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参赛优秀教案

时间:2024-06-22 16:11:0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参赛优秀教案

  (一)、设计理念: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参赛优秀教案

  在进行“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主要想体现这几个基本理念:

  1、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时,“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的问题是在学生“玩”了小电珠等材料后根据“玩”的结果自发提出来的。提出这一问题后,按照两个研究方向展开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学生小组交流、进行充分猜测设想后自然归纳出来的。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在学生获取知识方面起到点拨的作用。

  2、体现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这一环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玩弄”,这种“玩弄”其实是一种探究,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让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去经历研究过程,让学生在“点亮”与“点不亮”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3、体现教学设计的动机情感原则。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如:在开始部分,从“介绍材料”到提问“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再到“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充分抓住了小学生好奇心强,急于动手的心理,迎合了他们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当顺利。避免了这类课引入时很容易出现的“学生不顾教师反应,却急于动手玩弄材料”的现象。在教学观察小灯泡内部秘密时,抓住学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灯泡的关键结构:两根金属柱下端到底连接到哪里?)适时提供材料,使学生带着强烈探究欲进行观察,而这种观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情感之上。在课的结束部分,点亮小灯泡的环节安排,其实是想再次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总之,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应及时引导、鼓励和启发,从而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环境。

  (二)、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用笔画出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三)、学习重点:

  观察小灯泡的连接装置,懂得小灯泡点亮的道理,养成科学的探究素养。

  (四)、学习难点:

  画出电的流动路线。

  (五)、学习准备:

  学生材料:放大镜、电线、电池、小灯泡、剪刀、红蓝黑水彩笔各1份、小灯泡电池实物图和白纸各6份。

  教师材料:课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图)

  (六)、学习过程:

  1、引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谁能来介绍一下?(指名回答)看到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揭题:这节课的任务就是点亮小灯泡(师板书课题“点亮我的小灯泡”)。

  2、试一试:小灯泡能否亮起来。

  (1)、师:好,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玩一玩,要求是:①用一根电线将电池、小灯泡组装起来,②无论会亮、还是不亮都用实物图画出来。注意:会亮的打“√”,不亮的打“×”。

  (2)、师巡视,选取典型图例请学生按“亮”与“不亮”两类分别张贴到黑板上,师标号。

  (3)、全班讨论张贴的图例,发表个人意见。(师不作具体评议,只适当鼓励)

  (4)、师板书:为什么   亮 不亮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1)、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猜测性发言。

  (2)、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研究要点。

  师板书:A、材料结构  B、连接方法

  (3)、按照以上两个要点展开研究

  A、 材料结构:

  ①(板书:电线)观察电线,你有什么发现?(内部是金属,两端去除了包皮),想一想电线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②(板书:电池)观察电池,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电池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③(板书:小灯泡)用放大镜观察小灯泡,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师张贴小灯泡实物图,与学生共同给各部分取名,并板书)

  ④ 以上这些部分可以直接看到,哪个部分我们却没法看清?(两根金属架的下部)你想不想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了解这一部分?为什么?

  ⑤ 师提供剖开的小灯泡(每组1个),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后在自己实物图上画出两根金属架下端的走向。(指名一生板画)

  ⑥ 画一画,电流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指名一生板画)

  ⑦ 想一想,小灯泡与实验结果有什么关系?

  B、 连接方法:

  ①师补贴电池,组成放大的典型电路。小组讨论流动路线,然后指名一生用粉笔画出电的流动路线。(师课件演示)

  ②选几个代表性图例,指名多生同时上台,用黑笔画出板示图例中的电的流动路线。全班评议纠正,调整张贴位置。

  ③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哪些图例中电是流过灯丝的?哪些没流过?)(板书:正确——亮不正确——不亮)

  ④从不正确的电路中挑选典型图例认识短路与断路两种现象。并说明短路的危害。(师板书:短路断路)

  断路:将放大图中的电线切断,小灯泡会怎样?从而引出断路。

  短路:选一典型错图,观察电线的连接特点,从而引出短路,指出注意点。

  ⑤改一改,错在哪里?(a、b同时进行)

  a、指名将张贴的不正确的电路用红笔纠正错误。

  b、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图纸上画一画电的流动路线,不正确的改正。(师巡视指导)

  (4)、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谁来解释一下小灯泡为什么有的会亮,有的不会亮?

  4、说一说,你的最大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大收获是什么?

  5、结束:请同学们再次点亮自己的小灯泡。下课。

  (七)、板书设计:

  2、连接方法

  正确——亮

  不正确——不亮

  短路断路

【小学科学《点亮我的小灯泡》参赛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06-0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学设计:小灯泡亮了08-31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教学设计05-13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优秀教案09-19

《小青蛙》教案优秀04-25

小学科学水变成水蒸气优秀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火的小实验08-20

《大还是小》教案优秀09-06

小木偶的故事教案优秀07-13

小学科学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