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伯牙绝弦》语文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并能背诵。
2.借助注释、插图及工具书理解古文内容,感悟语言魅力。
3.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
4.补充古今名人的诗作,体会觅得知音之幸与失
去知音之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体会心灵相通的知音之境,并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伯牙琴技高超
1.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怎么样?你们听懂了什么?
2.这首曲子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你们知道吗?(课件:俞伯牙和钟子期)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3.伯牙的琴艺到了什么程度呢?荀子《劝学》里对他的技艺是这样描述的:
(课件: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伯牙鼓琴,拉车的马都驻足倾听,难怪他被尊为“琴仙”。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伯牙的故事。
4.我们读课题。弦(正音xian)。理解“绝弦”。
【设计意图】学生也许说不清楚古筝曲《高山流水》的意境,但是好听的曲调能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他们走进伯牙与子期的故事,做了很好的“暖场”。
二、正确朗读,感受古文的韵昧
1.这是我们第二次学习这种体裁的课文,它叫文言文。它的遣词造句和我们现在的课文有所不同,要读好它,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课件给出画有节奏线的全文,学生自由练读。
3.有些词在我们今天的课文里,是很难看到的。你发现了吗?(哉、兮)
它们都是语气词。注意了它们,古文的韵味就能读出来了。(课件将语气词标红)
4.指名练读含有语气词的两个句子。
5.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古文不长,但读好不易。因为小学阶段的古文学习主要是感知古文的特点,为初中学习作铺垫。所以,借助节奏线和语气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能让他们感受古文的节奏和韵味。
三、理解内容,展开想象,体会知音之境
环节一:自学。
1.你们读得不错,可是光会读还不行,要读懂它,我们有哪些方法呢?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理解古文的方法。(看、想、猜、查)
2.自由读课文,按照总结的方法自学,再和同桌交流,了解古文的意思。 环节二:反馈。
1.我仔细听了好些同桌对内容的理解,发现大多数同学已经读懂了课文的意思。那么,我要考考大家,课文中有个字一共出现了四次。是什么?(善)
“善”在字典里,有以下解释。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以下哪个意思?
课件出示:
(1)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2)良好的、容易,易于
(3)熟悉:面善
(4)擅长,长于
(5)赞许 2.课件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善哉”:
师:这两句中的“善”字选择哪种解释?你们是怎么夸赞别人的?(太好了,太棒了,真行,真神……)
师:对,这就是“善哉”的意思。带着这样一种欣赏,再读读这一句。
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子期听了伯牙的弹奏,他是怎么赞叹的?(指名读句子)
师:子期好像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师:高高的泰山和洋洋的江河就是伯牙高远的志向啊,子期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子期的赞叹。
3.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两个“善”字是什么意思?(擅长)“听”指什么?(欣赏)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和老师合作读句子。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古文教学只是初步感知古文特点的教学要求,在反馈环节,没有甸甸落实意思,只是抓了一个字“善”,由这个字带出了对关键句的理解,希望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环节三:造境,感受知音之情。
1.师创设意境: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这种心灵相通的感觉真的很美好!同学们,我们想象一下:
(1)(出示皓月当空的精美画面)伯牙和子期沉浸在悠扬的乐声里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夜晚,当一轮明月升上天空,那皎皎的月光洒满大地,此情此景,令伯牙心中一动,指尖流泻出一段琴音。
你们猜伯牙想到了什么?
子期能感受到伯牙的心意吗?他会说什么?
课件提供句式:善哉,____若____。
(2)(出示山间流水图、薄雾绕山图、杨柳依依图)伯牙环视四周,在月光的照射下,大地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山谷显得格外清幽,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徐徐的清风拂动着岸边的依依杨柳。此情此景,让伯牙满心喜悦,又弹奏出一段乐章。
子期啊子期,你听出伯牙的心意了吗?(善哉,____若____。)
看,伯牙心中所想,并用音乐描绘出的画面,子期都能感受到,这就是——学生齐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念”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个字的意思跟它一样?(志)再读。
师:这样心意相通的朋友,我们就叫他们“知音”。(板书:知音)
2.伯牙能拥有这样一位知音,心里是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形容。
课件出示: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1
3.带着你的喜悦,再读。
【设计意图】借助精心选择的画面和教师的语言,希望把学生引入文本特定的情境中,并能仿照文中的句式练说,感受知音相遇的融洽与欢乐。
环节四:感受失去知音之痛。
1.两人依依惜别,约定来年再会,到了约定的日子,伯牙千里迢迢赶来赴约,迎接他的却是一怀黄土。读课文:子期死……
2.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了这样一首短歌。课件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怀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此刻,伯牙一定在(回忆、伤心、哭泣),我们不禁要问问伯牙:你伤心什么?回忆什么?痛苦什么?
4.你能感受到此时伯牙的心情吗?用词语概括。(伤心、忧愁、绝望、痛苦……)这就是伯牙绝弦的原因。
5.你们读懂了伯牙的心声,已经成为伯牙的知音了。再读文本。
6.还记得伯牙是以什么闻名于世吗?他丢掉的,放弃的只是琴吗?破琴绝弦,让你感受到了的是什么?(悲壮、无奈、伤心欲绝)
所以,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再读课文:子期死……
【设计意图】借助伯牙的挽歌,体会他失去知音的痛苦和绝望,感知从古至今“士为知己者死”的内涵。
四、名言佳句拓展。
1.从春秋到现代,这对知音的故事被人们传诵了几千年,他们之间的情谊让你觉得怎样?
2.课件出示名言佳句。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鲁迅全集》
3.知音难觅,如果将来幸运的你能找到的话,一定要格外珍惜!同学们,让我们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再走进伯牙子期的故事,体味那份真挚的情谊。读全文。
【设计意图】与导入谈话相呼应,回归课文整体。朗读名人关于知音的感言,感受觅得知音之幸与失土知音之痛。
【《伯牙绝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伯牙绝弦》教案素材07-03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09-04
小学伯牙绝弦教案(精选10篇)06-11
伯牙绝弦公开课教案设计10-03
《伯牙绝弦》优质教学设计与反思05-09
伯牙绝弦微课教学设计07-26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5篇06-27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09-27
中班艺术《拨弦》教案(精选7篇)05-22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精选10篇)09-16