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百分网手机站

六年级教案《小珊迪》案例分析

时间:2020-12-10 18:16:21 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教案《小珊迪》案例分析范文

  【教材分析】

六年级教案《小珊迪》案例分析范文

  《小珊迪》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了英国一个卖火柴的男孩为了一便士卖掉一盒火柴而苦苦哀求,又为了急着送还先生的零钱而被马车撞了,悲惨死去的故事。故事生动感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运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适于朗读训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设计特色】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感悟小珊迪的可怜和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好人品。通过小组合作,凭借情境解决,使每位学生能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二、发展性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自主阅读、探究阅读、批判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小珊迪的可怜,感悟小珊迪的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好人品,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

  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导入课文时,教师出示了“美丽、金钱、机智、诚信、荣誉、健康”等词语,说:“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朋友,如果现在只允许你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朋友伴随你的一生,你喜欢那一位?”学生情绪很高涨,说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和理由,教师并没有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说:“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见一个外国的小朋友,他叫小珊迪,(板书:小珊迪)认识了他之后,就会知道答案了。”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疑惑去读课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其去和文本对话,主动地去读书,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对小珊迪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二、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小珊迪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为什么在他身上我们能够找到答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出示:小珊迪是个 的孩子。学生交流了初读后的感受,经过教师的引导点拨,总结为两点(教师板书):小珊迪有着苦难的童年(可怜)和美好的人品(纯洁、善良、诚实、守信)。

  【如果漫无目的地读,也许读过之后只会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教师在导入激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便会潜心阅读,这样便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对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三、潜心会读,领悟情感

  1、 感受可怜

  教师让学生读读课文:“把课文中表现小珊迪可怜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地读读,想想你是怎样感受到这一点的,带着自己的体会再动情地读几遍。”

  学生先自由阅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师让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然后再集体交流。

  (1)“(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从“瘦瘦的小脸”一词体会到小珊迪经常吃不饱。

  从“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体会到小珊迪也非常寒冷。

  (2)教学片断

  师:还有别的句子吗?

  生:为了他不在纠缠,我打算买一盒。小珊迪为了卖掉一盒火柴,像乞丐一样跟着“我”。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纠缠。

  师:知道这词的意思吗?

  生:(不作声)

  师:你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两个字都有绞丝旁。

  师:现在明白了吗?

  生:缠绕在一起。

  师:课文中指什么?

  生:小珊迪缠住“我们”不放,要我们买他的火柴。

  (研读四次“求” ,进一步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师(整体出示四次“求”的句子):同学们,请你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四句话,如果你是那位先生的话就会发现小珊迪的四次“求”有变化。

  (生自由地感情朗读小珊迪的四次“求”)

  生:我觉得小珊迪的要求越来越低。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先是1便士只能买1盒火柴,后来是1便士可以买2盒火柴。

  (师板书:1-1——1-2)

  师:你能把这变化读出来吗?

  (生读,指名读,齐读)

  生:我觉得他的态度越来越恳切,因为他开始只是求,后来是请求,最后是乞求。

  (师板书:求——请求——乞求)

  师:几个“求”的区别你知道吗?

  生:乞求不是一般的求,而是像乞丐一样地求。

  师:你能把小珊迪的态度变化读出来吗?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知道小珊迪为什么会这样做吗?

  生:他饿,他需要钱买吃的。

  生:他冷,他需要钱买衣服穿。

  ……

  【教师抓住关键词语“纠缠”,烛照了这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通过让学生观察四句话的变化,鼓励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由“请求”与“乞求”的含义比较,情味比较的认知活动,到朗读体验情感展示了教学的魅力,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小珊迪“纠缠”“我”的心态及原因,这既是一次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体验活动。】

  2、 感受小珊迪的诚实守信

  (1)教师深情地引入:“为了找还那几个便士,找还那部分不属于他自己的钱,小珊迪被马车轧断了腿,不幸死去。老师心里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这几个便士还给那位先生,也许就不会死去,我又想小珊迪难道真的不需要这钱吗?学生默读思考,划出有关词句仔细体会,然后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小珊迪现在想花这1便士,他最想干什么?

【六年级教案《小珊迪》案例分析范文】相关文章:

1.《小珊迪》教学设计

2.注册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提分小技巧

3.案例分析社工考题2017

4.价格鉴证师《案例分析》重点辅导

5.《高会实务》案例分析题

6.2017最新价格鉴证师考试案例分析

7.项目的组织结构案例分析2017

8.2017年价格鉴证师考试案例分析

9.2017年司法考试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