迎、幽雅环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松菊喻作者高洁的品格,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可以补充岁寒三友)

  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饮酒赏树,扶杖游览,自得其乐。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出岫之云”“倦飞之鸟”,既写自然景物,又写诗人出仕与归隐。(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3、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延伸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

  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⑴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

  ⑵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⑷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3、背诵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和方法:

  1.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等多义词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1.比喻论证

  2.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全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指导学生参阅《讲练通》(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

  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学生阅读课文,自学释疑

  要求:学生完成《讲练通》“基础自主预习”部分

  三、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参考答案】“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参考答案】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参考答案】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

  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四、质疑探究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参考答案】

  1.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

  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xx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xx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物性格和小说的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常规教具

  【教学准备】

  关于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问卷调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略

  二、作者介绍

  幻灯片展示

  三、情节简要回顾与结尾猜想

  问:整个故事围绕什么展开?

  项链

  问:故事基本上可分为几部分,以“项链”为中心词来概括。

  借――丢――赔――假

  问:哪个情节最为震撼人心?

  结尾

  问:故事结尾“抖了一个包袱”,出人意料,奋斗了十年竟然就是为了这一挂假项链!真相大白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大胆推想,同组讨论。

  估测可能结果:

  a、得到全部赔款(可能性不大)

  b、得到部分赔款,玛蒂尔德坦然接受了,皆大欢喜

  c、得到部分赔款,玛蒂尔德放弃了(可能性不大)

  d、表示同情,但没有赔款,玛蒂尔德索要赔款(可能性不大)

  e、表示同情,但没有赔款,玛蒂尔德淡然处之

  估测玛蒂尔德情感表现:

  a、伤心难过,感到命运不公。

  b、非常生气,抱怨对方未能提醒(可能性不大)

  c、感到震惊,但很快调整过来,明白了生活的一个幽默,淡然处之。

  d、百感交集以致精神崩溃、喜怒无常。(可能性不大)

  四、人物性格分析

  过渡:刚才同学们的各种设计都是基于对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根据文本来分析一下主人公玛蒂尔德。

  1、问:在借项链之前,莫泊桑对她有过一些介绍。从首先外貌看,她长相如何?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让学生1读)

  问:莫泊桑说“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美丽动人”意味着什么?

  是通往上层社会,过上奢华生活的敲门砖。

  问:文中有没有现成的例子?

  佛来思节夫人,她是玛蒂尔德的“一个有钱的女朋友”,而自己则连陪嫁的资产也没有。

  问:长相是美丽动人,那么为什么作者用一个副词“也”?

  主人公欲望与处境的反差,虽然具有这一资格,但是她缺少机遇、确切地说是门第和金钱,因此她不甘心。这里表现出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感受。(让学生1重新读)

  问:一、二两段还有没有表现这种“不甘心”感觉的词语了?

  只得、只好

  问:当我们心有不甘,内心自然会充满对未来的各种想法,那玛蒂尔德在梦想什么?思考三、四、五段,总结为几类。

  豪华的住宅、精美的饰品、与男子闲谈、美味的食品――――“物质享受”

  问:对于这些物质享受作者用了“梦想”一词,却没有用“幻想”或“想象”之类的词语。为什么?

  “梦想”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妄想,二是渴望。玛蒂尔德对这些物质享受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但玛蒂尔德的社会地位似乎暗示了这一切是难以实现的。

  问:当梦想不可得,玛蒂尔德感到怎样?用文中话来说。

  “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一个“常常”,表现出这种苦痛的“绵绵无绝期”。

  过渡:在痛苦之中的玛蒂尔德终于得到一个绝好的机会,那就是可以参加教育部部长举行的夜会。接下来就是借项链和陶醉于舞会幸福的云雾里的情节了。乐极生悲,在慌忙赶回家的时候,丢失了项链。

  2、我昨天作了一个问卷调查,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个观点惊人地相似。这些同学的观点都是基于小说开头的介绍和参加舞会前后的情节。

  展示幻灯片:

  玛蒂尔德充满了虚荣心,借项链和丢项链都是对其虚荣心的极大讽刺

  玛蒂尔德为虚荣心付出了青春

  话题:你是否也认为是“虚荣”,为什么?如果不是,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话题准备:

  什么是虚荣?虚荣应该是“停留于表面上的光彩”,言下之意是一种虚幻的荣耀,这种荣耀在汉语中指得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

  玛蒂尔德虚荣吗?我认为这肯定是有一点的,例如“她一向就是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这种虚荣我们有没有?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只要不是在虚荣里面迷失自我,就无可非议。

  但是仅仅认为她虚荣是浅显的。

  理由是:

  一、玛蒂尔德七个“梦想”侧重于物质生活,很显然,她极度渴望能进入上层社会,过着一种高贵奢华的生活,这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似乎是被人鄙弃的,因为中国人讲究“安贫乐道”。而西方则讲人权,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是无可非议的。特别是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物质生活的极度渴望是整个社会的特点。因此,我们能否说,玛蒂尔德有着对梦想的渴望,不甘于现状。刚开始这种渴望仅仅停留于幻想之中,而不是以辛勤劳动来换取,这就是她人性的弱点了!

  二、舞会时候的陶醉是不是强烈虚荣心的暴露呢?

  是暴露了,但仔细分析似乎有些浅显。她“得到成功”,她“狂热”、“兴奋”地跳舞,疯狂地陶醉了!那她成功的表现是什么?因为什么而兴奋?文中写道“所有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很显然,他现在正在享受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当初的“梦想”得以暂时的实现了,她证明了自己可以在上流社会中获得尊重。

  总之,虚荣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渴望幸福生活更是无可非议的。因此虚荣心不应该成为批评她的最大理由。

  渴求幸福,无可非议。但是这种渴望仅仅停留于整天的幻想之中,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她输给了自己性格的弱点。

  4、过渡:中国人说“乐极生悲”,项链丢了。经过十年辛苦,玛蒂尔德终于还清了债务,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有什么变化?

  外貌和性格都发生了变化

  外貌变苍老了:由一个“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了“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出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学生2读出来)

  问:那性格有变化吗?

  性格变化1、变得勤劳了。过去停留于幻想中,后来的她能够以“英雄气概”面对,变得非常勤劳。

  性格变化2、敢于面对现实。由过去的舞会后“逃跑”,到现在勇敢面对佛来思节夫人。

  问:玛蒂尔德对于当初那个舞会感到后悔吗?文中哪句话有表现?

  “他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学生3读)还是很向往那种生活的美好。也许如果生活能够再来一次,他还会选择参加舞会,但是悲剧也许不会重现。

  总之,玛蒂尔德外貌变得苍老了,但是她得性格却变得现实了,成熟多了。具有了更多美好品质。

  5、照应课堂开头:

  根据以上分析,玛蒂尔德听到假项链的消息时会怎样呢?可能是获得部分赔偿,皆大欢喜,赔偿方式可能是多样的。

  五、主题分析

  过渡:小说借助这样一个人物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幻灯展示学生观点

  总结:幻灯片

  主题1、从哲理角度概括,也许就是莫泊桑本人所说的:“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主题2、从情节角度看,对玛蒂尔德遭遇表示同情,赞颂了玛蒂尔德的美好品质。

  主题3、结合作者作品看,莫泊桑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生活细节与人物精神的结合。(幻灯展示《羊脂球》等故事梗概)结合这些作品和时代背景可以看出,这篇《项链》主题在于表现玛蒂尔德克服人性弱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并歌颂了玛蒂尔德的美好品质。这是对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欲望膨胀、精神贫瘠现象的鞭挞和指引。

  六、引申拓展

  通过鉴赏这篇小说,我们有很多收获:

  1、小说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钥匙。

  2、小说人物,是立体的、发展变化的,我们要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追寻人性发展轨迹。

  七、课外思考

  尝试以性格的全面观、发展观去分析其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劝学》优秀教案10-27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09-26

高中语文《品质》教案11-26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0-26

《我与地坛》高中语文教案11-22

雨巷的高中语文教案09-06

高中语文教案:分马12-05

高中语文考试优秀反思(精选10篇)02-28

2015年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经典」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