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雨中泰山》教案

时间:2020-06-21 09:09:31 教案 我要投稿

《雨中泰山》教案

  教学目的

《雨中泰山》教案

  一、了解雨中泰山的壮丽,体会作者冒雨登山的情怀,激发知难而进、奋勇攀登的精神。

  二、学习移步换景,多角度描述景物特征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本文作于1961年。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教学时要适当交待这一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良苦用心,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

  二、课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要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读书,引导学生揣摹想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怀意趣。教学方法以讨论为主,辅以必要的讲析。

  三、文中引用的古诗文较多,无须一一讲解,以防枝枝蔓蔓,因小失大。关键语句却不可忽略。

  四、写景方法的分析以“移步换景”为重点。对课文的遣词造句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注意培养学习推敲语言文字的阅读习惯。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的散文《雨中登泰山》。(板书课题)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宗、泰岱。主峰玉皇顶,又名天柱峰,海拔1524米。它矗立于齐鲁大平原之上,且山势陡峭,有如“天柱”。古人以天地之交为“泰”。所以称之为泰山,是因为它立于地而顶于天,无与伦比。历代帝王多把泰山作为“祭天”的圣地,文人墨客更以登临泰山极顶为人生一大幸事。因此,山上山下,几乎处处留有文化遗迹,种种遗迹又与壮美的奇景融为一体,这就更加重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成为我国五大名山之一,被推崇为“五岳之尊”(板书)。

  古往今来,记述登临泰山的文字不少,但“雨中登泰山”的倒不多。物以稀为贵,文以奇取胜。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不仅描述了雨中泰山的独特风姿,

  更记录了雨中登山的独特情趣。让我们追寻作者的足迹,沿着他的游踪,领略雨中泰山的神韵,与作者分享雨中登山的收获。

  李健吾,山西省运城县人,现代戏剧家、翻译家。解放以后,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编译工作,1982年逝世。

  1961年,正当我们国家面对空前的困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遇严重挫折的时刻,作者写出这样的文章,抒发战胜艰难险阻的豪情,鼓吹“登泰山而小天下”,曾经给读者以强烈的“鞭策”与“鼓励”。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

  二、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结构。

  1.借助工具书及课文注释,通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讨论课文的.结构:课文由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各写了些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课文由三部分构成。1、2两段为第一部分,写冒雨登泰山的缘由;第3—9段为第二部分,写雨中登泰山的情景;第10、11两段为第三部分,写“雨中登泰山”的感受。文章从“几十年来”“好些次”“都当面错过了”登泰山的机会起笔,粗看似乎离题远了点,仔细一想,错过机会的次数越多,希望弥补的欲望就越强烈。作家正是用了一个极为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这一心情:“像是欠了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欠债哪有不偿还的道理?第2段,机会终于来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一个“偏偏”,急切之情跃然纸上。那雨点“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等”又“渺茫”,“盼到十一点半钟”终于迫不及待“喊了一句:‘走吧!’”这些文字更是极细腻地描述了作者焦虑、渴望以至按捺不住的心情。冒雨登泰山既是理智的选择,也是感情的驱使。两段文字既交代了“冒雨出发”的缘由,也巧妙地为雨中奋力攀登作了铺垫。第三部分以雨霁后下山所见之“平淡”(相对而言)反衬山中雨景之“壮丽”,点明“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确有“独得之乐”。这一切又归结于一个“敢”字。“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才能“独得其乐”,否则,机会又将错过,“债”仍然不能偿还。这样安排,一切顺乎自然,首尾呼应,文气贯通。游记文章大多这样结构,值得我们仿效。

  三、讨论、讲析“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答案是《教

  参》第18页)

  2.联系课文第二部分,讲析“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本文写景以“移步换景”之法为主。所谓“移步”是指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所谓“换景”则指景观不同,或观察对象的变换,或是由于距离、角度的变化,同一观察对象,面目姿态也会大不相同。这种以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为线索,描述所见景物的方法,通称“移步换景”。例如,课文中对“岱宗坊”至“南天门”诸多景点的描述,就是以作者的游踪的线索串联起来的。作者走一路,看一路,依次记述了沿途种种景观,正是运用了“移步换景”之法。又如对“紧十八盘”,既有远处眺望(“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也有下边仰视(“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更有紧贴其前立于其上的精确描述(石级窄窄的,搁不下半只脚)。多角度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立体的印象,给人以亲目所睹如历其境的感觉。

  3.学生阅读课文,划出运用“移步换景”之法的地方并用简洁文字标注出来。

  四、布置作业:阅读课文,解答“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第二教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3、5、8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二、讨论课文怎样写“雨”,弄清课文写“雨”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写“雨”的?

  课文紧扣一个“雨”字,既有正面明写,又有侧面暗写。“淅淅沥沥”、“越下越大”、“斜风细雨”等等是正面明写。但正面直接写“雨”,难度极大,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作者十分精明,集中笔墨致力于侧面暗写。那“灰濛濛”的雨烟雾气,“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那虎山水库七股大水的声威,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瀑布,“飘来飘去”的云雾,都是侧面写“雨”。(《教参》认为这些都是正面明写,似可商榷。)那道旁的野花野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岩上古松怪柏,潇洒多姿,奇形怪状的山石也都神态毕现,无不暗扣于一个“雨”字,虽不着痕迹,却明明白白。

  2.指名口述山中雨景,顺序可作适当调整甚至重新组合,精采词语要充分运用。

  3.课文写“雨”,有什么作用?

  ①创设特定的意境,借“雨”抒情。

  莽莽苍苍的大山,朦朦胧胧的烟雨,创设了一种诗的意境。作者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机会,可以一偿宿愿了,“偏偏”遇上这无情的“雨”,一下就是几个小时,“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人的心里”,怎不叫人心焦意躁?但是,这淅淅沥沥的“雨”,道是无情却又有情。不是这“雨”,那流泉飞瀑、奇树怪石又怎能分外壮丽妖娆?虽然增加了几多艰难,却让你享受到战而胜之的喜悦。为你提供了仔细观赏七真祠中那些塑像的机会,没有让你受到“淋漓之苦”。至于文中的“水”(其实是“雨”),更是情切切、意绵绵。先是“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后是“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而后又“跟我们跟到南天门”。可以说,课文中无一景不写“雨”,无一景不合情,情景交融,尽在“雨”中。 ②设悬念,生波澜,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借“雨”设置悬念,中间借“雨”生出波澜,结尾借“雨”抒发感慨。文章的一步步推进,起起伏伏都与“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详见《教参》第15页)

  三、讨论课文的深层内涵:课文开头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又引杜甫诗句“一览众山小”,用意何在?中间写攀登艰难有无必要?结尾部分“敢于”一词能否删去?

  课文开头引用古诗文,实际上是定下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冒雨登山,既不是寻常的游山玩水,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作者追求的是向艰难险阻挑战,登上泰山极顶“而小天下”!正因为如此,文中写登山之险,“雨”中之难就不是闲笔了。结尾“敢于”一词正是“点睛”之笔。这个“敢于”呼应全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敢于”冒雨攀登,战胜艰难险阻,才能领略无限风光,才能“感到意兴盎然。”

  课文中写两位老人雨中登山,一位“穿花一般”,一位虽是小脚,却也“稳稳当当”,既交代作者是在他们的“鞭策”与“鼓励”之下,奋力向上的,也是为了以此“鞭策”、“鼓励”读者。

  对课文的深层内涵要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仔细品味,深入领悟。

  四、讨论“思考和练习”第四、五两题。(答案见《教参》第19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2.作者把人生比作登山,试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写一则读书笔记

【《雨中泰山》教案】相关文章:

1.泰山导游词讲解范文

2.东岳泰山解说词

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8篇

4.普通话考试朗读作品:泰山极顶

5.2017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作品:《泰山极顶》

6.泰山医学院2017年成人高考招生简章

7.《雨点》教案

8.《蛋糕》教案

9.冬至汤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