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文网手机站

《连乘连除》教案

时间:2022-12-08 19:26:51 教案 我要投稿

《连乘连除》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连乘连除》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连乘连除》教案(精选11篇)

  《连乘连除》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

  在基本应用的基础上,学会数学化能力。从单乘单除迁移到连乘,在分步计算的基础上过度到两步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连乘、连除的每一步意义;锻炼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从单乘迁移到连乘,在分步计算的基础上过度到两步计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解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1)一盒巧克力有6块,5盒巧克力有几块?(2)一箱有4盒茶叶,8箱共有多少盒茶叶?(3)一盒茶叶有4听,32听茶叶要装多少盒?

  二、新知学习

  (用多媒体或投影片展示包装车间包装奶粉情景)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个地方:奶粉包装车间。

  请学生讲解包装流水线的过程(4听装一盒,2盒装一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中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一)连乘

  1、师: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小组讨论、汇报

  师:你们是这么想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先算出一箱有几盒,再算出6盒有几听)生:先求出一箱有2盒,3箱有3×2=6(盒),再求出1盒有4听,6盒有6×4=24(听)板书:3×2=6(盒)6×4=24(听)

  2、师:通过分开的几个算式来完成所求,这叫分步计算。不过数学中,聪明的人会把分步计算转换为综合计算,也就是把两个式子合并成一个式子。谁来试试?(3×2×4)师:这道题是连乘的类型。(板书:连乘。)那应该怎么计算呢?(电脑演示)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看一下小巧是怎么做的?板书:3×2×4=6×4=24(听)答:一共有24听。

  师:连乘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板书: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小结:通过例题知道连乘的算式,它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一练P74×2×9

  5×6×2

  师:怎样计算?为什么?(连乘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生:学生独立练习,汇报

  4×2×9

  5×6×2=8×9

  =30×2=72

  =60

  (二)连除

  1、师:32听奶粉可以装几箱?小组讨论汇报。[先算32听可装几盒:32÷4=8(盒),再算8盒可装几箱:8÷2=4(箱)]

  2、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谁来试一试?学生汇报。

  (板书:32÷4÷2)师:这道题是连除的类型。(追加板书:连除)连除的算式又如何计算?并讲清每一步的算式意义。(按从左往右次序除)

  板书:32÷4÷2=8÷2=4(箱)

  答:32听奶粉可以装4箱。

  3、师:连除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追加板书)

  4、练一练P7独立完成核对

  81÷9÷9

  64÷8÷4【让学生从小组的学习中进行探究获取知识与能力,通过乘除运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练习与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72÷8÷3

  8×3×2

  100÷10÷1072÷8+3

  8-3×2

  100+10-10师: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一盒有2听茶叶,4盒茶叶装一箱。(口答)(1)买3盒茶叶一共有多少听?(2)买5箱茶叶一共有多少听?(3)买32听茶叶,可以装多少盒?(4)买16听茶叶,可以装多少箱?

  3、下图是由珠子串起来的花朵。(先讨论,再独立完成)

  (1)这幅图共用了几颗珠子?(2)100颗珠子可以串几朵花?

  四、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列综合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布置作业

  1、算一算

  2×2×2

  2×3×7

  72÷8÷3

  64÷8÷49+36÷4

  4954

  2、应用题

  (1)1箱装2盒月饼,一盒装3块,24块月饼可以装几箱?

  (2)水果店运来3车水果,每箱里装2只水果,每车装4箱。一共运来多少只水果?

  《连乘连除》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从生产实践中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

  2. 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发展学生数学化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连乘、连除算式每一步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用多媒体或投影片展示包装车间包装奶粉情景)

  师:请学生讲解包装流水线的过程。

  (4听装一盒,2盒装一箱)

  二、新知学习

  (一)连乘

  1. 师: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小组讨论、汇报。

  板书: 3×2=6(盒) 6×4=24(听)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先算出一箱有几盒,再算出6盒有几听)

  2. 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3×2×4 =6×4 =24(听)

  答:一共有24听。

  师小结:通过例题知道,连乘算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板书: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3. 做练一练。

  师:怎样计算?为什么?

  4×2×95×6×2

  (连乘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 4×2×9 5×6×2 =8×9 =30×2 =72 =60

  追问:为什么先算4×2?5×6?

  (二)连除

  1. 师:32听奶粉可以装几箱?小组讨论。 (先算32听可装几盒:32÷4=8(盒),再算8盒可装几箱:8÷2=4(箱))

  2. 师:两个式子也可以合并成一个式子,学生汇报。

  板书:32÷4÷2

  连除的算式又如何计算?讲清每一步算式的意义(按从左往右的次序除)

  32÷4÷2 =8÷2 =4(箱)

  答:32听奶粉可以装4箱。

  3. 师:连除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到右

  追加板书:连除

  4. 做练一练,独立完成核对。

  81÷9÷964÷8÷4

  三、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师:想一想怎样用连乘来表示一共有多少块积木?4人一组共同研究,有困难可以看书。

  1.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有2层积木块,每层都有3排,每排都有4块积木,这样就是2层“3×4”组成,算式是:2×3×4。

  2. 不同的方法交流:填书。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尽管可列6种不同的连乘算式,但结果都是24,连乘可以进行交换律。)

  四、总结

  连乘、连除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次序乘或除,连乘同样满足交换律。

  《连乘连除》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生活问题中体会连乘解题的意义。

  2、掌握连乘递等式计算。

  教学重难点:

  连乘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概念理解:什么是包装?(媒体演示)

  板书:听盒箱

  二、学习主题图例1

  1、收集信息: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板书:4听1盒

  2盒1箱两个条件

  2、提出问题: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

  板书:?听?盒3箱

  3、分析过程: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

  (3)说说你的理解:先算3箱里有几盒,在算有几听

  板书:3×2=6(盒)6×4=24(听)答:一共装了24听。

  4、练习:每层楼住3户人家,红星小区有2幢5层楼,一共居住了多少户人家?

  分析:

  (1)有哪几个量?板书:户层幢

  (2)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生1:先算一幢有几户?再算2幢一共有几户?

  板书:3×5=15(户)

  15×2=30(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2个15是30。

  生2:先算一共有几层?再算一共有几户?

  2×5=10(层)

  10×3=30(户)

  (另外2×3×5的方法没有学生提出来,理解上也有困难,教师可以不提)

  5、小结:刚才学习的几道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3个数量,都要分两步计算,都用乘法计算

  6、学习“连乘”的表达:

  (1)介绍(2)尝试

  3×2=6(盒)3×5=15(户)

  6×4=24(听)15×2=30(户)

  7、计算

  (1)观察什么计算顺序?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填空:

  4×2×9 5×6×2

  =()×9(8是哪里来的?)=30×()(为什么填2?)

  《连乘连除》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连除解决问题是在前面笔算乘法和解决一步除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会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会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知识点增加了一步计算,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了一个难度。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两步除法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第53页例4和“做一做”,第55~57页练习十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连除问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数量关系分析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黑板上先写好课题: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53页例4。

  1.出示例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要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让学生理解题目内容,讲讲自己获得哪些信息:阅读与理解。这个环节重点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不要看到题目就动笔写,要先分析理解后再做。

  5、学生自主做题,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综合算式:60÷2÷3

  =30÷3

  =10(人)

  方法二: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

  列式为:2x3=6(组);

  再求每组多少人?

  列式为:60÷6=10(人)。

  如何列综合算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怎么思考的?

  60÷(2x3)

  =60÷6

  =10(人)

  验算:10x3x2=30x2=60(人)或者10x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答:每组有10人。

  6.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汇报、归纳。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你的解题思路,进行验算。

  点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2、基础性练习(利用学生平板电脑进行练习)

  三年级同学去春游,学校把参加春游的144名学生平均分成6个队,每个队平均分成3组。

  3x6表示()

  A、一共有多少个组B、一共有多少个队

  144÷6÷3表示()

  A、平均每队有多少人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C、6个队一共多少人

  144÷6表示()

  A、平均每队有多少人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3、拓展练习:

  下面是一种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你知道这瓶药够患者服用10天吗?

  【规格】每粒0.34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包装】固体药用塑料瓶装,48粒/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①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份数=每份数

  ②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教材第55页第6、7题。

  课后作业:教材第55-57页“练习十二”第8~9题。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60÷2=30(人)2x3=6(组)

  30÷3=10(人)60÷6=10(人)

  60÷2÷360÷(2x3)

  =30÷3=60÷6

  =10(人)=10(人)

  验算:10x3x2=30x2=60(人)或者10x(2x3)=60(人)。

  答:每组有10人。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要引导学生从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是: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2、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的,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教学思考。

  3、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找出中间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连乘连除》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说出算列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

  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你说我讲

  1、教学“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1)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适时出示课件5×8=40(盆)、3×40=120(盆),追问:你能说一下你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通过分步列式,先求出1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分布计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两个算式所表达的含义。

  师:你能不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操作的信息。

  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综合算式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再看情境图,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导学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列式的基础上,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学生板演自主学习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96÷2=48(盆),表示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个花架有四层,每层有12盆。

  学生回答,教师提升:对,先算每个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层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

  师:谁能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小组内可以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板演展示。

  学生板演:96÷2÷4。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96除以2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提升:对,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个花架上,每个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个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层,每层有多少盆花。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讲解。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做一张这样的画需要多少个贝壳?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教师提示:每箱8个什么?每盒6个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学生可能说:摆一摆,操作方面。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学生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回答

  学生选择学具,利用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操作,利用小纸板摆一摆,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连乘连除》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已学过的三步式题。

  2、使学生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3、使学生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每一道应用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列综合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和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顺序

  做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教师:在没有括号的三步式题里,有加(或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什么?有括号时应怎样计算?学生回答后,做第1题。教师再在黑板上补充两道题:

  (254—195)(1089)

  41(115—128)

  巡视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复习文字题

  整理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每题最后要求的是什么?

  (2)题目中哪个数与哪个数进行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师巡视时,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题意读懂,再按照题意列式。做完后,教师把第(2)题改成48减去23,再乘14,积是多少?并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怎样列式?它跟第(2)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名回答。

  三、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做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教师让学生按照第(1)的题意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再要求学生用一种方法解答,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检验。

  教师提出:将有120双鞋和5个货架作为已知条件,将第(1)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做题时,教师注意他们改编应用题的情况,有的改编成每个货架有几层?,有的改编成货架每层放几双鞋?。做完后,教师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六第1题的左边三道题。

  教师巡视时,及时纠正错误,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第(1)、(2)题。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根据最后要求的是什么,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再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3题。

  教师先让学生看左面的题目,说明这是一种练习形式。让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果有部分学生还不清楚,教师可以说明。

  30060

  表示30060=5,在空格内填上5。再继续依次运算,把最后的结果填在最下面的空格内。教师巡视时,注意检查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对于右面的题,教师说明这是模拟计算机程序框图的形式(真正的程序框图是用代数形式表述的),用文字方式表述四则混合运算的逻辑顺序。做题时,只要按照框图里所说的一步一步写出来,就可以算出结果,并要求学生写出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时,要注意学生如何处理两个积的差。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巡视时,要注意观察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要学生说明每题两种综合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每步计算的含义。

  五、作业

  1、练习二十六第1题中右面的3道小题。

  2、练习二十六第2题的第(3)小题。

  3、第115页第3题,将有120双鞋和每个货架有4层做为已知条件,按照第3题第(1)小题的题意,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

  《连乘连除》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步连乘、乘加、乘减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步计算算式的意义,从中抽象出综合算式。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连乘运算的方法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图片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你最喜欢什么大海中的什么,大海中的贝壳五彩缤纷,非常美丽,用它们可以做成各种精致的工艺品,今天就带你们去贝壳工艺品加工厂去参观一下。观察信息窗,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

  1、解决: “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小扇贝?”

  2、边说一说图中信息,边同桌交流,寻求解决办法,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

  方法一:

  先算每张画用了多少个小扇贝 ? 4×6=24(个)

  再算 8张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扇贝? 24×8=192(个)

  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4×6×8

  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24×8

  = 192(个)

  方法二:

  先算一共有几朵花? 4×8=32(朵)

  再算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扇贝? 32×6=192(个)

  综合算式 4×8×6

  请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先算前面的4×8,再用4×8的积乘6

  4、课堂小结:算式里只有乘法,就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

  1、解决“四条项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2、小组合作,找出自己的.算法,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

  (1)先算做一条手链用的珍珠:48-23=25(颗)

  再算做4条手链用的珍珠:25×4=100(颗)

  (2)综合算式:(48-23)×4=25×4=100(颗)

  (可能大部分学生会列48-23×4,可针对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并与分布列式对比,产生困惑,让学生发现()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3)请学生根据综合算式说每一步的算理。

  4、总结:因为要先算一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所以必须先算48-23,但是乘和减在一起应该先算乘,所以把48-23用小括号括起来,先算小括号里。

  (三)、

  1、解决“做大刺猬用了多少个贝壳?”

  2、师生合作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的意义

  (1)动手操作:用一条红色纸条表示做小刺猬的贝壳数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用纸条表示出大刺猬的贝壳数,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和学生一起粘贴。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3、解决问题:怎样表示大刺猬用的贝壳数

  (1)、42+42+42+42+42+42+18

  (2)、42×6=252 252+18=270

  (3)、42×6+18

  =252+18

  =270(个)

  4、总结:乘加、乘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3、4题

  四、当堂达标

  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

  16×7×9 (24+56)×756-8×5 28×(46-37)

  五、小结:请同学们说收获。

  《连乘连除》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合理估算、正确进行连乘运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40 ×6 70 × 8 600 × 3 800× 9 25 ×4 15× 6 18× 3 24× 4

  二、研究新课:由运动会话题引入。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默读题目,理解条件)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请你估计一下张老师大约花了多少钱?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

  3.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正确的估算方法和关注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关系)

  4. 提出第二个问题:张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要求学生独立

  5. 小组内相互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6. 全班交流:指定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

  7. 归纳学生的解法:让学生进一步解释三种算式:24

  8. 试一试:

  (1)计算下面各题: 15 × 4×7 125 × 8 × 6 102 × 4 × 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

  (师:首先确定你的估算方法,然后搜集整理数据)

  三、巩固练习:

  (1)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5 × 6 × 8 36 ÷9 ×12 (15 + 35 ) × 6 32 +17 ×3

  (2)小明每分钟打41个字,一篇稿件共325 各个字,5分钟后还剩多少个字?再打3分钟,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四、总结:组织学生交流本课知识重点。

  《连乘连除》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优选策略教学。

  教学重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请学生说说学校的教学大楼有几层?每层有几间教室?数一数,我们教室有几张桌子?你是怎么数的?

  2、学生反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第层有多少张桌子?一共有几个教室?一共有几张桌子?)

  4、教师指出:前两个问题非常简单,大家都能解决,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3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1、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组织汇报交流。

  2、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列综合算式,完成例题板书。

  4、小结:求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图书馆问题。

  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放了40本?

  2、提问:根据这些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3、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五、作业

  作业本p17

  《连乘连除》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迁移和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教师把教科书第92页的复习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想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每题都让学生说一说含有什么运算,是什么式题,该怎样计算。可以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新知

  1.自学例6。

  教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看哪位同学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新知识学得又快又好。

  然后让学生独立算完。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计算的过程。再强调一遍运算的顺序。

  2.基本练习。

  做例6后面的做一做。

  做题前,提醒学生要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

  教师提醒学生先看清运算顺序再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小数乘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集体订正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错的。

  2.做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此题可以结合学生做题的情况,让学生分析计算中的错误,是怎么错了,应该怎样计算。

  3.做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以及列式和计算的方法。

  四、小结(略)

  板书设计:连乘乘加乘减

  例6: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子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是前几课知识的综合运用,比较容易接受,所以采用自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连乘连除》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出示图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师逐一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题。

  出示例题。

  师: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述题意。(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

  5乘2=10(元)

  10乘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乘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二:

  6乘5=30(个)

  30乘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乘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乘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乘6=12(元)

  12乘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乒乓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一下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1

  出现4个小动物,推着小车。出示图如书本。

  你们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那你们能用自己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

  指明解题:

  (板书:)方法一:

  4乘2=8(筐)

  20乘8=160(千克)

  方法二:

  20乘2=40(千克)

  40乘4=160(千克)

  分别请学生说说每一种方法求的是什么。

  2、想想做做2

  学生齐读 。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方法一:3乘4=12(个)(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笼子)

  12乘6=72(只)

  方法二:6乘4=24(只)(我先算每行有多少只兔子)

  24乘3=72(只)

  方法三:6乘3=18(只)(我先算每列有多少只兔子)

  18乘4=72(只)

  3、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思考)

  (板书)方法一:4乘5=20(个)(我先算一共有几个教室)

  20乘6=120(盆)

  方法二:5乘6=30(盆)(我先算每层放了多少花)

  30乘4=120(盆)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连乘连除》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连乘教学设计08-20

三年级《连乘》教案范文01-10

《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12-05

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12-04

三年级《连除应用题》教案12-10

重实践重思维巧突破连乘应用题的教案11-17

连乘应用题的教学设计与评析12-12

五年级数学连除、除加、除减教案03-13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