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的高中地理教案
说课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农业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学难点
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材料等。
学生:搜集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及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本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及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方法。
2.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复习提问)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温室无土栽培”推广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生 (回答)1.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区位的三大要素。
2.光照充足。
3.科学技术。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技术水平是不同的,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且牧则牧,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此,在不同地区,就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 书:
二、农业地域类型
推进新课
师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
生 (阅读教材,并回答)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师 (激励性评价后讲述)为了加强理解,请同学们看一则实例。
课件展示:
多媒体资料“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请同学们观看材料并展开讨论:该地区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有哪些?
生 看材料并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师 (总结)该地区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价较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该国又通过培育良种,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措施,使该地畜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其乳肉产品远销至欧洲等世界各地。
师 (精讲)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在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表现为不同级别的农业区域。不同功能的农业区域,有着不同的农业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生产就显得十分重要。
(承转)但是,在同一区域,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状况是不同的。请同学们看书讨论两个问题:
1.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农业地域类型是怎样形成的?
生 (分组讨论并作答)1.世界农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分散到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代表着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
2.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师 第一个问题好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变化,所以,从生产目的到耕作方式再到生产规模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第二个问题则较抽象。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和一般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不同。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科技水平、有关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则具有更加深刻的原因。农业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的需要外,还能够向区外提供比较多的商品性农产品。因此,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如: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业等都是在地域分工的前提下形成的。
(拓展提升)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师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区域。
师 (承转)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热带迁移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等。根据不同标准,可以从不同侧面对这些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
板 书:
世界农业生产类型
师 (精讲)按生产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按投入多少分为粗放型农业与集约型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与商品化农业。那么,它们之间各有什么不同呢?
课件展示:
资料(一)“自给农业与商品化农业的影像资料”(如教材图3-14)
师 请同学们比较,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生 (合作探究,回答)自给农业是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用传统的农具种植多种农作物,以求自给自足,用来出售的农产品是很少的。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商品化农业是在较广阔的耕地上,利用现代耕作方式,大规模经营,农产品商品率较高,价格较低。多分布在发达的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区。
师 对,像热带雨林地区的热带迁移农业就是自给农业,而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则是商品化农业。
课件展示:
资料(二)“集约型农业与粗放型农业的影像资料”
请同学们思考:(1)什么是集约型农业?分哪几类?
(2)粗放型农业与集约型农业有何不同?
生 (合作探究后回答)
1.集约型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集约型农业分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以及技术集约化三大类。
2.粗放型农业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
师 (评价并总结)这二者之间存在鲜明的不同,集约农业投入较多,产量、产值较高,如花卉培育厂、养猪场等;而粗放农业投入较少,产量相对较低,如内蒙古的游牧业、热带雨林地区的迁移农业等。
目前,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
师 请同学们看图讨论,合作完成下列内容。
课件展示:
1.填写下表:(斜体字为填写部分)
对象 生产类型 特点 分布
A 混合农业 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农业生产类型,所种植的农作物或作为口粮,或作为饲料,或作为商品出售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的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B 地中海式农业 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葡萄、柑橘、油橄榄等园艺作物也比较多 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种植园农业 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产地和棕油出口国
2.将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分类:
①中国的水稻种植业 ②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生产 ③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④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园 ⑤蒙古的游牧业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有___________;畜牧业有___________。
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型农业有___________;粗放型农业有___________。
按产品用途分:商品化农业有___________;自给型农业有___________。
生 (做题并相互校正)
(承转)民以食为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粮食作物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从世界范围来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其中,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玉米。请同学们看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世界上,小麦、水稻、玉米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课件展示:
P65,图3-20“世界水稻、小麦、玉米主要产区”
生 合作探究所提问题,并回答:(答案不明确时,教师要及时加以补充)
小麦:世界的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区。原因是小麦的耐旱能力较强,其成熟期需要充足的光热条件。
水稻: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降水丰富的地区,在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南欧的一些地区和南美洲北部,也大面积种植水稻。原因: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在这些光热充足、水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区。
玉米:多分布在美洲、亚洲、欧洲、非洲等地。这是因为这里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适合玉米生长。
师 可见,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品种是不同的,这与作物本身特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现仅以水稻生产为例来分析。
(提出问题)(1)水稻的自身生长特性是什么?
(2)水稻生产有什么特点?
生 (合作探究两问题后,回答)问题1: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
问题2: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投入比较多的劳动力,而且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适合于个体农户经营。
师 (总结)可见,水稻生产是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水稻单产量较高,是人类喜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因而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均有分布。
(师提出问题)水稻能否实现机械化作业?
生 能,日本在这方面就有了很大突破。
(拓展提升)水稻喜温喜湿,一般分布在气候较为湿热的地区,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能否种植水稻?为什么?
生 (讨论回答)能。因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稻生长的水热需求。
师 是这样的。我国农业分布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在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都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而且我国是世界上稻谷产量最多的国家。
(承转)那么,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水稻种植特点一样吗?
生 不一样,南方多水田,北方为旱稻。
师 回答正确。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我国南北方的土地景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南方由于降水丰富,耕地多为水田,北方由于降水较少,多为旱地。
课件展示:
教材图片,图3-21,图3-22及图3-23。
师 请看画面,我国的耕地可分为两大类,即水田和旱地,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观看材料并分析讨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斜体部分学生填写)
课件展示:表格
类型 特点 分布
水田 平地水田 主要是指种植水稻及其他水生作物、每年有季节性积水的农田 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在北方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水田多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
梯田水田
旱地 平地旱地 通常是指种植旱地作物、一般不需要季节性灌溉的耕地。包括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和一般旱地 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在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南方丘陵山地亦广泛分布
坡地旱地
生(合作探究,完成上表。)
师 (对学生所填内容作评价总结。)お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类型。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一个勤看、多想、多联系的习惯,充分利用实例来说明问题,并能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当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做到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课题:当地农业主导因素分析
过程:查阅当地的有关资料,如自然条件方面的气候、土壤等资料。人口、耕地总数、农业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资料。到农田中调查。
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活动与探究二
活动与探究课题的题目:调查某种农产品的商品率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影响农产品商品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计算某种农产品的商品率?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先从当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农产品及商品率、农业区位条件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然后解答探究问题。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对家乡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知道农产品商品率的计算公式: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出售量/农产品总产量×100%。
●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是正确的)
1.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
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
B.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水陆运输发达,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答案:C
2.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 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D.牧牛和牧羊混合农业
答案:C
3.下列各组国家中,是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区的是( )
A.丹麦、法国 B.新西兰、南非
C.美国、加拿大 D.阿根廷、巴西
答案:B
4.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一种( )
A.种植业农业 B.养殖业
C.自给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D
5.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
B.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商品率很高
C.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大农场为主
D.要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必须扩大播种面积
答案:A
6.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答案:B
7.下列符合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的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B.科技水平较高
C.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D.小农经营
答案:C
二、综合题
8.下图是“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答案:(1)C 位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背风坡,处于雨影区
(2)灌溉(或水源)
(3)发展水利工程,东水西调。
9.下图示意是昆明附近产业转化的构想,Ⅰ表示烟草业的变化,Ⅱ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读图并回答问题。
(1)该区域发展花卉业(“彩色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
(2)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其他优势是_____________。
(3)要解决保鲜、开发新品种等问题,从而使花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最重要的途径是__________。
(4)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 )
A.减少运输成本 B.使卷烟的产量增加
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生活 D.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答案:(1)“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2)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
(3)技术创新(或技术开发,引进先进技术)
(4)CD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的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07-26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5-23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6-05
成功的因素的英语作文09-13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09-05
经济师《初级农业》高频考点:农业区划与农业生产结构10-15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反思11-14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范文10-06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最新09-18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