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通用1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画有三只熊的底板、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找出熊爱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这是谁的家?它们家有几只熊,猜猜分别是谁?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东西是熊喜欢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与数量
1.分配餐具并陈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罐并陈述理由
3.操作游戏:分苹果并陈述理由
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
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发思考
活动:
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教学方法多样,运用了比较法、游戏法等。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 2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主题活动“小兔乖乖”,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班幼儿对于小兔乖乖的故事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在语言方面他们也能熟悉故事中的对话与人物,因此,我思考:能不能将小班的数活动结合一定的情境展开?翻阅小班《学习活动》第44页的“敲门声”这一教案,研读《指南》对于幼儿的数学活动提出的明确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我感觉,可以根据我们班幼儿对数概念的把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目标1上,我把数的认识定位在了“4以内”,整个环节也都是贯穿在故事的情境中开展。
一、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4以内的听觉数数。
2、体验扮演角色玩游戏的快乐,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PPT
2、小鼓、小棒
3、1—4的数点卡: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目的':回忆小兔乖乖的故事,能够用数字一一对应介绍小兔)
Ppt1:
1、它们是谁啊?兔妈妈有几个乖乖?叫什么名字?
2、小结:一个兔妈妈和三个小兔乖乖,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
二、看看听听,尝试数数(目的:运用看、听的感官,尝试4以内数数)
(一)特别的约定(听觉数数)
1、今天兔妈妈又要出去摘萝卜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几下门?
2、敲了几下门?(如果幼儿没听清,可以再听一遍)
3、一起数一数,到底是几下?(出示四个圆点的数点卡)
小结:兔妈妈回来会敲4下门,如果敲的不对,就……(逐渐慢慢引导幼儿说出游戏规则)
(二)小兔玩游戏(看看数数)
过渡语:兔妈妈出发了,看看三个小兔乖乖在家做什么呢?(放动画)
重点提问:
(1)小兔乖乖们在家做什么呢?
(2)小兔乖乖们在家里做游戏啦,短尾巴小兔玩翻跟头的游戏,我们一起数数她翻了几个跟头?1个跟头(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3)红眼睛玩转圈圈的游戏,一共转了几圈?转了2圈(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4)长耳朵玩跳一跳的游戏,一共跳了几下?跳了3下(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三)妈妈回来了,回忆敲门次数。(巩固听觉数数)过渡语:嘘,听,好像有人在敲门噢。
(1)是不是妈妈呢?妈妈说会敲几下门?
(2)播放声音,幼儿判断是不是与兔妈妈约定的敲门声次数一样。
4、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三、游戏“敲门”,巩固数数(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数数)
1、一起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出示数字2的数点卡:现在我是兔妈妈,这次我们约定敲……下门,如果我敲对了,兔宝宝给我开门哦!(游戏)
2、请2到3名幼儿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教师给兔妈妈出示不同的点数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敲击小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现在谁来做兔妈妈呢?(请一名幼儿做兔妈妈),教师出示数点卡,这次敲几下门?(根据时间请2—3名幼儿做兔妈妈来敲击小鼓玩游戏)
引导语:
1、如果敲对了,说: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2、如果敲错了,说:你不是我们的妈妈,不开不开就不开!
结束语:我的小兔乖乖们,真聪明,会保护自己了!兔妈妈要奖励你们,等会带你们下去玩哦!
玩游戏:蹲一蹲
小班数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巩固1——5的序数,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
2、初步了解序数与基数的不同。
活动重点:
巩固1——5的序数,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序数与基数的不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一列火车有五节车厢,萝卜图片
两种颜色的数字卡片
篮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复习5以内的序数)
老师:小朋友们好,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小班的时候讲过一个跟萝卜有关的小故事,你们还记得故事的名字吗?
(幼儿回答)
老师:对啦,故事的名字叫做拔萝卜,你们看,今天啊小动物们开车小火车也来拔萝卜啦。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每个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里?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基数。
老师:小动物们下车啦,准备拔萝卜,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呢?小动物们把拔下来的萝卜放在了几个篮筐里面呢?数一数每个箱子里面又有多少个萝卜?
(在篮筐上面贴上不同的数字,这杨不用打开篮筐就知道里面有多少个萝卜了。)
2、区分基数和序数
老师:这个时候小白兔突然大叫,说它发现了一个秘密。
装萝卜的'篮筐上的数字4和车厢上的数字4是一样的。
那两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老师:哦,原来啊,篮筐上的数字4表示篮筐里面有四个萝卜,表述数量,但是火车上的数字4是表示这是第四节车厢,表示车厢的位置顺序。
3、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
老师:小动物们学到了新的本领真高兴,现在他们要玩一个“什么东西不见了”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玩吧!
(老师出示小火车,每节车厢上有一个小动物,老师每次藏起一个小动物。)
老师:第几节车厢里的小动物不见了?(巩固序数)火车上还剩下几只小动物?(巩固基数)
三、活动结束。
老师:好啦,今天我们跟着小动物学习了新本领,知道数字可以分为基数和序数,基数是表示数量,序数可以表示顺序。请小朋友在好好区分哦!
小班数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准确感知3以内的数量,学习按量归类。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
三个箩筐(上面分别有1只、2只、3只兔子)、萝卜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萝卜,感知3以内的数量。
1.出示小白兔。
看看,谁也来到我们教室啦,和小白兔打个招呼。
小朋友们好,我叫小白兔,我们家的萝卜吃完了,想请大家帮忙拔萝卜,你们愿意帮我吗?让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
2.目测萝卜数量。
二、拔萝卜,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
1.自由挑选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萝卜地到了,请你拔一张萝卜卡片,准备好了吗?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拔出来啦!
请你数一数你拔了几个萝卜,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你拔了几个萝卜?
2.听指令取萝卜,并说出萝卜数量。
请你把你拔的萝卜放到椅子底下,看小白兔拔了几个萝卜?
这一次要和小白兔拔一样多的萝卜,要拔数量是3的萝卜。
三、装萝卜,学习3以内数的`按量归类。
1.出示箩筐子。
萝卜多得都拿不了了,让我们把它装进筐里。这里有3只箩筐,请看看箩筐上有什么?
它们都一样吗?这个箩筐里应该装几个萝卜呢?
2.装萝卜。
请你看看你的萝卜应该送到那个筐里,边装边说:"三只兔子我送你三个萝卜"。
四、运萝卜,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今天小白兔特别高兴,大家帮我拔了这么多的萝卜,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抬着萝卜回家吧,我大家吃红烧大萝卜。
小班数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彩色鱼6条(3种颜色,大小各3条),鱼缸图片,3种颜色、大小标记各一份,
学具:同教具相同,人手一份扮的彩色鱼,3种颜色的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是鱼宝宝”相互打招呼“鱼宝宝好”“老师好”
2、“请你们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鱼宝宝?”(幼儿自由说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交流的结果(请1――2位幼儿上前)。
3、“再请你们和旁边的鱼宝宝相互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请别幼儿说说。
二、以游戏形式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1、教师“鱼宝宝,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有很多的标记和我们做游戏”
2、(出示大标记)这是什么?(大标记)大标记表示大的东西。现在,请一位是大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用自己的身体摆个大标记的造型。(拍手表扬)还有谁也和大标记是好朋友的,请你也摆个造型。
(出示小标记)这是什么?(小标记)小标记表示小的东西。请两位是小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也来摆个小标记的造型。还有谁也是小标记的好朋友的来摆个造型。是大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这里,是小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那边。来,我们相互检查检查对不对?(自己拍手表扬表扬自己)。
3、除了大小标记,还会有哪些标记呢?出示红标记,我是什么标记?
哪些是我的好朋友的请游到我这里。出示绿标记,是我的好朋友的也请你游到我这里。出示黄标记,愿意和我做好朋友的也请游到我这里。相互检查对与不对。
三、学习制作标记
1、教师“鱼宝宝们,今天啊,我们和标记做了好朋友,你们高兴不高兴?可是老师这里的鱼宝宝却不高兴。
2、出示鱼缸,这是什么?(鱼缸),这些鱼缸是鱼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个别幼儿回答)
3、“你们真聪明,发现鱼缸一样的,那哪个是这些鱼宝宝的'家?(请幼儿回答后老师点出做个标记)
4、教师示范
第一个鱼缸,我们一起来帮彩色鱼找家,拿一条大红鱼宝宝,“大红鱼我送你回家”,这个家还会有谁呢?请幼儿回答(小红鱼),对不对呢?好,给这个家做个什么标记?(红标记)。
(拿掉小红鱼,放另一边)这个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大黄鱼,大绿鱼)给这个家做个?(大标记)
教师小结:原来一个鱼缸可以做两个标记。
第二个鱼缸、第三个鱼缸请幼儿来做标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好,现在啊,你们后面也有许多彩色鱼要想找家,你们愿意帮忙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可以先用一种方法,帮忙找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帮忙找家。
四.活动评价
1、是颜色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2、是大小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小班数学教案 6
活动目标:
1.将各种各样的糖果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增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愉快。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盘糖果(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包装不同、软硬不同等)、小盘子个两只。
2.每组糖果一箩筐(其中有四种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糖果)、小盘子每组若干。
3.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将糖果按不同的特征分类。
(1)师: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糖果分一分,把相同的糖果放在一个盘子里。
(2)幼儿操作分糖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能边操作边讲述"我把××糖果放在一起"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分糖果。
(3)幼儿展示(在视频展示仪上)和交流分糖果的过程与方法。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糖果的,把那些糖果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圆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装的糖果和盒子装的糖果分开,把瓶子装的糖果放在一起,把盒子装的糖果放在一起。
2.游戏:"糖果超市"。
(1)讨论糖果超市的糖果怎么分。
师:了"糖果超市"的糖果真多,你们准备怎样把它们分一分?
幼A:把不一样的糖果都分开来。
幼B:把一样颜色的糖果放在一起。
(2)幼儿给"糖果超市"分糖果。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来分糖果,可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呢?平平想出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后幼儿决定用按颜色特征来分,"糖果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很快就把|"糖果超市"的糖果分得整齐齐。
(3)幼儿交流分糖果的过程。
师:"糖果超市"真整齐,请营业员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红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绿色糖纸的放在一起,兰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黄色糖纸的糖果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糖果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润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圆的糖果放在一起,把方的糖果放在一起,把长圆的糖果放在一起。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若水果或坚果类食物裹上糖衣,则称为甜食(如糖葫芦)。在亚洲文化广义上,巧克力及口香糖很多时亦会视为糖果的一种。
小班数学教案 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3以内的数的关系。
2、能按数取物,按物说数。
3、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制作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鱼若干。
2、小猫头饰每人一个。
3、创设鱼塘情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框各一个。
4、《开火车》音乐、铃鼓一个、礼物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做运动
随音乐出场,师:“宝宝们我们开着货车出去玩吧!”
师:“今天天气真好,你们想不想和妈妈一起游戏?”
第一次:妈妈和宝宝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猫小猫喵喵喵,跟着妈妈做游戏,我的.小猫跳一下(幼儿跳一下);我的小猫拍两次(幼儿拍手两次);我的小猫叫三声”(幼儿叫三声)。第二次:速度稍快。第三次:速度加快。
二、小猫摸鱼(听觉感知)
(一)摸一条鱼
师:“宝宝们快找块地毯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师:“我们小猫最喜欢吃什么?(鱼)今天妈妈带你们去鱼塘摸鱼好不好?”
教师提出摸鱼的要求:拍一次铃鼓摸一条鱼,两次铃鼓摸两条鱼,三次铃鼓摸三条鱼。
幼儿摸鱼,教师指导:妈妈刚才拍了几次铃鼓啊?(一次)你摸了几条鱼啊?(一条)看看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摸到红色鱼的'宝宝举起来让妈妈看看,请你把它放到相同颜色的框里。
(二)摸两条鱼
幼儿摸鱼,教师指导幼儿摸两条鱼。摸完后,请宝宝们休息,老师检查:妈妈看看你摸了几条鱼?都是什么颜色的?教师拿着筐子:红色鱼宝宝回家了,蓝色鱼宝宝们和妈妈亲一亲,黄色鱼宝宝回家了。请一名幼儿检查放的对不对。发现有错都及时纠正。
(三)摸三条鱼
幼儿摸鱼,教师指导:“妈妈来看看那只小猫最能干,摸对小鱼了,你摸了几条鱼啊?”(3条鱼)(多问一些孩子。在摸鱼的过程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老师总结:“哇!摸了这么多鱼,今天晚上可以大吃一顿啦!”
三、小猫摸奖品
师:“今天小猫真能干,摸了这么多鱼,妈妈要送礼物给你们。在你们的地毯后面有一封信,里面是妈妈送给你们的礼物,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有几个?用小手数一数!”
老师总结:“妈妈送你们的礼物喜欢吗?天快黑了,宝宝们拿好礼物,带着我们摸到的小鱼回家了。”随音乐出门。
小班数学教案 8
活动目标:
1、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2、通过玩游戏的形式,练习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巩固方位概念。
3、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偶一只,《我的数学》第15、21页。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上下、里外、前后”所表示的`具体的空间方位。
难点: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汇来准确描述空间位置。
活动过程:
一、知道用“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所表示的具体方位。
教师拿一个盒子,藏起小熊,例如:
藏在盒子的下面,藏在盒子的后面,藏在盒子的里面等等。
二、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
1、今天我们要来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
请一个自愿的幼儿当(第一次也可以是老师先来当)猎人,闭上眼睛,并从1数到20(老师帮忙数)。
请一位幼儿找个地方将小熊藏起来,不能超出教室的范围。
扮演猎人的幼儿数完20后,张开眼睛开始找小熊。其他人不能说话,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暗示猎人。当猎人离目标近时,大家就使劲拍手;离目标远了,就轻轻拍手。
2、找到小熊后,猎人就说刚才小熊藏在哪里。老师引导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三、请幼儿练习《我的数学》第17页。
小班数学教案 9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4。
2、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物品。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糖果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出示数字看片,与数字宝宝打招呼。
你认识这些数字宝宝吗?
他们是谁?跟这些数字宝宝打招呼。
2、这些数字宝宝像什么?
二、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
师:宝宝的眼睛看清楚,看到几,拍几下。
三、数一数
1、宝宝们真聪明,都认识了数字宝宝,数字宝宝奖励你们,请你们吃糖果。这些糖果数字宝宝都给你们分好了,你听好了,不要拿多了,也不要拿少了。在你的椅子上找找有没有数字宝宝,数字宝宝是几,你就拿几粒糖,别弄错了。
2、幼儿根据数字卡拿糖果。(重点关注:幼儿点数拿糖果)
3、看看糖果拿对没有,互相说说、数数你拿了什么好吃的.糖。
跟数字宝宝再见。
小班数学教案 10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能力。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活动准备:
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智慧盒。
活动过程: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天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3、出示课件。获得本次运动会表现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动物有:熊猫、长颈鹿、猫、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鸡、老虎、乌龟。同时出示数字1、2、 3、4、5、6、7、8、9、10。提问:排在第一名的.小动物是谁?第二名是谁?
大象排第几名?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朋友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第二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5、请幼儿给获奖的蔬菜颁奖吧。让幼儿在蔬菜面前放上数字。提问:第一名是谁?第五名是谁?萝卜排在第几名?
6、游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智慧盒,请小朋友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顺序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
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 ...
9、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数取物。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体验模仿小鸡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小虫若干、盘子人手一个(写有2—5数字)、小铃、
重点:
学习5以内的数量。
难点:
尝试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情景图
1、看看,草地上谁来了呀?(鸡妈妈和小鸡宝宝)
2、数数鸡妈妈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引导幼儿一起来数)
3、和鸡妈妈及它的宝贝打招呼(有:小黑、小黄、小白、小花)
4、鸡妈妈请小鸡去捉虫,看看小鸡们在哪里捉虫?
5、数一数每只小鸡捉了几条虫?(幼儿数一数,点击图片出示数字)
二、小鸡捉虫
1、现在鸡妈妈请我们这里的.小鸡宝宝再去捉更多的小虫子来送给鸡妈妈。出示小铃,听小铃声音数一数。
2、鸡妈妈敲小铃鸡宝宝去捉虫子。
3、鸡妈妈带领捉好虫的小鸡一起来到桌子边一起来数一数。
三、小鸡装盘
1、观察盘子,请小鸡帮鸡妈妈装盘。(根据盘中数字取小虫)
2、小鸡按数取物。妈妈给每个小鸡准备了一个盘子,请你看看盘子里是数字几,就装几条小虫。
四、小鸡回家
拿着盘子,鸡妈妈和小鸡宝宝高高兴兴的回家。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小班数学教案 12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
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小班数学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将各种各样的帖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增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活动的愉快。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盘帖(其中有某一特征不同,如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包装不同、软硬不同等)、小盘子个两只。
2.每组帖一箩筐(其中有四种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帖)、小盘子每组若干。
3.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将帖按不同的特征分类。
(1)师:现在请你们把这些帖分一分,把相同的帖放在一个盘子里。
(2)幼儿操作分帖。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能边操作边讲述“我把xx帖放在一起”并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分帖。
(3)幼儿展示(在视频展示仪上)和交流分帖的过程与方法。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帖的,把那些帖放在了一起。
幼A:我把圆帖放在一起,把方帖放在一起。
幼B:我把瓶子装的帖和盒子装的帖分开,把瓶子装的帖放在一起,把盒子装的帖放在一起。
幼C:我把硬的帖和软的帖分开,硬糖放在一起,软糖放在一起。
评析:在这个环节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帖,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我提供的帖数量较少,而且只有一种分法,助他们通过操作,理解分类的含义,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提供的帖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分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分类的标准,给予他们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
2.游戏:“帖超市”。
(1)讨论帖超市的`帖怎么分。
师:了“帖超市”的帖真多,你们准备怎样把它们分一分?
幼A:把不一样的帖都分开来。
幼B:把一样颜色的帖放在一起。
(2)幼儿给“帖超市”分帖。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来分帖,可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呢?平平想出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后幼儿决定用按颜色特征来分,“帖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很快就把“帖超市”的帖分得整整齐齐。
(3)幼儿交流分帖的过程。
师:“帖超市”真整齐,请营业员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糖纸的帖放在一起,绿色糖纸的放在一起,兰色糖纸的帖放在一起,黄色糖纸的帖放在一起。
幼B:我把水果帖放在一起,把牛奶糖放在一起,把巧克力糖放在一起,把润喉糖放在一起。
幼C:我把圆的帖放在一起,把方的帖放在一起,把长圆的帖放在一起。
评析:其实幼儿最后采用的根据颜色不同来分帖的方法并不十分合理,但这也映出了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我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比较,采用更合理的分类方法。
3.延伸活动:角色游戏增添“帖超市”的游戏,让幼儿巩固练习。
活动反思
从本节活动的设计来看,教学活动中,我积极探索,胆创新,努力突破了以知识为主线的设计方式。本节活动以声音引入,引发了幼儿极地兴趣,使原来抽象的形状变得具体,易于理解。另外,本次活动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尝试,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纲要》《指南》的精神内涵,我的理解是: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在“做中学,游戏中学,生活中学”。
小班数学教案 14
活动目标:
1.掌握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
2.能用三个高矮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3.愉快参与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人物卡三张;《幼儿画册》(第三册p7)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比高矮——比高矮的正确方法。
(1)教师和幼儿比高矮。
教师站在地上立正,幼儿站在地上立正,比一比,谁高谁矮?(学说老师比小朋友高,小朋友比老师矮)
(2)幼儿与幼儿比高矮。
一幼儿站在地上立正,另一幼儿站在小椅子上立正。提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引导讨论:小朋友,你怎么想?
两个人比高矮,哪种方法是公平、正确的`?哪种方法是不公平、不正确的?
(3)游戏:找个朋友比一比。
3.排序
(1)三人比高矮。
爸爸、妈妈、小明三个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学说爸爸最高,小明最矮。)拓展----师幼三人比高矮;人、物比高矮。
(2)三个排序。
爸爸、妈妈、小明要像小朋友一样排队,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排在哪儿呢?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4.幼儿做相关练习。
(1)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上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鼓励幼儿相互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小班数学教案 15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
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小班数学教案 16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用15的点卡进行匹配,并能根据图示将同种味道的帖归放在一起;
3、在情景中愉快的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草莓、桔子、菠萝、葡萄口味帖、任务卡、篮子、玻璃瓶、小熊头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我有一个很很的帖店,里面呀有好多好吃的帖,你们想吃吗?想吃可以,但是要先我的.忙!
师:因为我的帖太多了,想请小朋友们我分一下。
二、分帖
师:我们先去参观一下我的帖店吧!
师:看到什么了?
师:有许多的帖,你们看他们一样吗?有草莓、桔子、菠萝和葡萄4种味道。这里有我为你们准备的小篮子,每个人拿一个。拿好了去坐坐好。
师:现在我请你们每个人拿3粒糖,听清楚了没有?3粒!
师:不要挤,拿好了坐到椅子上去!我喜欢会排队的小朋友!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你有几颗糖,把数好的糖放到桌子上。
师:1、2、3,有三颗糖,你们真聪明都拿对了,你们可以做营业员了。现在请你把你拿的帖放到这个玻璃瓶里。
小结:小朋友们每个人拿了3颗帖,味道也不一样,有桔子、苹果、菠萝和葡萄。
师:小朋友们准备好,开店的时候到了,我看到很多的客人老师在我们门口排队买帖,这次可比上次难,老师把要几颗糖画在了纸上,你们看这个客人要几粒糖啊!
师:那我们请一位客人老师来给我们发纸条好不好啊?有没有谢谢客人老师!拿好纸条先仔细看看你的订单上写着要几颗糖,不要拿错了!
师:拿好了没有啊,数数看和你订单上的点点一样多吗?多拿了可以放回来,少拿了再来拿。
师:我来看看谁是最厉害的营业员!
(去看两个能力强的孩子,再请他们去验证其他孩子是否正确。)
师:你们又了小熊一个忙,待会请小熊请你们吃糖啊!你们可以把糖放到这个玻璃瓶里了。
小结:小朋友们都是很棒的营业员,能根据纸条上的点点就知道有几颗帖。
师:现在啊又有一个难题摆在我的面前,来我吧!兔子先生和兔子小姐要结婚了,也来我们帖店喜糖。这次更难了,我拿一张纸条给你看看,上面啊除了有点子还有什么?
师:还有一个桔子,这是什么意思啊?
师:原来是桔子味的.帖要几颗,那是不是这个葡萄味的、苹果味的、菠萝味的。小眼睛要看看清楚了知道吗?你要拿什么味的帖。
师:兔子先生和兔子小姐说要把我们的喜糖送给客人老师,但是一定要对,不然客人老师不要的,看看客人老师会不会收!如果收了就可以到我这里吃糖了!
师:客人老师有没有和你说你对了?
师:真高兴啊!今天帖都卖完了,我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小班数学教案 17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在学会了区别“l”和“许多”的基础上,开始学习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而比较多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同时,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活泼好动,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操作性强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结合幼儿的发展趋势及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操作机会,使幼儿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数、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
一、听故事:感受、理解点物对应的关系。
二、讲故事:点物对应能力的运用。
活动目标:
学习5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将圆点和实物对应。
活动重点:
理解圆点和实物的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苹果娃娃一个、绘本片段《首先有一个苹果》的ppt、绘本对应操作材料及自编故事操作材料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材料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引起兴趣
师:想看精彩的魔术吗?猜猜我会变出什么呢?
(以魔术手段导入,形式新颖有趣,能够充分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
师:这个苹果娃娃要为我们讲一个它的故事,想听吗?我们一边听一边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记下来吧,这样就能和其它的好朋友分享了。
(小班幼儿天真烂漫,以苹果娃娃为主体讲述故事,比起教师自身的讲述更具感染和影响力;记录故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承载活动的重点:点物对应。二是为之后幼儿的操作环节做示范和铺垫。)
二、 听故事——初步了解点物对应的模式
1、 ppt1:苹果娃娃。我是苹果娃娃。
师:一个苹果娃娃我们用一个圆点宝宝来表示。
(结合ppt,在苹果娃娃的正下方出现一个圆点,表示苹果和圆点上下的一一对应。)
2、ppt2:两条毛毛虫。有一天,来了两条毛毛虫想要把我吃掉。
师:两条毛毛我们用两个圆点宝宝来表示。
(继续利用ppt,在两条毛毛虫的正下方出现两个圆点,表示两者的对应。连续采取两次圆点和实物的一一对应,目的`是让幼儿初步具有点物对应的意识。)
3、师:哎呀,我快被吃完了,这下可怎么办呢?
(加入这一开放性问题,在促使幼儿结合自己认知经验大胆猜测的同时,略为缓和数活动教学时的单一性。)
4、ppt3:三只小鸟和三个圆点同时出现。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教师适度地等待,让幼儿有一段观察和比较的时间。选择小鸟和圆点同时出现,有别于之前的教学形式,是一个从教师教过渡为幼儿学的过程。)
师小结:三只小鸟可以用三个圆点来表示。
5、ppt4:四个猎人。这时,谁又来了?来了几个猎人?
师:谁会用圆点宝宝来表示四个猎人?
(教学的逐层递进,让幼儿在观察、发现点物对应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用圆点表示实物。)
师:真不错,四个猎人我们可以用四个圆点来表示。
6、ppt5:出示5个圆点。猎人还带来了朋友——小狗。猜猜来了几只小狗?
(逆向思维。和之前出示实物再用圆点对应的模式正好相反。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点物两者的对应关系。)
师小结:原来有几个朋友我们就用几个圆点来表示,它们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三、 做故事——不同内容的练习,知识点的巩固及检验。
1、介绍材料。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是关于苹果娃娃好朋友的。你们看,它们来了。
师:猜猜来了哪些朋友呢?到底有几个呢?秘密就藏在这本故事画里。(出示操作材料)
(操作活动之前,材料的介绍非常重要。操作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做,清晰地交代是操作的基础和关键。)
2、交代要求
①从上往下一行一行地做
②记住圆点的数量和朋友的数量一样多。
(每个幼儿的操作材料都不同,将材料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分发,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3—5的点物的对应,能力较弱的幼儿操作2—4的点物对应。)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观察并筛选验证环节中需要讲评的点,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来发现,如:幼儿是对操作材料的不理解或是点物之间对应的不理解。同时,对于没有集体讲评价值的问题则可以在指导时就采取个别交流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二是指导过程中,不断以语言或动作来提醒幼儿操作的方法,并尽量以幼儿为对象进行榜样示范:如,你真棒,会一边数一边放,这样数量就不会搞错了。)
四、讲故事
师:哇!你们真棒,都猜到来了几个好朋友。谁愿意来说
说看苹果娃娃好朋友的故事?
(本环节利用讲故事为辅助手段,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将点物对应的思维过程利用语言进行表述,这是他们是否理解和掌握活动内容的最好依据。在处理这个环节时,教师不可过分注重结果的对错。对于验证环节的处理,首先应是分享成功的环节,邀请成功的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述,分享喜悦,享受成功,这也是给其余幼儿再次学习的机会,接着利用师生和生生互动帮助有问题的幼儿梳理思维过程,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活动亮点:
1、选材好。
《首先有一个苹果》是国外一本简单有趣的图画书,其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数字故事,从1个苹果,2条毛毛虫,三只小鸟到4个猎人等等,短短的几句话就饱含了很多的教育元素,如数量上的逐次递进、量词的运用以及自然界中的一些规律等。在二期课改理念的倡导下,这样整合了多方面教育内容的活动素材更具优势和教育的价值。
2、教学方式多样化。
①有效结合绘本素材,以故事形式开展活动,使原本的数教育更具情节性和趣味性。
②材料呈现形式的多样性。ppt的形式更具直观性和动态性;操作板上故事书的形式让幼儿获得真实感的体验;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形式从集体学习过渡为个别练习,增加幼儿的自主性。
3、学习的自主性。
①新经验习得的自主性。从新内容的出现——幼儿观察发现——归纳梳理——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学习自主,教师都是以让孩子观察和判断为基础执教。
②评价的自主性。最后分享环节中,教师的重点并不落在纠错上,而是过程的表述,在确保讲评重点的前提下,赋予幼儿完全自主表达的空间。
小班数学教案 18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中,初步感知图形组合的有趣画面,发展想象力。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体验模仿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三种图形若干,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说图形
师:今天,有几个客人来看我们小4班的宝宝,我们来看是谁啊?
小结:哦!有三个尖尖角的是三角形宝宝,四条边一样长的是正方形宝宝,还有圆圆的,没有角的是圆形宝宝。
二、变图形
(一)三角形
1、师:它们三个是很好的好朋友,它们有很的本领,它们会变魔术,想不想看看它们变出了什么。
2、师:我们看看哪个图形宝宝先来给我们的小朋友变魔术了?咦!是谁啊?(三角形)
3、师:三角形宝宝会给我们变什么魔术呢?
小结:小朋友的想法真棒!想不想看看三角形宝宝到底变出了什么?
4、师:变魔术之前,它们都会说一句很好听的咒语,三角形,三角形,变,变,变。三角形宝宝变出了什么啊?
5、师:我们来看看三角形宝宝到底变出了什么好看的魔术?
小结:三角形宝宝本领真,变成了一条小鱼。三角形,三角形,变变变,变条小鱼,游啊游。
(二)正方形
1、师:咦!看到三角形宝宝变出了一条漂亮的.小鱼,正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不服气了,它们说,我们的本领也很的,看我们变的魔术吧!
2、师:正方形宝宝变成什么啊?(幼儿自由说)
3、师:你们的`想法真特别,我们一起来念咒语,正方形,正方形,变变变。
小结:正方形宝宝变成了一辆卡车。正方形,正方形,变变变,变成卡车,嘀嘀嘀,卡车开到马路上去了。
(三)圆形
1、师:我们看看圆形宝宝给我们变出什么了呀?圆形,圆形,变变变。
小结:圆形宝宝变出了一对可爱的小眼睛,圆形,圆形,变变变,变成眼睛,眨呀眨。
小结:三角形宝宝变出了一条小鱼,正方形宝宝变出了一辆卡车,圆形宝宝变出了一对小眼睛。它们变得魔术好不好看呀,别急,我们还有更的本领,我们能一起变魔术。
(四)两种图形的组合
1、师: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宝宝啊?
2、师:三角形宝宝和圆形宝宝会给我们的小朋友变什么魔术呢?(幼儿自由说)三角形,圆形,变变变。变成了什么啊?(小鸡)
小结:变成了一只小鸡,小鸡有圆圆的身体,尖尖的小嘴巴。小鸡在草地上吃着小虫子。
(五)三种图形组合
1、师:咦!呀!看看,有什么小动物飞过来了?(是一只漂亮的小蝴蝶)
2、师:你在小蝴蝶身上,你看到了哪几些图形宝宝?
小结:哦!你的小眼睛真亮,你在小蝴蝶身上找到了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圆形宝宝,原来啊小蝴蝶是由三个好朋友一起变魔术变出来的。
师:图形,图形,变变变,变成蝴蝶飞啊飞,小蝴蝶在花园里自由自在得飞。
三、拼图形
1、师:看到图形宝宝有那么的本领,变出这么好看的魔术,奚老师也想来试一试,我也变了个魔术,想不想看看奚老师变出什么魔术啊?
2、师:看看奚老师变出了什么呀?
小结:奚老师变出了一小娃娃,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身体。
3、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魔术啊?奚老师,你们准备了许多图形宝宝,我们也去自己变一变,你可以用一种图形宝宝变魔术,也可以用两种三种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
四、幼儿作品交流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变了什么魔术,用到了哪些图形宝宝?
小结:你们变得魔术真漂亮,我把小朋友变得魔术做成了一个很漂亮的图片展,给爸爸妈妈看,你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你变了什么。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8-07
优秀精选小班数学教案11-25
小班数学教案范文11-16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1-17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12-01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10-14
【优】小班数学教案07-08
【荐】小班数学教案07-21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07-24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