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元
9分米=()米
7分=()元
135克=()千克
3元4角=()元
3分米2厘米=()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高位是(),计数单位是(),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2.0.78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读作:()
4.连线题:0.008 0.8 0.08零点八零点零八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2)4.32是三位小数。()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0.926()
0.296()
0.269()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 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7份是0.7,用分数表:。0.7表示7个0.1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2-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4份是0.04,用分数表:。0.04的计数单位是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4表示4个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8份是0.08,用分数表:。0.08表示8个0.01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3-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 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 6份是0.006,用分数表:。0.006的计数单位是0.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06表示6个0.001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
2.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3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其中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关键。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比较散,所以这一单元的复习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笔者出了相应的前测卷,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前测分析,发现:本单元知识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与单位换算这三块内容,其中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很不乐观,情况如下:
图1第一幅图的错误率居然达到了25、53%,第二幅图的错误率是36、17%,图2的错误率也是25、53%。图1第一幅图和图2的错误率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测试前我以为这样的基本的题、常见的题,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比较好,但是前测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图1第一幅图错误的学生大部分填了1、4,第二幅图大部分填了0、3。细细分析图1这么高的错误率,我们会发现:学生只是关注到了涂色部分的份数而没有关注到分成的总份数,实质上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没有真正地理解。至于图2,我发现学生说不出1到2这一大段表示多少,也就是说学生对这样的题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后去做,有些无从下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沟通小数和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通过介绍0.3、分析错例、猜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和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整理和练习,对知识的进一步领悟。
教学预设:
一、梳理知识
1、回顾知识。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2)引导回顾: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根据生说师相机板贴知识点。
2、整理知识。
(1)提出问题:那现在我写一个小数(板书:0.3),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它吗?
(2)明确要求:在你的介绍中不出现这个数,但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你在介绍它。(出示课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评价:这样的介绍符合要求吗?
(4)知识归类:他用到了这儿的什么知识?
3、独立思考
(5)思考:他是从意义的角度来介绍的,那还有不一样的介绍吗?
(6)记录: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想到了,别急,把你想到的记录在学习单第1题的框里。
4、学生记录。
师巡视并引导:想到一种的再想想还有没有不同的介绍方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7)汇报,根据生说师相机板书内容。
预设:
①意义:3个0.1;画图;十分位上是3,个位是0等。
②大小比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数。
③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如3的小数点左移一位是几。
④近似数:如0.29保留一位小数。
⑤单位换算:如300千克等于几吨。
(8)总结:一个0.3大家居然想到了这么多,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智慧,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0.3”,让学生自主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这样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的学习任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思考介绍方法”和“汇报介绍方法”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二、查漏补缺
1、过渡:刚才我们用一个0、3对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这节课除了梳理,我们还需要查漏补缺,我对你们的作业和练习情况进行了整理。猜一猜,我们班哪块知识错误最多?(出示课件)
2、根据生说,课件相机出示相应内容并分析。
预设:
(1)小数与单位换算。
①出示错例。
②说妙招:的确,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那做这类题目谁有妙招?
学生总结方法,师板书。
③做一做:那让我们用这个妙招一起来做一做这几题。在学习单第2题的框里写一写过程。
④汇报,师相机书写过程。
(2)小数的近似数。
①出示错例。
②分析错误:这题错误稍微有点多,主要有两种错误,(出示错例)你能帮忙分析一下错误原因吗?
生分析原因。
③引导总结:对于做这样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同学们做得这么棒,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那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同桌交流:想好的跟同桌说一说。
④汇报。
(4)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其实我们早就用到过了,一起来看。
出示题,做题,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①课件出示:找0、4题
②学生判断:图2、
③激疑:图1为什么不可以?(0.04)图3呢?(0.8)
④总结:都涂了4格,为什么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
图1得出4/100,图2得出4/10,图3:通过再分得到了8/10,所以这个4格其实表示的是0.8。所以我们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分的总份数。
⑤沟通联系:那问题又来了,出示问题:小数和分数有着怎样的联系?
⑥做错题:相信现在大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吧!这题应该是(1.04)这题呢?总份数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根据学生错误情况,让学生对本单元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查漏补缺。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沟通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而且本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升
1、猜数。
(1)大家学得这么棒,奖励大家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出示课件:猜猜我心中想着几)它就装在这个信封里。
(2)第一猜:给大家第一条信息:它在1与2之间(课件出示直线),会是几呢?
生猜。
师: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3)第二猜:那再给你第二条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7,可能是几?
生猜,师相机板书。
师:那这个数最小是几?最大是几?(1、74,1、749……)(师板书)
师:这些数都有可能吗?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数没关系。)
师:那找得到这个最大的数吗?(找不到)
师:那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4)第三猜:那再给你一个信息:它是一个两位小数。
生猜,师判断:大了,小了。
(5)揭晓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这条线上找到1、66的位置吗?
(2)那要准确地找到它,谁有好方法?
3、说关系。
(1)出示1、0、1、0、01。
(2)问:1、0、1、0、01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猜数”和“找位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对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大小比较等的认识,直观地理解1、0、1、0、01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猜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在“找位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步骤:先确定这个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再确定它在哪两个相邻的一位小数之间……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方法: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74650285750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742950228600意义和读写
意义和读写
板书(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质和大小比较
性质和大小比较
74295025400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768350273050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768350203200近似数
近似数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且知识点比较散,对于这一单元的复习,怎样对知识进行梳理?怎样可以做到高效?怎样能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通过对这一节课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复习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展开。
1、制定任务,高效梳理。
学习任务好比承载教学内容的“舟”,复习课学习任务的选择要符合知识内在的逻辑,又要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介绍0.3”这一任务无疑是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需唤醒所有有用的知识,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0.3”,承载了本单元涉及的五块内容,学生通过“介绍0.3”,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出来,高效地完成了本单元的知识梳理。
2、基于学情,有效复习。
复习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也就是说,要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错误进行复习。这一单元知识多又散,一节课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过前测,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小数的读写、性质与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些内容学生基本上没有问题,所以这节课中对这些内容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如大小比较知识只是让学生沟通了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也只是让学生沟通了跟以前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上。如“找0.4”题,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通过比较、分析、总结,让学生感悟到“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写成小数”,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又如“单位换算”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所以让学生经历了“说妙招——用妙招——说思路”这样一个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这块内容。
这样针对学生错误的复习过程,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有效地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复习。
3、精选练习,合理拓展。
复习课除了查漏补缺,还要使学生进一步地熟练技能、拓展思维,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关注恰当的拓展性。如:有关“小数与近似数”的题学生常碰到如“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5,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这样的题,所以学生以为“近似数是3.5的数只有两位小数这几个数”。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猜“近似数是1.7的数”,通过找符合要求的最小数和最大数,让学生从这种固定思维中走了出来,感悟到“近似数是1.7”的数有无数个,并初步感知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又如:找1.66的位置,学生经历了“说大概的位置——找确切位置”的过程,并在找确切位置的过程中,让学生用“顺着”和“倒着”等不同的方法来找,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的例1、例2,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6.03+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
(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学习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来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78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做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
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设计:小数的意义11-28
小数的意义教案11-25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2-22
五年级《小数的意义》数学教案设计07-22
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11-28
数学教案:小数乘法12-03
小数的意义教案3篇07-06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11-25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