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单位,感受到单位的价值。
3、体会到数学好玩,进一步喜欢数学。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调节气氛
二、简单提问,找准学生知识起点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分数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说是猪八戒吃西瓜,他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吃了3份,怎么用分数表示猪八戒吃的西瓜?
生:
师: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
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
师:那么,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变成6只猴子,3只公的,3只母的,你想到了什么分数?
生:
师:说说怎么想的?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生:表示公猴或母猴占猴子总数的六分之三
师:还想到了什么分数?
生:
师:说说是怎么想的。
……
三、探究新知
(一)、大头儿子的难题----引出单位
(课件播放动画片:小头爸爸出去买沙发套,到了商店发现忘了测量沙发的长度,于是打电话让大头儿子测量一下,可是家中没有尺子)
师:这可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代替尺子测量。
师:一起来看看大头儿子是怎么解决的。
(课件继续播放故事:大头儿子想起可以找个东西代替尺子测量,于是他问爸爸戴领带了没有,爸爸回答戴了,于是他从家中找出一条爸爸的领带进行测量,他先将领带对折,发现不行,再对折,还是不行,又对折了一次,折出这很后放在沙发前)
师:你知道大头儿子将领带平均分成了几份吗?
生:8份。
师:那你知道沙发的长度了吗?
生:知道。
师:请大家独立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指名交流结果)
生:
师:为什么是?
生:大头儿子把领带平均分成了8份,一份就是,沙发的长度占其中的7份,也就是有7个,所以表示为
师:爸爸叫大头儿子测量沙发长度,为什么大头儿子首先想得到的是找尺子
生:因为尺子有单位,比较容易看出长度
师:那大头儿子没有尺子上的单位,又怎么测量出了沙发长度的呢?
生:将领带平均分成8份,就有了这个单位,然后数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可以了。
师:原来分数就是这样产生的,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
师:分数的再认识究竟是认识什么?你对分数有哪些问题?
生1:分数是什么?
生2:为什么要认识分数?
生3:怎么确定一个分数?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分数。
师:大头儿子在测量沙发长度是产生了这个分数,那这个分数是怎么产生的?
生:先把领带平均分成8分,这样就有了八分之一这个分数单位,然后再数数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就行了。
师:也就是说,首先要创造一个单位,这在测量中很重要,那么如果要量一个教室的长要用什么单位?
生:米。
师:量一枝铅笔的长用什么做单位?
生:厘米。
师:为什么你会做这样的选择?
生:因为测量较长的物体就会选择较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就选择较短的单位
师:正是这样,不光是测量长度,测量面子、重量等都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尺子就是单位不同。大头儿子用领带来测量沙发的长度,他创造了一把尺子,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单位。
师:一起来看一组分数,你知道他的单位吗?
(出示一组分数,指名说出分数单位,教室板书)
师:观察一下这些分数单位,你发现了什么?
生1:所有的分数单位分子都是1。
生2:分数单位与原分数比较,分母不变,分子都变成了1。
师:是的,像这样分子是1的分数又叫分数单位。你知道为什么大头儿子在测量沙发时要创造八分之一这个单位,而不是创造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生1:因为只有创造八分之一这个单位才好数。
生2:如果是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数不出有几个这样的整单位。
师:原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单位呀!
师:古埃及人在进行分数运算时,只使用分子是1的分数,因此这种分数也叫做埃及分数。埃及分数,曾经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古老的课题,但它隐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新奇的迷等待着人们去揭开。
(二)、大臣们的难题-----规定单位
(课件演示动画过程,古代君臣一行几人正在花园中赏景,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询问大臣们眼前的池塘中有几桶水,并限时回答否则重罚,这下可忙坏了大臣们,大家七手八脚的拿桶来测量,可怎么也搞不清楚,这时旁边的一个小孩哈哈大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这样大动干戈吗?我知道)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单位1 及其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单位1 及其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法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并能在网络环境下做出自我检测和评价。为实现上述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节数学课设计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关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探究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你们高兴吗?每到这一天,我们学校都会组织野营拉练活动。
(播放情境动画: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山中走去)
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别提多高兴了。可是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吃午餐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
(出示课件:一张饼,4个人分)
师:原来啊,他们组有4个人,可是他只带了一张pizza饼,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师: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比如分东西、测量或计算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分数的意义。
说明: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归纳意义
1.回顾旧知
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2.小试身手
师: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分一分,看看从具体事物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分数。同学们愿意吗?请学生点击进入到小试身手的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点击放大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并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分数?
问:你们得到分数了吗?谁愿意说说是怎样得到的?
(指名选择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数的学生进行汇报)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力求实现学习自主性。把学习资源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结果必然各异,得到的分数自然也各不相同。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亲身体会分数的产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归纳,从而为独立归纳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尝试归纳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
师:让我们看看最科学的说法。(出示分数的意义)
4.理解单位1
问:同学们想一想,单位1可以指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沙粒,我们想用分数的思想去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
说明:按照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展开新知的探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意识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并给他们一个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间,去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在探索中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5.即时训练
问:你能找出这两则报道中的单位1吗?
三、深化理解
(出示蛋糕的画面)
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上面有12支蜡烛、8朵玫瑰花)
(动态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从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
(学生可以分别把一整块蛋糕、12支蜡烛、8朵花看作单位1进行阐述,并从上得到相应的分数)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里,观察的角度不同,单位1也不同,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明确,虽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们确定的单位1不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也不同。
四、自测反馈
师:同学们现在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请点击进入到自我挑战的内容。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挑战练习。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通过课件的反馈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通过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可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同学们战况如何啊?完成所有挑战练习,而且全都正确的举一下手。
问:谁能说说,这些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为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当中,不但及时地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考察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数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近。
五、思维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更难的挑战思维的练习,你们愿意尝试吗?(出示开放题)
说明:练习设计,层次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练习,分为自我挑战练习和开放拓展练习。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六、现场调查
师:现在老师要进行一项小调查。请同学们进入到参与调查的界面,发表一下你对这节课的评价。
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趣吗?是觉得很有趣?还可以?还是没意思?根据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一项提交上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提交)
师:我们来查看一下结果。从这个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情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而且在统计结果中还可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分数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又一次进行了提升。
七、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请把你的想法签写到留言板上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一、复习
(1)一袋大米,吃了。
(2)一袋大米,吃了千克。
这两题中的有什么不同?
二、导入新课
老师这有一张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谁找到了?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
三、新授
1、百分数的读、写法。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这些数叫做“百分数”?
它们就相当于分数中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所以叫做百分数。只是通常百分数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写成59%、41%这样。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练写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
你们知道黑板上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如:棉51%、涤49%等。
这些百分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两种量、两个数的关系。我们把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和我们学习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四、练习
1、课前复习题中,谁能换成百分数表示?
2、在规定时间内,写10个你喜欢的百分数,用含有百分数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
3、飞标游戏,说明什么?
4、成语中的百分数。
如:百里挑一、一箭双雕、百发百中、十有八九、事倍功半、事半功倍。
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89—9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百分数。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的不同。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相互学习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其价值。难点能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教学,我觉得在以下几方面反思:
1、让学生们对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进行研究这一环节耐人回味。这一节课中老师并没有急于自己讲解新知或自学课本,而是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去积累对百分数的感性认识,主动建构个体对“百分数”的理解。在各个个体对百分数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并且这样的学习是现实的、有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同时,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2、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的读,写练习。根据成语说百分率。如:百战百胜、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等。
3、结语中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百分数的实例,但却独具匠心。既是文化的渗透,又是育人意识的集中体现对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素材的研究,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地方,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问中的错误没能及时纠正,对于学生学习百分数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印象,因此,我觉得,要上好数学课,不但要认真备课、上课,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一套。
学具准备:
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张圆形、长方形纸片,4个苹果图片,6个玩具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和许多小动物一起去参加小猴的生日聚会高兴吗?你们看小猴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电脑显示画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它还想测测同学们的智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吗?(上课)
一、 分数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得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米”测量黑板的长度(屏幕显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够1米了,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又如,老师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就需要用新的数,谁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
板书:分数
对于分数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谁能说几个分数(指名说老师板书),谁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的`意义
二、 分数的意义
1.把小猴准备的一部分礼物装在信封里,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这些东西测测同学们的智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听要求小组同学研究想办法表示出每种东西的 。小组研究汇报。
2.根据刚才分的过程,把这些物体归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解释整体的含义)。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上面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就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3.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3份是它的( )。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是它的( )。
(4)同时显示以上3幅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汇报。
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熊猫图片,平均分看有几种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小组讨论汇报,电脑显示平均分的苹果和熊猫图画,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说法说一说其余的几幅图的意思。
5.电脑同时显示一块饼、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四个苹果、六只熊猫图,提问:刚才我们分了这些物体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电脑显示单位“1”的含义。
6.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电脑显示分数的意义。
7.根据分数的意义指名说出刚才写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
8.教学分子、分母的含义:电脑显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
9.做一做 电脑显示。
三、 课堂练习:
1.让同学们闯三关,电脑显示三关题。
2.三关闯过了,别忘了还要帮小猴分东西呢,苹果、熊猫已分过,还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电脑显示)学生回答。提问: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小猴吃了3块,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兔吃了2块,吃了几分之几?还剩下西瓜的几分之几?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 支蜡烛,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 来表示,但是这个 所表示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单位“1” 2/3 4/15 5/11
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内容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情况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同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总结)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来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xx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生:我是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材料不同。
跟进:但我们都把这些材料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相同点:都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如果一个菠萝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果然如此。
师:如果2个橘子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她的单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已经能很快地找到单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
(1)、找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8个三角形分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现在请你继续观察,还能发现其他的分数吗?
那就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这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写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课件使用说明:点击课件出现:
师: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师: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单位“1”。
师:要是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几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师:分母其实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不一般呐。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师:分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取的份数不同
师: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一份就是1,两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师:分子其实就是表示——取的份数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能力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现在老师再写一个分数5/9,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说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书5/(),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这样的5份,就是5/()。
师:很多份可以是几份?——2份,3份……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板书:若干份)
师:如果取的份数也不是5份了,板书()/(),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若干份,就是()/()
师:可以取这样的一份,也可以取这样的……几份。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1/4,2/4,3/4,4/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师:5/9的分数单位?
生:1/9
师:5/99
生:1/99
师:()/1000
生:1/1000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数单位了?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4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9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合作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填一填
(1)说说3/5的意义
(2)同意吗?
(3)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点击生活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
(1)、我校五年级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6
(2)、长江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还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受污染呢?
师:受污染水体多还是没受污染的水体多?——怎么想的?
师:有什么想说的?——要保护环境
师:看来同学们很有环保意识。那你希望,长江受污染的水体占长江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共同来保护环境。
(3)、姚明的头部高度约占他身高的1/8
师:我们的身体中还蕴藏着很多分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
五、总结全课、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对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单位“1”这个概念的理解上进行了微调,将原先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项内容调整为比较符合认知习惯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常用单位‘1’表示”。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整个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从中获得感悟,促使其主动参与建构。
六、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构建主义基本理念为依托,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分数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利用孩子们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合作、探
究中主动获取知识,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了单位“1”的概念,揭示了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的,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建立单位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主动学习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为分数配图,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养成学生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的概念,能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单位.
教学方法: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 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堂课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课堂中教师力求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小木棒等多种学具。
教学过程:
一、理解单位
1、谈话交流引入
教师板书,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几?今天我们就从这个小小的来开始展开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往这一站就可以用几来表示?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答:一台电脑、一块黑板、一张桌子等等)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但现在我们是五年级的同学了。除了可以表示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块黑板等等,还可以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表示一群人、一堆物品、一排桌子等等)
演示: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体,深入理解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用来表示,加深对整体单位的理解。
比较:现在的和以前的还是一样的意思吗?(现在的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一群物体等等。)
结论: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和观察我们发现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可以用来表示。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这个广义的叫做单位。
2、深入理解单位
课件出示: 三个西瓜你会用几来表示?如果我想用单位来表示应该怎么办?(用集合圈把它圈起来)。六个西瓜还能用一来表示吗?那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为什么?12 个西瓜呢?为什么?(因为这里有四圈也就是4个)
总结:原来我们发现有一个单位就可以用1来表示。有几个单位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导入新课: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的整数,可要是不足单位那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那你会想到什么数?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四分之一,看到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内容。)
1、理解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好,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圆片、正方形纸、和练习册等等,利用这些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
可引导学生想想:你是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单位的?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四分之一?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想法:
生:把一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圆片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生: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圆片的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应该怎样分才合理?你找到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作单位?是谁的四分之一?。
2、理解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课件出示下面一些物体:你能不能从下面这些物体中找到出四分之一呢? 我想让同学们先交流交流,在练习纸上分一分,画一画找出四分之一,小组交流后汇报。
在学生找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你是把什么看作单位的?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单位的的四分之一?
生:把这四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这4个苹果的四分之一。
生:把八个正方体看做单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八个正方体的四分之一?
生:把十二个五角星看作单位平均分成4份,1份就是这十二个五角星的四分之一。
这个四分之一是把谁看做单位一呢?怎样才能把这四个苹果看做单位呢?课件展示四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操作:你们的学具袋中也有一些像老师这样许多物体组成的单位,拿出来画一画、分一分,从单位中找出四分之一,并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生:我把8个圆圈看做单位,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8个圆圈的四分之一。
……强调:你在分时是把谁看作单位。
3、对比总结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分之一,这些四分之一的单位相同吗?各是把谁看作单位?可为什么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
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它们的单位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把单位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
4、寻找分母是四的其他分数
课件出示刚刚同学们的操作材料想: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其他分母是4的分数吗?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5、创造分数
拿出学具中的12根小棒,利用这些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能从小棒中发现哪些分数。思考:你把这些小棒分成了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这12根小棒的几分之几?
生:我把这些小棒分成了6份,我找到了六分之一,六分之二等等。
生:我把这些小棒分成了3份,我找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等。
……教师顺势板书学生找到的分数。
6、总结分数的意义
在前面观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认识分数单位
告诉学生: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它的分数单位。在分数中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如:四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十二分之一都是分数单位。并让学生说说都是哪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如六分之一是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等等。
练习:老师报数学生说出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四、深化练习
1、读读下面有关分数的资料,说说每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并谈谈你的感受。
(1)我国小学生的近视人数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2)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24小时)的八分之三。
(3)死海的表层的海水中含盐量达到了十分之三。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见课件)
3、下面各图中用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吗?说说理由。(见课件)
4、图形中找分数
图中蓝色部分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重叠后得到的,根据图形填空。
图形中的蓝色部分面积各占大正方形面积的( ),占大长方形面积的( )、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
5、数学智慧
这里有三盒巧克力,老师要求只能拿走每盒巧克力的1/5,可是小玲却从第一盒中拿走了1颗,从第二盒中拿走了2颗,从第三盒中拿走了3颗,这是为什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
如:折3/4。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即比单位“1”小。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
(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
如:折“4/4”。学生折后展示。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指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表示的.5/4。(学生汇报)
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图自由提问,展示的同学进行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也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要是把两张纸看做单位“1”可不可以?)
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大,即比单位“1”大。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板书出来)让学生想怎样折。
(二)给分数分类,总结概念。
师:现在黑板上有了这么多的分数,如果陈老师要你们给这些分数分类,你能分吗?你准备按怎样的标准来分?
1、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给分数分类。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总结出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并板书。
4、学生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课件出示)
2、说出分母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
4、判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又了解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分母真分数< 1
分子≥分母假分数≥ 1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1
一、复习导入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被除数÷除数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提问:80÷2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都扩大5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回忆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的性质是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所以这里的复习很有必要。)
二、新课
1、动手做数学。
(1)把4张相同的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4、6、8份,表示出1/2、2/4、3/6、4/8。
(涂上阴影)
(2)提问:比较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发现?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加以说明吗?
(3)结论:几个分数虽然分母、分子都不相同,但大小是相等的。
2、设疑:为什么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几个分数可以相等,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1)观察并研究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1/2 =2/4 = 3/6 = 4/8学生观察的顺序可以自选。
(2)学生发现并归纳得出的规律(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理解意义。
提问:刚才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呢?
先回忆商不变规律,然后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突出关键点:零除外。(因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0,则分数成为0/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除以0,因此要“0除外”。)
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补充完整。
3、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1)指出: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2)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要求:独立思考解答、交流方法
(3)师生一起总结方法:
看分母(分子)乘或除以几、分子(分母)也同时乘或除以几。
(4)独立完成练一练。
重点是:学生要能自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观察分母或分子是怎样变化的,相应地分子或分母就怎样变化。
变化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5)口答练习十八第2题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4、全课总结:你能将这节课的内容及重点归纳概括一下吗?
5、作业:完成练习十四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桌互相说分数并指定分母或分子让另一个同学化。
三、难点点拨
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忽略了“同时”。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只是分子乘2,分母不变,正确答案应是= = 。
②忽略了“乘上或者除以”。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因为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者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变了。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只限于“乘上或者除以”。
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三点:必须强调“同时”;必须强调“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强调“0除外”。
③忽略了“相同的数”。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因为分子和分母应同时除以相同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2
学习内容: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习十九第1、2、3题。
学习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
0.45= 0.013=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60~62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
2.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
3.在学习中能运用观察、分析、比较、辨析等方法,会合乎逻辑,较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和观点。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
2、明确学习目标。
3.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二、展开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较合适呢?
为什么?
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个月饼,
()包饼干。
3、: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介绍分数的演变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出现了分数记号;在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涂一涂并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质疑:观察:刚才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交流: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
学生汇报、教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同)
2、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
移动()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
移动()它们为一个整体。
(板书:一个整体)
(注意引导辨析:一个计量单位例:1米长的线段的'1米,就是计量单位,哪些是一个整体?)
3、揭示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单位“1”。
4、强化延伸。
这几幅图中,单位“1”可以指什么?
(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单位“1”指什么?
单位“1”指什么?
5、分数概念:
(1)除了我们刚才表示过的以外,
你知道用还可以表示什么?
(2):能用1/4表示的有很多很多,只要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都可以用1/4来表示。
你们都已经能正确地表示1/4了,那么别的分数你们能表示吗?
(3)其它分数课件演示
①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部分呢?
这一部分呢?为什么都用表示?
(4)归纳意义:
通过上面的学习,像这些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
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概念)
6、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并说一说。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观察:有什么发现?知道叫什么?追问:为什么是分数单位?
:整数我们学过计数单位,6里面有几个一,60里面有几个十。个、十、百……是计数单位,分数也应有分数单位。
7、分数单位:看看书上是怎样定义分数单位的。(读一读)
三、练习
1、5/6分数单位是(),5/7……5/100,51/100,
2、在四幅中选一幅表示出5/6。
(1)学生活动。
(2)反馈。(逐一反馈,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第4幅,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分数大小(一样),
什么不一样?(意义、分数单位)
②第一幅,去掉“”,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想用表示,怎样表示让人一眼就可看出?
(每个○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可以用很多个分数表示,它们只是大小相等,意义、分数单位不一样。
四、拓展:
出示两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5,这学期他得了()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
1/8,这学期她得了()朵笑脸。
设疑:同样是2朵笑脸,为什么一会儿是1/5,一会儿是1/8,你是怎么想的?
五、
收获?这节课你的表现用一个分数表示?如果表现非常棒可得10分,那你能说说你根据自己的你能的几分?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习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5
学习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09-16
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6篇)07-31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0
《分数的意义》教案10-13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训练试题04-14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09-05
分数的意义教案范文09-05
热门分数的意义教案10-18
分数的意义教案模板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