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日出》北师大版语文学科教案
教学目标:
3)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
明确: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
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
提问: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
明确:只好读日出:
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齐读两幅日出图。
4)分析第二部分:
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
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
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2、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5)分析的主体部分:
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
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提问: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分三层来描写:
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齐读有关日出的描写。
5、归纳写作特色:
1、映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海涅描写的、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图的引用,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动态描绘上,都为刘白羽描写的日出图作了衬托。
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揭示出日出的象征意义。
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日出》语文学科教案】相关文章:
英语学科教案10-17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日出》考点10-20
语文学科教学总结10-25
语文学科教学总结06-14
小学科学教案10-26
关于海上日出教案(精选7篇)08-24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总结08-19
小学科学《肥沃的土壤》教案06-06
《海上日出》课文教案(精选11篇)10-16
语文学科教学总结15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