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单的电路》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简单电路》教案范文(通用1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电路》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单电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学生认识了灯泡为什么发光以后,此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室和房间都能有电照明呢?本课就和学生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这个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总结概括,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简单电路的构成,提升为复杂线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不能说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3、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二、猜想探究。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灯泡为什么发光吗?需要什么重要条件?
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
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
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
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
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
三、实践活动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 各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是不是有好方法。
3、为了能让大家看清楚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做了这样的教具先观察,通电后你估计会有什么现象?
4、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5、汇报同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8、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9、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
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相关的现象
4、老师也找到了几张生活中有关的线路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吗?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线路?
6、通过本课学习,你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作业
设计一个简单的线路,并按照线路图做一个实验
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电池 导线 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
连接方法
点亮小灯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
学生的个性等到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学生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学生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简单电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突出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
2、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
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意义。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声光控感应灯、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三种门电路演示示教板、电压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2)教师简介:
身边的“数字”话题:数码产品、数字电视、DIS实验、家电等。
这些电器中都包含了“智能”化逻辑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逻辑电路。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声音连续变化,声音信号是“模拟”量。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B、数字电路 逻辑电路 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1、“与”门
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2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符号: 。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图2.10-2的情况可以用表2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投影:
(2)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与”门电路实验,如图2.10-5。
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4)声、光控感应灯的再讨论:
2、“或”门
锁门方式的讨论,引入“或”门:家中的门锁能用“与”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不能用“与”的关系。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6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符号: 。
(1)“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表3制成表4。表4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
投影:
(2)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演示“或”门电路实验,如图2.10-8。
点评: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演示讲解,理解“或”门电路实现“或”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探究“非”关系及“非”电路作准备。
3、“非”门
教师:(投影)教材图2.10-9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符号: 。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教师:介绍集成电路的优点。让学生了解几个“或”门的集成电路和几个“非”门的集成电路的外引线图。
投影:
演示“非”门电路实验,结果如图2.10-13。
(三)实例探究
投影: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例题的分析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简单电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 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 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真实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护士是怎么知道的?”,“病房呼叫电路是如何设计的?”。接着通过教材的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和评价,进一步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征。
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和交流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教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程序设计
学生活动
(活动1)分析病房呼叫器的电路设计
①护士是怎么知道病房中的哪个病人在求助的?
②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该如何连接?
③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由该如何连接?
③开关应该如何连接到电路中?
分析:病人闭合自己床位的开关时,值班室中的电铃就响,同时该床位对应的灯泡也发光。各床位对应的灯泡应该能独立工作,并且有对应的开关,所以两灯泡应该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无论哪个床位对应的灯亮,铃都会响,所以铃应该在干路。
简单电路设计的方法:
1.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2.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开关的作用,分析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在干路还是支路)
(活动2)选答器的电路设计
分析:每一盏灯代表一个可
供选择的答案,有相对
应的开关控制,所以灯
与其对应的开关应串联,
各灯之间则应并联。
(活动3)完成以下电路设计
1.将图17中所给元件组成一个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元件不许移动.
2.图18中的元件位置不动,组成电路,L1、L2并联,K为总开关.
3.请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元件组成一个并联电路,要求:K1控制L1,K2控制L2,K3控制L1、L2,请在实物图上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4.设计一个自动防盗报警电路.要求:晚间房门被打开,细导线AB被扯断,电铃发声自动报警,如图20所示.
5.用图21中的元件组成串联电路,元件位置不动。
6.有电池、灯泡、电铃各一个,
电键两个,要求安装一个电铃
电路,当前门或后门来客人时,
电铃都响,并能分清前门来人
还是后门来人.在虚线框内
画出电路图。
观察课本P72图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
由学生分析讨论并画出电路图
总结电路设计的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及时反馈,纠正练习中的错误。
思考与作业
《简单电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中间有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
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简单电路》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简单电路》,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初步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探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3、科学知识: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能连接稍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小灯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1、试一试。
用给定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观察是怎样连接的。
2、画一画。
用图表示出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3、换一换。
提问: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又会怎样呢?
(1)把小灯泡换成小喇叭,会怎样?
(2)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会怎样?
4、问一问。
(1)在连接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亮起来?
5、做一做。
(1)小灯泡亮时,怎样才能让它熄灭?
(2)小灯泡熄灭时,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
(3)有更方便的办法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吗?
请大家分组合作连一连。
6、说一说。
(1)这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吗?
三、合作参与,探索发现
指导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红绿灯,并使红绿灯按指令工作。
(1)红灯亮。
(2)绿灯亮。
(3)红灯、绿灯都熄灭。
四、回顾亲历,自主小结
1、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知识?
2、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简单电路
《简单电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2、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知道试电笔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3、知道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掌握试电笔的使用方法。
2、在观察家庭实际电路组成的过程中,归纳概括出家庭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家庭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品质。
2、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试电笔的使用和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家庭电路示教板、试电笔、三脚插头、两脚插头、漏电保护器、复读机、电热水壶。
学生:试电笔、插座、螺丝刀、搜集家用电器插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对比引入。
[对比引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两种用电器。
[设置疑问]
同样是用电器,为什么复读机的插头有两个插脚,而电热水壶的插头却有三个?上面的插脚有没有用呢?
[板书课题]
19、1家庭电路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不同用电器插头上的插脚不同激发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观察两种用电器及其插头。
思考并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家庭电路的组成
[自主学习]
1、内容:课本105页“家庭电路的组成”。
2、要求:⑴说出家庭电路的电源是什么,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
⑵知道家庭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⑶保险装置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有什么作用?
3、时间:3min。
[演示实验]
展示家庭电路示教板及每一部分的作用。
[想想议议]
1、总开关有什么用处?电能表和总开关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2、控制灯泡的开关为什么要接在灯泡和红色的导线之间?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家庭电路示教板的演示,加深学生对家庭电路组成的认识,充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在“想想议议2”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结合课本自学。
⑴从发电厂通过输电线输送过来。电压220V。
⑵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和插座……
⑶熔丝或空气开关;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1、检修电路时断开开关;不能,如果将电能表接在总开关后面,容易出现盗电现象。
2、尝试回答问题,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知识点二:火线和零线
[自主学习]
1、内容:课本106页“火线和零线”。
2、要求:⑴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
⑵结合课本、试电笔实物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⑶了解试电笔内阻值很大的电阻的作用。
⑷试电笔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3、时间:5min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火线零线及其鉴别工具——试电笔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动手实验]
1、老师演示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错误操作。
2、学生在断电的.情况下模拟使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小组内互相纠错。
3、通电后,再次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学以致用]
1、家用电器之间时如何连接的?
2、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和该电器如何连接?另一端要接到火线上还是零线上?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到真正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正确掌握试电笔的使用技能。)
[延伸拓展]
当使用试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为什么接触零线时却不发光呢?
[教师点拨]
尽管正常使用的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中都有电流通过,但是零线在入户前已经接地,人站在地上用试电笔接触零线时,零线将人体和试电笔短路,故氖管不发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到真正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正确掌握试电笔的使用技能。)自学“火线和零线”内容,用螺丝刀拆开试电笔,了解其内部结构。
⑴端线俗称火线;零线——入户前已经接地。
⑵构造:金属笔卡、氖管、电阻、弹簧。可以识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
⑶试电笔中串联阻值很大的电阻可以使电流变小,保证对人体没有危害。
⑷辨别火线零线;判断电气设备的外壳是否带电。
1、观察并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试电笔。
2、利用试电笔模拟判断火线零线。
3、通电后使用试电笔判断火线零线。
1、并联。
2、串联,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便于检修电路。
交流讨论。
正确认识试电笔接触零线时为什么氖管不发光,知道正常使用时零线中也有电流通过。,
知识点三: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提出问题]
不同的用电器为什么使用的插头不同?
[自主学习]
1、内容:课本107页“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2、要求:⑴知道三线插头的三根线分别接什么?
⑵知道插座的三个孔是如何接入家庭电路中的。
⑶标“E”的插头为什么比其余两个略长一些?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⑷了解漏电保护器的作用,知道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的区别。
3、时间:3min。
(设计意图:课下由学生搜集有关插座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自学、交流讨论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搜集有关插头的资料。
⑴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
⑵塑料外壳的用电器的插头大多是两脚的;
⑶三脚插头最上面的插脚略微长一些……
⑴L接火线、N接零线,E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⑵左零右火上接地。
⑶一旦插头插入插座中,可以保证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如果绝缘层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可以流入大地,不至于对人造成伤害。
⑷漏电保护器可以在人体站在地上接触火线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空气开关则是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盘点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师生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见附件1)
【课堂检测】
独立完成,相互批改,教师巡视点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
【家庭作业】
《助学》第一节内容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9、1家庭电路
一、组成:入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用电器(插座)
二、火线和零线
1、火线(端线)、零线(接地)
2、试电笔
3、开关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三、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1、三线插头
2、三孔插座
3、漏电保护器
【教学反思】
一、案例中的“亮点”
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和分组实验、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展开。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随身听”和“电热水壶”的插头不同,激发质疑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物理知识奥秘的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拆装试电笔,充分认识其结构及内部大电阻的作用;通过学习、模拟使用和真正使用三个环节,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3、通过交流讨论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解释试电笔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的原因时,不应空讲,应结合电路图解释效果会更好。
2、在学习三线插头时,可以安排学生拆开三线插头,具体观察内部导线的具体连接方法。
《简单电路》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教具
磁性黑板,投影仪及画有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胶片,电池阻,小灯泡,开关,导线,投影胶片数张(上面可事先印好电路元件,为画电路连接图备用)。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l)用磁性黑板上如图1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1的电路图。
(4)找出图2中几个电路图不合要求的地方。
小结:在图2所示的三个电路中,图甲不应将灯泡画在拐角上;图乙开关应为小圆圈,不是黑点;图丙电路的导线没有接在电路元件上,形成了断路。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1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合上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板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下面是几位同学所画的电路图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怎样将Ll、L2。连接起来的呢?
分析:图甲是先接L1;再接L2,如果这个电路里有三盏灯,灯L3。应怎样连入电路?(接在L2的后面)那么这几个用电器在连接上有什么特点?是将它们逐个顺次地连接起来,就像串糖葫芦一样。
图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有什么不同?开关S的位置不同。那么这两个灯还是逐个顺次连接吗?是。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有无影响?我们一会再来讨论。
再来看看图丙的连接方法与图甲、图乙是否相同?图丙是把两个灯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把这两点分别叫做A和B(图4)。当合上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从A点分开,到B点汇合。想想看,若有三盏灯,灯L3。应接在哪?(AB两点间)
3.进行新课
(1)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5(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
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5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②调换开关S的位置,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
提问: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有人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能否设计个实验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练习1图中的笔迹用温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分析:甲电路为短路,电路中虽有用电器但没有接入电路。乙电路中L2没有接入电路中,造成L2部分断路。丙电路虽然连接对了,但由于导线交叉易造成混乱。在一个实际电路中,导线是可以交叉的,但我们画电路连接图时,为清楚起见,应尽量避免导线交叉。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Ll、L2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A、B。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上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②讨论章末习题第5题。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上节练习。
(2)完成课本上章末习题1、2、3。
《简单电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1.理解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知道什么是火线和零线。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及其安装方法。
3.知道电能表、插座、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用实物制成的如课本图10-1的示教板一块,收录机一只,螺丝口灯座、卡口灯座、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灯座挂图二幅,自制的如课本图10-3、图10-4、图10-5投影幻灯片三张,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学生用器材:每张课桌发一只测电笔,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引入新课
问:我们教室里各盏灯是怎样连接的?教师依次通断教室里各盏灯,使学生知道是并联。
问:那么我们家里的灯又是怎样连接的?家里的插座和台灯又是怎样连接的?我们家里的`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
2.进行新课
(1)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出示如课本图10-1的的示教板。让学生逐个观察每一部分,并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器材的名称。当学生说到灯座时,教师出示卡口和螺丝口灯座实物和挂图。让学生拿出自带的灯座并旋开,对照两只灯座的挂图听教师讲解,了解灯座的结构,知道灯泡是怎样装到灯座上而连入电路的。
教师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到灯和开关是串联,灯与灯之间是并联。同时将一收录机的插头插到插座上,打开收录机,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学生知道,插座和灯也是并联。
最后提出下列问题,请同学逐一回答:
①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答:(按照接线顺序)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插座、灯座、开关。
②开关与电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③插座是怎样接到上的?插座和灯是怎样连接的?(答略)
(2)的几个主要部分
①火线和零线
问:的电源是什么?我国的电压是多少?的两根电线各叫什么?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自然段和图10-2后回答:由外面的低压供电线路供电,的电压是220伏,的两根电线,一根叫零线,另一根叫火线。
②电能表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电能表接在电路的什么地方?它有什么作用?如何读数?电能表上标着一个电压值和一个电流值是什么意思?电能表允许安装的家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讨论回答完上述问题,教师出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和学生共同分析计算。例题:某电能表上标着“220V2.5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的电灯5只,70W的彩电一台,100W的电冰箱一台,500W电热器一个,这些用电器若同时使用,电能表是否能安全工作?(不能)
③保险丝
问:电路中的电线和其它设备都是按照一定的工作电流设计的,若超过这个电流将发生什么?引导学生用Q=I2Rt来分析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问: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事故的发生?学生答:在电路里安装保险装置——保险盒,里面有保险丝。
问:保险丝的作用是什么?
演示:给示教板通电,并闭合开关使灯亮,用一火线与零线相碰即已短路的插头插入插座中。
学生观察到:保险盒火花一闪,灯熄。再拔出保险盒盖给学生看,保险丝已熔断。(拔出短路的插头)
指出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保险)的作用。
问:保险丝为什么能在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呢?选什么材料做保险丝呢?
指出:选做保险丝的材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电阻率大,这样电流通过保险丝时发热多。温度能迅速上升。B.熔点低。演示用点燃的火柴可烧断保险丝,而不能烧断铜丝、铁丝。
问:保险丝安装在什么地方?
指出:保险丝应串联在电路里,在插入式保险盒中保险丝装在盒盖上,有些闸刀开关的下方也装有保险丝。
教师教给学生怎样给保险盒、闸刀开关安装保险丝。把刚才保险盒盖上烧断的保险丝去掉,重新装上新的,插到示教板上,看到灯亮。可再请一同学上讲台给一保险盒盖安装保险丝,学生安装好后,把这个保险盒盖插到示教板上检查他是否接对,当学生看到灯亮了,自己接对了,一种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问:怎样选择保险丝?
指出:保险丝越粗,使它熔断的电流越大。使用保险丝时,必须用规格合适的保险丝,指出用较粗的,用铁丝、铜丝代替合格保险丝的危险性。
④插座接地
A.出示三孔插座、三脚插头,演示把三脚插头怎样插到插座上。
B.用幻灯打出课本图10-3、图10-4,讲解三孔插座和插头及作用。作用是: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
C.用幻灯打出课本图10-5,讲解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要接地。
D.最后让学生记住三孔插座的三孔分别表示:l—接地,2—接火线,3—接零线。
⑤测电笔 指出:辨别火线和零线要用测电笔。
让学生拿起桌上的测电笔,打开,对照课本图10—6,弄清测电笔的构造。再请一同学起来说出它的构造。
教师讲解、示范如何使用测电笔: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请同学握住测电笔,教师检查,当众纠正错误的握法。再分别请两个同学用测电笔辨别教室墙上的插座,哪一个孔里是火线,哪一个孔里是零线。
3.讨论:
1.课本节后的练习1、2。
2.本章末习题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本章末“观察·实践·调查”中的1、2、3点。
(四)说明
1.课前布置学生尽可能多带一些灯座、插座、保险盒、闸刀,课堂上可边听讲解,边观察手边的实物,边练习安装。也可把几个班同学带来的收集到一起用。
2.该节课实验器材多,演示实验也多,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按照上课的顺序把器材、挂图、幻灯准备好。若缺乏实验器材,没有幻灯的学校,可引导学生多观察课本上的图。
《简单电路》教案 篇9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亲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索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方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回顾旧知,深入探究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池组的电压,今天让我们继续上节课课题,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与旧知比较,引出新知在上学期我们探究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非常优秀,老师希望你们以后都会成为物理科学家,为我们祖国的物理科学事业争光添彩。要想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仅依靠上回的探究实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很多物理知识,做很多探究实验。大家想不想做探究实验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进行探究。听老师说话,激情澎湃
层层深入,形成网络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关于串联电路的知识,你知道都有些什么吗?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可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那?是不是和电流一样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这个谜团。学生回答问题
(二)布置任务,开展探究
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大屏幕投影课本中图6、2—1,给出探究任务: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观看任务,跃跃欲试
猜想或假设鼓励各小组踊跃发表自己的猜想或假设。鼓励学生依据自己小组的猜想或假设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知识提出各种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查看学生的设计,并指出要画出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做好实验计划的书面材料。书写实验计划,画出实验电路,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进行实验屏幕投影注意事项分组实验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对数据分析,与猜想或假设对比,找出规律。
评估与交流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探究实验,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在实验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旧难题与新问题,请大家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那。学生们踊跃发言,互相进行交流。
(三)后记
1、如果学生的实验操作比较熟练,不妨将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也一并做探究。
2、虽然新课标中对本节未做任何要求,是一节以知识为载体重过程,轻结论的典型的探究课。但是建议教师别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放任自流。在课程的结束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几个测试题目以强化学生对探究结论的记忆。
3、关于本节中的STS,教师可以把它布置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搜集废旧电池,向自己所在小区的居民们宣传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教学设计说明
前面已探究过串联电路的电流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学生以前已经经历过多次,已有了较熟练的思维程序,约80%学生可顺利进行,其余不熟练的,在分组探究中经过其它同学的带动在合作中也会进行下去。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原因和学生智能水平的限制如何发现提出问题,如何科学猜想,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应注意引导(说明:能较准确的了解学情对教学至关重要,教学中教师应多换位思考)。
以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这一知识点为载体,去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简单电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的过程。
2.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会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推导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过程学习用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3.学习用不同小角标表示同类物理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推导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通过推导过程使学生树立用已有规律发现新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难点: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实验引入,要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可见性。引导学生注意更换电阻后电流表的示数是否发生了变化,而不必观察电流表的具体示数,从此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
(一)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假设有一个电阻可以代替串联的电阻而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我们就称这个电阻是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与串联各个电阻的关系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得。
说明:(1)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是指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其输出的电流也不变。
(2)等效电阻也叫总电阻。
2.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在图甲中,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1和R2,设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为R。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由欧姆定律可知,U=IR,U1=I1R1,U2=I2R2。
从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分段电压的关系:
U=U1+U2,得IR=I1R1+I2R2。
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所以R=R1+R2。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n)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R1+R2+R3+…+Rn。
这表明,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注意
(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大。
(2)由R=R1+R2+…+Rn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
(3)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不难推出,这说明: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例题一个阻值为3Ω的电阻R1和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R2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问电路中的电流多大?
分析:画出电路图,要想求出电路中的电流I,只要知道总电压U和总电阻R就可以了。U已知,R可用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求出。
解因为:R=R1+R2=3Ω+2Ω=5Ω
所以:I=1.2A
答案:电路中的`电流为1.2A。
(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假设有一个电阻可以代替并联的电阻而又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我们就称这电阻是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效电阻与并联各个电阻的关系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得。
说明
(1)不影响电路的效果是指在电源电压不变时,其输出的电流也不变。
(2)等效电阻也叫总电阻。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推导: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如图)。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
I1=,I2=,而I=。
又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I1+I2。
所以=+
约去U得:=+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Rn)并联,同理可以得到:=++……+
这表明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
说明
(1)把n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电阻都要小。
(2)由=+,可推导出R=。
(3)由=++……+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R=。
(4)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推导出,这说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例题有一只弧光灯,正常工作电流为5A,电阻力8Ω,要把它接入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弧光灯才能正常工作?
分析: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符号,如图12-3-5所示。为了防止差错,习惯上在物理量代表符号的右下角加角标,分别表示与各导体的对应量,如电阻R1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1、I1,电阻R2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2、I2,总电阻、总电压、总电流分别为R、U、I。并且这九个量中一般知道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六个量。此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欲求电阻R2,可从欧姆定律的变形出发,先求出R1两端的电压U1,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关系,求出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最后利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求出R2;也可以从串联电路总电阻出发,先求出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R,然后利用串联电路特点求出R2;也可以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求出R2。
解法1:根据欧姆定律:U1=IR1=5A×8Ω=40V
∵R1与R2是串联在电路中
∴U2=U-U1=110V-40V=70V
又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需要串联的电阻R2
为:
R2=U2/I=70V/5A=14Ω
解法2: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22Ω
∵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
∴R2=R-R1=22Ω-8Ω=14Ω
解法3:根据欧姆定律I=得:U1=IR1=5A×8Ω=40V
∵R1与R2是串联在电路中
∴U2=U-U1=110V-40V=70V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关系式:得:R2=×R1=
×8Ω=14Ω
答案:需要串联一个14Ω的电阻,弧光灯才能正常工作。
三、课后小结
1.知识小结
2.方法规律总结
怎样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串、并联电路属于简单的电路,在解题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简单电路》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2、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重点
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教学难点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具准备
一只手电筒,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
一、观察手电筒:
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
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二、做个小开关:
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5、交流汇报:(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2)解决了哪些问题?(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
三、延伸与拓展:
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2、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家里用电器的开关是什么样的,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的。
《简单电路》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学会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学会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
3.让学生经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的原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生经历分析电路故障原因和检测电路故障原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注重实是,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二、课前准备:
1.小组准备:每组准备一个带有故障的串联电路(1个坏的小灯泡、1根没有剥绝缘皮的电线,1节废电池),制作电路检测器的材料(电线若干根、电池盒1个、小灯泡1个、灯座1个)。
2.教师准备:有1个小灯泡的无故障的串联电路,1个电路检测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展示台下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同时发光的串联电路:提问:大家请看,这是一个以前我们连接过的能使两只小灯泡同时发光的电路,谁能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里是怎样流动的?讲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环路,灯泡就会亮起来。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有电流通过的环路就叫做电路。
2.小组连接一个有故障的串联电路谈话:老师为各组也准备了一个这样的电路,请你们把断开的电线连上。提问:小灯泡亮了吗?小灯泡没亮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电路出故障了)
(二)各小组分析出故障的原因:
1.讨论、分析:请大家分组讨论、分析,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可能出故障了?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2.交流:你们认为,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电路出故障了?(板书学生分析的结果)
3.整理记录: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的记录补充完整。
(三)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1.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2.学习用一个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1)学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展台展示“电路检测器”)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做的电路检测器,然后自己也试着动手做一个。注意:
①做好后一定要先试试小灯泡亮不亮;
②要注意安全,不准用它来检测人的身体或220V的电路。
(2)学习使用电路检测器:教师演示检测一根电线;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和一根电线的两端相连接,如果小灯泡亮了,就说明这根电线没有故障;如果结果相反,则说明这根电线有故障。
3.分组讨论制定检测计划: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一个检测计划(也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计划写在“表二”中。交流、汇报:你们组制定的检测计划是怎样的?
4.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原因: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订的计划,用电路检测器故障原因。要求:
①边查故障,边记录(可以把结果记录在“表三”中);②数数本组的电路共出现了几个故障。
5.交流、汇报:
(1)你们组检测到了哪些故障?请你上台来和大家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检测的?
(2)大家认为他们小组的检测怎么样?
(四)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故障已经找到了,你能排除这些故障,使这些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吗?请动手试试看。
(五)总结:
今天我们遇到的电路故障有:电池没电了、电线的外皮没有剥掉、小灯泡坏了。如果今后遇到了其它故障,你会怎么办?请大家注意,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的电路,绝不能用来检测家用220V电器电路,否则会出危险。
《简单电路》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和电路分析,使学生理解家庭电路中总电流随家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
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搞清电路中有时电流为什么会过大,既能对上一节中保险丝的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懂得避免短路和超负荷用电的道理,也是保证家庭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常识。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实验观察与理论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讲解,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的重点是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是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应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放在首要位置,易采用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在家庭电路中那些情况容易造成短路,并举出实例。然后讨论如何可以避免短路。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第一个原因讲解:短路的演示实验
按课本装置进行,可选用较细的保险丝。如手头只有粗保险丝,可用小刀将保险丝削细些使用。为安全起见可以用低压电源来做。
在实验的基础上,画出电路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支路的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直接经过导线,可以认为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这一问题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分析,学生不难理解。
最后应让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由于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得火线与零线相碰;将已损坏的家用电器插在插座上等等。建议用挂图或幻灯投影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日常用电时,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
2、家庭电路引起电流过大的第二个原因,仍可以用讲述第一个原因时的装置做演示实验。建议用低压电源演示,这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流表。此时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接一个大功率的电热器(如电炉、电吹风等),学生将看到保险丝立即熔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由于用电器的功率过大而过大。
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按课本中的例题分析进行,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家庭电路中不应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用电器,从而对学生进行节电和安全用电的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一)复习提问
1、三盏灯在图9甲、乙两电路中,连接方法是否相同?
2、乙图中的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如何在甲图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一
1、展现示教板(与(甲)电路图相对应)。
2、在干路上串入大电流表。
3、先后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提问:从这个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提:为什么电路中并联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呢?
分析:在电路总功率过大情况下:
据并联电路:又据:,所以。
所以
因为一定,所以增大,则增大。
演示实验二
①(甲)电路干路上加保险丝。
②在灯两端并联一段导线。
③闭合干路开关,观察电流表指针示数很大,保险丝烧断,三灯熄灭。
提问:这个实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家庭电路中出现短路也引起电流过大。
提问:为什么出现短路,电路中电流就很大呢?
在短路情况下,据因为一定,很小;所以就很大。
探究活动
【课题】
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组织形式】
个人、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制定子课题。
自己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
它们的功率各是多大?
电能表的铭牌。
实际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实际生中如何防止电流过大。
2、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说明书。
3、小组讨论总结。
【《简单电路》教案】相关文章:
《简单的电路》教案10-24
电路教学设计09-28
电脑主板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04-16
电路教学设计(通用15篇)08-28
小班节奏游戏简单教案09-06
《第二章电路》优秀教学设计09-07
《家庭电路安全用电》教学设计3篇10-11
简单实用小班教案(精选13篇)06-16
小学数学教案:简单的分数加法07-01
《简单分类》数学教案(精选10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