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孔乙己》教案设计

时间:2022-10-06 23:32: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乙己》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孔乙己》教案设计

  教与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掌握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理解孔乙己的复杂性格,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能力目标:

  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和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感受作者对文中不幸人物无情的批判和无限的同情。

  教与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理解孔乙己的复杂性格。

  2、学习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与学方法:

  1、问题导读法: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着重扣住“快活”两个字,分析孔乙己的身份、外貌与性格等。

  2、妙点寻踪法:圈点批注,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 。鲁迅先生运用鬼斧神工之笔书写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孔乙己悲剧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孔乙己》探寻答案。

  二、初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1、在课文中标出下列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提示写词语,并在练习本上写一遍,掌握好。

  踱( )亨()舀( )砚( )拭( )蘸( )附和( )不屑置( )( )唐不安 阔绰( )

  2、解释并背诵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注音:

  格局: 大抵: 声气: 阔绰( ): 羼( ):

  污人清白: 绽出: 营生: 间( )或: 君子固穷:

  3、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资料助读:

  作家作品: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小说《社戏》、《故乡》等。

  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当时以《新青年》为文化阵地,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被废除,但封建科举内容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取社会一角——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二十多年前社会上这种贫苦的知识分子生活,借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第⑨节:“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出示问题:

  问题一: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问题二: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2.听录音①- ⑧节,思考以上两个问题。讨论交流后明确:

  问题一:感到快活的人包括酒客、掌柜、孩子、“我”。

  问题二:

  ①外貌、衣着被嘲笑[第④节前三句]

  提示: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的好喝懒做,“破”反映他的穷苦困顿。胡子“花白”与上一句“皱纹”共显其老;“乱蓬蓬”与下一 句长衫的“破”都示其贫;“夹些伤痕”则暗示了他常常因偷窃而挨打。

  ②语言被嘲笑[第④⑥⑧节]

  提示:从他的语言特征看,满口“之乎者也”,不分场合地使用难懂的文言词语,甚至对着孩子也引用“多乎哉,不多也”《论语》中的语句,表现了他的迂腐不堪与自命清高。“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在事实面前自欺欺人,可见人物的迂腐和爱面子。

  ③行为被嘲笑[第⑧节]

  提示:分茴香豆片段:“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直起身来又看一看盘,自己摇头说……”俯仰之间,一个卑微、善良的读书人穷酸之态毕露无遗。

  ④遭遇被嘲笑[第④⑥节]

  分角色朗读第⑥节中的对话。

  提示:“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新”说明刚挨打不久,“又”说明挨打不止一次,即偷窃行为不止一次了。如果说因偷窃挨打留下的伤痕直接留在孔乙己脸上,那么未中秀才、未进举人的伤痕,一直印在他的心里。然而他心中的伤痕更是人们乐于取笑的:“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3、联系断腿后孔 乙己的表现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学生回答,明确:

  迂腐[回字的四种写法,满口之乎者也]

  爱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穿长衫,偷书却不承认]

  善良、天真[教“我”写字和分茴香豆]

  守信[从不拖欠酒钱]

  4.综观全文,用自己话给孔乙己下一个定义。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资料助读: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李欧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吃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口头作文,描述一个你印象深刻、性格特别的人物的活动片断,要有适当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

  六、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总结梳理:孔乙己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但后来由于自己并非真正地辛苦苦读、又好喝懒做,最终在人们的嘲笑声中以及在科举制度的摧残下死去了。性格:自命清高、迂腐、懒惰、死爱面子、自欺欺人。

  归纳方法:我们要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服饰等特点写人的技巧,把语文学习与写作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巩固练习,达标测评:

  阅读《孔乙己》,为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揭示了( )

  A.孔乙己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 B.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

  C.孔乙己摆读书人的架子,不屑与“短衣帮”为伍。D.孔乙己是一个思想迂腐的读书人。

  2.“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话揭示了( )。

  A.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特征。 B.孔乙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处境。

  C.孔乙己追求功名、迂腐麻木的性格。D.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性。

  3.“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这里揭示了( )。

  A.孔乙己身体很不好,还时常挨打。B.孔乙己又脏又懒的性格。

  C.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D.孔乙己的穷困不得志。

  4.“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段描写,主要是( )。

  A.通过酒店气氛的描写,揭示了小说的社会环境。

  B.通过酒客嗤笑孔乙己的对话描写,揭示了当时人情的冷酷及没有进学的知识分子的窘况。

  C.通过神态、语言的描写,揭示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D.表现孔乙己是一个连短衣帮都看不起的知识分子,从而反映出他所处的社会地位。

  5.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概括得最恰当的几项是( )。

  A.好喝懒做、迂腐穷酸、看不起人、非偷则窃、麻木不仁。

  B.穷困潦倒、好喝懒做、满腹经纶、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C.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穷酸、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D.自命清高、好喝懒做、好为人师、麻木不仁、善良诚恳。

  八、布置作业: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思考:“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

  板书设计:

  ①外貌衣着令人笑

  ②语言令人笑 自命清高、迂腐、懒惰、

  死爱面子、自欺欺人

  ③行为令人笑

  ④遭遇令人笑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A 2.D 3.C 4.C 5.C

  第二课时

  教与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人物外貌、动作等的前后变化,把握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与悲剧命运。

  2、由孔乙己的命运出发,分析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讨论作品深刻的主题。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独特的叙述视角、社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等。

  能力目标:

  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和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更加珍惜现在的读书生活。

  教与学重点、难点

  1、由孔乙己的命运出发,分析造成他悲剧性的原因

  2、从理解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学会赏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与学方法:

  问题导读法:“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设疑: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这样,在理解⑩-⑿节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人物外貌、动作等的前后变化,把握孔乙己的迂腐性格与悲剧命运。

  妙点寻踪法:圈点批注,寻找文章构思或写作巧妙之处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说在笑声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笑、可怜、可悲的人物,他最后的结局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走远了,还是永远的离开了人们?带着疑问去探寻答案。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师提出问题: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

  1、速读全文,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小组讨论,明确结论:孔乙己一定已经死了。

  2.陈列理由。

  ①前后两次外貌描写的对比变化[第④⑾节]

  首次出场 末次出场

  身材高大 盘着两腿,下垫蒲包

  青白脸色 脸上黑而且瘦

  穿一件长衫 穿一件破夹袄

  提示:从发展的趋势看,孔乙己的处境每况愈下,不久便会死去。

  ②当时天气状况与孔乙己的穿着[第⑾节第一句]

  提示:“……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而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看来难以捱过这个冬天。

  ③孔乙己三次“辩”的不同[第④⑥⑾节]

  一辩 二辩 三辩

  第④节 第⑥节 第⑾节

  睁大眼睛说,争辩 不屑置辩 颓唐,不十分分辩,好象恳求

  提示:孔乙己的言谈行为都旨在维护一个读书人的体面,尽管事实上早已受尽侮辱嘲弄,斯文扫地,却从不肯放下面子,丢弃自尊;所以明知别人是逗乐取笑,也全力与之争辩,或摆出超然的姿态,来表明自己比短衣帮高出一筹。可最后一次他竟然“不十分分辨”,甚至有恳求的眼色,平日的生命力已消失殆尽了,距死期也不远了。

  ④“排”与“摸”

  提示:“排”是指一个接一个按着次序摆。这里形象地写出了他摆阔、炫耀的心态。而“摸”出四文大钱,反映了他境遇的窘迫,已近末路。

  ⑤孔乙己“品行比别人都好”,欠酒钱,“不出一月,定然还清”[第⑤节],而十九个钱一直未还,一定已经死了。

  ⑥孔乙己“好喝懒做”[第⑤节],“好喝”即嗜酒,甚至甘愿忍受众人的嘲笑,仍然经常来酒店喝酒,他不再来喝酒,想来已不在人世了。

  (二)同桌讨论:种种迹象都证明孔乙己已经死去,那么造成他非自然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制度因素——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社会因素——民众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性格因素——好喝懒做、偷窃

  提示:原因似乎是多方面的。可是民众的“冷漠麻木”正是他们用传统等级观念来衡量他人;而孔乙己的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怀抱旧式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将自己视作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君子”,纵然未能通过科举一展才华,但也决不可与芸芸众生为伍。归根结底,孔乙己死亡的根本因素是旧的的社会制度。

  研读探讨,深透理解文意

  1.学生阅读课文的前三语段即“序幕”部分,思考: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插播江南城镇图片、“咸亨酒店”图片资料,并点拨:

  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大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2.学生通读课文第4~12语段也即小说的主体部分。合作探究: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请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3)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提示:

  (1)文中四处写众人的哄笑。 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于社会底层,麻木不仁,自私冷酷,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与帮助,相反只知哄笑取乐,在劳累而苦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用众人的哄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加深刻了。

  (2)孔乙己到酒店不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麻醉灵魂深处的隐痛,他可能另有所求:

  ①他只有站在“短衣帮”这个社会群体中才能显示他读书人的身份,他要在这里寻求人们对他的“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肯定和认可,以抚慰他那因没考中秀才而产生的悲哀;

  ②“不拖欠酒钱”是为了表现他想在酒店这个小社会里寻求人们对他品行的认可;

  ③“教小伙计认字”是要求得到人们对他学识的认可;

  ④孔乙己在别的酒店那里承受的是冷酷无情的嘲笑,只有在孩子们中间才能寻求到一点温暖;

  ⑤他每次用辩解来掩饰自己的劣迹,同时也是为了想寻求一个读书人的自尊。

  (3)本文要在短短的篇幅中交代孔乙己的一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一个小伙计“我”的角度审视观察周围世界,既方便叙述,减少叙述文字,又显得客观、真实、可信。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有利于表达一种悲喜交融的气氛。另外,小伙计涉世未深,还不像掌柜的那样冷酷,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

  3.讨论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分析后归纳: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

  四、扩展引申 ,比照阅读: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 ……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 ?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 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 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 众邻居对范进 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 。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段文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请从上边两段文字中摘抄一例你最为欣赏的动作或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

  摘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青年人读书考不上大学后,重者想不开自杀,轻者感到生活的渺茫,从此一蹶不振,你认为应怎样看待读书?

  学法指导:联系《孔乙己》一文并结合当代社会现实。

  六、课堂总结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场搏斗上,可是直到胡子花白,还是连学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轻视劳动的坏习气。他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破长衫。然而严酷的现实却把他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堆一的人”“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终于被丁举人毒打之后悲惨死去。

  板书设计 :

  孔乙己悲剧

  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制度因素——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社会因素——民众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性格因素——好喝懒做、偷窃

  归根结底,孔乙己死亡的根本因素是旧的的社会制度。

  七、学后记:

  教后记: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1.(甲)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意思对即可)2.冷嘲热讽(冷漠无情);趋炎附势(阿谀奉承)。3.偷东两被打;因中举而喜极发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4.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意思对即可)5.例如: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语言描写,表现了孔乙已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迂腐可笑的性格特点。又如: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范进热衷功名,利欲熏心的性格特点。(举一例既可,只摘句不给分,分析合理即可)

【《孔乙己》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孔乙己》教案 孔乙己教案教学03-13

孔乙己教案03-13

孔乙己教案范文04-19

孔乙己教案(精选14篇)07-04

《孔乙己》教案(精选7篇)08-01

孔乙己教案范文(通用10篇)04-14

《天窗》 教案设计01-02

《天净沙》教案设计08-25

《船长》的教案设计08-26

《社戏》教案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