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学科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词语,掌握排比、反复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从修辞等角度品味句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法制渗透目标:渗透《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
2.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讨论品味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仔细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对文中的重点词和喜欢的句、段进行勾划和标注,并标出段落序号。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及读音,积累词语。
3.说说初读感受。
你认为作者为我们描绘了 的安塞腰鼓,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二)再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读课文选段,点燃学生朗读课文的激情。
2.分组朗读。前后桌四人一组,相互听读、交流、朗读。
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把握好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注意词
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注意语音的轻重,一般情况下,动词和形容词要重读。
3.代表选读:选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三)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品味品味它表现了安塞腰
鼓的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先在文中标注,然后自由表达。
2.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喜欢 句子,因为它通过 表现了 。”
学生品味、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3.学生展示对语言的品味。
4.强调排比、反复两种修辞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并通过具体例子加强理解。
(四)拓展延伸,渗透法制。
1.介绍安塞腰鼓,渗透法制教育。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表演可以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中国文物保护法》制定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七条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
2.发掘家乡文化,保护文化遗产。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1.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课外完成)。
2.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3.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句、感叹句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分析揣摩,感悟文章的情感。
教学方法
提问法、教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下载有关“安塞腰鼓”的画面、和范文朗读片段。
学生:听歌曲《黄土高坡》的录音,体会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查找“安塞腰鼓”的历史资料。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 碍,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导入语:一曲激昂高亢,展现西部人民壮志豪情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地图)这里是黄帝轩辕氏书写华夏民族第一部史诗的地方,这里的子民自古以来就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在数千年的抗争史上,产生了许多展现着西部粗犷,豪放的民风民俗的艺术形式。今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将随着 刘成章 先生的生花妙笔踏上这片黄土,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出幻灯片)
谈到天下第一鼓,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提问三四个同学,问题留到课尾解决)注:
2、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3、学生谈观感。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通过观看视屏同学们对安塞腰鼓的感受是什么?(雄伟,气势磅礴等等)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现在同学们带着对安塞腰鼓的感觉我们一起来看刘成章先生是怎样用文字开描写《安塞腰鼓》的。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教师应适当提醒同学们用笔勾画;及时表扬同学做的好的地方;教师下讲台走动观察)。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在互动中体会文章感情,讲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掌握文章主旨。
①请同学们起来说说找出的优美句子。重点讲解运用排比、反复的句子(包括情感、重读、效果)。讲解后请一个同学读,再全班齐读,再放录音。让同学们在对比中体会文章的感情。
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②出除了鼓声,作者还描写了后生们的动作。重点讲解“搏击”一词,与其他描绘打鼓的动词(打击、敲打)相比,作者为什么要用“搏击”,这体现了后生们的顽强的生命力。与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黄土高原联系(搏击腰鼓、更搏击贫瘠、搏击艰难的生存环境)。让同学们体会文章的主旨。(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③回头看,安塞腰鼓不仅仅是写腰鼓,还写人、写环境、写土地。(老师点明主旨)
④要求同学们找出最能体会作者情感的句子(提问)。讲解反复的修辞手法(情感效果、在全文中的作用)同学读、全班读、录音机读。比较学习,体会情感。
⑤短句和感叹句的运用。(为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语,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没命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朗读。) ⑥播放“忘情了,没命了”放录音,同学们齐读,体会作者情感。老师引导,适当总结。
⑦再看安塞腰鼓视屏。让同学们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之美,加深同
学的体会。
⑧回答刚开始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的疑问解决了吗?解决了,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没解决,老师引导总结)
(三)布置作业。
A、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 (以动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与第-部分形成前后呼应。)
B、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四)板书设计
板书: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意蕴美 生命的力量 形式美 阳刚之美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第四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题,所选课文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安塞腰鼓》的作者刘成章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表现腰鼓这门独特的民族艺术,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既是对安塞腰鼓的热切的赞美,更是对陕北人民蓬勃生命力的赞美。学习本课要积极投入放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有张力的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感悟层次尚浅,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培养,特别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来更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学习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其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情特点,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并指导他们充满激情地大声朗读,通过诵读来体会这篇文章的气势和主旨。
教学理念
本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同时还有丰富的画面美,以及充塞于全文的力量美。本设计旨在抓住朗读这一环节,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并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对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律动和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3 过程与方法
深入诵读课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能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形象感知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拓宽课堂的广度。
2 、诵读导学 。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音美、形美、意美。又从更深的感悟中,准确掌握朗读的语速、停顿、重音,更能传情达意。
3、讨论合作学习与点拨结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由来
我教音乐多年,我总发现孩子们对乐器的摆弄很感兴趣。一方面因为乐器特有的性能:能发出悦耳的响声使人产生愉悦感;另一方面也由于我们园乐器的缺乏,使得“物以希为贵”,以至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发现能发出响声的东西:瓶子、罐子、盒子、盖子……等等就爱不释手。它们不仅可以制作玩具,还可以做成乐器呢?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老师和小朋友们看。瞧,有的提着锅盖发出震耳的“哐哐”声;有的敲着玻璃瓶发出“叮当叮当”声;有的拿来饼干盒子,敲出“咚咚咚咚”的锣鼓声……小朋友在玩弄这些废旧物品时,发现这些瓶瓶罐罐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却各有特色,不亚于我们买来的小小乐器。特别是这薯片瓶竟能发出几种不同的声音,真奇妙!追随幼儿的兴趣点,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自制打击乐器一一腰鼓,体验废品再利用的乐趣。
2.巧用打击乐器一一腰鼓,在敲敲、打打中感受其音色的不同,让幼儿充分享受到自身创造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空薯片瓶子,一根松紧带,一双筷子。
2.录像《海安花鼓》。
3.打击乐曲《拔根芦柴花》。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
“老师带来一段好看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吧。”
幼儿欣赏录像,向幼儿介绍“安塞腰鼓”,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教师用自制的腰鼓,跳一段腰鼓舞。
3.“看了这段安塞腰鼓,我也想来试试。”
(评析:老师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和动作,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究。)
“小朋友们,老师跳得怎样,我的鼓敲得还不错吧,看看我的腰鼓是用什么做的,认识吗?”
“你们想不想也来用自制的腰鼓,跳上一曲?”
(评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作为活动内容,其优点是准备工作不费力,而且使幼儿有亲切感。幼儿看到自己熟悉的薯片瓶子竟然能做成腰鼓,个个兴趣高涨。都想试试。“我怎么没发现的,这东西还能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
3.自制腰鼓。
制作时,要求幼儿将松紧带系在瓶子两头,老师协助幼儿系紧。
(评析:幼儿拿起熟悉的薯片瓶子,在老师适时帮助提醒下很快制作成功,使得他们迫不及待地去发现鼓的声音。)
4.敲敲、打打、听听。
“请小朋友互相比较一下,不一样的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儿操作和感受,并与同伴交流。
“同样的面,能不能让它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同一面用什么方法发出的声音会有不同的效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合作,体验鼓各面的音色特点。
幼儿交流发现。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面因为质地的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相同的面也因为敲的方法的不同而发出的音色有差别。
(评析:教师适时的引导,帮助幼儿进一步操作和发现。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教师富有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在无拘无束的探索过程中,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发现了不同的质地的鼓面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操作方法也能使同一鼓面发出不同的声音。)
“它能发出什么声音,象什么乐器?”
鼓面能发出“嗒嗒”声,象圆舞板。
腰鼓的两头:纸板那头发出“咚咚”声,象鼓声,金属板那头发出“呛呛”声,象钹声。
(评析:幼儿在探索中,找到腰鼓奇妙之处,感受到自身发现、创造之愉悦,更激发其创造之冲动。)
5.试一试。用自制腰鼓为乐曲《拔根芦柴花》伴奏。
(1)先商讨如何巧用腰鼓各面。
“今天我们就用自制的腰鼓来为音乐伴奏。我们先来听听是什么音乐,你想用鼓的哪面为它伴奏,为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选择与乐曲相配的音色进行配乐演奏。
(2)看指挥敲鼓。
(评析:因为幼儿有先前打击乐的基础,看老师指挥敲腰鼓时非常的整齐,那声音悦耳动听,绝不比现成乐器的效果逊色。
先由教师指挥,后可请幼儿来指挥
(评析:孩子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一幅欣喜的表情,心里别提多开心。)
6.学跳花鼓戏。
“刚才我们看了海安花鼓,我们也来跳一跳。”
师、幼学跳海安花鼓。
(评析:整个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游戏的愉悦性,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用自制乐器演奏。幼儿兴趣很浓,再跳上一段花鼓戏,将幼儿兴趣推到极至,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幼儿在欢乐、奔放的乐曲声中陶冶了情操。)
活动延伸
将自制腰鼓放入音乐活动区,幼儿随时可用它来演奏各种乐曲,自娱自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欢乐情绪,让我深深体会到;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来自孩子的生活,只有是孩子经历过的,感受得到的东西对他最有诱惑力。孩子对小小的薯片盒子再熟悉不过了,可谁也不曾试过它能发出如此不同的优美的声音来,更不会将它与腰鼓联系起来。
本活动中,我利用与本地紧邻的海安特色戏“海安花鼓”引出腰鼓,从而引出薯片盒子制作的腰鼓。选材贴近孩子生活,既给了幼儿新的挑战,又使幼儿萌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探索、学习中来。如制作腰鼓,敲敲、打打、听听等活动让孩子们自由摸索,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激发孩子们演奏的冲动。
整个活动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最后的“学跳花鼓戏”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腰鼓乐器的美妙,挖掘孩子自身的创作激情,为延伸活动做了铺垫。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排比、反复修辞及短句在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综合运用其他语言品味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听读,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这是一个___的安塞腰鼓(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的感知,并为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同时通过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对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更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美读,赏析品味
1、通过听读,学生已经知道了这是个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师提问这篇应该用什么样的基调来朗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是豪迈、激昂的基调。接着就请学生带着这种基调,放声、纵情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出这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的?要求: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提示:可从修辞、句式、字词、结构、写法等考虑。
(这个环节我只设计了一个能牵动全文的的主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简化教学头绪,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碎问碎答,一问到底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以下几个句子: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改成“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效果有何不一样?(原句是短句,使语言铿锵,节奏急促,气势强劲;原句喻体提前,起强调作用,突出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2.“……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这几个句子采用反复的修辞,使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在结构上又是层次的分界点,能使脉络清晰,同时推动情节和感情达到高潮。)
3.“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使气势恢弘,雄浑有力,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指导学生品读这段话时可采用想象法,让学生想象“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的情景,从而让学生体会打腰鼓时的场景。
指导学生朗读时可采用两重读,即把学生分成三大组,当第一组的同学读到第一句话最后两个字的时候第二组的同学开始读第二句,当第二组的同学读到第二句的末两个字的时候第三组的同学开始读第三句,这样就能产生此起彼伏的效果,犹如一个个念头在脑海浮现。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个别读、齐读、两重读、叠加读等不同的朗读方法,并综合运用句式比较法、字词替换法等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让学生掌握排比、反复、短句的运用使显得气势非凡,从而使学生明白安塞腰鼓的内容与语言相一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圈点勾画法。我在这里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个环节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
三、默读,探究主题
1.默读后,请生回答作者借安塞腰鼓想要表达什么?
(的主题可以多角度去理解,如: “歌颂阳刚之美”;“歌颂民族艺术”;“表现西北人想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
2.那么这篇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交流后师打出自己对此文的感悟:
人,活得要有一股劲!
这劲,是生命力,是上进心,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习上,要有一股猛劲;
事业上,要有一股牛劲!
有劲的生活,才是最有希望的生活!
四、延伸课外,创意展示
一起来看新浪网上的一则消息:
“安塞腰鼓”将成注册保护品牌。
闻名国内外的腰鼓之乡安塞县,近日向有关部门申报注册“安塞腰鼓”的知识产权。
届时,“安塞腰鼓”将成为安塞县新的经济产业。安塞县是全国有名的文化大县,安塞腰鼓更是闻名天下。全县有5万多农民会打腰鼓,有2000多农民靠外出打腰鼓赚了钱,年创收入百万余元。为了将这项民间产业做强,安塞县政府投资将腰鼓这项艺术在国际互联网上滚动宣传,提高知名度。目前该县已准备好有关材料,近日内将上北京申报注册知识产权。
(看后)为了提高安塞腰鼓的知名度,能成功注册知识产权,请同学们为“安塞腰鼓”拟一则广告词为其做宣传,如果你的创意被采纳,我想,安塞县文化局将会发给你请柬,特邀你亲临黄土高原,现场观看安塞腰鼓的表演。要求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把本小组内最有实力的一则作品在全班交流。)
五、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描写声音的文字。
2、调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写一篇。(选做,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安塞腰鼓教案集锦9篇02-04
语文试题安塞腰鼓08-29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精选16篇)02-25
《苏珊的帽子》课文教案11-24
课文《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11-14
腊八节课文教案01-06
春节优秀教案(精选12篇)01-09
《冰激凌》优秀教案(精选5篇)12-18
《学弈》优秀教案(精选17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