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1
活动目的
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
2)初步培养观察历史文物图,搜集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历史信息的能力。
3)在情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
活动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将所搜集的资料在墙报“历史园地”中展示,资源共享。
活动步骤
1)通过复习山顶洞人北京人的有关知识引出人类生存问题。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以河姆渡人半坡人为例,模拟远古居民,展示原始人类生产生活风貌。
活动过程
(小游戏)
1)教师指定两名学生手举北京人代表队、山顶洞人代表队的牌子入场。
2)将写有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生产和生活内容的卡片分发给14名学生。
3)14名学生根据卡片所给内容,在1分钟内找到自己的队伍并亮出卡片。
4)学生评判正误并找出两个代表队中卡片内容相近的队员。(两队中相近的内容有采集和捕猎)其余队员退场。
(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
师: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进步。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演变。远古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几十万年无限的采集和捕猎有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没有食物来源、人们居无定所、引发战争等)
师:如果真的像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那是多么悲惨的情景啊!
师:人类的这种悲剧可以避免吗?
学生讨论:(人类学会自己种植和饲养。)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看一看,远古的先民们和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课文的导读部分是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没有科学的东西?
学生讨论:(人类发现植物的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人工种植。)
师: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国早在8000-7000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种植,有了原始的农耕。
师:第二课给我们推出了约7000-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三个典型的代表。黄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
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板书)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像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现在大家分成三组,一组扮演半坡人,一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图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15分钟。
(学生分组准备)
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
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表演。(掌声)
(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的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学生B:我们还发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烧火,中间一次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有营养,好消化。(掌声)
学生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掌声)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掌声)
学生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学生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了遮雨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掌声)
学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边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掌声)
……
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
师:现在请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风采。
(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1000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芥菜等等。有这样的美味大餐,有谁不爱这个可爱的家园呢?(掌声)
学生B:我们普遍用磨光的石器开垦土地和收割庄稼,这种工具更加锋利,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学生C:我们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人工培植而变成粟。这是我们半坡人的重大发明。遗憾的是当时不可能申请专利。(掌声)
学生D:我们追求生活的美和艺术。(出示图片)请看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红色的底色上画着人或者各种动物的图案,色彩艳丽,被称做彩陶。
学生E:我们会纺线,织布,制衣裳。我们正在告别蒙昧,走进文明的时代。
学生F:我们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里面生活,可热闹了。房子里还有许多小间,是家族成员的住处。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既可做饭又可取暖,冬暖夏凉。
……
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请评委点评。
学生A: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虽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但是他们都能够从采集,捕猎,无限的向大自然索取,走到合理利用自然,学会种植庄稼,饲养家畜,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学生B: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适应环境,建筑自己特色的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学生C:河姆渡人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也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来选择的,这既是利用自然也是顺应大自然。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掌声)
学生D:两地原始居民都普遍的制作和使用磨制的石器,陶器。河姆渡人更是利用南方土壤松软的特点使用更轻便的骨耜。半坡人制作的陶器更具有艺术的魅力。(掌声)
……
师:今天的活动搞得很好,每个小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的想象力和表演的能力真的令老师惊叹不已。数千年前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也许和现在有所不同。当时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没有史书的记载。但是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原始的种植给人们带来了定居的生活。磨制的石器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粮食就生产多了。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们的身体素质。贮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条件去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的农业出现了。同学们的想象既合理又丰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都是一幅幅美丽的、智慧的画卷。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编织的。
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2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了解秦的暴政,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楚汉之争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掌握农民起义的动态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反抗和秦灭亡的主要原因,,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秦的暴政
2、大泽乡起义
难点:
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
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建立了一套什么样的制度,并且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当时的秦帝国强大无比,那么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
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生:略
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第一部分,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秦的暴政
1、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繁重
师:首先同学们来看一首歌谣,然后告诉老师,你从这则歌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同学们主要卡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字。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生:略
师:对,通俗的说就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么我们换句话说这是什么现象?对,赋税很重,还有什么?看关键字,修长城,守边关,这些活是给谁干的?对,国家,那么我们可以说是什么?很好,徭役、兵役繁重。
2、刑法残酷
材料二: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PPT(出示秦朝的刑具)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
生:看书思考秦朝的刑法残酷,犯法者即使免于处死,也逃不脱割鼻、断腿、挖膝盖的刑罚。所以买鞋的`人少,买拐杖的人多。
二、总结,手段野蛮残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阻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激化了秦朝知识分子与朝廷的矛盾。等等```````
过度:秦始皇采用这种野蛮残暴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知识分子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去想事情,不能有多余的想法,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敢说出来。人们思想更加压抑,更加憎恨秦始皇。秦朝人思想压抑、赋税、兵役、徭役繁重、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严酷的刑罚。他们对秦始皇的统治强烈不满。渴望着改变。终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途中。人们期待着残暴的秦始皇死后,生活能轻松一些。人们的愿望实现了没有?
三、楚汉之争(自主学习)
师:自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以后,出现了两个霸主?
生:项羽和刘邦
师: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长达五年的争夺,史称“楚汉之争”,接下来同学们自主完成老师所给的表格。结合课本50页的材料研读。
师:总结,初期项羽实力强大,有楚霸王之称,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之间的争夺故称为“楚汉之争”!后来刘邦善于用人,爱戴百姓,与公元前202年取得这场争夺的胜利,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
课堂小结:首先同学们合上课本,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秦始皇所期望的万世流传的帝国基业,只存在了15个年头,便在历史上消失了。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课堂练习。
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xx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大全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重点和难点]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1)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
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
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附:板书设计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最新七年级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06-15
七年级最新教案01-04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最新07-25
七年级数学教学总结最新07-15
最新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05-12
英语下七年级教学计划最新07-04
最新七年级英语教学计划09-29
最新七年级下册暑假数学作业试题07-06
最新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07-16
最新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测试题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