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时间:2021-06-06 15:09:59 教案 我要投稿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伐无道,诛暴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1

  【学习目标】

  1、陈胜、吴广起义(∨)

  【知识梳理】

  一、秦的暴政

  1、表现:①繁重的 和 。②残酷的 。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不堪忍受 。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

  2、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起义。

  三、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1、公园前2XX年,项羽在 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的军队首先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2、西汉的建立

  ①时间: ;②建立者: 。都城: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

  a、张角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项羽起义 d、黄巢起义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3、最终推翻秦朝统治的是下列哪支起义军 ( )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项羽起义军 c、刘邦起义军 d、黄巢起义军

  4、西汉的建立者是 (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5、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引自《史记》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请写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拓展视野】

  1、(福建福州卷)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知识梳理】

  一、徭役、赋税、刑法、秦朝的暴政

  二、公元前2XX年、大泽乡、陈胜和吴广、农民起义

  三、巨鹿、刘邦、公元前2XX年、刘邦、长安

  【自检测】

  选择题:b、b、c、d、c、

  非选择题:(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XX年、大泽乡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拓展视野】b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1.秦的暴政

  播放配乐图片《秦阿旁宫》、《秦兵马俑》、《秦长城》这些建筑何其雄伟,壮观,气魄宏大。但修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算一算 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由此得出结论:

  (1)徭役沉重

  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猜一猜 秦的市场上有一商人他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哪一种商品销路更好?(拐杖)为什么?

  (2)刑法严酷。(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

  (3)赋税沉重。(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

  2.陈胜、吴广起义

  (1)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大泽乡起义》 (五名同学,一名讲述经过,两名演陈胜、吴广,两名演群众)

  (2)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起义进军路线图。(参考挂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3)教师小结: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提问: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4)陈胜、吴广起义虽败,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答P58页第二自然段)他们鼓舞着后世人们反抗暴政,在他们之后其他的起义军继续抗秦,最终秦朝灭亡。

  3.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① 角色效仿(请两名同学扮演项羽、刘邦;简介二人的生平、事迹和各自的长处。)

  ② 教师激趣:你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讨论、发言)

  ③ 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动脑筋"P59页,请一名同学讲述经过,并分析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源于此战役。当巨鹿之战激烈进行时,刘邦的军队呢?(学生回答)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想一想,秦虽亡,但天下出现双雄,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办?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① 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鸿门宴》,从中领会刘邦的机智。

  ② 提问:两人先后入咸阳,各有何表现?(学生回答)

  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项羽无力再回天,吟诵了一首"垓下歌"(加配音朗读):

  垓下歌

  项籍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教师简介其意,感叹英雄末路,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问:胜利者刘邦建立了什么王朝?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下一节课讲述汉朝的历史。

  4.总结本课内容,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5.课堂练习:

  (1)填表:引导学生归纳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整理成大事年表(用多媒体展示表格,请学生口头填空)

  时间重 大 事 件时间重 大 事 件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9年楚汉战争开始

  巨鹿之战公元前202年

  (2)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观点。)

  附:板书设计

  第12课 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 秦末农民战争

  刘邦、项羽起义→楚汉战争→汉朝建立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3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学具:

  插图、史料、教学软件

  教学方式:

  提问方式、设置悬念、演示讲解、讲故事、列表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讲了秦王嬴政建立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回答: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发问: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请在12课中寻找答案。

  二、 授新

  过渡语:课文标题是出自着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伐无道,诛暴秦”望文生义就是要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那秦的暴政主要有哪些表现呢?请同学们看第一框,查找后回答。

  (一) 秦的暴政

  1、 暴政表现

  (1) 繁重的徭役(修了哪些建筑?花费多少人力?完成63面“动脑筋”)

  (2) 沉重的赋税(到底多重?)

  (3) 残酷的刑法( 设置一个悬念:补充一个“卖拐多于卖鞋”的史料,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4) 二世更残暴(表现)

  2、 暴政后果

  讨论后得出: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过渡性提问:人民的反抗终于在某种导火线下爆发了吗?

  答:爆发了。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

  (二) 陈胜吴广起义

  1、 起义原因

  问:陈胜、吴广为什么起义?

  (从这个问题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如果回答“由于秦的.暴政”,就顺势问这是根本原因还是直接原因?答案肯定是根本原因。那直接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关系怎么样?)

  循序渐进引导出→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所致,直接原因只是导火线而已。

  2、 起义六要素

  ① 时间:公元前209年;

  ② 地点:大泽乡;

  ③ 领导人:陈胜、吴广

  ④ 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戍边误期,误期将斩

  ⑤ 经过:杀押送官→连攻几县→建立政权→陈胜立王→各地响应→咸阳进发→寡不敌众

  ⑥ 结果:最后失败

  3、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过渡:观察“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提问:陈胜吴广起义军失败后,又起来了什么人继续领导农民反秦?请看最后一框“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三) 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 秦末农民战争分几个阶段?

  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领导;第二阶段是项羽刘邦领导。

  2、 选择题: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 农民军;D、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正确答案是(D)。

  (讨论中重点讲到项羽的巨鹿之战及其作用)

  3、 思考题: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从前后的目的有什么不同来考虑)

  讨论后,得出结论:项羽、刘邦在秦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则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65面小字有点拨)

  4、 楚汉之争

  历时四年(前206—前202),最后以项羽的失败、刘邦的胜利告终。

  5、 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6、 讲故事、说成语比赛

  本课涉及的成语、典故较多,同学们分四个大组,看哪个组讲得最多,知识最渊博,得分最高。

  举例:指鹿为马;鸿鹄之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约法三章;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附:关于“鸿门宴”的故事,可指导学生编排成小品,在课上或课下表演,以提高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

  三、 小结

  1、总结秦亡教训及刘邦能建立起汉朝的道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指导学生将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4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由于秦朝的暴政,引爆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继续反秦,最终推翻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刘邦项羽为争夺皇位,又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教材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一真理。本课介绍了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历史知识比较薄弱,思维意识较浅,且秦朝的暴政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故教师应遵循新课程的要求,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课文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从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教材编排了图片、历史成语故事等学生喜欢的素材,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组织表演、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影音资料,组织学生动手计算,动脑思考,用心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秦朝的暴政,探究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采取学生表演《大泽乡起义》片段的方法,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起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效果。

  组织学生从刘邦、项羽领导战争的目的着手进行讨论,探究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2、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情景创设法、自主学习法、启发教学法等多种教法综合应用。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准备,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大泽乡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练。

  3、制作多媒体课件,含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视频)。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品析、对比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和“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

  师:秦始皇师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期望自己的统治能千秋万代,但秦朝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那为什么秦朝只是昙花一现,又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2、师:“伐无道,诛暴秦”从课题中可看出秦朝是怎样被推翻的呢?(农民起义)为什么秦朝末年农民会起义呢?(秦末残暴的统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诗句和童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秦的暴政

  师:请学生浏览书本第62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4人一组合作完成。(出示资料)

  情景一:

  1、出示阿房宫、秦始皇兵马俑、长城有关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2、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徭役繁重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图片,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计算,积极参与探究,认识到徭役的繁重。

  情景二:(老百姓的生活)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赋税沉重(每年缴收三分之二)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形式,组织学生想象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出赋税沉重,人民生活窘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而憎恨秦始皇,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景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刑法残酷(死刑有十几种)

  【设计意图】通过置疑,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得出秦末的刑法之残酷的结论,使学生有所感悟。

  师: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残暴,残杀兄长大臣,与赵高狼狈为奸。

  请学生讲述成语“指鹿为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故事,增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拓展了知识面,自然过渡到下一框内容。

  教师请学生归纳出秦的暴政的四个方面: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残暴。

  【过渡】如此残暴的统治,老百姓苦不堪言。秦朝的统治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所以必然导致农民起来反抗,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二、秦末农民起义

  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1)学生表演《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片段。

  【设计意图】再现历史,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同时也培养学生演绎历史的能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提问:同学们表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他们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学过,比较熟悉,故设计一系列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掌握战争经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精神。

  2、后期:项羽、刘邦继续反秦,推翻秦朝

  (1)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请学生观看故事“破釜沉舟”(flash),思考为什么项羽能以少胜多?

  【设计意图】用动画形式使学生了解战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直观更生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也使课堂进入了高潮。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组织学生计算秦朝存在的时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秦朝统治的短暂。

  【过渡】秦朝灭亡后,定被另一个朝代所取代。而刘邦、项羽都想登上皇帝的宝座,而“一山不容二虎”,怎么办呢?

  三、楚汉之争

  1、多媒体展示中国象棋棋盘,问:棋盘中有什么字?源自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是谁和谁争战?为什么争战?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2、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秦的灭亡和项羽的失败有什么共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心灵情感得到升华。

  3、组织学生讨论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战争的性质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战争性质,培养学生初步比较判断战争性质的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四、汉朝的建立

  请学生从书中找出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拓展]若你是刘邦,你会在秦亡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去治理国家的?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不拘一格,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活动]

  1、采取竞赛方式,学生列举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成语。

  (四面楚歌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楚河汉界指鹿为马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霸王别姬 约法三章)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历史的兴趣,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

  2、根据历史发展顺序,把以上写有成语的卡片排列起来,请十个同学上前来排列。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参与到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小结]

  学生闭目三分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再利用多媒体逐项展示教学要点,共同复述、小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八、板书设计

  秦的暴政

  秦末农民战争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汉朝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三、过程和方法

  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和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根据课本中的歌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3、秦二世秦二世(前230-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农民战争爆发。之后,在陈建立政权。

  三、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率军绕过荥阳,突入关中,直逼咸阳。

  四、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练一练最后推翻秦朝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4、活动与探究查找成语故事:

  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5、小结

  通过学习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的灭亡,使学生了解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学会了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也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布置作业秦朝灭亡的原因?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相关文章:

1.秦帝国的兴亡教学设计

2.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季氏将伐颛臾考点讲解

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说课稿:烛之武退秦师

4.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季氏将伐颛臾考点讲解

5.《雨点》教案

6.《蛋糕》教案

7.冬至汤圆教案

8.小学冬至教案

9.《蜻蜓仙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