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13 15:21:0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教科书第29~3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千克和克。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接着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称一称》。

  四、教学重点:千克和克质量单位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学时间:4课时

  七、教学策略:以操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动物操作建立概念

  第1课时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9~32页,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二、学习新课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

  3、动手试一试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

  (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试一试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想想做做4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大约?你能说出这两种水果的重量吗?

  5、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第2课时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至35页,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钱的硬币、羽毛、尺子、桔子一个、天平。

  学生:硬币(2分、1角、5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天平

  (1)介绍砝码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指导看图(书中33页图)和物(天平)。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天平秤称物品时,需要用砝码来确定物品重多少,砝码相当于台秤中的秤砣。你能说说图中的砝码各重多少克吗?

  (2)用天平秤称黄豆。

  ①猜一猜10克的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②称一称10克的黄豆

  ③数一数10克黄豆有多少粒?

  ④算一算:1克黄豆有多少粒?

  (二)体验克

  1、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3、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

  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5、估一估

  一个桔子重大约几克?先掂一掂,再天平称一称看你估得准不准。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1千克=1000克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3、口答单位换算

  (四)完成试一试

  (1)掂一掂: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比一比轻重。

  (2)猜一猜数学书和文具盒大约有多少克?

  (3)再称一称,一本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一个文具盒大约重多少克?

  小结:数学书大约重300克。

  三、实际运用克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让学生猜一猜这三种物品比1克轻还是重?实际掂一掂,在比较中加深对1克有多重的体会。

  3、想想做做3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4题图,说一说杯里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用千克和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第3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第36~37页。练习四。用千克和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 )克 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 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 10千克○8000克

  二、完成练习四中的习题。

  1、第1题

  (1)提问:一个梨,一个鸡蛋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个梨大约有多重?一个鸡蛋大约有多重?哪种重一些?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肥猪大约多少千克?

  (2)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2题

  (1)出示挂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体育用具吗?铅球和篮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铅球如果用千克做单位大约有几千克?篮球如果用克做单位大约有多少克?

  (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3、第4题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解释。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你能算出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吗?怎样算?

  (3)学生算出1号杯中水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2号杯和3号杯里的水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用2号杯中的水的高度与1号杯比较,估一估2号杯中的水大约重多少克?

  (90克)用3号杯里的盛水中的水的高度与1号杯比较大约是多少克?(120克)。

  5、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6、全课总结。

  (1)读一读你知道吗?

  (2)小结质量单位有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三、课堂作业

  1、第36页第3、5题。

  2、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起来。

  一块口香糖 一只兔子 一头牛 一块香皂

  350千克 5克 2千克 120克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盒牙膏 一袋面粉 一把牙刷 一台小电视机

  100( ) 20( ) 20( ) 15( )

  4、看图填空。

  空杯重50克,1号杯装有半杯黄豆连杯共重150克,2号杯装满黄豆,1号杯的黄豆是3号杯里的黄豆的2倍。

  (1)1号杯中装了( )克黄豆。

  (2)估计2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克。

  (3)估计3号杯中的黄豆大约有( )克。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自学P43内容

  指导方法自学P43

  思考:

  1、底面积是什么?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怎么求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怎样?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统一。(完成P43内容及P45第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并会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通过预习你观察到到了什么?

  生:图中画阴影部分的那一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师强调:这个面是由摆放的方式决定的。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即S=ab)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即S=)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统一

  思考:我们能不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公式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练习:

  完成P43“做一做”第2题。讲解:“横截面”通过实物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他的实际意义,懂得一个物体平放,立体图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横截面,如果竖起来,横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巩固练习:完成P45题8。

  四、练习拓展:

  1.计算: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长2m。5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新课标第一

  3.有100块底面积是42,高6cm的立方体石块。这些石块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的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二、 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积木玩具、水果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复习并猜想

  (1)组织学生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猜想8的'乘法口诀。

  (3)揭题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 新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1)提供积木玩具,引导学生观察。

  1、 提问:这个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积木组成的?那就是1个几?

  你能列出算式吗?

  那乘法口诀该怎么编呢?你会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个8是81×8=8一八得八

  追问:“一八得八”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老师要做2个、3个……8个这样的正方体又各要多少个小积木呢?这几句口诀你会编吗?

  3、分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个8是162×8=16二八十六

  3个8是243×8=24三八二十四

  4个8是324×8=32四八三十二

  ……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提问:“三八二十四”表示什么意思?“八八六十四”又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这些口诀只能写这么一个乘法算式吗?

  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2)记忆口诀

  1、谁有好的方法快速记住口诀呢?

  有谁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呢?

  看看口诀上下两句的积相差多少?

  2、齐读口诀→分组读→分男、女生读

  3、 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口令

  三、巩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口诀运用

  出示:四八三十二

  提问:那些算式可以用到这句口诀?生答,师板书。

  追问:3×8+8 5×8-8 能不能用到这句口诀呢?为什么?

  (2)解答第71页第1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解答第71~72页第2、4题

  (4)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知识

  创设情境:到8元水果超市里买水果

  你想买哪几样水果?说说你需要多少钱?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齐背诵8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02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5-1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2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8-24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9-12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07-27

(精)小学数学教案07-31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05-20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