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 激疑导入
1. 引入。
出示数字娃娃3、0、4、8。
谈话:小朋友们,这里有四个数字娃娃,你能用其中的三个数字娃娃组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吗?比一比,看谁写的多。
学生试写,并组织交流。
2. 激疑。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算式,如:
48 - 3 38 - 4 84 - 3
30 - 8 34 - 8 43 - 8
提问:你能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吗?
3. 揭题。
谈话: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我们已经学过?像30 - 8、34 - 8、43 - 8这样的算式你们会计算吗?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通过两组算式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准了起点,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学30 - 8。
启发:我们先来看30 - 8这道算式,你会计算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学生试算后,同桌交流。
组织反馈:
(1) 指名演示摆法,边用小棒摆一摆,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先摆3捆,再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2) 指名在计数器上演示计算过程,边拨算珠边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口述算理,形象地展现退一作十的过程,初步建构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 教学34 - 8。
谈话:我们再来看一道题。(指34 - 8)34 - 8的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你能开动脑筋想出办法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
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
反馈:你是怎样计算的?能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大家吗?(指名交流算法,教师逐一板书学生的计算过程。)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 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4根合起来是26根。(板书:34 - 10 = 24,10 - 8 = 2,24 + 2 = 26)
(2) 拆开1捆小棒和4根合在一起,是14根,先算14减8得6,再算20加6得26。(板书:14 - 8 = 6,20 + 6 = 26)
(3) 先算34减4得30,再算30减4得26。(板书:34 - 4 = 30,30 - 4 = 26)
(4) 先算34减10得24,再算24加2得26。(板书:34 - 10 = 24,24 + 2 = 26)
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引导: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34 - 8的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能说一说你喜欢的方法的计算过程吗?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第二种算法。
小结:(略。)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简单告诉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化的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34 - 8的结果,以促进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 应用拓展
1. 基础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练习,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对于24 - 9的计算,可以先算10 - 9 = 1,再算14 + 1 = 15;也可以先算14 - 9 = 5,再算10 + 5 = 15。
(2) 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练习,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从每组题中发现了什么,着重使学生体会算每组后三题,实际上都可以先算每组的第一题。
2. 对比练习。
按要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 不退位减法:6□ - 4 35 - □
(2) 退位减法:6□ - 4 35 - □
3. 应用练习。
(1) 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题目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练习,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列式、怎样算的?
(2) 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4. 开放练习。
想一想,( )里能填几?
45 - ( ) = 3□
提问:括号里可以怎样填?为什么?
再问: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最小呢?
[设计意图:围绕本课重点设计具有基础性、对比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更充分地感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认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四、 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总说明]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口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我们不能无视或低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心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探索30-8与34-8的退位减法之前,让学生用数字娃娃写算式并进行比较,既可以借此了解学生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认知基础,又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在新知教学结束之后,又通过对比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2. 关注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优化。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教师对待这些不同的生命个体,应该做的是:
(1)尊重。就计算方法的教学而言允许各种计算方法的存在,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 鼓励。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汇报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发展求异思维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引导。在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逐步理解和接受最基本的方法,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有效地防止无价值的或思维含量低的方法的简单重复。
3.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
数学学习最主要和最持久的动力来自于数学问题本身。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通过挑战性的问题导入、形象化的直观操作、多样化的方法展示、应用性的问题解决等环节,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练习安排了11道练习题,充分体现对本单元的综合复习:第1题是借助找差是6的一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第2题是利用看图计算的形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为“想加算减”巩固思路;第3题是式题计算的混合练习,题量多、综合性强,目的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第5题是由一道加法题算两道减法题,集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思路;第4、6、9、11题都是情境题;第7题是以直观统计表的形式提供解决问题的信息和数据,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8题是混合练习题。
学情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可以着重复习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部分内容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是一个大难题。因此,在复习时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多安排一些练习,争取让每一个人都达到要求的运算速度和正确率。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
一.口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小火车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2.笔算竞赛 25页8题(目的:积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二.用数学。
1.(出示24页第4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①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全班说。(指名3----5人回答)
②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③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出示25页第6题图)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3.联系生活编题。看一小组同学人数。
(目的: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观察与思考。
独立完成20页第5题。
①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②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③还有其它的发现吗?(提示:三者间的联系。)
四.总结
我们同学学得很认真,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提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争做数学小能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目标解析: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算一算,连一连
(三)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设计意图: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是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做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1.学生试着口算5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51—36=15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
(2):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做一做”。
65—37=43—8=30—23=80—5=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二)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43—29=72—27=61—3=54—16=
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三)课件出示练习题:运动场上。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着重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能轻轻松松做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1页练习三第7、8题。
第六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4
1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大部分的学生都长大了,从不同的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尤其是个人的理解问题及懂事程度上都有较大提高。
虽然是这样,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
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课后还能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但书写时字迹及作业要求仍需下大力度。
总之,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依然是教育重点,希望通过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各方面都有稳步提高。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不退位减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金牌榜统计表,观察图,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情预测:
北京和美国一共得多少块?北京和英国一共得多少块??美国比俄罗斯多得多少块?美国比北京少得多少块??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1)、师:36-23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30-20=10,6-3=3,10+3=13。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2)、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2课本18页“做一做”第1题。
学贵以致用。既然同学们已经研究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几道笔算减法,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
(生争先恐后解答)师指名板演,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答案
4、课本18页“做一做”第2题。
二、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生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20页第3题:小英捡了32个贝壳,小勇捡了21个贝壳,
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说一说,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探索态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2.使学生通过摆圆片的直观操作,经历观察、分析与类比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2+10=54-9=78-40=60-3=()
2.笔算。
32+6=78+12=()
二、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北京奥运金牌第一,说明了我们国家日益强大。从什么地方看出北京的金牌数排在第一?(主题图中的统计表)根据这些数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抽取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大家能解决吗?
说一说: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开始减起,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及算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竖式写法和从个位减起的计算顺序,在孩子已有的计算基础上要求不仅能正确地计算,并且能说出“想”的'过程。
四、练习深化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重点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注意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2题。
完成后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体现了计算中的特殊情况:个位相减得0;十位相减得0,通过“想”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出现错误,注意:差的十位如果是“0”,可以不写。
3.完成练习三第1题和第2题。
可先让学生观察3道题中数据的特点(被减数相同,减数都由“8”组成),引导学生边列竖式边体会把数位对齐的道理。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温馨小提示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1)12-7= (2)20+4= (3)30+(1-4)= (4)35-3=
15-8= 50+3= 40-(15-8)= 56-4=
13-6= 7+60= 10+(13-7)= 23-2=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回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教师出示例题.【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出示板书:23-7=】
学生试着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
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谁给大家谈一谈?
学生提出疑难:个位上的3减去7不够减.
(2)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2个十,再拿出3根小棒,表示3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7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样摆的?怎么想的?
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可能有的同学先去掉3根,然后再从整相小棒中抽出4根,这时教师及时点拨,使学生明确:从整捆中抽出4根,实际上就是把一捆小棒先拆开了,也就是把1个十看做10个一了.)
(3)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依次出示下列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根小棒和3根小棒.
单根小棒不够7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3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3根单根小棒.
从13根单根小棒中去掉7根,还剩下6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小棒,所以,23减7应该得16.
(4)归纳算法:
①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23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3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3合起来,然后用13减去7得6,再把6和剩下的1个十加起来.
②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逐步出示下式:
③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完成后注意说说是怎么想的.如果第(3)小题学生有困难,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再解答.
(三)全课小结
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随堂练习
l.口算,教师让学生分析第一组中32-5的算法,然后学生独立计算.
12-5= 16-9= 21-4=
32-5= 46-9= 34-6=
2.完成做一做第3题并指名回答80-8=、56-7=的算法.
10-7= 60-9= 42-5=
50-7= 80-8= 56-7=
3.数学游戏:
教师准备两位数的数字卡片若干张,学生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准备一位数的数字卡片若干张.教师举出一张,甲组举出一张,乙组求差.而后甲组求差.看哪一组做得又多又对.
布置作业
1.24-6= 40-9= 54-7=
63-8= 81-4= 60-3=
2.被减数是83,减数是6,差是多少?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8-6=32______ 52-9=53______
73-8=65______ 44-7=37______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材第1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3.在运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借1当十”。
教具学具: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金牌榜前5名表格)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有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2: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设计意图:暗示学生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上一节课问题的延伸,在解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以提问的方式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有的同学猜对了,老师很想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该怎样列式呢?
生:51—36=
师:同学们,学习加法时,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会了进位加法。今天我们通过摆小棒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还剩多少根小棒。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大家操作的'方法和算出的结果。
生1: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从11根中去掉6根还剩5根小棒;从剩下的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1捆与5根合起来是15根。
生2:先从5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2捆;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去掉6根小棒还剩5根;这样最后还剩15根小棒。
生3:先从1捆小棒中去掉6根还剩4根,4根与1根合起来是5根小棒;再从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剩下的5根与1捆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
生4:从5捆小棒中拿出4捆小棒,这样多拿走了4根,再拿回4根小棒,4根与1根合起来就是5根小棒,加上剩下的1捆小棒就是15根。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51—36”的结果都是“15”。但是在许多同学的操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你发现了吗?
(都把1捆小棒拆开了,再去减6)
师:用摆小棒的方法能算出结果,如果不用小棒,直接列竖式来计算你会做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的计算结果?
学生说出算式,并在黑板上板书。
师:个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加1是11,11减6就等于5。
生2: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减6剩4,4加1就等于5。
师:十位上的“1”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十位上的5减3得2,借走1还剩1。
师:现在老师把大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下来,同学们想想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时,从十位退1再减)
2.教学例3。
师:你能运用刚才总结的注意事项,试着用竖式算一算“50—24”吗?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被减数个位上的0减4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再减4,十位上的5减去被借走的1还剩4,再减减数十位上的2)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教案(精选10篇)04-27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设计(精选5篇)04-03
一年级下册数学退位减法教案设计06-09
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教案07-16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模板10-11
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