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30课《诗(第二课时)》的教案

时间:2020-06-21 19:58:26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第二课时)》的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唐朝两位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的诗作《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二、指导学生自读《渡荆门送别》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请一位同学介绍李白,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一二首。

  教师补充: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节奏划分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可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问题如下:

  (1)找出诗中的写景句,通过想像诗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

  (2)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这首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学生四人为一组,小组内讨论交流,争取人人发言,然后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诗中的写景句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现、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山势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山野以动感,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

  写完山势、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法从不同角度写长江的近景、远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慢。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颔联从正面描写。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2)颔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大江时那种新鲜、欣喜、激动的感情。诗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思乡的情感。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其为“故乡水”,诗人此次远行,怎能不留恋自己的故乡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乡,而说故乡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抒发了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3)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说。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

  只要学生谈出一点即是收获,教师当以鼓励激发为主。

  5.学生齐背《渡荆门送别》。

  三、指导学生赏析《登岳阳楼》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请一位同学介绍陈与义。

  教师补充: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就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节奏 、韵律及情调。

  3.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4.教师可设计一些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问题如下:

  ①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②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③ 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④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⑤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⑥ 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⑦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要点提示:

  全诗紧紧围绕“悲”字展开。

  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大处着笔,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长江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看到这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副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残阳如血,铺于水面,湖面一般冷绿一半红,看上去风平浪静,有些惨淡,有些寂寞,有些苍凉。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历靖康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所。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小结: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

  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只要学生谈出一点即是收获,教师当以鼓励激发为主。)

  6.比较阅读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

  7.学生齐背《登岳阳楼》(其一)。

  四、背诵默写两首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单元第30课《诗四首(第二课时)》的教案】相关文章:

1.人教版第二单元语文试题精选

2.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3.初一第11、12单元的英语听原文「人教版」

4.第二单元语文测试题

5.关于第二单元语文试题汇总

6.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

7.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8.初一人教版英语第9、10单元听力原文

9.2017语下册Unit 6第5课时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